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儿看见娘丑---不好开口
三尺长的梯子---搭(答)不上檐(言)
三餐萝卜炒现饭---没有盐(言)
大姑娘要婆家---嘴里说不出来
大风里吃炒面---开不了嘴
下巴底下支砖---张不开嘴
牛嘴上了篾篓子---开不得口
两个哑子捆在一起---谈也不好谈]
两个哑子见面---不好开口
吞了火炭---哑了口
迎风吃炒面---张不开口
茅厕板上的纸---揩(开)不得嘴
茅厕板上捡手帕---揩(开)得口
嘴巴贴膏*---开不得口
茶壶里煮汤丸---嘴上倒不出来
哑子受人欺---敢怒不能言
哑子受冤枉---至死不开腔
哑巴打电话---有话讲不出
秋蝉落地---哑口了
蝎子当琵琵---*(谈)不得
动物的歇后语集锦2
1、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2、老鼠钻在风箱里——两头受气
3、猫肚子放虎胆——凶不起来
4、猫守鼠洞——不动声*
5、猫被老虎撵上树——多亏留一手
6、猫戏老鼠——哄着玩
7、猫不吃死耗子——假斯文
8、猫嘴里的老鼠——跑不了
9、猫捉老鼠——本分事
10、耗子上吊——猫逼的
11、耗子啃木箱——闲磨牙
12、耗子钻灰堆——闭着眼混
13、耗子伸腿——小手小脚
14、耗子逗猫——没事找事
15、耗子嫁女——讲吃不讲穿
16、耗子吃*霜——翻白眼
17、耗子滚到面柜里——乐糊涂了
18、耗子*猫鼻子——自己找死
19、耗子窟窿——填不满
20、耗子进老鼠夹——离死不远
21、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22、马路不叫马路——公道
23、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来
24、鞋子里跑马——没几步
25、牛死日也落——祸不单行
26、牛粪堆上的蘑菇——好看不好吃
27、牛屁股后的苍蝇——一哄而散
28、牛奶里掺墨汁——黑白混淆
29、牛蹄子上供——就显你的脚大
30、硬牛皮——看你咋吹
31、瞎牛撞草堆——碰着就吃
32、猴儿爬石崖——显出你的能耐了
33、猴儿拿棒槌——胡抡
34、猴儿的脸——说变就变
35、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
36、猴子捡姜——吃不得,丢不得
37、猴子唱大戏——胡闹台
38、猴子捞月亮——白欢喜一场
39、猴子吃核桃——全砸了
40、猴子耍拳——小架式
41、猴子爬树——拿手戏
42、猴子扇扇子——学人样
43、猴子上凉亭——丑鬼耍风流
44、猴子骑羊——不*马
45、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46、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47、猫捉老鼠狗看门——本分事
48、贵州驴子学马叫——南腔北调
49、麻雀飞进烟囱里——有命也没毛
50、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51、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52、屎壳郎戴花——丑美
53、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54、萤火虫的屁股——没多大亮(量)
55、苍蝇飞进花园里——装蜂(疯)
56、回民赶集——(诸)猪事不问
57、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官)
58、王八肚子插鸡毛——(归)龟心似箭
59、山鸡吃着黄连子——苦在心窝不敢啼(提)
60、河里的螃蟹——都有夹(家)
61、夜猫子进屋——准没有好事
62、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
63、鹰飞蓝天狐走夜道——各走各的道
64、秤砣掉在鸡窝里——捣蛋
65、犬守夜,鸡司晨——各守本分
66、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主要矛盾
6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68、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69、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70、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71、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72、铁公鸡——一毛不拔
73、属蚂蝗的——吸血鬼
74、天下乌鸦——一般黑
75、鳗鲤合蟹洞——各贪一头
76、蟛蜞上洞——自叹自落
77、蟛蜞脚裹馄饨——里戳出
78、三只指头撮个田螺——稳拿
79、乌龟不咬人——吃相难看
80、蜻蜓吃尾巴——白吃自
81、牛吃稻柴鸭吃谷——各自福
82、脚炉盖当镜子——看穿(.)
83、床底下放鹞子——大高而不妙
84、猢狲屁股——坐不定
85、大象屁股——推不动
86、橄榄屁股——坐不牢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关于老鼠的歇后语集锦3
老鼠跳到钢琴上--乱谈(*)
老鼠同猫睡--练胆子
老鼠偷秤砣--倒贴(盗铁)
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头
老鼠窝里的食物--全是偷来的
老鼠响满了三斗六--恶贯满盈
老鼠咬猫--无法无天
铁笼脯鼠--捉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