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y5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七年级下册生物的暑假作业试题,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七年级下册生物的暑假作业试题,欢迎阅读分享。

七年级下册生物的暑假作业试题

篇1:七年级下册生物的暑假作业试题

七年级下册生物的暑假作业试题

1、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发育成胚泡后移到___________进一步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胚胎通过___________、脐带从母体中或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资。

2、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之间的血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扁平的___________构成,这样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___________交换。

3、维生素既不够成细胞的主要原料,又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的`___________,甚至患病。

4、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突起,叫___________,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小肠的表面积,所以小肠是人体___________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5、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此外,___________也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6、、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的,其中________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7、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_________, 能最先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________,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 ,能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的器官是________。

8、人体的三种血细胞形态、大小和特点各部相同,你能判断出以下特点分别是哪种血细胞吗?具有核的是___________,双面凹圆饼状的是_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

9、人的血液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

10、提倡用鼻呼吸是因为鼻腔的入口处有鼻毛,而且鼻粘膜内分布着丰富的___________对吸入的空气具有过滤、湿润和温暖的作用。

篇2:初二下册生物暑假作业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题每题2分)?

1.下列有关细胞和生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

C.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D.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基因?

2.下右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甲示分解者?

B.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3.时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在央视热播,中国人更需要“舌尖上的安全”。下列有关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错误的是()

A.桶装水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否则容易滋生细菌?

B.即使是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也不可以食用?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所以我们要避免与艾滋病患者接触?

D.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应适当多吃鱼、肉、奶、蛋等食品

4.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子宫后,才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B.嫁接和扦插能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

C.蚊、果蝇、蜜蜂、蝴蝶等进行完全变态发育?

D.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

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成人能有意识地排尿,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侏儒症的病因是由于患者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例3】下列关于使用农药、化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造成水质污染 B.可造成土壤污染

C.可造成大气污染 D.有利于保护生物圈

解析:

A×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尤其是喷洒农药时还会造成大气污染。

D√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利于保护生物圈。

答案:D

4.拟定保护环境的措施

(1)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①治理周边的小摊贩和小吃店;

6.下列对甲、乙、丙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或

无机盐?

B.图乙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C.图丙表示一天内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孔的目的是补充大棚氧气?

D.图丙曲线显示,大棚内的生物在13~17时段内呼吸作用强度没有变化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3分)?

47.(7分)花生是我们黄冈市普遍栽种的农作物之一,下面四幅图表示的是花生的一生中几个主要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的谜底就是花生果实,请问“白胖子”在生物学上是指,它是由发育而来的

(2)甲图所示结构萌发时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乙图中花生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乙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有机物是由光合作用制造的,请写出其反应式

(4)丙图所示结构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说属于

(5)依据丁图②中的种子数推测,丙图中某个子房里的数为2。

48.(6分)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图A、B、C、D分别表示人体的四个系统,序号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是消化系统,②代表的生理过程叫。

(2)A系统能为全身各处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其动力器官是

(3)在抽血或输液时,护护士要将针头刺入部位的(填“近心端”或“远心端”)用橡皮管捆扎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

(4)C系统获得的氧气通过A系统输送到组织细胞处利用,从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A系统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实现的

(5)构成D系统主要器官的基本单位是。

49.(5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在人群中,生来就惯用右手与生来就惯用左手(不考虑后天的矫正和练习)是一对相对性状。在某家庭中,父亲惯用左手,母亲惯用右手,他们生的孩子是惯用右手的那么,这个孩子的细胞内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吗?就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甲组同学认为,如果惯用左手由显性基因R控制,惯用右手由隐性基因r控制,那么这个孩子的细胞内(填“有”或“没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其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2)乙组同学认为,如果惯用右手由显性基因R控制,惯用左手由隐性基因r控制,那么孩子的基因组成为

(3)其实,甲、乙两组同学的推断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请你根据甲组同学的分析说出,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惯用左手的概率是

(4)生活中一些左撇子常能通过练习改变自己的用手习惯,这种改变后的性状

(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50.(5分)下图实验装置一中,甲、乙两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运用加水排气法,将瓶中气体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现甲中石灰水变浑浊,乙中石灰水没有变化

