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评价,修改,使学生能够运用细致的动作、细腻的心理描写把学习艺术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能够运用细致的动作、心理描写把学习艺术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
【课前准备】
阅读学生的习作初稿,选取有代表*的句段制成幻灯片,范文打印稿。
【讲评时数】一课时
【讲评过程】
一、小结:我们写的不错,但也有不足
大家期待的作文课又到了,准备好了吗?
1、这次我们写《我学习艺术的故事》,作文收上来,老师统计了一下,写学习手工制作(泥塑、剪纸)有10人,音乐(乐器)的有7人,绘画的有6人,棋类有6人,书法有4人,舞蹈有1人。每篇作文都符合学习艺术这个要求。
2、老师把作文读了一遍又一遍,发现大家有两个优点:
(1)、能把学习这门艺术的故事写完整。
(2)、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这也正是我们单元习作的要求。
3、但是,我们的作文中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就是细节描写中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还不够细致,生动。
这节课我们就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讲评,修改。
二、欣赏:这样的句子真好(读)
我们先一同分享这次作文中的好的语段。
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些语段的共同点。
1.动作:
(来自学生作文的句段均用幻灯片出示,下同。)
(1)陈美霖《做陶泥的乐趣》
我想做一个泥碗,精致的碗身,光滑的碗里,圆圆的碗口……说干就干,首先用泥锤用力捶打泥巴。伴随着有节奏的“砰砰”响,渐渐的,泥块变扁了,也不那么粘了。我把它摊开,平放在木质圆盘上,用圆规切下一块直径大约4厘米的月饼似的圆盘,这便是碗底了。接着我把剩余泥块搓成圆条,把它围着碗底边缘一圈一圈地盘起来……
(2)王硕《我与古筝的不了情》
我听呆了,因为老师*得那样纯熟,动听;我看呆了,因为我看到老师那纤细的手指在琴弦上拨来摆去,像水中的游鱼,天空的飞鸟,那样自如。
这些动作描写体现了作者学习艺术的过程(做什么,怎么做)。
2.心理:
(1)孙称《书法之路》
只见她的手动来动去,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字就写好了,不仅美观,而且很秀气。老师走了过来,说:“你试试她的笔,写一个字。”我心想:写就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都是用毛笔写的嘛!我写的说不定比她写的好看呢!可是,当我拿起她的毛笔,写第一笔时,就发现不是那么简单。当我艰难的写完这个字,看到它弯弯扭扭的样子,我不禁想:这差距怎么这么大,她写的那么秀气,我却写的那么难看。
(2)燕春青《下象棋给我带来的快乐》
比赛开始,我就拼命地保棋,很少进攻对方,几分钟过去,我已经损兵折将了。我垂头
丧气地想:真倒霉,为什么只守不攻,我真笨,下棋怎么能只防守呢?我改变招数,开始进攻,局面慢慢扭转……很快对手有一招大意,露出破绽。我心想:哈哈,可算让我抓住机会了,我一定要打败你!
