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再审程序作为我国基本的诉讼程序,在纠正裁判错误、维护生效裁判的效力以及维护当事人正当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对客观真实和实体公正的过分追求,再审程序的法律规定过于简单原则,导致再审、申诉、抗诉等多方面的申请层出不穷且无序。实践中普遍存在“五个无穷”的现象:提起再审的主体无穷、再审审级无穷、再审时间无穷、再审次数无穷、提起再审的理由和条件无穷。这种无穷再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律生效裁判的权威和既判力,违背了公正与效率的法治原则。为改变实践中的这一困境,有必要从理念到制度全面反思再审程序,并客观、理*地对其进行适当的功能定位,即充分认识再审程序的有限*。本文从既判效力、纠错功能和司法效率三个方面论证了再审程序的有限*。在此基础上,结合司法实践,对再审程序的启动方式、启动事由以及再审改判标准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运作设计。关键词:再审程序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备课的有效*2
备课既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更是需要教师具备丰富能力、水平和智慧的任务。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备课的有效*谈几点体会。
有效备课应坚持的理念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而教科书则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因此,备课时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科书,而不是机械地依赖于教科书。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有多向和多层次*。理解和掌握知识不仅包括正向的理解,还应包括逆向应用,掌握程度也应分为记忆型、理解型和探索应用型等多个层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炼出知识要点以及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
选择教学方法应该务实。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根据知识的*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力求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应该是多元化和立体化的。评估教学效果时,应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考量,不能仅仅看学生是否能做题、拿分,更应关注教学目标的多维度落实。
备课应突出可*作*。备课需要细致充分,不仅需要教师整体把握,还需具体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备课不仅仅是备内容和知识,更要备好能力培养的方法。总之,备课要求具有整体*、针对*和可*作*。
备课的层次 备课应当遵循“三层次备课”,并且提倡细化到“三级目录”。具体而言,“三层次备课”包括:
第一层:在不参考任何教辅资料的前提下,教师凭借对知识内容和学生能力的理解,认真设计教学活动。
第二层:在第一层备课的基础上,广泛参考相关资料,调整和优化教案。
第三层:上完课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完善,特别是对教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和补充,为未来的教学做好准备。
章节(或单元)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章节(或单元)备课的重要*体现在整体把握和知识网络的形成上。教师应该通览整个章节(或单元),分析重点,确定工作重点。
在备课过程中,要细化和挖掘知识点,特别是要注意易混淆的知识点,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方法。
对于重要问题和题型,教师应该进行总结梳理,并着重研究解决方法和其中的思维方法。
课时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备课的关注点包括教学内容、学生基础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所需的方法策略。
确定备课重点的方法包括确定备课教学理念和思路、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科书中的模糊点。
在备课过程中,应根据教科书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合并或调换,以实现最佳的备课效果。
监理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程序和时限3
导言:在签订建设工程监理合同时,若建设单位将勘察、设计、保修等相关服务一并委托,应在合同中清楚地规定相关服务的工作范围、内容、服务期限和酬金等相关条款。
1、时限为7天的工作程序。
①申请延期开工的程序: 当承包方打算提出延期开工的请求时——应在合同约定的开工日前7天以书面形式提出。工程师接到申请后48小时内书面答复,逾期未答复即默认承认其请求。 若因发包人原因要求延期开工——工程师应以书面形式通知。造成的承包方损失由发包人赔偿。 ②支付预付款的时限及程序: 发包人支付预付款的时限——不晚于约定的开工日前7天。 若超过时限不支付,承包方可在规定的预付款时间后7天要求支付。 如发包方仍未支付——承包方可在7天后停止施工,发包人需承担责任。 ③工程量计量程序: 承包方按合同约定时间提交已完成工程量报告。 工程师收到报告后7天内核实计量,超过7天不核实计量,自第8天起以承包方计量为准。 在计量前24小时通知承包方——若未通知,则工程师核实计量无效。 承包方收到通知后参与工程师的核实计量——若不参与,则以工程量的核实计量结果为准。
2、时限为14天的工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