实验装置二中,1、2两支试管分别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比较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注:土壤浸出液是由肥沃的土壤加蒸馏水搅拌,过滤后所得到的液体。)

(1)实验装置一中甲和乙形成了一组实验,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装置二中试管是实验组,这组实验的变量是

(3)根据装置二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1.D2.B3.C4.A5.D6.B

简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47.(7分)(1)胚受精卵(2)适宜的温度

(3)伸长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

(4)器官(5)胚珠

48.(6分)(1)排遗(2)心脏(3)近心端(4)能量扩散作用(或气体扩散)

(5)肾单位

49.(5分)(1)没有Rr(2)Rr(3)50%(或1∕2)(4)不能

50.(5分)(1)对照种子在萌发时产生二氧化碳了吗?(或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了吗?)

(2)1无机盐的有无(或土壤浸出液的有无)

(3)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护士要将针头刺入部位的(填“近心端”或“远心端”)用橡皮管捆扎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

(4)C系统获得的氧气通过A系统输送到组织细胞处利用,从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A系统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实现的

(5)构成D系统主要器官的基本单位是。

49.(5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在人群中,生来就惯用右手与生来就惯用左手(不考虑后天的矫正和练习)是一对相对性状。在某家庭中,父亲惯用左手,母亲惯用右手,他们生的孩子是惯用右手的

那么,这个孩子的细胞内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吗?就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甲组同学认为,如果惯用左手由显性基因R控制,惯用右手由隐性基因r控制,那么这个孩子的细胞内(填“有”或“没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其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2)乙组同学认为,如果惯用右手由显性基因R控制,惯用左手由隐性基因r控制,那么孩子的基因组成为

(3)其实,甲、乙两组同学的推断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请你根据甲组同学的分析说出,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惯用左手的概率是

(4)生活中一些左撇子常能通过练习改变自己的用手习惯,这种改变后的性状

(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50.(5分)下图实验装置一中,甲、乙两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运用加水排气法,将瓶中气体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现甲中石灰水变浑浊,乙中石灰水没有变化

实验装置二中,1、2两支试管分别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比较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注:土壤浸出液是由肥沃的土壤加蒸馏水搅拌,过滤后所得到的液体。)

(1)实验装置一中甲和乙形成了一组实验,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装置二中试管是实验组,这组实验的变量是

(3)根据装置二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1.D2.B3.C4.A5.D6.B

简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47.(7分)(1)胚受精卵(2)适宜的温度

(3)伸长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

(4)器官(5)胚珠

48.(6分)(1)排遗(2)心脏(3)近心端(4)能量扩散作用(或气体扩散)

(5)肾单位

49.(5分)(1)没有Rr(2)Rr(3)50%(或1∕2)(4)不能

50.(5分)(1)对照种子在萌发时产生二氧化碳了吗?(或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了吗?)

(2)1无机盐的有无(或土壤浸出液的有无)

(3)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篇3:八年级生物暑假作业下册试题

1.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而这种特征一般是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减少,跑得快而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就是,食物、环境对狼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狼的进化过程是通过实现的。

2.生物的遗传和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3.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由低等到,由到陆生。

4.由于过度繁殖,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5.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6、(08福州中考)下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下图所示,填写出该装置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 的条件和的成分。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为其提供能量。

(3)图中B里为。

(4)C中为含有的溶液。

(5)米勒的实现说明:

7.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

地区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回收数释放数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641615482

非工业区39315440619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

(2)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生物对环境具有。

(3)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的结果。

(4)如果严格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8.(09滨州中考模拟)下图为长颈鹿的长颈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有的长,有的短,出现以上个体差异的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产生了。

(2)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而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了,原因是。

