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读书目标
1. 通过师生共读与亲子共读活动,激发学生对故事的热爱,使他们在听与读中体验到读书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2.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使每个孩子都能*阅读带拼音的读物和绘本,增强阅读的自信与兴趣。
3. 通过精心设计的系列活动,创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力与思维能力。
二、 读书内容
《三字经》
《格林童话》
《爷爷一定有办法》
三、 活动形式
1. 亲子读书活动
要求二年级的家长每天督促孩子阅读课外书籍,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阅读进度,给予适当的指导,定期开展“父母与孩子同读一本书”的活动,共同分享读书的乐趣与收获。
2. 班级读书园地
在班级中设立以“阅读”为主题的图书角,并不断补充书籍资源。建立图书借阅与登记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和阅读书籍,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3. 我和教师共读活动
每天安排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一年级的小蜜瓜》,通过讨论感兴趣的情节,分享对故事的感悟,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同时,鼓励学生坚持每日背诵一首儿歌,培养语言感知力。
4. 评比班级“读书明星”
鼓励每一位坚持阅读的学生,设立奖励机制,定期评选“读书明星”,并给予星级奖励。通过评比和激励,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与动力。
5. 汇报阅读体验
定期举行班级读书会,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或最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创作与阅读相关的内容,如书画作品、手工书签、儿歌演唱或小品表演等,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创造力。
6. 三读活动——早读、午间读、阅读课读
每天早晨,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故事书,营造一天的阅读氛围;午间读是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兴趣与习惯;阅读课读则是专题阅读,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提升他们的理解力与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本学期的各项读书活动,期望学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他们的快乐源泉,成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让优秀的书籍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好伙伴,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工作计划锦集2
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具发放至关重要。为提高我乡计划生育*具管理水平,更好服务育龄群众,依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 加强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全乡将通过层层培训、集中培训及以会代训等形式,增强村级*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以满足优质服务的新要求。
二、 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实际效果
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开展*具知识普及,力求实际效果。同时,将*具工作融入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借助计划生育“大宣传、大联合”的工作格局,扎实开展宣传,使群众从无知到知,从被动到主动,自觉参与和遵守*具使用。
三、 统一标准,规范*具管理
按照上级要求,规范*具管理,统一标准、模式,完善工作制度,理顺程序,堵塞漏洞。每月定期发放*物,并做好记录,确保*具发放率达到100%。
四、 实行知情选择、强化优质服务
根据省、市《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方案》要求,做好*具知识的知情选择,推进优质服务工作,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强化服务手段,提供用具及生理咨询服务。
五、 搞好随访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提前制定*具供应计划并及时发放,定期随访育龄群众,解决困难,确保避孕*具使用随访率和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100%和98%以上。
施工工作计划锦集3
为了有效贯彻“xx县20xx年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培训动员大会”的精神,确保研修效果,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结合我镇小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方案:
(一)研修目标
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远程研修平台,由学科专家指导,通过网上备课、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形式的交流,达成以下目标:
1. 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结构;
2. 提供开放*备课指导和案例资源,支持教师备课能力;
3. 强化教师课堂诊断意识,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4. 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与分享,促进教师的个*化学习和合作学习,增强学习意识,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研修内容及时间安排
本次研修涵盖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四个学科,总学时36小时(6天,每天6小时)。具体安排如下:
- 第一天(7月23日):观看专家视频课程,参加集体会议讨论课程内容,完成专题一作业。
- 第二天(7月24日):观看专家视频课程,参与集体会议讨论课程和磨课计划,完成专题二作业,并参与磨课计划讨论。
- 第三至六天(7月25-28日):按计划学习课例,参与园地话题讨论、问答和在线研讨,提交作业和评论。
(三)研修对象与方式
对象:我镇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学科的教师。
方式:集中研修与分散学习相结合。
(四)研修要求
学校将由各研修组长制定研修计划,严格管理监督,确保任务完成和研修效果:
1. 每日学习不少于4小时,包括观看视频、参与研讨、提交作业等,严禁抄袭和灌水行为。
4. 如有扣分,根据规定扣除个人业务量化中的分值。
5. 未完成研修任务者需承担研修费用,不予评先树优。
(五)研修管理与保障
1. 学校成立远程研修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与责任落实。
2. 实行严格考勤制度,确保网络畅通和参与全程。
3. 宣传远程研修的重要*,形成教师研修共同体。
4. 全程跟进,校领导和技术人员提供支持与服务,及时解决问题,分享成功经验。
这些安排将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习效果,确保研修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