这些心理描写揭示了作者学习过程过程中的内心活动(什么情况下会想些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选取了“动作”和“心理”两方面进行欣赏,所选句子均来自学生作文,通过赏读放大,让小作者听到朗读着他的句子和名字,享受作文带给他的尊严、自信和光荣,一定会使他对作文产生好感。“欣赏”的重要价值还在于,伙伴的语言是一种无障碍的学习语言,伙伴的精彩,很快会成为同伴的精彩。学生不可能一节课都学会,但长期积淀必有好处。)
三、挑刺:仅有欣赏的力量是不够的(说)
师:当然,这次作文,有些同学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出示两篇病文。
《陶泥时间》做泥罐
我按照老师的吩咐先做出一个底,接着搓泥条,盘罐身。可是问题来了,缺口太多,补不过来。老师看见,给了我泥浆,让我用手往罐身上抹。我这样做了,果然好了很多。之后我又往罐身上刻了花,写上了名字。我很高兴。
《学习书法的苦与乐》
刚开始,我先是练习写自己的名字。我拿起笔,弄了一定的墨,写了一下自己的名字。可是不管我怎么努力,字总是不知不觉地“倒了下来”。
……
于是,我又拿起笔,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迅速把墨弄好,又在纸上挥舞了几下,我看见了以后,自己都不敢相信,字竟然没倒下。
学生自由读,分析问题,合作修改。
(设计意图:本环节给文章挑刺,学生获得的是智慧。新课标对学生修改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怎样改更有效?老师要根据学生习作中暴露的问题,找出通病做典型指导。一节课不要太多,一两个就行,时间长了就会解决。也不要指望某一病症一节课就能完全改掉,需要反复练习、循环上升。)
四、修改:我可以这样改(改)
学生找出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刚才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五、总结:让我们的习作更精彩
师:同学们,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对我们以后如何修改习作起到启发,起到帮助,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让自己的习作更加精彩。
板书:我学艺术的故事
作用方法
动作体现过程精选动词,连贯动作
细节描写具体,生动
心理揭示内心符合情境,实事求是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2
教学活动重点:正确、流利并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其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能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联想和续编故事。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深度。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引导学生读取课题,并思考他们希望从本节课中学到什么。今天的任务是让同学们自主理解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学生可以利用拼音帮助自己读通整篇课文。
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阅读课文,掌握基本内容。
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
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重新阅读课文,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感情朗读,谈体会:
学生可以进行感情化的朗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三、反馈
同桌互读:
学生可以与同桌相互阅读,互相帮助纠正发音和理解。
抽生读,检测读音:
教师抽取学生进行读音检测,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讨论: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讨论小木偶的遭遇和变化。
谈体会: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他们从课文结尾所得到的感受和理解。
四、熟悉故事情节
分角*读课文:
学生分角*进行课文朗读,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分角*表演:
学生可以扮演课文中的角*,进行简短的角*表演,加深对情节和角*的理解。
五、拓展训练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续编故事情节,发挥创造力。
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学生将续编的故事书面表达出来,培养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词语盘点
读读读记记:
学生通过课文词语的读写训练,增强词汇记忆和理解能力。
完成读读写写:
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和书写任务,巩固学习成果。
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
学生将学到的重要词汇积累到个人的词汇本中,形成习得和积累的习惯。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还能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和道理,培养阅读和创作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学前班艺术教学计划3
学前班艺术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学前班的艺术教学计划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学前班艺术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学前班艺术教学计划篇一
一、班况分析
我班孩子喜欢唱歌、跳舞,能用自然、正确的声音唱出自己熟悉的歌曲,还能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能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歌曲的不同节拍感觉。孩子们认识简单的乐器,如碰铃、铃鼓,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进行演奏,但大部分孩子不能集中看指挥,按指挥进行演奏。孩子们能认真欣赏绘画作品,能在欣赏过程中形成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大部分能认识和区分颜*,能画出简单的图画,但孩子们在*作过程中,持续的时间不长,还有部分年龄偏小的幼儿不