(3)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作用。

(4)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的变化是。

(5)生存下来的个体是通过来积累其特性的。

生物的进化复习检测答案

一、1.A2.B3.B4.A5.D6.B7.C8.C9.D10.C11.C12.D13.A14.D15.B16.C

二、1、变异不定向适者生存定向生存斗争

2.变异比较

3.复杂高等水生

4.生存斗争

5.自然选择

6.(1)原始地球原始大气(2)闪电(3)沸水(4).有机物(5)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7.(1)性状(2)保护色适应性(3)自然选择(4)浅色桦尺蛾的数量会增加,深色桦尺蛾的数量会减少。

8.(1)变异(2)颈和长肢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3)选择(4)相适应(5)自然选择和遗传

一、选择题

1.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的形成的时间,大约的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

A.10亿年B.15亿年C.20亿年D.30亿年

2.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可靠的证据是()A、地层B、化石C、火山喷发D、岩浆

3.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宇宙空间D、A和B两项

4.原始大气中没有()A、氧气B、氮C、甲烷D、水蒸气

5.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进化系统树)来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

A、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B、鸟类和被子植物C、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D、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6.下列()可能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A.甲烷、氨、水蒸气、氧气B.甲烷、氨、水蒸气、氢气

C.甲烷、氨、二氧化碳、氧气D.氨、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硫

7.“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A.米勒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B.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陨石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有机物D.在其它星球上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8.下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C.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D.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

9.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下面关于化石在地层中分布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B.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在极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10.始祖鸟化石及孔子鸟化石等的发现显示,鸟类可能起源于()

A.古代鱼类B.古代两栖类C.古代爬行类D.古代节肢动物

11.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位人物是()

A.斯巴兰让尼B.巴斯德C.米勒D.孟德尔

12.关于科学推测,正确的叙述是( )

A.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B.科学推测需要严密的逻辑

C.科学推测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D.以上三项都需要

七年级下册生物的暑假作业试题

13.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蝗虫,体色多为绿色;而生活在草木稀疏的地上的蝗虫,体色多为褐色。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适者生存的结果B.过度繁殖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D.蝗虫会飞的结果

14.(09宁夏中考)某地区原为森林时,灰尺蛾约占总数的99%,黑尺蛾仅占1%;建成工业区后,统计结果则是黑尺蛾占99%,灰尺蛾占1%。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工业黑烟使灰尺蛾变黑B.灰尺蛾迁出,黑尺蛾迁入C.不定向变异的结果D.外界环境对两种尺蛾的选择

15.(09泰安中考模拟)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青霉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低

16.下列关于长颈鹿长颈进化的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由于环境变化,长颈鹿产生了长颈的变异

B.在缺乏青草时,由于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才进化成了现在的长颈

C.经过生存斗争和环境的选择,淘汰了颈短的长颈鹿,保留了颈长的

D.长颈鹿的变异总是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进行

篇4:初二下册生物暑假作业试题

初二下册生物暑假作业试题

1.人体完成一个动作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成一个动作的正确生理活动顺序是

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里描写了动物的运动方式有()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飞行、游泳

D.跳跃、游泳

3.关于关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关节腔里有滑液B.滑液对关节软骨没有作用C.关节软骨只有一片D.关节头和关节窝围成关节腔5、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A、由关节组成

B、由骨、骨骼肌和关节组成

C、由全身骨骼组成

D、由神经和骨骼肌组成

4.如图所示为长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骨的'基本机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2)成年人具有造血功能的是______,位于[⑥]______之中.

(3)成骨细胞位于[③]______里,对骨的______和______有重要作用.

5.结合实例说明动物的各种行为及其意义。

人类的嗅觉对气味相当敏感,在1立方米的空气中,只要有1/10000毫克的人造麝香,人就能嗅出来,但人只能嗅出~4000种气味。而品种优良的警犬,嗅觉却比人高出1万倍。警犬能从120公里以外,回到家中。人们利用警犬特灵的嗅觉侦破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案件。

篇5:初一生物下册生物暑假作业试题

初一生物下册生物暑假作业试题

1、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

2、“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健的妈妈一直给他吃钙片,希望他健康成长。可医生却说小健缺钙,并建议给小健增服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

