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拼写小高手。
tiáozhou
shuǐgāng
quántou
zhàozhe
yúchǔn
shuǐbà
二、补充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造句。
()头()气()精()神()()勃勃不()不()模()糊()弯()曲()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写近义词。
1.扁鼻子*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
2.鬼子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温和地说:“不要害怕!”()
3.*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4.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四、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2.鬼子*官用*话问雨来小孩问你话不许撒谎
3.蠢东西*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4.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官突然问
五、结合课文理解句子。
1.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官完全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是*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次出现,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文经典回顾。
太阳(已己)经落下去。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huánhái)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借)!”
“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声都呜呜地哭了。
1.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或读音。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你是怎样理解“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快乐阅读。
孩子无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个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或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但是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儿。他变得*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物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
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尝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观他的毕业典礼。
“那个孩子就是我。”雅克里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1.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改正第5自然段中用错的字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想下面加点的两个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
危在旦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短文,回答问题。
(1)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循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含义。
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们________;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们犯了罪,但是孩子________;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________;既然这么小的孩子就成了孤儿,那么我________,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
我们每天都遇到很多人,有你的亲人,有你的朋友,还有一些不认识的人。这些人中一定有的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写一写他(她)吧。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人教版)2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连线。(7分)
xíngháng
银行行为行动行业行情行走行人
二、我会给字换偏旁。(9分)
桃()()()抱()()()请()()()
三、在每句话的()里填上意思相反的词。(16分)
1.糖果是()的,中*是()的。
2.乌龟爬得很(),兔子跑得很()。
3.小红()唱歌,()跳舞。
4.小丽的笔很(),小红的笔很()。
四、找伙伴,连线。(8分)
愿君多采撷江畔独步寻花李白
笑问客从何处来相思贺知章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3
一、选择正确注意画上“√”。(12分)
发芽(yáiá)种子(zhǒngzhòng)院子(yuànyuán)
日子(rìyè)玫瑰(guīguì)*(zàngcáng)
二、这些汉字真有趣,你能照样子再写一些吗?(6分)
三、读拼音,写汉字。(10分)
纱jīn()树yè()加yóu()辛kǔ()péng()友
四、照样子写一写。(9分)
金黄——金黄金黄(碧蓝)——()()——()
五、读一读,连一连(12分)
奔腾的风筝绿绿的太阳
欢乐的骏马红红的清香
五颜六*的歌淡淡的草坪
六、把意思相近的词语用线连接在一起,并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8分)
发明欢乐雪白漂亮
洁白发现美丽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23分)
hàodòudexiǎopángxiè
好斗的小螃蟹
lánwānpángzhàngjiāhàoqī
蓝*的海湾里,有一只小螃蟹,它仗着有一双夹子,总好欺负别人。
bèihǎnwūguīgǎnshēnxiājiùlǎoyuǎn
小鱼被它夹得直喊妈妈。小乌龟被他夹得不敢把头伸出来。小虾一见它就跑得老远老远。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4
一.语言应用
1.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①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大约有120种左右,其中多为候鸟,常住的鸟类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②作为对比,南极的鸟类只有43种,永久*的“居民”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③生活在北半球的鸟类,大约有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④据一位在北极草原观察和研究了十多年的鸟类专家说,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在这里居住。
⑤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天堂。⑥在南极,飞得最远的是信天翁,但它只是绕南极作长距离的迁移。⑦这是因为,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人类干扰。⑧因而,南半球的许多候鸟宁可从遥遥数万里飞到北极来越冬,也不愿意到南极去送死。
①.第①句画线部分应删去的一个词是:。
②.与第④句中“居住”意思相近的一个成语是:。
③.第二段中,与本文中心无关的一个句子是第句。
④.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仿照例句写话。
母爱是润物的细雨,是轻柔的春风。
仿写:
3.阅读下表,用文字叙述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情况。
中学生经常阅读课外书籍的人数统计表
初一初二初三
普通中学54.5%30.2%28.4%
重点中学51.7%26.9%23.8%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两种情况是:
①:
②:
二.古诗文阅读
(一)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诗中表现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憧憬的句子是:,。
5.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二)项王*壁垓下
司马迁
项王*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利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视。
7.解词。
逝:阙:
8.翻译
①.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②.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视。
9.用原文回答项羽此时的处境如何?
