(高三语文)老歪
姜煜暄
人们常说:落配的凤凰不如鸡。这句话正中了老歪。老歪落配了,落配的连没毛的秃鸡都不如了,失去了昔日的威武和傲人的架势。那天,我眯糊着眼睛,蔑视着他干瘦的身躯说:“老歪,给我搓澡。”我言语高昂,有些居高临下的气势,以命令的口吻喊他。多少年来,我是头一回叫他老歪,话出口多少有点心悸。如果在几年前,借我十个胆也不敢放肆。现在不同了,老歪落配了。
老歪先是一愣,然后浅浅一笑,很自然地应道:“来了。”
老歪穿条肥大的花裤衩,浑身瘦得一把骨头,肋巴条像排骨似的,一条条,清晰可见。我撇嘴轻蔑地一笑,嘲讽地说:“瞧你瘦的,升排骨队长了。”老歪嘴角一丝苦笑,说:“天下之人,皆为生活所迫。”
我有些反感,都成这副模样了,还“之乎者也”的,装模作样的瞎跩。我仰脸朝天,眼睛定定地盯着他又黑又瘦狭窄的脸,心里一阵儿幸灾乐祸。想当初那牛逼劲哪去了?
别看老歪干瘦干瘦的,手上功夫可不浅。十根手指像钢钎般坚韧有力,手掌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又如暴风骤雨,强劲威猛。
我问:“啥时学的手艺?”
“咳,这叫啥手艺,搓澡谁不会,有啥难的,好汉不稀干,赖汉干不来。”老歪歪着脑袋说道。
看到丢盔卸甲的老歪,我无比雀跃兴奋。我对老歪恨之入骨,恨不得将他那边脖子打歪,让他两头歪。老歪原来和我都在制*厂工作,老歪那时牛气的很,安保科长,手下十几个保安人员护驾,大有玉树临风,气宇轩昂的气势。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守着制*厂还能受穷?我常常将*品藏在内衣里面,带出去换两酒钱。
一天下班,我偷偷地将两盒贵重*品塞进裤裆里,大摇大摆晃荡着。保安虎子是我发小,咱有内应呀。虎子瞧见我,说:“大哥,慢走。”我喜不自胜,大步流星地迈着方步,老歪突然嚎嘹一声:“站住。”然后从我裤裆里掏出那两盒*,又和虎子嘀咕着什么,歪着脖子,笑呵呵地说:“兄弟,轻松地走吧!”
我两眼冒火,眼睛像*子似的,*地剜了他几眼。“就显你能耐,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我咬牙切齿的心里骂道。
老歪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当过侦察排长,脖子穿过一颗子*,把脖子打歪了,老向右边倾倒,大家就管他叫老歪。
自此,我和老歪结下梁子。老歪是我心里的一块病。
过了几年厂子黄了,我也下海自己干个医*公司,成了不大不小的老板。老歪好多年没见着了,想不到他在澡堂子给人家搓澡。
你别说,老歪搓澡功夫还真挺神道,搓的皮肤既不红也不疼,不轻不重,干干净净,那叫一个舒服。我问老歪:“你堂堂一个大科长咋干搓澡了?太掉价了。”我故意刺激他,以解我心头之恨。
老歪脸*平静,笑了笑说:“我一个当兵出身的,没啥技术,干点力气活能养家糊口就行了。”叹了一口气又说:“人啊,到啥时候就得说啥话,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不能好高骛远,能屈能伸,是为了生存。大风大浪,人都会遇到,但要把它看淡些,心情就平静了,心情平静了,活的就轻松愉快了。”
老歪这番话让我为之一振,哑言了,微闭双目,洗耳恭听他讲下去。
一天,在街上遇到虎子,虎子说:“那年,你多亏老歪,那是*用*品。老歪让我偷偷将*送回库房,还不许我乱说。老歪说,就是过了他这关,那电子安检门你也过不去,扣奖金、开除厂籍是小事,弄不好要坐大牢的。”
我一身冷汗,恍然大悟,愧疚不已,觉得对不起老歪,冤枉他了。我拿起电话说:“老歪,你别搓澡了,到我公司当安保科长,如何?”
老歪笑了,婉言谢绝了。我奇怪,安保科长不比搓澡有脸面有身份吗?
那天,我正在开会,虎子急火火地说:“老歪死了!”
