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叛逆的我对读书毫无兴趣,连一个简单的造句都难以完成,更别提写出一篇流畅的文章。母亲见状,买了一本《我要做好孩子》送给我。原本以为这书定会无聊透顶,却在一次漫不经心的翻阅中深深吸引了我。

我每天抽时间阅读几页,每读完一页便细心折角做记号,隔天再继续。书中妙趣横生的情节牢牢地吸引着我,尤其是女主角金铃,简直就是活脱脱的我。我发现自己与她一样粗心大意,不是把自己的书带给同桌,就是把同桌的书带回家,为此母亲常常训斥我。有时候我也会乖巧一些,但更多的时候却让母亲和老师头疼不已。

自接触这本书后,我的*格渐渐发生了变化。金铃从胆小怯懦到自信果敢,而我也向她学习。当我看到她母亲为她的学习和择校焦虑不已时,不禁想到母亲为了我所付出的心血,顿时心生愧疚。而当看到金铃怀揣自信昂首走进考场时,我由衷地为她高兴,仿佛身临其境。

母亲并不知道我已经读完了这本书,但我决心以实际行动成为她期望中的孩子。母亲曾说过,她非常喜欢像金铃这样的女孩。而现在的我开始主动阅读各种书籍,在母亲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写通顺的句子,甚至能*完成作文了。这一切的转变,都要归功于那本《我要做好孩子》。

我的读书笔记本2

  师范时就喜欢做读书摘抄,觉得只有抄到自己本子上的东西猜有可能成为自己的。这么多年也不知道摘抄了多少个本子,有时回娘家翻旧物,看到刚工作时、刚结婚时、做母亲时,不同角*不同年段的笔记本,往事似乎历历在目。请允许我晒一晒我的2015年的读书笔记本吧!

  卷首是赫本的一段话:“若要有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若要有可爱的眼睛,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苗条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给饥饿的人,若要有美丽的头发,让孩子一天抚摸一次,若要有优雅的姿态,走路请记住行人不止你一个。”

  读周国平《风中的纸屑》,记下“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

  读怀特海《教育目的》,书面那句: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让我时刻牢记,我面对的是人。

  读朱光潜的文字,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嚣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冻着这一句,便懂得所谓的“静趣”了。

  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翻了一个多月,惊叹这位语言大师用英文写苏东坡,经他人翻译来的中文,却也不那么容易读懂。最欣赏东坡的“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

  我以为,读名作佳篇,即便非教育类专业书籍,也一样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时代下的我们,除了手捧诗书亲闻墨香,还可以从报纸、微信圈、微博等获取知识,偶尔也做做剪报,摘抄手机上的文字,学生跟在后面也开始做剪报、摘抄,他们把我的笔记本借去互相传阅,我也乐得自喜。

  2015年的笔记本里,还有跟学生同台竞赛写习作《我的烦恼》,我谦虚的读“人禀七情,烦恼时时有,哀伤处处在。说起烦恼,我的思绪开始惆怅。我活得激昂奋进,如同事所言:我是工作狂、拼命三郎。这样的我,哪儿还有时间去烦恼?……我想,放慢节奏,像天游峰的扫路人那样,爽朗的说句:三十年后我还做个不老女神!”学生扑哧的笑,都赞老师的文章“无懈可击”,羞得我满脸红霞。2015年的笔记本里,还有自写高考作文,还有没好意思晒到博客里的小文,还有补习高二的《哲学与生活》……

  就这样,读书、读网络、读生活,断断续续中我写了大半个本子。至于到底有没有说活,我也不知道,我戏称我的笔记本为“葵花宝典”。

  手写这篇文章的本子的卷首摘抄的是毕淑敏的一段话“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话费很多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中午午休时间即兴手写完,立刻晒给学生听,孩子们静默着沉思着,也许为他们的老师默默点赞,也许为“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开始思考人生了……

《我飞了》读书笔记3

最终,我翻过了《我飞了》这部作品的最后一页,内心满载着深刻的感悟。此书教会我,真正的友谊建立于彼此间的真诚与信任,不容半点猜忌存在。尽管杜小亚的生命之火已熄,但那份友情的力量超越了生死界限,他的灵魂化作轻盈的小天使,静静地栖息在单明明的肩头,这份景象唯有单明明能感知,象征着真挚友情的心灵桥梁,永恒而不可分割。

单明明与无形中的杜小亚依然保持着沟通,他们的默契延伸至帮助身边人——一同助力口吃的周学好同学,在公开课上实现自我突破,勇敢地站起身,以流畅且充满情感的朗诵赢得了师生雷鸣般的掌声,自那以后,周学好彻底摆脱了自卑与胆怯的枷锁。

在全校瞩目的演出中,面对突发失误的“月亮”同学,整个班级在紧张氛围中展现出惊人的团结与应变能力,他们临场发挥,虽然偏离了原定剧本,却依然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感人至深的表演,台上台下激动相拥的场景,深刻诠释了团结协作的无限力量。团队的荣耀,源自每个人不懈的努力与共同奋斗,这使我深切体会到,无论是在求知的道路上携手同学、互帮互助,广泛阅读以拓宽视野,还是在生活中践行孝道,尊敬长辈、爱护幼小,都是成就非凡集体与美好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

总之,《我飞了》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激励我在未来的日子里,将这份对友谊的珍视、对团结的理解,以及对个人成长的追求,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