10.文中的项羽具有怎样的*格特点?
11.汉*(刘邦)采取了什么战术瓦解楚*(项羽)?有一个成语出于此,你知道这个成语吗?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把“绿*”穿在身上
①将绿*环保作为理念引入时装,始于80年代。1997年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最新成衣展中,首次集中展示了环保服装,并颁发时装环保奖,将绿*环保理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环保、休闲、健康等开始成为一种世界*的语言。这股强劲的绿*时尚潮流,将引导我们走向21世纪。
②置身于被“文明”践踏得千疮百孔的地球,人们在饱尝自己破坏环境的恶果之后,终于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于是,80年代的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如不少服装设计师在素*大t恤上,鲜明地写着“拯救地球”的口号。这是最初的环保卫士们普通使用的方法。
③此后,回归自然开始成为一种设计理念进入服装设计师的视野。于是,80年代以来休闲风一直强吹不衰。设计师们纷纷从大自然中吸取艺术创作灵感,并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天然纤维的棉、麻、丝绸面料的设计及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是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二阶段。到了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三阶段,服装设计师则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各方面。
④用“再生利用”法有效地减少生活垃圾,是环保最主要的手段。随着消费形态的急剧扩张,带来了飞速膨胀的垃圾。而占垃圾总量40%的废塑料,只有3.7%可以重新利用,剩下的因难以分解而被称为“永久*垃圾”。设计师们则根据环保法则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如瑞典籍年轻女服装设计师夏洛特?尼尔森,在巴黎举办的“再生服饰”展示会上,利用冷冻食品包装袋等“塑料垃圾”制作的时装别出心裁;美国韦尔曼公司和戴尔斯伯格公司的科技人员,利用回收的废旧聚酯饮料瓶制成绒毛织物;法国的两家公司合作开发出30%羊毛、70%聚*乙烯化纤线的套衣,因*泽鲜艳、蓬松、手感舒适、保暖而畅销法国;日本东泽纺织公司正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衣料,等等。
⑤由于环境保护是一个世界*的话题,现在,许多国家纷纷颁布相关法规,以顺应环保服装潮流。例如美国、日本、韩国已颁布了有利健康和环保的各种成衣进入市场的法规。
⑥据有关专家分析,环保服装的特定含义是指经过毒理学测试并具有相应标志的服装。环保服装对服装上含毒、有害物质范围限制很广,也很严,从ph值、染*牢度到特殊气味等化学刺激因素和致病因素,到阻燃要求、安全*等都有明确规定。比如环保服装面料的生产过程必须避免向环境排放含硫的有毒气体、废液;纺织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合理、自觉地选用无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剂、*素,并控制有害物质,实现自然与人类、技术的良*循环,等等。
⑦环保、休闲、健康是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一个人类与自然能*共处的新世纪正悄然来临。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投身到环保服装的开发与生产中,会有更多功能独特、保护环境的环保服装问世。
⑧明天,你我都会把“绿*”穿在身上。(选自《穿越时空》,有改动)
12.阅读第②——③段,写出环保服装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3.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14.第⑥段画线部分从哪三个方面说明了环保服装面料生产的要求?
15.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是什么?
