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怎样让孩子人见人爱

家长学堂:春节怎样让孩子人见人爱?

春节长假快到了,对于上班族的爸爸妈妈来说,即将迎来一段幸福的亲子时光。

平时,孩子多是由老人照顾,虽然感恩于老人的辛劳,但对他们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又不敢苟同,处于这种纠结中的家长,就可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来实施你的教育想法了!

教你如何在假期里教育孩子,让他成为人见人爱的孩子。

春节期间,一家人团圆,走家串户拜年,吃吃喝喝玩玩闹闹,还有压岁钱拿。所以小朋友们最喜欢过年了。这段美好时光,无疑也是再好不过的早教“进补”时机。

德慧泉早教中心创始人陈明兴教授提倡,这种“进补”别太严肃,完全可以用快乐、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比如,春节前大家都有大扫除的习惯。大人们忙着时,让小孩帮着爸爸妈妈拿扫把、拖把,用纸张擦玻璃,还可以让孩子帮着盛水、浇花、洗洗刷刷等,在劳动的同时,会享受到快乐。当然,冬天要注意防寒。”

陈明兴笑着说,许多双职工父母平时要赶着上班,怕孩子动作慢,吃饭、穿衣、洗漱等原本需孩子自理的事都给包办了。趁正月期间一家人都很休闲的时机,可以给孩子补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课,放手让孩子自己学穿衣、裤、袜,自己用勺子、筷子吃饭。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来家中作客时,让孩子给客人递糖果、瓜子、杯子,搬椅子。当然这些最好是事先在家中教会孩子,搞个小排练。

到了“实战”时,孩子才容易完成得好,亲朋好友看到这么勤快和懂礼貌的孩子自然会夸奖,得到夸奖的孩子会干得更带劲哦。

拿压岁钱教孩子存在储蓄罐中

一个春节下来孩子都会得到很多压岁钱,少则百十元,多则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这么多钱,怎么花,家长可以趁机给孩子上一堂粗浅的理财课。

陈明兴回忆起几年前在日本期间,利用元旦长假(日本的正月是在元旦期间)跟孩子做过的理财游戏。

“先是把日币换成不同面值的,然后教孩子认识,这是数学概念的学习。在做模拟购物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购物、算钱。再接着把每个玩具都事先定好价格,让孩子互换角*,来当小老板和顾客。这样轮流着做游戏,孩子还会挑三拣四,讨价还价,好不热闹。”

他建议家长,也可以买个储蓄罐,让孩子将压岁钱存放在储蓄罐中,孩子就会学会积少成多,让零钱积累起来,起大作用。通过压岁钱向孩子灌输钱是能储蓄的、买东西必须量入为出等观念。如果孩子用自己的压岁钱交学费、订购报刊、购买学习用品、捐款等,家长就要及时表扬和奖励孩子。

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账户,用孩子的名字。这样,让孩子从小意识到理财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孩子自己的理财账户,能帮助孩子树立理财责任感,形成积累财富的良好习惯。

拿了红包不要当客人面拆

*是“礼仪之邦”。春节正是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好时机。

陈明兴建议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购买礼品,然后去送礼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亲戚朋友。也可以让孩子通过一些实际行动来表达,如帮爷爷奶奶剥糖果、捶捶背,陪家人聊天。

春节期间,爸爸妈妈还可以给孩子上上礼仪课。比如探亲访友时,家长有意识地注意一些细节。“轻轻敲门;按门铃要有节奏,也要耐心,不乱按门铃;打招呼时,眼睛看着对方;不随便翻找主人的东西;主人给东西时,用双手接。”

在家中接待客人时,礼貌待客。“给客人敬茶时不能倒满,只倒半杯茶,因为茶凉了可续茶;招待饭菜宴请客人时,敬酒得斟满,显示主人的大方、热情。”

拿红包也是有礼仪的。教孩子双手接红包,一定要说“谢谢”。拿了红包,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红包,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哦。

