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简析

“人生多少哲理,尽在寓言中”。著名作家严文井老先生对寓言曾做过绝妙的比喻,他说:“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而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组教材正是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一专题选编了两则流传千古的寓言。《守株待兔》便是其中一篇,情节简单却促人深思,语言浅显而寓意深刻。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说课稿

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建构文本,增加积累;超越文本,凸显主题。”从而发展语言,提高思维。

三、学法思考

本课以“读、悟、议”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品味语言,体会寓意,训练思维,受到感染熏陶。

四、教法选择

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拟以“读-悟-议-读”为本课主要教学方法,读是发现的开始,悟是思索的结晶,议是智慧的碰撞,读后有悟,悟后生议,议后促读,方能读出语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

五、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及本班学情,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六个生字,理解“守株待兔、乐滋滋、露出来”,初步掌握字理识字、归类识字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特别是带“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这四个词语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种田人因为一次意外的收获便抱有的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明白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理解寓意。

学习难点:理解寓意并结合生活实际深化主题,学会正确、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抓住重点词句,以多形式的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深化理解,突破重难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cai课件。

六、教学流程:

拟用以下教学板块来实现我的教学构想:看图猜寓言,增加积累——找准切入,质疑导读——品析赏读,领悟寓意——链接生活,升华——主题。

第一大板块:课前测试,增加积累: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本设计利用课前五分钟出示几则寓言的插图让学生看图猜故事,再利用适当的点评拓宽对寓言的了解。这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既激发了孩子们对寓言的兴趣,又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同时又顺理成章地揭示课题,引出新授内容。

第二大板块:找准切入,质疑导读:

1、揭示课题,引导质疑:学贵有疑,疑则进矣!”当学生猜出《守株待兔》这一名称后,顺势板书课题,并抓住“守”字进行写字教学,(提醒注意宝盖写得稍大,“寸”的一横不能超过宝盖头两边。)再引导学生围绕“守”字质疑,“守”什么?为何“守”?怎样“守”?既抓住了本课中心,围绕此字展开质疑,辐射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

2、初读感知,随文正音:然后引导学生合作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其余听读随文正音,比如利用故事法区别“窜”和“串”的读音。

第三大板块:品析赏读,领悟寓意:

一、多维思考“为何守”,感知“偶然得兔”的侥幸:

本则寓言故事语言浅显,加之二年级学生已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阅读课文的能力,因而单*直入让学生带着第一个问题深入文本,用喜欢的方法自读课文,再引导学生谈感悟后带着感受再读课文。学生可通过*课题得知之所以“守株”是因为想“得兔”;观察插图可发现种田人之所以坐在树桩边,是因为希望兔子还会来撞在树桩上;深入阅读文本会证实种田人确实从树桩边捡了一只野兔。但真的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吗?结合“忽然”、“窜”、“撞”等关键词深入感悟,再利用课件演示帮助理解“窜”的意思,从而让学生明白兔子撞在树桩上是一件及其偶然的事。(师板书:偶然得兔)

二、深层探究“守什么”,体会“不劳而获”的虚幻:

那么这个种田人守的仅仅是兔吗?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孩子们抓住“没花一点力气,白捡、又肥又大、乐滋滋”等关键词语,再结合插图中种田人的神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后得知:他守的绝不仅仅是兔!又肥又大的野兔可饱肚,可保暖。他可以不再经受田间劳作的艰辛,也可以不再经受庄稼从种到收的漫长等待。他守在树桩旁,分明就是守的三餐温饱啊!一句话,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劳就可以收获,用一个词叫“不劳而获”。(顺势板书“不劳而获”)最后让学生比较“乐滋滋”和“乐悠悠”,再带着感悟读出种田人垂涎欲滴,仿佛口水都流出来了的情态,读出他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侥幸心理。

三、重点感悟“怎样守”,体验“一无所获”的可悲:

1、读议结合,品味感悟:

引导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他是怎样守的?(如:从“整天”一词分析,这个人从早到晚什么事儿也不干,他在“专心致志”地守,“一天一天过去了”说明他在日复一日地守,“野兔没再来,庄稼全完了”说明他在执迷不悟地守。)学生说出什么?就引导他们用自己个*化的阅读来读出自己的体会。再通过解析“男”和“获”,“田力男田力男,田间出力好儿男”,可这个男子既不想下田出力,也不愿带犬打猎,什么也不干,这样守下去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板书“获”,边讲解边擦去“获”的部件,引导学生顺势说出“一无所获”,师就势板书。)

2、创造*朗读,提升情感:

在学生初步感受到“一无所获”的结局后,引导学生先以儿女、朋友、过路人的身份对第三自然段进行改换人称阅读,(如:从此爹爹(叔父)丢下了锄头……我们的田里……”、“从此我的这个朋友丢下了锄头……他的田里……”“从此这个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的田里……”)如此充满创造*和个*化的练读,再加上老师入情入境的范读,使学生的心灵一次次经历情感的冲击。

3、角*体验,自悟寓意:

此时此刻,学生的身心已经全然与文本融为一体。再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守”字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想对种田人说的话。有了深厚的情感蓄势,学生的情感之门便如决堤之江,一泻千里。他们或声泪俱下、或苦口婆心、或据理规劝,或大加贬斥……从而成功地完成了课后“泡泡语”中“我想对种田人说”这一语言训练要求,本则寓言的寓意也在角*表演不说自明了。

第四大板块、链接生活,升华主题:

如果说刚才的各环节朗读品味是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个*化、创造*阅读是对文本进行合情合理的建构,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让学生超越文本走向生活,联系身边此类事例加深感悟。在这一环节中,师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再用上“只有……才能……”说出自己的启示,谈谈该怎样做事,再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做人,并对学生的精要之语进行板书。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于对寓意的表层理解,而是对生活、对他人、对自己的做事为人产生深入思考,使寓言的主题理解得以升华。

最后以教师简洁有力的小结收束全课:不去幻想不劳而获,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是我们学这则寓言获得的启示,也是我对你们最大的愿望。希望大家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在课余时间读更多的寓言明更多的道理,成为一个充满智慧、品德高尚的人,这是我们所有人对你们的美好祝愿。下课!

总之,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就是本设计的最大追求!

七、说教学手段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尺。”好课何需穿花衣,因此本课课件运用极其简单,只用几张图片启思导学,不让太多的课件占用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不愿花哨的演示限制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

综上所述,本设计以“读”为主线,抓住“守”字巧妙切入,辐射全篇,引导学生调动思维深入文本。在入情入境的朗读感悟中,从解读文本到建构文本再到超越文本,学生从品味语言到明确寓意再到做事为人的思考,一声声叩问拨动儿童思维之弦,一层层思索敲开儿童的心灵之门,将一颗求真、向善、爱美的种子悄悄地根植于孩子幼小的心田。

《守株待兔》新编小学作文2

有一天,农夫在种田的时候,突然有一只兔子跑得太快,结果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农夫赶快把它带回家,美美地享用了一番。于是,农夫突发奇想:如果每天都能有一只兔子吃,那该有多好啊!从此以后,农夫每天都在树桩旁等*死的兔子。因为不种田,田地荒芜了。农夫家的存粮也越来越少。仅靠农夫的妻子给人洗衣服才勉强度日。

盛夏的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路过这里,他似乎是迷路了。正好看见农夫坐在树桩旁。老人走上前去,温和地对农夫说:“年轻人,你坐在这干嘛?你能告诉我清溪村是往哪个方向走的?”农夫懒洋洋地挥挥手,说:“别打扰我捉兔子!”老人听了,很奇怪,他左看左看,也没看到一只兔子的影子,便问道:“哪里有兔子?”农夫抹了抹脸,说:“两年前,我正在田里干活。突然一只兔子就*死在那边的那个树桩上了。那我想,我能不费力就得到一只兔子,多美的事。所以从那以后,我就天天在田埂这里等兔子来撞桩。可是我在这里已经等了两年了,一只兔子也没*死过。”老人听了后很同情他,想了想说“兔子不是喜欢吃萝卜吗?如果你种萝卜,那兔子就会被引过来,那*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不是一只了,不是吗?”农夫听了觉得有道理,决定这样做,他的心里高心极了!