16.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写出其中两种。
17.简要说说“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蒙在身上”的意思。
18.简要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只有”的表达作用。(2分)
四.写作
19.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表达了古人探索太空的梦想。今天,奔月的神话早已变成了现实。告别地球,去外星探索人类新的家园,又成了今人的追求与梦想。外星有人吗?假如外星有人,他们有一天来探访我们的地球,他们将会怎样描绘我们的地球呢?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以“外星人探访地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①大约或左右。②安家落户(或安家立业、安居乐业、安营扎寨等)。③第⑥句。④北极——鸟类的天堂(乐园)。
2.略。
3.①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课外书籍的人数越来越少。
②普通中学阅读课外书籍的人数比重点中学的人数多。
古诗文阅读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抒发了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想象中团聚的欢乐。
6.此题是一道开放*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7.奔驰、行走;遍、次。
8.①汉*全部占领了楚地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
②项王流下了几行眼泪,身边的人都流下眼泪,没有人敢抬头看项王。
9.兵少食尽,汉*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10.自负自傲
11.命令兵士唱楚歌,让楚*认为楚国已全部被汉*占领,以此瓦解楚*;四面楚歌。
现代文阅读
12.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服装设计师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灵感,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服装设计师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方面。
13.设计师们根据环保法则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或答用“再生利用”法有效地减少生活垃圾,是环保最主要的手段。)。
14.①避免污染环境。
②纺织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
③选用无害于人类的化学剂、*素并控制有害物质。
15.环保;休闲;健康。
16.列数字;举例子。
17.不久的将来,我们都将穿上环保服装。
18.强调了塑料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的比例很小。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二)5
导语: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二),欢迎大家参考!
一、我会看拼音,写汉字。(20分)
jīnsèbōlànɡměilìchūnhuáqiūshí
yǐjīnɡzhīshiyóuqíshānɡǔshǒudū
二、给带点的字选合适的读音,打“√”。(6分)
染*(yǎnrǎn)石盘(pánpén)观察(cáchá)
陡峭(xiàoqiào)橙子(chénɡcénɡ)层叠(chénɡcénɡ)
三、把词语与相应的拼音连起来。(5分)
旅游胳膊著名勤劳形状
zhùmínɡxínɡzhuànɡlǚyóuɡēboqínláo
四、选字填空。(5分)
蜂峰龙笼做作壮状风枫
山()灯()工()()丽大()
()蜜()舟()工形()()叶
五、给多音字组词:(4分
dōu()wéi()
都为
dū()wèi()
六、比一比,组成词语。(16分)
只()干()娃()快()
识()于()洼()块()
尽()己()平()区()
层()已()苹()巨()
七、照样子写一写。(8分)
许多(许许多多)高兴()快乐()
————-——————————————
八、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3个)。(3分)
纟_________讠_________宀_________
九、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12分)
己()()风()()
支()()分()()
圭()()皮()()
十、按课文内容填空。(每个字0.5分共13.5分)
1、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的图画,梨树挂起()的灯笼,()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的(),高粱举起燃烧的()
2、荷()()()擎()盖,菊残犹()傲霜()。
()()()景君须(),()()橙()橘()()。
十一、默写古诗《山行》。(每个字0.5分共11.5分)
山行
寒
径
斜
,
。
停
,
霜
。
十二、先画一幅秋天的画,再写几句话。(画画3分、写话3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6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夕阳西下,。
②稻花香里说丰年,。
③,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
⑤树木丛生,。秋风萧瑟,。
⑥红的像火,,。
⑦《春》中展示春天成长过程的三个比喻句依次是:
2.给“读千古美文”对出一个下联。
3.仿照“春天,少年时期,耕耘人生”的句子,概括出人生其它三个阶段的生命特点。
夏日:
秋天:
冬日:
4.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均有语病和错别字,请一一改正。
目前,地球的绿*之肺——①森林正在日益委缩。②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③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④此销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⑤对人类的生产而且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①
②
③
④
⑤
二.古诗文阅读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杨花落尽子规啼”渲染了怎样的送别气氛?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使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7.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二)杨震拒贿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秀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十金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惭而出。震*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之举
遗或
9.翻译下列句子。
①暮夜无知者。
②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0.用“∥”给文段分层。
11.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中心。
12.古人拒收财物,清廉不贪的人很多,请说出一个你所知道的故事。
三.现代文阅读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美,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选文有改动)
13.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
14.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15.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16.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7.下面是关于“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b.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
c.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并因此而惋惜。
d.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选项是()。
理由是:
18.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
19.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四.写作
20.朱自清的《春》是一卷春的图画,一曲春的赞歌;辛弃疾的《西江月》描绘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抒发了诗人的闲适之情;马致远的《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用特定的景物烘托气氛,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描绘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快快拿起你的笔,以“四季之美”为话题,抒发你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吧!