3、如果一个人吃饭时狼吞虎咽,会影响到食物消化。你认为受影响最大的是

A.淀粉的消化B.脂肪的消化C.蛋白质的消化D.维生素的消化

4、下列情况可能与不吃早餐有关的是

A.临近中午时,四肢无力,头昏脑胀B.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C.胃肠道疾病D.以上都是

5、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反之,容易与氧分离。

B.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反之,容易与氧分离。

C.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二氧化碳结合;反之,与二氧化碳分离。

D.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二氧化碳结合;反之,与二氧化碳分离。

6、心脏的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这就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由心室→心房→动脉B.由心室→心房→静脉

C.由心房→心室→动脉D.由心房→心室→静脉

7、刚出生的婴儿第一声啼哭让人激动和兴奋,请你判断:哭声发出时的状态是

A.吸气B.呼气C.吸气和呼气D.无法判断

8、下列不属于排泄产物的是

A.尿液B.二氧化碳C.汗液D.粪便

9、当O型血的人失血过多,抢救时应给他输入

A.A型血B.B型血C.O型血D.AB型血

10、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

11、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A.脊髓B.大脑皮层C.大脑白质D.小脑

12、下列成语的活动中只有人类才能建立的反射类型是

A.谈虎色变B.嗷嗷待哺C.垂涎欲滴D.老马识途

13、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

A、感觉中枢B、听觉中枢C、视觉中枢D、语言中枢

14、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儿看桌上的书(近),一会儿抬头看前面的黑板(远),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看得很清楚,这主要是因为

A.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15、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接受外界声波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A.耳蜗和听觉中枢B.鼓膜和耳蜗

C.中耳和内耳D.听小骨和位听神经

16、甲、乙两人均已成年,身高都是80厘米,甲聪明伶俐,乙智力低下。这两人都是由于幼年时期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请问:甲、乙两人分泌不足的激素分别应该是

A.胰岛素;肾上腺激素B.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很多同学因为假期贪玩而耽误了学习,以至于和别的同学落下了差距,因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一生物暑假作业精选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32、把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31、右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主要是由组成,心脏的搏动推

动着血液的流动,是血液运输的器官。

(2)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3)血液从③射入⑥,再经过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后,

又从⑧流回②,这个循环途径是循环。

(4)在①和③内流动的血液是含氧少的;

(5)如果从⑧往心脏内灌水,水会由哪里流出?(填图中序号)。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液就是由这里流出的,它的名称是。

33、“中国金花”李娜勇夺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成首位夺网球大满贯赛女子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在分享喜悦的同时,请你能用相关知识结合反射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李娜在场上奔跑、挥拍击球等一系列动作都

是在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

(2)从看到球落到自己的场地到挥拍击球,这就

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叫做。

(3)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叫做反射弧(如右图所示),

由5个部分组成;在李娜打球过程中,她的眼

睛就是图中的[],⑤效应器就是她手臂上相应的。

(4)此系统在人体的自我调节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

,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和。

34(13分)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大批武警官兵、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奔赴灾区。右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在电视上看到汶川震区灾情严重,情绪激动,心跳和呼吸明显加快,这是调节和调节协同作用的结果。

(2)某同学能从电视上听到现场噪乱、灾民哭喊的声音,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

(3)转移灾区群众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群众在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 张开,保持内外的气压平衡。

(4)在临时医疗救护点,医生用灵巧的双手、娴熟精湛的医术给伤兵员做着手术。这与图中[]的调节有关。

(5)某伤员饥渴难耐,想吃杨梅。伤员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其中不需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

35、传染病具有性和性的特点。

36、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

初一生物暑假作业精选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查看初一生物暑假作业栏目页!