老歪死了?我急忙仓促赶到澡堂子,老歪静静地倒在血泊中。一个精神病拿着砍*冲进来,向一个小孩砍去,就在此时,老歪一个箭步迎了过去,*扎进了老歪的心脏上。我哭了,端来一盆温水,将毛巾洗干净,高声地喊道:“老歪,兄弟给你搓澡了。”(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偷带*被老歪发现,于是视老歪为仇人,在老歪落配时对他极尽蔑视侮辱,可见“我”是一个品质恶劣的人,是小说中的反面形象。
b.小说中插叙“我”和老歪“结梁子”的经过,不仅解释了“我”蔑视老歪的原因,而且在情节发展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可谓匠心独运。
c.虎子是文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关键人物,他的两次传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转变了“我”对老歪的感情,让老歪的形象越发高大起来。
d.老歪为救一个小孩中*身亡,这个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为老歪曾经担任过侦察排长.他面对群众危难一定会挺身而出。
e.小说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如“我”对老歪前倨后恭的态度,就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我’是一个良心未泯的人,能知错就改。
(2)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刻画老歪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五次写老歪的笑,每次笑的表现都不同,他的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1)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a、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解析:a.“„我‟是一个品质恶劣的人,是小说中的反面形象”错,由后文可知,“我”并非品质恶劣的人。d.“一定会挺身而出”表达过于绝对。e.“前倨后恭”“良心未泯”不准确。
(2)①交代了主要人物老歪与“我”,初步展示了人物的形象,使读者对人物有一个总体印象。(2分)②写“我”对落配的老歪的蔑视态度,与几年前对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③与后文“我”得知真相后的愧疚形成对比,有欲扬先抑的作用,使小说情节曲折多姿。(3分)
(3)①忠于职守,友善待人。发现了“我”的偷盗行为,为了避免“我”受到惩罚,他仅是把*收走了事,收走时的态度也是“笑呵呵”的。(2分)②直面现实,踏实肯干。虽然曾经“牛气得很”,但落配后为了生活,尽心尽力工作,哪怕是搓澡,也会使出自己全部力气,让顾客感叹“老歪搓澡的功夫还真挺神道”。(2分)③勇敢无畏,舍己为人。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当过侦察排长,脖子穿过一颗子*;后来为了救一个小孩,牺牲了自己。(2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4)第一处“浅浅一笑”,说明老歪见惯了顾客(熟人)的倨傲,早已见怪不怪,心如止水,波澜不惊。第二处“一丝苦笑”,体现了老歪对自己目前生活境况的一丝无奈。第三处“笑呵
呵”,体现了老歪的善意,也有对忠于职守的一丝得意。第四处“笑了笑”,说明老歪对“我”对他的刺激不以为意,他已经看淡了人生的起伏。第五处“笑了”,说明老歪对现状很满足,淡泊名利。(5分)这五处描写,从不同层面丰富了老歪这一形象,体现了老歪的人生智慧:得意时不猖狂,与人为善;失意时不自卑,淡然处之,平静生活。(3分)
请各位给我一点券,这个点券真的对我很重要!谢谢!
老水牛阅读*2
阅读理解。
老水牛
我家养了一头又高又大的老水牛,它的头上长着一对弯弯的大角,一双又明又亮的大眼睛,灰墨*的瞳仁能照出人的影子来。它那一对小蒲扇似的大耳朵和长长的尾巴,赶起蚊蝇来更是有趣儿,特别招人喜欢。
夏天,老水牛爱在水里洗澡。它在水里常常甩动着那条粗长的尾巴,扇动着那两只肥大的耳朵驱赶着蚊蝇。有时闭着眼睛,不时喘着粗气,好像在水塘里睡着了。这时,它仿佛在对我说:“小主人,瞧我多舒服。”我用绳子打了它一下,它生气似的一下子把水塘中的泥水弄了我一身。这下, 我更生气了,*地用细荆条抽它,它好像很后悔,似乎在说:“我的小主人,我错了,对不起,请原谅,以后再也不敢了。”我只好放下“武器”,爱怜地看着它。
老水牛最喜欢吃青草,一来到青草地,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还不时地抬头看看我,仿佛在说:“真好吃,真好吃。”它吃饱了,就一动不动地躺在水塘里休息。
老水牛的脾气不好,它爱和别的牛打架,如果别的牛靠近它,它就会两眼瞪得圆圆的,两只耳朵竖立着,尾巴紧紧夹起来,头低垂着,一步一步地逼过去,用坚硬的角猛顶过去!你别看老水牛平时很温顺,可这时,它完全像一只猛虎。
我家的老水牛,它虽然没有漂亮的外貌,可是它勤劳,是我家耕地的好帮 手。它可以整天埋头耕地,也可以一刻不停地耙田,还可以拉车,从来不叫苦喊累。
勤劳的老水牛啊,我永远永远喜欢你。
(1)给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津津有味(jīn jīng) 小蒲扇(pǔ pú)
似的(sì shǐ) 埋头(mái mán)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驱赶——( ) 爱怜——( )
温顺——( ) 勤劳——( )
