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晚上,我房间的窗外飞来一只洁白的猫头鹰,它嘴上叼着一封信。
我打开一看,信上写道:“亲爱的心好!我是小人国的国王,我们国家遭到蚂蚁兵团的入侵,请求你前来救援!信中附有一颗魔豆,将其种于土中,便可生长出藤蔓。沿着藤蔓攀爬,你将抵达我们的国度。请速速前来!”我揉了揉眼睛,难道这是梦境?我来到院子,将魔豆埋入土壤,转眼间,藤蔓迅速生长,直冲苍穹。
毫不犹豫地,我开始攀爬。幸好我擅长攀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随着攀爬,我身边渐渐浮现出云层,俯视下方,不禁心生恐惧。竟爬至如此高度,一旦失足,后果不堪设想。
“心好!心好!”突然,我听到有人呼唤。奇怪,周围并无他人。仔细一瞧,藤蔓上竟然立着一群小人,其中一位更是胖矮,头顶戴着王冠。想来他便是信中的国王。
“救救我们吧!那些蚂蚁太残忍了,攻占了我们的城堡,霸占了老百姓的粮食。”见我身手不凡,我取出口袋里的塑料袋,将那些烦人的蚂蚁逐一收入囊中。对我而言,这不过是小菜一碟。
小人们齐声欢呼:“心好万岁!”国王感激地赠我一枚黄金竖琴,虽小,却令我喜不自禁。
任务完成,我欲回家,却发现藤蔓已不见。我急得大哭:“我要回家找爸爸妈妈了!呜呜呜呜!”哭声中,我突然大喊:“妈妈!救我!”有人摇醒我:“威!你做什么呢?梦醒了啦!”我睁开眼,原来小人国、国王,全都是一场梦境。松了口气,我起床刷牙,洗脸。咦?我的睡衣口袋里,是什么?
哇!竟是一枚黄金竖琴,原来,我真的去了小人国。我向天空说道:“小人国的朋友们,我随时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黄豆宝宝变魔术2
科学:黄豆宝宝变魔术
活动分析:
大豆及其制品是幼儿园常见的食品,但有些孩子不喜欢食用。本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用趣味*和拟人化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豆制品的兴趣,培养其喜欢豆制品的情感。
教师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幼儿学习积极*,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发展。例如,在观察黄豆外形时,通过观察和比较,幼儿了解了泡过和未泡过的黄豆的区别,提升了观察力和感知能力;通过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豆制品的喜爱。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喜爱食用豆制品。
2. 通过观察和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提升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 引导幼儿在观察黄豆特征的基础上,了解豆浆的制作过程,并认识其他豆制品。
活动准备:
课件
干湿黄豆(人手一份)
豆浆机
小杠子(人手一份)
录音机和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入课题。
二、展开:
1. 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通过课件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
引导幼儿:“黄豆宝宝是什么颜*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手中的黄豆。”
小结:黄豆宝宝是黄颜*的圆形小豆豆。
2. 比较干湿黄豆的外形特征,提升感知能力
通过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观察干湿黄豆。
小结:泡过的黄豆比未泡过的更大、更软、颜*更浅。
3. 了解豆浆制作过程
利用课件观察豆浆制作过程,了解制作方法。
现场制作豆浆。
4. 认识其他豆制品
在煮豆浆的同时,通过课件展示其他豆制品,丰富“豆制品”概念。
5. 认识豆制品营养价值,培养喜爱豆制品的感情
三、结束:
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喝豆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