C.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D.生长激素;性激素

17、下列各项中,属于激素调节的是

A.男同学在青春期喉结突出B.强光射来时,迅速闭眼

C.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D.望梅止渴

18、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肌肉发达、强健有力就是健康

B.没病就是健康

C.健康包括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D.不吸烟、不酗酒就是健康

19、作为中学生,下列生活方式中不正确的是

A.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交替进行B.每天睡5~6小时,抓紧时间学习

C.每天坚持锻炼身体1小时D.文科和理科的课程交替学习

20、下列疾病中,你认为不属于传染病的应该是

A.肺结核B.乙肝C.流感D.皮肤癌

21、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青霉素过敏现象B.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C.白细胞清除病原体D.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

22、下列关于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吸烟、不酗酒、不偏食

B.不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

C.少吃油炸、烟熏和高度腌制的食品

D.及时发现、隔离肿瘤病人以减少传播机会

23、据记载,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少雨,动物没有水喝B.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C.食物不足,饥饿致死D.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24、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芷玲同学通过实验记录了以下实验数据,并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了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实验数据表一:(其他条件相同)

温度(℃)10152025303540

种子发芽率%9216385784432

实验数据表二:(25℃)

种子含水量%30405060708090

种子发芽率%16335673868142

A.该植物种子在40℃以上的条件下不能萌发

B.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C.表一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25℃左右

D.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26、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突起B、神经元C、脊髓D、神经末梢

27、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小体B、肾小管C、肾小囊D、肾单位

28、呼吸时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A、扩散作用B、渗透作用C、主动运输D、离子交换

29、儿童预防接种的目的在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三种说法都正确

30、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回到血液的物质是

A、水B、无机盐C、葡萄糖D、尿素

31、下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A图表示在,B图表示在。

(2)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使胸腔容积,肺随着,气体便被吸入。

(3)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使胸腔容积,肺随着,气体便被排出。

32.(每空1分、11分)人体离不开营养物质,大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保障。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我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先生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是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问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人体的消化道内能够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淀粉最终在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然后经过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经__________运离心脏,运至全身。

(3)葡萄糖随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右图示)后,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

[]的滤过作用进人原尿,在[]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若某人尿液中经常出现葡萄糖,则此人可能患有________________。

(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处,在那里它被分解成,同时释放出能量。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5)袁隆平先生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33.(每空1分、共8分)据调查我国的近视眼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二位,尤其是近几年来,近视逐渐低龄化,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引起了人们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下图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眼球成像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2)物像只有落到[]____________上,我们才能看到清楚的物体,近视眼可以配带装有_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3)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___________。

(4)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将车停下,这属于_______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

34、根据下面的反射弧示意图,填出反射弧结构:(4分)

①→②→神经中枢→③→④

35、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三个重要因素是、和。

36、食物的营养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其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7、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脂肪被分解为。

篇6:七年级生物下册试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试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计20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入表格)

1、青春期是人生的花样年华。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是

A.身高不再增长       B.性器官迅速发育

C.体重不再增加       D.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也不再增强

2、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A、输卵管   B、子宫   C、卵巢   D、阴道

3、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A、脐带   B、胎盘   C、输卵管   D、卵巢

4、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无机盐

七年级生物期中下册5、日常生活中,从营养学角度炒菜最好用(  )锅

A、铝锅   B、铁锅   C、瓦锅   D、不锈钢锅

6、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液   B、胃液   C、肠液   D、胆汁

7、课间,小王吃了一个面包,则此面包在小王体内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A.胃B。小肠C。大肠D。食道

8、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  ),因此我们在饮食时应有适量的绿色蔬菜。

A、夜盲症   B、贫血症   C、坏血病   D、佝偻病

9、与人体心脏四腔直接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   )

A.肺动脉和主动脉        B.肺静脉和主动脉

C.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      D.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

10、造成贫血的主要原因有()

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②血液的总量减少③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④血浆中的营养成分过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将新鲜哺乳动物的血液分别装在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C、D两试管什么也不加,静止一段时间,应出现的.结果是

12、青海玉树地震导致大批人员伤亡,抢救伤员急需大量AB型的血液。下列为四名志愿者的血型鉴定结果,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ABCD

13、某同学到医院血常规检查,被告知有炎症需输液,输液时医生常选择(  )血管。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D、“青筋”

14、主动脉与心脏相连的腔是()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15、四位同学关于骨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的成分只包含无机物     B.骨的成分只包含有机物