积累与运用略
古诗文阅读
5.黯淡萧条的气氛。
6.拟人的修辞手法,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的事物,十分耐人寻味。
7.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8.到;推荐;赠送;有的。
9.夜晚没有人知道;把这份好名声留给他们,不也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吗?
10.……密惭而出。∥震*公廉……
11.赞扬杨震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12.言之成据即可,如:子罕辞玉的故事。
现代文阅读
13.纯朴。
14.这里的“味”既指气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格、气质。
15.父亲喜爱兰草并不是供人玩赏,供人玩赏的兰草就失去了真*,降低了品格,变得低俗。
16.描写兰草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
17.c。“我”惋惜是因为野兰生长在幽谷而不被众人所知,并不是因为认识到了它的特*。
18.“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了“父亲”与“我”对兰草的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一“访”字,把兰草人格化,从而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
19.一个人只有保持纯真质朴的品格,不献媚,不低俗,才能为人们所敬重,才能有益于社会。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7
一、看拼音,写词语。
sùliào()yuèpǔ()máizànɡ()qìɡài()
juānkè()àndàn()qǐpàn()shíbēi()
二、词语训练营。
1.为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撮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
①聚起,聚拢。②取,摘取。
(2)没什么可抱怨的。()
①用手臂围住。②心里存着。
(3)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
①拖延。②摩擦。
2.照样子,按要求写词语。
(1)炯炯有神(AABC式):
(2)怒发冲冠(含有夸张的意思):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安漫不()()
()耳欲()()()不幸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2.学生看着书。(扩句)
3.这是狐狸的脚印。(改成反问句)
四、词语巧搭配,用线连一连。
久别重逢的象兵
有声有*的乐谱
威风凛凛的朋友
千方百计地跳跃
兴高采烈地守护
肃立不动地拯救
五、整理乱句。(只填序号)
()啊,这鸟语仿佛是大千世界里最动听的语言!
()小鸟在树间跳跃,听,绿*深处的鸟声,忽断忽续,忽近忽远。
()节假日,我常到山里去倾听鸟儿的歌唱。
()顽皮的山雀,呼啦啦如夏日的骤雨,漫天洒来,好像淋透了我的全身。
()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在铺满落叶的土地上,我仿佛贴近了山的心灵。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起来。”“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从这两个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老人
2.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寻找象冢之前,千方百计得到了阁楼上的。它死了,没有到,而是。
3.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它们*共处。我国有许多珍稀动物,如、、、等,我们要保护它们。动物之间也是有感情的,许多描写动物的文章常常令我们感动,我课外读过《》这篇文章,它主要描写了 。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联合国将每年的定为“世界环境日”。如果让我给学校刚建成的漂亮的花圃设计一条标语,提醒大家要爱护花草,我会这样设计: 。
5.《马诗》:,。何当金络脑,。
七、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2.作者把海鸥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读了选文,你有哪些感受?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3分)
母爱汹涌(有删改)
范永松罗江华
那一年,长江江水猛涨,平时和陆地相通的珊瑚坝成了孤岛。不过,黄平汇等人经常横渡长江,这个孤岛反而成了他们渡江途中休息的地方。
一天,黄平汇等人又游到珊瑚坝上休息,意外地在一个废弃的工棚内发现四只还没睁开眼睛的小狗。由于被洪水围困,珊瑚坝上仅有一块不大的干地,周围没有任何食物。没有母狗哺育,它们怎么生存?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晚上,黄平汇等人再次来到珊瑚坝,看到一只花白的大狗从靠近大桥的地方跳入激流中,向江中心的珊瑚坝游来。在湍急的江水中,大狗昂着头,拼命划水。不时有浪打来,有时,一个浪头就会把它冲出二三米远,但一切危险都好像无法阻止它渡江的决心。
大狗艰难地游上珊瑚坝,来不及抖掉身上的水珠,就跑进工棚。这是一只母狗,它看到生人,马上警惕起来,开始凶猛地吠叫。大家识趣地走向门外,回头看到这只大狗慢慢卧下,而四只小狗就蹭在它身边,开始吮吸奶水。大家明白了,大狗一定是四只小狗的母亲,白天在岸上觅食,傍晚游到孤岛上给孩子们喂奶,陪伴它们度过长夜。
这位不畏汹涌江水,冒着生命危险辗转两地的母亲,心中有的只是孩子。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喂养―()阻挠―()
2.解释词语并造句。
百思不得其解:
造句: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狗渡江是一件危险的事?
