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十所实习,这个机会让我无比激动。作为天津市最顶尖的设计院,全国前十的设计单位,能在这里实习,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对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我感到十分珍惜。
初识建筑设计,了解工作流程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自认为已经对建筑有了不少了解,曾在学校中设计过不少课程作业,然而来到设计院后,我才发现之前的学习不过是皮毛而已。设计院是一个庞大的团队,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大家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刚开始,我的任务并不重,主要是熟悉一些常用的软件,查看单位之前的设计成果、施工图纸等。看着大家熟练地*作CAD,迅速使用各种快捷键,真让我感到佩服。看到他们都那么忙,我很想帮忙,但鼓起勇气提出时,大家都委婉地拒绝了我。后来才明白,施工图的工期紧,图纸复杂,对于一个刚刚从学校出来的新人,根本无法胜任。
通过与同事们的交流,我逐渐认识到,建筑设计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每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与协调,只有每个人在不同环节上的努力,才能确保最终的完成。建筑设计的流程大致如下:投资商出资——国家审批——设计院方案设计——中标——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的平立剖面设计、结构、给排水、电气等设计)——建筑部审核——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单位验收——施工完成——装饰公司装修——交付使用——房产公司销售。每个过程又有更多细分,大家在其中各自负责一个环节。设计院在整个流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建筑能否顺利建成的关键。
熟悉了这些流程后,我被调到方案设计组,开始了新的挑战。
进入建筑方案设计的世界
如今,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每个建筑师都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都发扬着“5+2”“白+黑”的工作精神,倾尽全力投入到每一项设计中。
建筑方案设计是一项复杂且充满挑战的任务。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的方案设计。记得刚开始时,我参与了廊坊市的一个住宅项目,李工是我的指导老师,他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也是方案设计组的负责人。我的任务是负责该项目中所有配套设施的设计,包括小学、幼儿园、商业区等。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小学设计,所有的工作都要从零开始。为了了解小学设计的要求,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学习了相关的设计规范。最终,我列出了小学需要的功能区,如教室、办公室、实验室、音乐室、体育器材室等,并根据这些功能划定了大致的面积。
扩初设计的挑战
当方案设计通过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扩初设计。扩初设计不同于初步的方案设计,它要求设计更为精细,细节要精准到每一毫米。在设计院,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是由不同的团队负责,大家都是这套机器中的一个小齿轮。虽然我在方案设计组工作,但也会参与到一些扩初设计的工作中。有一次,我负责了一个小型商业建筑的扩初设计,虽然任务不大,但工期非常紧张,最终都落在了我的身上。
建筑设计个人实习总结2
经过一年的实习,我收获颇丰。
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悉心指导下,我成功融入团队,圆满完成了多项建筑方案与施工图设计。承蒙公司的信任,我获得了宝贵的项目锻炼机会,积极承担分配的任务,不负众望。在工作中遇到疑惑时,我主动向同事和领导请教,并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我也积极探索新兴技术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实习期间,我主要取得了以下收获:
1. 深入了解建筑设计行业
通过项目历练,我全面了解了建筑设计的流程和规范。从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到施工图绘制、节能计算和施工现场服务,我都参与其中,并积累了实战经验。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建筑设计的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
2. 参与实际项目,提升设计能力
与学校虚拟化的设计不同,实际项目需要严谨细致的考量。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下,我参与了不同类型的项目,包括民用和工业建筑。这些项目让我锻炼了*开展工作的能力,学会了合理安排任务,高效完成设计。
3. 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平
实习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 SketchUp、Photoshop 和 AutoCAD 等设计软件。这些软件在建筑方案设计、图像处理和绘图深化等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我的设计效率。
4. 完成学生向设计师的转变
经过一年的历练,我已具备*开展工作的能力。分配到项目后,我能够按轻重缓急安排任务,有效率地完成设计。
展望未来,我相信自己会在建筑设计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接触更多类型项目,学习更广泛知识,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建筑设计公司的暑期实习总结3
大二暑假,经亲戚介绍有幸到福建新华设计有限公司实习。公司里的同事挺热心,对我的叨扰他们并不感到烦,教了我好多知识,我是在那里第一次作CAD做了一张图。在实习的过程中赵工和他的同事耐心地给我讲解设计的流程和不同建筑种类的设计规范要求。首先,是对建筑的整个流程的了解。建筑物的形成、流程如下:投资商投资-—国家审核批准-—设计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标-—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物正,立,剖面,水电,供暖的设计)-—建设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进行审核-—施工完成,交工-—装潢公司进行装修-—交工-—由投资商和房产公司进行买卖。整个过程中,建筑的设计部分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设计的时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规定,每一步都要谨慎。设计时也有它的过程:做方案(必须符合结构要求)-—进行平面设计(设计的同时,由结构师就行调整,平面做法应符合结构要求,调整的同时,结构师进行结构设计,两者属于同步进行,同步完成)-—立面,剖面设计-—水电,供暖,电梯设计。更多网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苏州城就是个很不错的地方,那里的优秀的现代建筑和古典建筑很多。比如位于西湖南线南山路西侧的博物馆,建筑用地23889平方米,建筑面积控制在8000平方米。以现代建筑造型手法塑造出具有现代气息的博物馆形象,结构新颖,是一个建筑典范。因处在西湖景区中心,所以整个建筑以考古发掘探沟和探方的形态,将大部分建筑置在地下,地上建筑面积控制在2000平方米,以进入地下部分的探沟为界,划分左右两大功能区。这一设计构想源于对块环境的解读,以及对博物馆本身意向的表达。通过建筑造型,采用内部空间非等高的竖向设计,有助于展示不同内容的需要,满足不同的陈列方式,利于现代展示空间布局。作为建筑物本身,上部框架和探沟内部所呈现的现代钢结构,幕墙玻璃、花岗岩铺饰,与建筑外立面的磨砖对缝清水砖墙面,恰是建筑表达现代人文气息与传统历史文化的契和之处。
我看到的主要是梁与板的钢筋绑扎。
(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3)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
(4)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不只这些,还有不少的规定和要求我只能自己去查资料了,何工一时也讲不完的。他还有提到钢筋的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在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最好不要在构件最大弯矩处。
由于天气较热,我们只是看了一会就回去了,不过还是很感谢何工的讲解。就这样我结束了我这几天的实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