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渭南经开区手足口病疫情有所上升。为了有效防控,区疾控中心在严密监测的基础上,迅速展开防疫工作。于11月18日,该中心组织辖区三所卫生院召开了全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兼培训工作会。

在会议上,区疾控中心要求各镇卫生院积极协调中心校和村委会,在辖区内的托幼机构、小学及村组广泛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同时开展“小手拉大手、共筑儿童家园”活动。此外,为辖区内所有0-7岁儿童家庭提供免费发放1瓶84消毒液,并教授正确使用方法。

手足口病防控总结

随后,各镇卫生院高度重视,认真执行防控措施,组织医务和公卫工作人员成立宣讲团进入村庄、托幼机构和小学,积极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确保全区范围内实现全面覆盖。他们通过在每个宣传点设置横幅、宣传栏和宣传画(海报),为每个0-7岁儿童家庭提供宣传资料和84消毒液,营造了“小手拉大手、共筑儿童家园”的宣传和防控氛围,帮助全区居民更深入地了解手足口病是可预防和可治疗的,从而保障了全区儿童的身体健康。

总计,此次活动出动车辆20余台次,参与人员50余人次。制作宣传横幅94条,张贴宣传海报130余张,印发宣传单19000余份,告知家长书2000余份,以及“七步洗手法”宣传彩页40余张,发放84消毒液7000余瓶。

手足口病是一种高发传染病,主要发病人群为抵抗力较低的婴幼儿。成年人也可能感染手足口病,因此容易与婴幼儿相互传染,导致疾病蔓延。因此,防治手足口病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防控手足口病的措施包括哪些呢?

要预防手足口病,在手足口病多发的场所如幼儿园等,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首先,保障食物的安全卫生,不给孩子食用腐化和过期的食物,确保食物完全熟透。幼儿园老师应监督孩子饭前便后认真洗手,并要求课外和体育活动后定时洗手,以防止病毒传播。此外,幼儿园应定期对孩子的餐具、玩具和床上用品进行消毒,公共设施如地板和餐桌也要保持清洁和消毒。消毒水喷洒要定期进行,对孩子经常活动的场所和厕所要加强清洁,并确保清洁后不立即供孩子使用。同时,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要密切关注幼儿园内每个孩子的精神和身体状况,定期检查是否有手足口病的特征和发热症状。

除了幼儿园的防控措施,家长在家中的卫生工作也至关重要。保持家中卫生,尤其是厨房和卫生间等易滋生细菌的区域,要经常清洁。定期消毒孩子的衣物和被褥,可以使用消毒水漂洗或暴晒于阳光下。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并进行适度的锻炼,以增强免疫力。

家长还需注意,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时也不能忽视预防手足口病。医院是肠道病菌传播的高风险地带,因此在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时,最好给孩子戴上口罩。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选择带孩子到空气流通的户外活动,避免前往人员流动较大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优秀工作总结2

今年以来,我省部分地区发生手足口病疫情,为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切实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园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有针对*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幼儿安全。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传染*强、隐*感染比例大、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机易造成叫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较大。为此,幼儿园召开了领导班子成员紧急会议,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使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作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和紧迫*,把这项工作做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督察力度,认真做好各项防治工作,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决不能让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疫情扩散。

二、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加大宣传及防控工作力度。

为加大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宣传及防控工作力度,幼儿园在门口橱窗内张贴了有关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幼儿园园报、悬挂了宣传横幅,园长对全体家长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让家长提高认识,对幼儿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幼儿园还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使全体教职工掌握手足口的防治知识,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全面落实晨午检制度及卫生消毒制度等措施,并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幼儿正确的吸收方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通过在门口橱窗内张贴预防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温馨

提示、召开家长会、小喇叭广播等形式,开展“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晒被褥”等为重点的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让家长知道当前的形式及预防知识,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全员参与,全面实施防控。

针对当前手足口病发生的严重*和紧迫*,幼儿园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传染*疾病应急预案、预防手足口病卫生保健工作要求、预防手足口病晨检登记表,并把有关手足口病知识上传到幼儿园网站上,让教师、家长利用网络进行了认真学习。同时,幼儿园还加大了管理力度,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1、各班教师按要求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坚持每天对到园幼儿要注意观察精神状态、体温、手足口部是否有散在点状丘疹、水疱等现象,要及时通知家长隔离,送医疗单位进行诊疗。