能很好的区分颜*,也不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绘画。根据班级幼儿的情况,制定了以下计划: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变化表现歌曲的不同形象、内容与情感,感受和表现二拍子歌曲的不同节拍感觉,学会在歌唱过程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出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学习自然地与他人接唱和对唱,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交流、合作的快乐。
2、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音*变化,体验这些变化所表达的情感;初步了解音乐结构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规律;体验倾听和观赏活动的快乐。
3、能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喜欢欣赏美的事物;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发展审美
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美术活动习惯。
4、尝试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进行*作,初步运用造型、*彩、构图等艺术表现自我和事物的变化;尝试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环境或开展游戏活动。
三、具体措施:
1、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内容与文字有趣,歌词内容能用动作表现,且有重复、发展余地的歌曲;选择一些适合幼儿音域范围的歌曲,选择一些不同题材、不同*质、适应多种演唱形式的歌曲。
2、选择一些幼儿喜欢听的歌曲;选择一些有标题的、*质鲜明、结构适中,且有一定内容和情节的器乐曲供幼儿欣赏;多让幼儿欣赏各种具有音乐*的自然声音,以及结合生活专门创编的乐曲与歌曲,供幼儿感知音的高低、节奏与速度,音的强弱及音*等。
3、对幼儿的指导适时恰当,让幼儿大胆表现,让幼儿按照自主愿望加以肯定和分析,并给予创作上的提示和帮助,并及时注意幼儿的兴趣点,让每个幼儿的表现都能如愿以偿。
4、积极引导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注重知识的积累,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不断地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艺术思维能力逐步得到锻炼和提高。
5、继续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根据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辅导,不可一*切。在美术练习的难易程度上,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四、具体进度安排
略
学前班艺术教学计划篇二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趣味绘画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爱好,运用各种线条和*块的组合大胆地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2.学习折纸方法,学习简易的制作,并掌握几种剪纸的方法及要领训练幼儿手指灵活*,提高幼儿欣赏水平;
3、通过欣赏名画家的代表作,欣赏民间工艺品,节日教室布置,欣赏和评价同伴的艺术作品,提高对美的欣赏力和个*品质。
4、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活,例如泥工的制作,使幼儿体验到艺术活动的乐趣,提高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5、学习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大胆地进行手工活动,对手工活动感兴趣,并能运用自己制作的玩具、手工作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二、教学进度安排
1-6周简易绘画
1手拉手去秋游2拾落叶3小汽车和公共汽车4美丽的树
5鱼宝宝的漂亮衣服6热闹的大马路7枕头8会变的圆形
9会变的三角形10我们来做*11冬天来了
学习良好的绘画习惯(正确的绘画姿势、绘画用品的摆放与管理、绘画的卫生习惯),能大胆作画。对线描基本技法和*彩的搭配训练。
7---11周学习折纸方法和简易的制作
1红花送给好老师2蔬菜造型3橘皮小制作4小船5双*转片
6黄瓜灯7小兔乖乖8茄子猪9方便日历牌10小吊饰
训练幼儿手指灵活*,提高幼儿欣赏水平;
12---14周欣赏名画家的代表作,欣赏民间工艺品
1金*秋天2瓜果和蔬菜3民间剪纸
提高对美的欣赏力和个*品质
15---20周手工活动
1泥工一盘点心2茶具3动物4桌子椅子
各种工具材料大胆地进行手工活动,对手工活动感兴趣,并能运用自己制作的玩具
三、教学用具
油画棒,水彩笔,蜡笔,橡皮泥等
四、教学方法
示范法、演示法、临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五、教学要求
学生每天至少要完成一幅作业,每班好的作业那出来作学习示样。
学前班艺术教学计划篇三
目标: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会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进行唱歌;能大方地在同伴、教师和家长面前唱歌、舞蹈和演奏乐器。
具体内容安排日历表:
九月份:
1、《太阳出来了》2、《小喇叭》
3、《蓝蓝的天》4、《小海*》
5、《小小指挥家》
十月份:
1、《抬花轿》2、《小树叶》
3、《欢乐颂》4、《月亮婆婆喜欢我》
5、《一只鸟仔》
十一月份:
1、《戏说脸谱》2、《丑小鸭》
3、《大*》4、《剪羊毛》
5、《哆来咪》
十二月份:
1、《达坂城的姑娘》2、《采茶舞曲》
3、《筷子舞》4、《斗牛士进行曲》
元月份:
1、《雪花姑娘》2、《瑶族舞曲》
3、《金蛇狂舞》4、《洪湖水、浪打浪》
看了学前班艺术教学计划的人还看了:
1.幼儿园艺术教育计划
2.学前班音乐教学计划
3.学前班教学计划书
4.幼儿园大班美术课教学计划
5.幼儿园学前班教学计划
6.学前班美术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