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完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材钻研不够透彻,教案不熟,是本堂课最大的问题。不熟教案,我未能很好的将学生的心灵唤起,一同感受那情那景,并引起情感的共鸣,也没能充分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上还未能很好的展示出那种随意、大气、果断、挥洒自如的教学风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自己的话是给别人看的》教后反思(精选2篇)

2、未能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这是前一个问题的后遗症,因为不熟教案,所以我被教案禁锢,被教案牵着走,当学生的表现与我的预设有偏离时,我不能灵活处理,只能机械地按教案流程走,掐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如:体会新奇与美丽的景*这一环节时,我问新奇在哪,学生找到的却是描写美丽景*的句子,我没有顺水推舟体会“美丽”二字,而是将学生的*压下,继续品味新奇,使课堂有了牵强的感觉。

3、没有采取多种多样的引导方法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流利的表达出来。例如:抓住三个“都”深入体会德国新奇的景*具体体现在哪时,我没有采取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来,而是自己一股脑儿说出三个“都”,这样,学生缺少思考,自然缺少体验,无法进入情境。

这一堂课讲下来,收获颇丰,同时,我也更深刻地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劣势,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工作中来断磨砺和成长。特别感谢小姿和同组的老师们给的意见,给我很多的启示。我会记住:用心,才能做好!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后反思2

接受在骨干教师培训中上研讨课的任务后,结合本次阅读教学的学习主题,商议选定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其一,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适合作阅读教学示范的课例;其二,六年前的电教课比武中我曾以这节课获得过省一等奖。

可当我面对这篇很熟悉了的课文,手持曾经那篇比较成熟的教案时,我的心中却是惶惶的。六年了,种种原因,一直没再教过这篇课文,当时怎么教的?怎么构思的?脑子里竟没有一点印象了。而且对自己总是有期待又不够自信的,所以决定,曾经的东西先不看,先做重新的解读。的确,再次的文本解读后,教学的思路和六年前的设计虽大体相似,但也有了不同地思考,再经过一次试教和与本次培训阅读教学的主讲苏珍老师探讨后,确定了这次教学思考与教学理念的可行*。作为一篇短小精炼的阅读教学范文,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听、说、读、写、问,并将工具*与人文*结合,让学生能从题目入手,悟情融情等。在得到苏珍和李娟等老师的肯定和点拨后,心中一些想法也更加的成熟了,对教材的解读,教学思路的整理也更加的明晰了,对这堂课开始有了一份忐忑的期盼。

可能有的时候确实会期望越高而失望越大,教学的效果与我理想中的还有很大的距离,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开课前的学生情绪调动没有做好。心想着是自己班的学生,平时的问题就是太活跃,所以课前就不断提醒他们今天有多少听课的老师,教室里有多少摄像头,可得注意守纪。可我却忘了,再捣蛋的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在他人的关注下都是会紧张的,我没帮他们放松,反而让他们更紧张了,所以课堂上学生们变得谨小慎微,不到把握十足不敢举手了,特别是那些平时学习特别优秀的学生,他们对自己要求更高,这时举手也就更谨慎了。没放开成了这堂课中最大的一个问题。该读透,读到能背的地方,如写德国街道美景的句子,就还读得不够透,面不够广,背也就有些勉强了。该想象的地方也没能给足时间去想象去描述,使得展示学生想象与积累的环节没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不仅要挂在嘴边,还要切身地运用到每一节课中去,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就是一堂课最大的成功。

二、日常教学的渗透于公开课教学的融合还不够。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中,“说”这一块确实要做得弱一些,这和现在的大班额教学时间、精力分配不足有关,更和自己的还缺那么一份耐心有关。让更多的孩子在课堂上把话说完,帮更多的孩子在课堂上把话说精彩,的确还需要我更多的投入,否则公开课上永远不会自然生成出精彩。

三、自己语言的精炼能力与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虽已参加公开课好多次了,但真正将自己完全置身课堂中不受外界干扰还是做不到,还是会被教案所牵制,被环境所牵制。在牵制中语言就变得细碎,课堂节奏就变得拖沓,学生就容易疲倦了。教学的后半段放开了这些顾虑后,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了起来。可见,在课堂上呈现老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在于老师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用自己丰富、精炼的语言,了然于心的教学目标,灵活自如的课堂调控能力去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让他们的思想,让他们的心灵在老师的引导下与文本、与作者去碰撞,去放飞。

当对自己期望越高时,是期待自己越成熟,越多思考。加强学习,加强实践,踏踏实实地在每一天的教学中让自己真正的成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