最后,来到餐桌上也要注意。“好吃的东西,爱吃的东西,首先让长辈、客人吃,不能自己一个人全吃、抢吃;取菜时,尽量取自己面前的,看准哪个就夹它,别翻来覆去地挑;吃完饭后放下碗,要有礼貌地对还没吃完的人说:‘请大家慢用’。”

陈明兴还建议,家长可以适时教孩子如何称呼及祝辞。比如,祝福对方“新年好,身体健康”;见到做生意的客人时,祝福对方“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过节前明确改造计划

福建小风车儿童发展中心校长、高级育婴师潘彩芸建议爸爸妈妈,不妨在过节前,先开个小会,将对孩子的改造计划明确下来。

针对春节的特殊情况,从3个方面进行了特别强调:

一、睡眠习惯

不能因为放假了,孩子也跟着大人迟睡。

潘彩芸提醒家长,别因为放假了,家长自己想放松,而影响了孩子的睡眠习惯。晚上10点到12点,是孩子长智力的黄金时段。

二、饮食习惯

春节吃的东西可多了,尤其有孩子爱吃的糖果。建议家长给孩子列一个食谱表,严格按食谱表进行,全家总动员一起参与督促、落实孩子健康饮食的摄入。

春节期间,医院儿科最多的病号是不消化、积食的问题。

三、安全习惯

家长忙着待客、忙着准备美食……往往会忽略了孩子的安全问题。

比如身边的*、身边的电、身边一些小不点的食品(如瓜子)、身边滚烫的美食,孩子都会好奇地拿或吃。

潘彩芸建议,家长再忙都要有一个专门的人员看护好孩子。

《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2

王金成,著名教育,全国优秀教师,他从教三十多年,曾任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等职。

看了《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王老师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家长如何对待孩子,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首先是兴趣,作为孩子的家长要善于发现,尊重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要让孩子对学习发自内心的热爱。正如王老师所讲,培养孩子的兴趣不仅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孩子学习进步的重要保障。

王老师还讲道,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是的。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内心都一种向上的力量,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会说;“我并不想上进。”没有笨孩子只有懒孩子。

正如王老师所讲的,不需要任何培训,不需要任何资格证书门槛就能成为的家长,在教育孩子往往陷于一种误区。家长总是用家长的模拟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他们永远只看中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对一件事没有兴趣,而家长却逼孩子去做那一件事,我想这件事这个孩子一定做不好,倒不如你培养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再让孩子去完成,我想这样子效果会好的多许多。

孩子听话的时候是天使,不听话的时候则是魔鬼,家长总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当孩子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如果家长总是打骂孩子,那么不仅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孩子没有信心,还会对孩子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家长要懂得尊重和鼓励孩子,不能将自己的孩子去与别的孩子攀比,不能逼孩子去学习他不想去学的东西,只要家长教育好孩子,废才也会变成人才

这次演讲的思想给了我很大启迪,我要更端正态度,要更努力,认真去学习。

《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观后感3

今日清晨,陪同女儿收看了山东农科频道播放的由中大附属中学王金战老师主讲的《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节目。受益匪浅,身为家长,深感惭愧,反思颇多。

王金战老师关于提升孩子成绩的见解,我总结了以下两点:

1. 回顾与预习: 牢固巩固教师授课的基础知识,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增强理解能力。

2. 心理调适: 建立自信心,避免因过度焦虑而影响学习。

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孩子厌学和成绩不佳,亟需克服。作为家长,我相信只要用心教育,就能让孩子享受学习的乐趣,进而爱上学习,轻松应对考试。

做一位家长不难,但做一位合格的家长却颇具挑战。合格的家长并非仅仅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是开启其内在潜能的钥匙。如果小学阶段未做好,等到大学阶段再行动,便为时已晚。因此,从小抓起至关重要,正如俗语所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王金战老师分享了众多案例,强调家长要尊重和鼓励孩子。正如俗话所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的案例充分印证了这句话。过去,孩子一犯错或成绩不佳时,我便焦虑万分,难掩暴躁,大声训斥。这只会让孩子更加迷茫、不知所措,即使解释也无济于事。王老师指出,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发现其优点和进步,及时表扬。不妨一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