2、各班教师认真做好缺勤幼儿登记、调查工作。及时了解因病缺勤患儿的诊断情况,发现手足口病或其他传染病时要及时向园领导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为保持活动室空气清新,各班教师每天早上入园、中午孩子起床后各开窗通风20——30分钟。

4、各班每日对生活用具、玩具、餐具、水杯、手巾等物品用84消毒液浸泡、进行清洗消毒;对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活动室墙壁等物体表面每日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

5、各班教师教育幼儿养成了吃饭(吃点)前和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引导幼儿用六步洗手法洗手,讲究个人卫生。

6、教师每天按规定带幼儿到室外参加活动锻炼,沐浴阳光。

7、各班通过家长会及接送孩子交流等方式,让家长带幼儿多参加活动锻炼,沐浴阳光,确保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8、为及时掌控缺勤幼儿情况,我们要求各班教师对缺勤一天以上的幼儿家长进行电话询问,并做好相应记录。

夏天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我们要有针对*对幼儿进行卫生保健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继续加大督察力度,对晨午检、卫生消毒、幼儿一日活动等进行严格督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幼儿安全。

手足口病半年工作总结3

前言: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流行,我中心秉承浑江卫生健康委员会〔xx〕148号文件《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致力于普及科学的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提高社会、家长、幼托和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以减少和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婴幼儿的健康。

组织领导与部门协调: 我中心领导深刻领会文件和主题精神,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安排,强调要切实展开宣传工作,充分组织并充分利用现有有效资源和条件,积极营造全社区共同参与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氛围。经过讨论,决定通过横幅、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

工作开展情况:

宣传情况: 我中心此次宣传活动动员了6名医务人员,发放宣传资料400份,制作专版一副,并在4楼会议室开展了手足口病相关治疗方法的培训,共接受咨询20人次。

宣传效果评价: 通过培训医务人员、设立专栏、医师为辖区群众讲解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等宣传手段,提升了医务人员对婴幼儿患者的关注,并实施了个*化的健康教育,同时让目标人群和广大群众了解手足口病的危害,掌握预防和控制的方法,消除了恐慌,增强了自我防护意识,有力地保护了广大婴幼儿的健康。

存在问题:

由于条件限制,对家长的宣传效果不够显著,未能在日常生活中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宣传方式和道具简陋,宣传效果稍显不足。

工作建议:

加强与辖区学校的沟通,强化对学校老师健康教育意识的培训,使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更好地传播健康知识。

提升医疗机构宣传道具的更新力度,以更易接受的方式传播健康知识。

手足口病疫情总结与工作展望: 我单位根据市卫生局和地方卫生局的要求,结合实际采取积极综合防控措施,目前疫情相对平稳。今年报告手足口病例数较往年有所增加,尤其在即将进入高发季节的情况下,形势严峻。

基本情况: 5岁以下儿童总数为人,3岁以下儿童总数为人,共有所幼托机构,园儿童数为人。自xx年1月至xx年5月7日,共报告手足口病例,其中重症病例有例,幸未发生死亡病例。当前共报告手足口病例,目前住院病人为0人,无危重和死亡病例。0-5岁儿童是主要受影响的群体,疫情总体呈散发状态。

目前采取的工作措施:

强化领导层次,完善组织机构,设立体温检测点和发热诊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加强疫情监测控制,对托幼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加强宣传教育,指导家庭和个人防护措施。

提升医务人员的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组织培训活动,强调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进行督导检查,确保乡村医务人员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广泛宣传,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预防意识。

存在问题:

少数医务人员对手足口病疫情形势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

对群众宣传不够到位。

对乡村医务人员的督导检查还需更加细致。

医院和村卫生室设施条件差,乡村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下一步工作重点:

深刻认识手足口病防控仍面临严峻形势,提高对防控工作的认识,明确各人责任,切实履行职责。

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管理,继续实施预检分诊制度,规范发热门诊,切实控制院内感染。

持续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确保手足口病得到有效控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