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蓝天下的课桌》这本书,我认识了坚强的鲁达欣、成熟的陈益乐、勇敢的花雨晴、成绩优异的彩虹、阳光灿烂的胡芸,还有苦*的孙思甜。我还明白了:原来,我还没有长大,我还不够成熟,我不懂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原来,我还不懂苦。鲁达欣失去了爸爸,妈妈又患有先天*心脏病,家里没有劳动力,母子俩就像两根筷子,相依为命,缺一不可。他们家中墙壁上的那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沟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过去,头上依然是蓝天,脚下依然是大路!被大水夺走了宝贵左眼的陈益乐,用一只眼睛看世界,但他从旁人的眼光中看出了自己的异样。来到城市上学的他,感到孤独而又失落……我想,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苦,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抱怨命运的曲折与坎坷。
相比之下,我就像一株温室里的花朵,没有风雨的侵袭,没有昆虫的叮咬,只有那取之不尽的甘露与肥料。可笑的是我竟然还在怨天尤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我很幸福,我真的很幸福,这我懂了。
原来,我还不懂坚强。像花骨朵一般可爱的花雨晴,一出生就注定踏上了一条坎坷的人生路。生活的窘迫、失聪的耳朵和同学的歧视,都使她的眼泪比别人多。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活,勇敢地追求理想,勇敢地绽开如花般的笑容。从农村带着全优成绩来到城市的彩虹,变成了“问题学生”,还被老师请家长,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踏踏实实地学习,又变回了以前那个优等生……
相比之下,我并不算坚强。因为,泪精灵总爱停留在我身上。现在,我懂了,其实,坚强就是跌倒时懂得爬起来,即使处处碰壁,也不怨天尤人,不轻言放弃。
原来,我还不懂爱。这些苦孩子能在城市生存下来,除了他们自身坚强的意志,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如果没有他们的父母风里来雨里去辛苦工作,对他们付出无私的爱;如果没有他们的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对他们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如果没有他们的朋友,活泼开朗的笑脸,对他们付出真挚的爱,如果没有……那么,他们是难以在城市里生活的,更看不到未来的曙光和前方的希望。
相比之下,其实我不懂爱,更不知道怎样付出爱,对父母、老师等身边人给予的爱也熟视无睹。现在,我懂了,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爱,只是缺少发现爱的眼睛。我们应该感受身边的爱,常怀感恩之心!
原来,我还不懂追求。这群在逆境中成长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好好读书,一直,一直读下去。当然,这个小小的梦想并不像我们写在作文本上的那些冗长的空话,更不是我们小时候成天挂在嘴边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为着梦想一直努力着,努力着。是的,他们穷,他们不会讲标准的普通话,他们不会写工整的字,但是,他们刻苦,他们勤奋……重要的是,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一直在努力追求!
而我呢?我也有梦想,但是好像从来没有想到过怎样去实现它。现在,我懂了,梦想是需要努力追求的!
与其说上天不公平,给了这些孩子穷苦的命运,还不如说他们很幸运,因为上天给了他们许多许多的爱、追求与梦想……是啊,他们不穷,他们很富有。蓝天下的课桌,它正如那广阔的蓝天,包容着每一片云彩,不管美丑。而我,也跟这些穷苦的孩子一样在蓝天下学习。即使我生来就是很幸福,也应该像这些孩子一样,不断进取。相信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作文500字2
第一次看到《蓝天下的课桌》这个题目,我非常疑惑,为什么要取名为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书中的故事又与这个题目有什么关联?带着种种疑问,我开始阅读。
《蓝天下的课桌》分别叙述了6位外地生的故事。文中所写的那些外地孩子,他们没有优越的家境,也没有过人的智慧;他们有的只是比同龄人更多的坚强、努力、勇气和忍耐;他们付出了比同龄人更多的汗水,当同龄人在玩耍时,他们是默默地在一旁复习功课,因为似乎只有很好的分数才对得起父母、才能在异乡立足;或许还因为凄凉的家境让他们抬不起头来……
幸亏文中所写到的那些外地生心里都没什么障碍,求学的路上也有许多好心人帮助,但不是所有外地孩子求学的路上都是一帆风顺,不是他们都能遇见许多好心人。
可是这些又与题目有什么关系?我怎么也不明白。再细细阅读一遍,我似乎有了*。正如鲁达欣写的:“沟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过去,头上依然是蓝天,脚下依然是大路!”农民工的孩子是以大自然为教室,以蓝天为屋顶,受到的教育比较不好,所以作者这么写是想让农民工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我想“一?一光姐姐”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在蓝天下的这个平台,能够永远地为所有的孩子公平地敞开。
希望农民工的孩子能和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快乐成长!
蓝天下的课桌小学生读后感3
《蓝天下的课桌》,这本书的封面很朴素,很美。是一个穿黄*衣服的小孩,正专心的拿着粉笔,在自家的木门上,写呀写,木门上遍满了一个一个的生字,虽然那些字是不太工整,但却表现出了小孩那份认真和热爱学习的感情。
《蓝天下的课桌》记录着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里的儿童。作者带着沉重的心情,一笔有一笔的把他们的一切写下来。看者书中那一个一个文字,我觉得自己仿佛处身于贫困儿童的环境中,仿佛看到了他们心中,温暖的“家”——那一座座窄小,漏雨,进风的房子。
看到贫困儿童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困难,我伤心,想帮助他们。看到他们一个个努力学习,拥有与我们城市小孩不同的毅力和自主,我感悟,向他们学习。因为家庭的情况不好,因为自身的疾病,后天的残疾,他们,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们的父母也懂得,孩子只有学习好,才能找到工作,才能生活得好。不惜一切劳苦,早出晚归,用自己的血汗钱,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城里的好学校。但是,面对城市小孩的不屑和欺辱,他们迟疑了,还好,有老师的理解和帮助,他们抬起头来,认真学习,比别人更刻苦。他们的努力成果换来了父母的微笑,同学们的赞赏,也迎来了更好的明天。
在城里,我们从小就习惯了父母的照顾,优等的待遇,拥有着叛逆和自大的*格,不懂得听话和努力学习,去回报父母。我们有时会习惯了纸上谈兵,说了,却不做。比起贫困山区的他们,我们逊*多了,我们没有他们的坚强、毅力和自主。我们,并没有欺辱他们的权利,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读了这样的一本书,我泪落了,为他们的遭遇,为自己的感悟,为自己的过失……懂得了很多,不能因为先天的一些不足,而放弃了。昨天的培养,今天的努力,才能换来明天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