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扩大粮食高产创建面积至50万亩,涵盖孔镇、化楼、郑店、杨安镇、丁坞五个乡镇以及花园、黄夹镇的部分,进一步推广深耕深松、宽幅播种、统防统治技术。
2、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枣、菜、薯、牧、*”五大特*产业,并推动粮棉产业发展,力争新增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进一步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利用枣林、设施瓜菜、果园等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质量追溯管理平台,扩大平台覆盖,提升追溯效率。
4、加强招商引资,抓住时机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推动早签约、早落实、早开工、早投产。
5、加强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南美白对虾和小龙虾养殖项目,确保早日投产。
7、在各级人大支持下,推动造林绿化,发展枣产业,为建设生态美丽乐陵贡献力量。
8、完善鲁冀边界防护林建设,补植缺失区域,确保统计数据准确。
9、推进水系绿化工作,制定方案,争取财政支持,高标准实施绿化。
10、加强飞防工作,特别是枣林飞防,开展三次盲蝽蟓飞防。
12、成立苗木协会,组织苗木合作社,统一管理、标准化合作,推动苗木产业发展。
13、打击非法伐木行为,特别是枣树盗伐,保护森林资源。
14、办好枣节,按市统一部署组织各项工作。
15、开展有害生物普查,整理调查数据,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关于农业的项目计划书2
项目名称 :____设施农业建设项目
扶贫资金类别 :财政扶贫资金项目
项目编号 :
项目*质 :新建
项目申报单位 :___农业局
项目立项日期 :20__年9月1日
项目审查或批复文件 :
项目单位 :____
法人代表 :__
一、申请理由
____位于___东南西部,下辖_个行政村,_个村民小组,_户农户,人口_人,耕地总面积_亩,人均耕地_亩。由于人多地少,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提高农民收入,我们决定充分利用___靠近___城和__国道的地理优势,交通便利、水土条件适合瓜果蔬菜种植的特点,在___推广温室大棚。目前已建成的大棚经济效益明显。然而,由于大棚建设投入较大,本乡财政及农民自筹资金不足,因此,为了有效带动城乡经济发展,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特申请财政扶贫资金支持,推动设施农业项目建设。
二、项目概要
20__年—20__年期间,在___地区建立设施农业项目,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扶贫资金建设,重点在___的喀拉巴格林(3村)、阿克库克村(5村)、阿热买里村(8村)、恰克月库村(9村)、古勒巴格村(2村)、尤喀克霍加村(7村)、喀拉巴什粮台村(11村)、喀拉巴升村(15村)等八个村新建60座温室大棚。总资金投入为60万元,项目工期从20__年1月开始,至20__年11月完成。
三、项目提出依据
第一,地理环境优势
___地处___城附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该地区早期已开展设施农业,目前乡内已有大棚_个,且农民具备一定的温棚栽植技术和经验。
第二,生产环境条件良好
___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民的文化素质较高,愿意接受并应用新技术、新生产方法。
四、项目内容及规模
1. 第一阶段(20__年—20__年)
在___的喀拉巴格村(3村)、阿克库村(5村)、阿热买里村(8村)、恰克日库依村(9村)新建温室大棚。具体包括:
- 喀拉巴格村:建设7座大棚
- 阿克库村:建设10座大棚
- 阿热买里村:建设8座大棚
- 恰克日库依村:建设7座大棚
每个大棚的标准建筑面积为70×10米(长×宽),预算为10000元/棚,施工工期为20__年4月—20__年10月。
2. 第二阶段(20__年—20__年)
在___的古勒巴格村(2村)、尤喀克霍加村(7村)、喀拉巴什粮台村(11村)、喀拉巴什村(15村)新建温室大棚。具体包括:
- 古勒巴格村:建设7座大棚
- 尤喀克霍加村:建设7座大棚
- 喀拉巴什粮台村:建设7座大棚
- 喀拉巴什村:建设7座大棚
每个大棚的标准建筑面积为70×10米(长×宽),预算为10000元/棚,施工工期为20__年4月—20__年10月。
五、项目的管理方式和实施计划
1. 项目管理
设施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帮助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县*及相关部门将负责直接监管,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推进。
2. 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由扶贫办统一管理,并实行报账制,确保专款专用,严格控制资金使用,保证工程质量。
3. 招投标管理
实施计划
项目建设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
- 第一阶段 (筹备阶段):20__年1月—20__年4月,筹备建设喀拉巴格村(3村)、阿克库村(5村)、阿热买里村(8村)、恰克日库依村(9村)的设施农业土建工程。
-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__年4月—20__年10月,开展温棚建设。
- 第三阶段 (检查验收阶段):20__年10月—20__年12月,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第二部分 :
- 第一阶段 (筹备阶段):20__年1月—20__年4月,筹备建设古勒巴格村(2村)、尤喀克霍加村(7村)、喀拉巴什粮台村(11村)、喀拉巴什村(15村)的设施农业土建工程。
-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__年4月—20__年10月,开展温棚建设。
- 第三阶段 (检查验收阶段):20__年10月—20__年12月,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六、扶贫效益分析
我县已经开展设施农业两年,经过调研发现:每座大棚种植早熟西瓜或甜瓜可实现收入3000—4000元,两年内可收回建设成本。而经过培训的农民种植早熟西甜瓜一茬可实现收入5000—6000元,再加上夏季蔬菜种植,每座大棚年收入可突破万元,当年即可收回建设成本。经济效益显著,且收入较高能有效激发农民学习新技术、采用新科技的积极*,形成良*循环,社会效益显著。因此,设施农业是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七、结论
作为国家三定贫困县,___县贫困人口比例较高,如何有效助力农民脱贫致富,一直是农业部门关注的重点。多年来的探索表明,设施农业是一项切实可行的脱贫致富措施。未经培训的农民年收入为3000—4000元,而经过技术培训的农民年收入可突破万元,经济效益突出。项目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能增强农民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信心,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推动农民增收,促进社会稳定。
农村年秋学校工作计划3
一、工作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上级指示精神及学校教学计划的相关要求,致力于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与提升,使其能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为培养具备爱心、责任感、优良行为习惯及健全个*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坚实基础。扎实推进品德课程教学,精心组织各类教育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二、教研目标:
本学期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研重点在于深入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品行端正、受人喜爱的学生为核心目标,逐步完善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探究式学习等多样化学习方式,使课程真正发挥优化学生品德与行为的作用。
三、活动安排:
1.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加强品德课程的备课环节,精心打磨教学内容,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每节课的高效实施。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案例,积极拓展教学内容,注重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及社会现实的紧密结合。将静态知识融入生动的现实情境,打破学科界限,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同时开发并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推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丰富教学内容。
4. 结合课程特点,积极探索并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学习的机会。教师应注重收集教学活动案例,积极撰写论文及教学案例设计,并踊跃投稿,争取在区级及以上评比或专业期刊上获得荣誉或发表成果。
5.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资源,挖掘并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素材,推进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助力教育改革的深化。
四、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培训。
2. 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加深理解和掌握。
3. 制定本学期品德教学工作计划,开展交流讨论,确保计划目标落地。
4. 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结合学段要求,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三月份
1. 准备并参与区级比赛活动。
2. 组织听评课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经验交流。
四月份
1. 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优秀课例,提升教学水平。
2. 撰写作业设计案例,优化教学实践。
五月份
1. 组织教师参与案例评比活动,激励教学创新。
2. 开展教研活动,交流学习优秀的作业设计案例,提升作业质量。
六月份
3. 组织学生进行期末综合评价及试卷测试,检验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