C.骨的成分既包含无机物又包含有机物D.儿童和青少年骨内有机物含量比成年人低

16、小林在医院进行了血常规化验,化验结果如下表,如果你是医生,你认为小林血常规数据中正常的是(    )

17、小张同学最近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我们应该建议他多吃一些(   )

A.动物肝脏   B.鲜奶   C.蔬菜,水果   D.海带

18、人体内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是由血液流经()

A.心脏实现的         B.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实现的

C.肺泡壁毛细血管实现的    D.组织间毛细血管实现的

19、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的器官是()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心脏

20、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   )

A.只经体循环    B.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C.只经肺循环    D.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二、综合分析题(10’)

21、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刘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

(2)在甲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拌;在乙试管

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3)将甲乙两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烧杯中,15分钟后取出,

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并回答:

①刘明提出的问题是                          ?

②他作出的假设是                            .。

③其中设计的实验变量是         ,设计的对照组是   试管。

④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中没有变蓝。

⑤人体分解淀粉的主要场所是     ,淀粉分解成      后才能被人体小肠吸收。

七年级生物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计20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入表格)

二、综合分析题(10分,每一小题2分

①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吗?

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③设唾液淀粉酶乙

④甲

⑤小肠葡萄糖

篇7:七年级下册生物试题

七年级下册生物试题

人类及其他生物共同居住在生物圈这个美丽家园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下面是七年级下册生物试题请参考!

七年级下册生物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植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主要依靠细胞的__使细胞数目增多,其次是依靠细胞的__使体积增大。

2、根的功能是把植物体固定在__里,从中吸收__和___。根执行吸收功能的主要部位是__。

3、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水,是因为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__土壤溶液浓度。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是因为土壤溶液的浓度__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4、一片完整的叶包括__、__和__三部分。

5、常见的叶序有__叶序、__叶序和__叶序。

6、玉米种子的胚是由__、__、__和__组成。

7、组织是由__、__和__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8、种子的成分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无机物包括__和__;有机物主要包括__、__和__。

9、切开西瓜时可以流出大量的汁液,这是因为细胞被破坏,__流出的原因。

10、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__的、含__的、含__的无机盐。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洋葱的表皮是:( )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细胞群

2、植物体的每个细胞是:( )

A、孤立的  B、有联系的  C、融为一体的  D、分离的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该:( )

A、双眼睁开,用右眼观察   B、双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C、左眼观察,右眼闭上    D、右眼观察,左眼闭上

4、下列最适合种子萌发的环境是:( )

A、潮湿松软的土壤    B、干旱疏松的土壤

C、北极的冻土      D、潮湿板结的土壤

5、根在土壤里生长,根冠的外层细胞常磨损,但根冠始终保持原来的形状,是因为:( )

A、生长点细胞的分裂    B、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C、根冠细胞分裂      D、根毛区细胞的突出

6、下列细胞中,含叶绿体的`是:( )

A、根毛细胞  B、筛管  C、叶肉细胞  D、表皮细胞

7、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A、角质层   B、气孔   C、表皮   D、保卫细胞

8、在组织形成过程中,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

A、细胞分化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  D、液泡增大

9、种子的成分中,遇碘酒能变蓝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葡萄糖   D、淀粉

10、叶片上面的颜色比下面深,是因为:( )

A、海绵组织接近上表皮,含叶绿体少   B、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含叶绿体多

C、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含叶绿体多   D、栅栏组织接近下表皮,含叶绿体少

11、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的原因是:( )

A、不便于对光  B、不便于画生物图  C、不便于调节粗、细准焦螺旋

D、容易使装片里的水溢出,从而影响观察并损坏显微镜

12、下面属于器官的是:( )

A、洋葱表皮   B、甘蔗植株   C、桃花   D、叶脉

13、我们常说的面筋是指种子成分中的:( )

A、无机盐   B、蛋白质   C、淀粉   D、脂肪

14、种子结构中分别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茎、叶的是:( )

A、胚根、子叶、胚芽    B、胚根、子叶、胚轴

C、胚根、胚芽       D、胚根、胚芽、胚芽和胚轴

15、当土壤表层水分充足时,根系分布在土壤的:( )

