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步是太极拳中的基本步法。当猫步掌握得好,领会了其中的精髓,再去练习拳架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太极拳猫步的基本功训练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太极拳猫步基本功练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猫步的走法

太极拳猫步基本功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保持全身松弛与静定。这一点至关重要,身体的放松与内心的宁静相辅相成,只有内心平静才能更好地感知自身状态。

全身重量转移到左腿,准备迈出右步。在移动过程中要缓慢进行,感受身体右侧逐渐变虚、左侧逐渐变实的过程。

抬起右腿。感受右侧大腿和小腿肌肉的放松,膝盖微微提起,右侧髋部松开。感觉就像有一根绳子轻轻地向上提拉膝盖。 同时,感受左侧实脚肌肉的放松,关节也要放松,虽然是实脚,但不需要用力,全身重量都集中在左脚上,调整尾闾,可以感受到左脚心仿佛悬空,重量得以卸下,左脚仍然保持轻盈。

左腿微微弯曲,腰部和髋部放松,尾闾向前微微提起,将右腿送出。

落步。右腿要保持放松,右脚几乎与地面平行,在触地之前,右脚尖轻轻挑起,脚跟轻轻着地,然后整个脚掌着地。落步时可能会感到腹部紧张,一般是因为腿部力量不足。此时重心会随着落步向右侧稍微移动,保持前进和后退都不感到沉重。

将重心移至右腿。右腿完全放松,几乎像是别人的腿一样(完全放松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别人的事情不用*心,不用*心就能放松,放松了就不会有负担。这是我自己的方法,欢迎参考),重心的移动完全靠后腿的推动。同时,尾闾微微向上和向前提起。移动直到小腿与地面垂直或与脚背成钝角。感觉有八方支撑的感觉。

收步。右腿是实腿,收回左腿时,感觉左腿的膝盖仿佛被绳子牵引一样。松开髋部,轻盈地收回左腿。

对于初学者来说,先练习猫步为主,拳架为辅。当猫步掌握得好后,再去练习拳架效果会事半功倍。

走猫步分三个阶段:

刚开始练习时不需要过多地关注细节,只要能够迈出大步就可以。刚开始时,对自己的身体感觉模糊,尽量放松地迈大步可以舒缓肌肉和肌腱(不推荐过度压腿,如果喜欢压腿,可以在完成猫步或拳练后进行)。在迈步的过程中,逐渐感受自己的腿部肌肉,慢慢地学会放松。

几个月后,对自己的腿部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可以尝试迈小步来感受髋部,并在迈步的过程中放松髋部。 具体*作: 迈出半个脚长或一个脚长的步幅即可,迈出腿时保持虚无,重心放在支撑腿上,同时感受髋部和腿部肌肉微妙的变化,慢慢地将重心转移到迈出的那条腿上。如果力量是十分的话,在落步时前腿为0,后腿为10,重心转移时,后腿施加几分力,前腿接受几分力。前腿一直保持放松状态,即使是实腿。 当心情沉静下来时,前虚变成前实,然后收回后腿。此时后腿就像是虚设一样,带着轻松的感觉回收,同时体会后髋部的放松。尽量放松前腿,即使是实腿。 走一步需要多长时间?大约一分钟或更长,仔细感受每块肌肉、每个关节微妙的变化。刚开始不是,我还没有完成整个过程。我将继续:

刚开始时,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等到你对自己的身体非常熟悉后,自然就会减少所需时间。

当你能够感受到髋部和腿部肌肉微妙变化后,可以尝试迈大步。在这个阶段,要保持髋部的水平,脊柱挺直,同时感受尾闾在迈步和收步时的作用。尾闾托丹田:就像是座位随时可以坐下来一样,而你一直处于坐下和未坐下之间。

练习拳法或者走猫步,都需要能够内观内听,才能更好地审视自己,否则就像在做无意义的运动一样。如何做到内观内听呢?最近我体会到的是:保持脸部完全松弛,松到甚至不想用力抬起眼皮,仿佛半睡半醒的感觉。尽管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你的注意力不在鼻口上,而是在你的骨骼、肌肉和关节上。

太极拳走猫步常见问题:

在提步或落步时,单脚支撑时容易站不稳:这可能是因为上身紧张,重心过高。放松心腹部,自然就能站稳。

练习一段时间后,膝盖开始发出噼啪声:有些人不仅在走猫步时会有这种声音,平日走路或者运动时也会有,但并不伴随疼痛感,这是正常的现象。膝盖发出声音较多的人通常膝关节较为紧张,有些人以前可能无法蹲下或蹲下时会出现脚跟翘起的情况,这样的人通常腿部的柔韧*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平时很少出汗,甚至在夏天或者跑步时都不出汗,但走猫步几步就会感觉出汗、发热:在练习猫步时,由于上半身被忽视,因此会更容易放松,导致气血流通顺畅。坚持练习2至3个月,每天15分钟,即使原先身体虚弱的人也会有所改善。

在平时进行了锻炼,但是在走几步猫步后腿部就感觉*软无力:太极拳的锻炼使得腿部肌肉与平时常用的肌肉不太一样,而且当腿部劲力跟不上时,其他肌肉和上半身会僵硬配合,因此腿部感觉不到压力。

走猫步要求使得某些肌肉工作,同时让其他肌肉放松,即使是那些需要用到的肌肉也要在使用时尽量放松。当单腿支撑时,整个身体的重量都集中在一条腿上,这相当于数十上百斤的重量,所以会感到疲惫。感到疲惫表明动作基本到位,如果没有感到疲惫,不要自以为是,可能是因为上半身没有放松。

太极拳的基本功训练2

太极拳源于*传统儒、道哲学的太极、*阳辩证理念,融合颐养*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传统拳术的代表之一。练习太极拳可达到养生强身的效果,以下是太极拳的基本功:

一、肩臂功

1、耸肩沉肩

① 垂手开立步站立;

② 双肩同时向上耸提;

③ 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进行);

④ 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

2、开肩合肩

① 叉腰开立步站立;

② 双肩同时向前裹合;

③ 恢复原状;

④ 双肩同时向后展开;

⑤ 恢复原状。以上5个动作连贯反复进行(也可按拍子进行)。

要求:头部保持正直,双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活动,不可上耸。

3、前后转肩

前转肩

① 叉腰开立步站立;

② 双肩同时向前回环转动。

要求:双肩放松,转动快而均匀。

后转肩

① 叉腰开立步站立;

② 双肩同时向后回环转动。

要求:同前转肩。

左右交叉前后转肩

① 叉腰开立步站立;

② 双肩一先一后向前转动;

③ 向前转动两个八拍之后,双肩再一先一后地向后转动。

要求:同前、后转肩。

4、掤臂挤圆

① 弓步站立,双手在体前相交(如右弓步,则右手在外,掌心对里;左腕附于右腕里侧,左手心向外。如左弓步,则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于左腕上,右手心向外);

② 以意识引导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

③ 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如此按照②③反复运动。

要求:不要用力过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春季练太极拳注意事项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参与到太极拳这项养生运动中,以此来保健身体。那么在春季练习太极拳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欢迎阅读。

选择适宜的场地 在练习太极拳时,场地的选择至关重要。为了达到更高的练习效果,你需要仔细选择场地。太极拳最适合在清静的环境中进行,因此选择一个空旷的广场或者幽深的小树林都是很好的选择,这样可以更快地集中注意力,避免被周围嘈杂的声音打扰。此外,如果是雾霾天气或者*雨天,最好选择室内空旷的场地进行适量的运动。

注意保暖 一些人在练习太极拳时,为了更好地伸展身体,可能会穿得很单薄。然而,即使是在阳春三月,早晨的温度仍然很低,而且湿气较大。如果经常在早晨出门练习太极拳,身体很容易受到冷空气的侵袭,从而加重体内的湿气,还可能诱发关节疼痛。因此,建议大家不要太早出门练习,同时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要保持身体的保暖。

完成练习后进行适当的“冷身” 虽然太极运动看起来柔和,但实际上会消耗大量内力。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身体的血液循环会加快,可能还会微微出汗。如果在练习结束后立即让身体处于静止状态,容易导致血压骤降,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完成练习后,不要忘记进行一些轻缓的运动,给身体一个缓冲的过程。

保持心静放松 太极拳运动需要你做到心神合一,如果分心的话,养生效果自然会打折扣。因此,在练习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专注于每一个动作。此外,要灵活运用腹式呼吸,并不断调节呼吸,使呼吸与动作更加融合。太极拳的动作要流畅自然,避免过于生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