4.大狗“来不及抖掉身上的水珠,就跑进工棚”是因为;“它看到生人,马上警惕起来,开始凶猛地吠叫”是因为。
5.读完短文,你有何感想?
九、习作。
各种可爱的动物其实就生活在你我的周围。你一定和它们中的一位交过朋友,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下面就请你拿起笔,写一写你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文章可以表现动物的特点,但更要写出你与它之间浓浓的情。不少于400字,题目自拟。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七单元测试题8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而且我会写得很好。(10分)
nǎonùnánɡuòwūɡuidàxiǎnshénwēi
()()()()
máodùnpǔsùdānɡchūxiānɡtíbìnɡlùn
()()()()
二、我会用“”划掉加点字在括号里的不正确的读音。(6分)
和睦相处(chǔchù)匀称(chēnɡchèn)重量(liánɡliànɡ)
到处(chǔchù)称一称(chēnɡchèn)测量(liánɡliànɡ)
三、我会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10分)
旦()每()
()()
荒()奴()
()()
四、我会把这些成语补充完整。(4分)
千里之行,。,金无足赤。
百尺竿头,。,眼见为实。
五、我会在用错的字的下面画上横线,并在()写出正确的字。(2分)
1、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功呀!()
2、“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漫地问。()
六、我会选恰当的词语来填空。(4分)
骄傲谦虚
1、小利()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你看我的成绩多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人教版」9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2分)
1.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匿笑(nì)嫌恶(wù)寒颤(zhàn)宽恕(shù)
B.繁衍(yǎn)犄角(qǐ)内疚(jiù)攥着(zuàn)
C.祷告(dǎo)诀别(júe)脸颊(jiá)瑟缩(shè)
D.花瓣(bàn)荡漾(yàng)虐杀(nüè)分歧(zhī)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不知所措无精打采林*大道再接再厉
B.恍然大悟相题并论戒骄戒躁仗义执言
C.苦心孤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惊魂未定
D.惊惶失措舍己为人形影不离自作主张
3.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2)形容病危,或借喻事情不可挽回。()
(3)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4)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4.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连贯的一项是()(2分)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儿子毕竟幼小,虽然很胖B.儿子毕竟很胖,即使幼小
C.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D.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2分)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景物描写
(1)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2)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3)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4)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6.改写划线的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2分)
脚下是深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在高高的头顶,身旁是清澈的小溪,溪边有五彩的花朵,茂密的丛林,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
答:。
7.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3分)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让人。
语文是,让人。
语文是,让人。
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话。(2分)
父母对你百般呵护,作为家里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些家务,却常被拒绝,为此,你十分苦恼。你既不想让父母伤心,又想让他们明白你的想法。这时,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
答:。
9.读下面两首小诗,按要求答题。(5分)
(一)(二)
墙角的花!空中的鸟!
你孤芳自赏时,何必和茏里的同伴争噪呢?
天地便小了。你自有你的天地。
①这两首小诗的作者是。(1分)
②选择其中一首,作简要评析。(2分)
评析:
③选择其中一首,进行仿写。(2分)
仿写: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以下问题。(10分)
曾子之妻之①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还,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④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⑤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子,是教之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之:动词,到,去。②、女:女通汝,即你。③、彘(zhì):猪。④、婴儿:孩子。⑤、知:智慧。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女还(回来)B.顾反为女杀彘(返回)
C.特与婴儿戏耳(开玩笑)D.遂烹彘也(烹调)
11.下列加点的“之”,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①曾子之妻之市(她,指曾子的妻子)②其子随之而泣(她,指小孩的母亲)
③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它,指猪)④妻止之曰(他,指曾子)
⑤听父母之教(的)
A.①B.②C.②④⑤D.③④⑤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今之欺之,是教子欺也。
翻译:
(2)母欺之而不信其母。
翻译:
13.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2分)
答: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7题。(12分)
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②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③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了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④“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