(3)文中三次写到老水牛仿佛说的话,这实际上是作者的 。这样写的好处是 。
(4)老水牛的精神是 。
阅读*:
(1)jīn pú shì mái
(2)驱逐 怜惜 温和 辛勤
(3)联想 使句子更生动,突出“我”对老水牛的喜爱(意思对即可)
(4)任劳任怨 无私奉献 (意思对即可)
论阅读*3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题。
读书的意义
俞平伯
①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得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
②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即位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的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
③现在有一些人,你问他人生价值是什么?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有一个故事,不见得靠得住,只可以算笑话。乾隆帝下江南,在金山寺登高,望见江中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船,戏问随銮的纪晓岚,共有几只。这原是难题,拿来开玩笑的,若回答说不知道,那未免杀风景。纪回答得很好,臣只见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在那时,这故事讽刺世情已觉刻露,但现在看来,不免古*古香。意存忠厚,应该对答皇帝道,只有一条船。
④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退一步说,以名为利。然名利双收,话虽好听,利必不大。惟有不恤声名的干,以利为利,始专而且厚。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联。
⑤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工。严格说来,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何况这制度的确立还遥遥无期。
⑥现在有一种情形,二三十年以来都如此,就是国文程度显著地低落,别字广泛地流行着,人人皱眉头痛,这严重的光景,不仅象征着读书阶级的崩溃,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生长。
⑦文字教育好像不算得什么。文字原不过白纸上画黑道,一种形迹而已,但文化却寄托在这形迹上。我们常夸说神州立国几千年,华夏提封数万里,这种时空的超卓并不必由于天赋,实半出于人为,皆先民积久辛勤努力所致,我们应如何欢喜惭愧,却不可有恃无恐。方块字的完整,艰深,固定,虽似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亦正于无形之中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永久。从时间说,我们读古书如《论》《孟》,觉得孔子孟子似乎不太远,而杜工部苏东坡的诗文呢,他们两位活像我们的老前辈,这是方块文字不易变动之力。假如当初完全用音标文字,那不必提周秦两汉,就是唐宋,也就很遥远而隔膜,我们通解先民的情思比较困难,而华夏国本亦因而动摇不安。再从空间说,北自东北,南迄岭海,虽分南北中三部,细分还有更多的区域,然而*始终只是一个,譬如说广东话与*话完全两样,而纸上文字完全一致。我国屡经外夷侵略,或暂被征服,文字确也帮不少忙。
⑧所以文字教育的失败,表面上看只是读书种子稀少,一般国文水准低落而已,骨子里已损害民族国家的前途。如何使人安心向学,对读书感到兴味,似是小事,却是牵连社会生计问题,譬如饿着肚子读书当然不成的,更有关于教育考试铨叙各制度的改革。我们从事教育写作文字的固责无旁贷,但已不仅是个人努力的事,而成为民族复兴国运重光的大业之一了。
(1)
“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根据文章内容,分别说明“动机”“环境”“空气”各指什么。
“动机”________________
“环境”________________
“空气”________________
(2)
“严格来说,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6段说,国文程度低落,别字广泛流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生和”,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本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古人总结出的求学的宝贵经验,作者一开始就加以引用,是为了从反面切入话题,增加文章的针对*。
b.
“这故事讽刺世情已觉刻露,但现在看来,不免古*古香,意存忠厚,”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年纪晓岚虽然刻薄,但今天我们更刻薄。
c.
“应该对答皇帝道,只有一条船”,这句话的意思是,纪晓岚认为有名为利两条船,作者认为只有一条船,就是为名。这揭示了当时人虚伪的心态,与今人“一味好利”作对比。
d.
作者主张信照科举的办法建立一种制度,使官位利禄都要通过读书的途径获取,从而造成读书的风气。
e.
本文是一篇说理*散文,通篇娓娓而谈,说理透彻;语言平实通透,充满感情,读来饶有兴味,启人深思。
阅读*:
*:4.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