于是农夫买了一包萝卜种子,种下萝卜,一天一天过去了,萝卜已经红了,可兔子还是没来。于是农夫找了老人评理:“你欺骗了我!你说种萝卜能得到兔子,可我一只兔子都没得到!”老人笑着说:“你不是得到了比兔子更多的东西吗?”农夫迷惑不解地问“是什么?”“是萝卜!”老人说。农夫恍然大悟,明白了老人的话。

回去之后,农夫把萝卜拔了,拿去卖。然后在市集上买了一只兔子回家和妻子一起享用。以后,农夫不仅种萝卜,还种了卷心菜、辣椒等很多有机蔬菜。收入好得不得了,兔子也是想吃就有。

《守株待兔》续写3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一位农夫正坐在田间的树荫下休息,眺望着满眼的农作物。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抬头仰望着蓝天,轻声说道:“大自然啊,请您施舍一点恩惠吧。孩子们的面容愈发苍白,我该如何是好呢?”

就在这时,一只雪白的兔子突然跃跃欲逃地出现在他眼前,兔子似乎惊慌失措,一头撞向大树,昏了过去。农夫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良久才回过神来。他心想:“感谢上天送来的礼物,孩子们知道今天有兔肉可以吃,定会欢天喜地!”

兴高采烈地带着兔子回家的途中,农夫高兴地哼着小调,一不留神,兔子居然轻易地挣脱了。他慌忙转身追逐,却见兔子静静地站在路旁的树下,注视着远去的车辆。农夫暗自庆幸,然后轻抚兔子的背,将其扶起。这只兔子对人类的亲近感让他心生好奇。

“孩子们,今晚有红烧兔肉,还有香烤兔腿可以尝了!”农夫的妻子远远看见他抱着兔子回家,喜出望外地对饥饿的孩子们说。

然而,农夫回到家后,却告诉妻子:“这只兔子不是来宰杀的,我想暂时养着它,因为它刚才救了我的*命。” 孩子们失望地放下期待的表情,而农夫的妻子则气愤地责备他。农夫默默地将兔子安置在废弃的仓库里。

这个仓库里堆满了各种农夫从四处收集来的废物,但奇迹般的是,兔子并没有将它弄得一团糟,总是静静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一个炎热的午后,就像一个烤箱一般。因为唯一的电风扇坏了,全家人都热得难以忍受。农夫不得不去仓库找其他的电风扇,而在那里他看到所有的废物竟然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令他难以置信。他望向兔子,只见它安静地坐在角落,眼中流露出一丝思索。

农夫和家人将这些废物拿到市场上出售,赚了一笔钱,生活也因此有了所改善。他们将兔子带出仓库,放它自由地奔跑。兔子除了时常站在高处眺望外,还喜欢四处挖洞,让农夫颇感头疼。

一天晚上,农夫发现兔子不再进食,也不再喝水,只是埋头苦挖,越挖越深,深达五米之深。农夫担心兔子被困,一直守在旁边。突然,洞口冒出一道刺眼的金光,他往里面一瞧,发现一个藏宝箱,里面有一封信和一张陈旧的藏宝图。

兔子迅速地将信叼走,农夫捡起藏宝图,带着全家四处寻找。最终,在深山洞穴里,他们找到了藏宝图上标注的位置,还有被兔子叼走的信。

农夫小心地打开信封,里面写着:“我们的后代,请善待兔子一族。” 信末署名是农夫的曾祖父。兔子叼起一块石头,在石壁上刻下:“感谢您们的不杀之恩,我愿意代代守护您们。” 兔子送给农夫一颗种子,然后消失了。

农夫回到家后,在院子里种下了那颗种子,它迅速发芽,几天后长成了一棵形态奇特、枝繁叶茂的大树。农夫的子孙们在这棵树的荫下,代代传颂这个美妙的故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