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在家里拉上了厚厚的窗帘,进入了黑暗中,开始观看《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灰暗的电影。看这样的影片总是令人感到沉重,有时为了避免一些血腥场面,我不得不将屏幕调暗,减少视觉刺激,但为了理解情节,又不能错过这些关键片段。为了描述它的震撼力,我要用一些关键词来描述:集中营、焚烧炉、毒气室、隔离区、大*…… 一些数字同样令人震惊:纳粹在二战期间*的犹太人总数高达600万;战后,波兰幸存的犹太人数量不到4000人…… 几个场景让人心惊:第一个场景,波兰宣布投降后,犹太人流离失所,战前过着富裕生活的他们匆忙收拾起简单的行李,被赶往犹太人集中区,很多人挤在狭小的房间里;第二个场景,集中区里的犹太人被一辆辆车运走,据说是去远方劳动,实际上是纳粹要“清理”他们,许多人就此失踪。他们的行李被随意搜查,鞋子和衣服堆成了一座小山,还有无数的银器和照片…… 一个工人正在清点搜刮来的钻石,突然一个*官走了过来,从袋子里倒出了一大堆金牙——这让我不禁冒冷汗,想象不出这些牙齿的主人现在的境遇!第三个场景,发生在犹太区的大*。清晨,人们刚从梦中醒来,还没来得及做祷告,就被拖出家门*毙;为了躲避*,许多人像老鼠一样躲藏在各种可以藏身的地方,衣橱里、地板下、床底下…… 当夜晚来临,他们以为安全了,想要出来透口气,却被巡逻的纳粹分子发现并*杀…… 类似的场景太多了,讲不清楚,许多犹太人明明正在努力工作,却在一瞬间被子*击中要害,莫名其妙地死去,这些人只是因为纳粹头目的心情不好而成了牺牲品。与这些不幸的人相比,那些被辛德勒转移的犹太人实在太幸运了!辛德勒,这位德国企业家,最终成功地将1000多名犹太人从纳粹的魔掌中转移出来。他们的名字被打在一张名单上,成为了电影的重要线索,正如电影中的一句话所说:“名单就是生命,名单之外则是地狱”。不可否认,辛德勒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英俊潇洒,头脑机敏,口才了得。最初,他只是为了发财而来到这里,最终他的确赚得了一大笔战争财富。但他与周围大多数人不同,他并不将犹太人视为下等人,他觉得他们很可怜,认为他们与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他做出了挽救他们的决定。所以,与其说他是慈善家,不如说他是一位充满豪情的大侠,他见义勇为,不忍见女人(尤其是漂亮女人)受苦,也不忍看到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就这样永远地消失。如果非要追究他的纳粹党员身份,可能只是为了方便做生意,而不是真的信仰那套理念。黑白的画面给影片增添了特殊的氛围,让人感到更真实!看完三个小时的电影,再看一个多小时的导演采访幸存者的片段,我不禁感叹导演在艺术表现和真实再现之间的出*处理!每个观影者都会不由自主地反思,人类不应再经历这样的战争了,因为战争造成的伤亡和家庭破裂已经够多了吧?

看电影读后感2

精品文档

优秀电影读后感

看电影读后感

最近看了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此书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东渡黄河,挺进*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总司令朱德、独臂将*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太行山上》中,*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劳动妇女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而擅长标*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一位**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了只有依靠广大*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书中八路*高级将领爱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画得生动而又鲜明。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岗。上前嘘寒问暖,还把小兵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全暖,最后还是自己替小兵站岗,让小兵跑步热身。这种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看了让人感动,从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伟人的高风亮节。

在这本书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

1/3

精品文档

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先辈。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比较著名的如《*语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一切献给党》、《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新儿女英雄传》、《苦菜花》、《红岩》、《星星之火》等。新*的文学史上,有一句行话叫“三红一创,山青保林”,指的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八部长篇小说:《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它

2/3

精品文档

们与写于四十年代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主要写于五六十年代的《上海的早晨》构成了“红*文学经典”,表现了*共-产-党在成长壮大的历史中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

3/3

电影《简爱》观后感3

《简爱》是一部深受人们喜爱的经典爱情故事,其中平凡而真实的情节引发了对爱情本质的深刻探讨,代代传颂。重新阅读《简爱》时,我在沉浸于爱情的旋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我的思考源于伯爵对他疯狂妻子的态度。故事的高潮发生在婚礼上,当人们突然发现爱情中竟存在着巨大的障碍。一般的思考角度是对简爱夫妇在面对社会压力时坚守真爱的赞叹,而我所思考的是,伯爵对待疯子妻子的方式反映了什么?

正如伯爵所言,他的仁慈之举已经是非常的宽容,但当他追求自己的幸福时,法律却成为了他幸福的障碍。这种矛盾体现了社会人道主义与个体追求幸福之间的冲突。这种矛盾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微观上是在特定环境中人道主义与个人幸福的矛盾,而宏观上则是社会环境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冲突。在这一点上,《简爱》通过伯爵的选择更深刻地揭示了这一主题。

作为社会的群体动物,人类自有智慧以来,一直在人*本质与社会道德之间摇摆。通常情况下,个体往往屈服于社会道德。历史上,社会道德的传承常常伴随个体本*的悲剧。尽管《简爱》以一场大火来摆脱社会道德的束缚,实现个人本*的胜利,这在当时被视为对社会的最大反抗,以胜利收场。

《简爱》的魅力正体现在它传递的信念上。这部作品引导我们深思人*的真谛,展示了对社会道德的挑战,以及通过坚持内心信仰最终获得胜利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