A、中层   B、下层   C、表层   D、中下层

三、判断:(每题1分)

()1、洋葱、番茄等植物体是由无数个细胞构成的。

()2、在适宜的条件下,大米粒也可以萌发成幼苗。

()3、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和胚乳。

()4、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5、不同的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是相同的。

()6、直根系的主根不发达,它主要是由侧根组成的。

()7、一般地说,根系入土的深度都大于它的主茎高度。

()8、植物细胞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9、叶脉具有支持作用和输导作用。

()10、无机盐在种子中的含量较少,对胚的发育不起作用。

篇8:七年级下册生物暑假作业及答案

一、选一选

1-5 CBDDA 6-10 CBABC 11-15 BADCD

二、填一填16.骨骼;肌肉 17.生物反应器;环境污染 18.细胞核;有机物;分裂

19.寄生;抗生素;抵抗力20.物种;基因;生态系统

21.陆地;水域;自然保护区

三、断一断22.√ 23.√ 24.× 25.× 2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B4.D5.D6.B7.D8.B9.A10.C11.D12.B13.C 14.C15.C

二、填空题1.生产日期 保质期 生产厂家

2.瞳孔视网膜 3.让地球充满生机 4.鼓膜 听小骨

耳蜗5.红细胞

白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6.少生

优生

7.计划生育8.水9.不被(意思相同也对) 唾液淀粉酶麦芽初步

10.消化道消化腺11.误差重复组平均值

12.羊水 胎盘 脐带 13.氧二氧化碳

篇9:七年级生物暑假作业及答案下册

初一下册生物暑假作业及答案

1.(1)0.326g=326g 800—326=474g

肝脏 鱼肝油 蛋

(2)缺VD 钙无法吸收

(3)弥补营养缺陷

2(1)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2)肾上腺激素

(3)原因:缺碘

解决:食用加碘盐

3(1)6月6日

(2)凹透镜

(3)防止晶状体曲度过大导致近视

4(1)体育锻炼会使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数目变多,线粒体是给细胞提供能量的,所以会加快新陈代谢,加快了新陈代谢,意味着加速了身体废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泄;消化功能的改善;提高了心肺功能;加快了新旧细胞的换代,抗衰老;并且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2)健康身心 释放压力

(3)我们用飒爽英姿诠释着体育的魅力与风采!

生物与社会

1(1)略

(2)第一次:12

19世纪中期:50年

(3)我国人口增长十分迅速,主因在于政治上独立,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人均寿命延长、旧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对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等等

(4)没有晚育要求:800×3=2400万人

晚育:到2025年只有20岁的满25岁

800万

2(1)传染呼吸道疾病

(2)乱扔垃圾 早晚不刷牙 饮生水,不饮开水。

(3)不随地吐痰,努力克服随手乱丢的坏习惯,捡拾地面上废弃物

3(1)吸烟数量越多,发病率越高

(2)5月31日

(3)有必要,减少大气污染

4 略

篇10:地理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试题

地理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试题

1、气候复杂多样(地跨寒、温、热三带,只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2、大陆性特征显著;

3、季风气候显著。

(原因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1、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6、亚洲之最

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7、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亚洲有六个国家人口超过了1亿。它们是:中国、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

8、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

1、.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在讨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名诗中的“春风”时,争论很激烈。从地理角度你认为“春风”应指

A.冬季风B.夏季风C.偏北风D.偏西风

2、北京时间1月5日20点,小红在哈尔滨给在纽约的父亲打电话,表达正确的是

A爸爸,晚上好!注意防寒!B爸爸,早上好!注意防暑!

C爸爸,晚上好!注意防暑!D爸爸,早上好!注意防寒!

3、读下列材料,结合右图回答问题。(7分)

材料:当地时间2010年4月14日,某国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的火山再度爆发,火山灰云随着气流扩散到欧洲北部,欧洲许多国家航班停飞,连美国的跨大西洋航班也为了安全考虑暂停。据国际空运协会估计,停飞令业界每日损失2.5亿美元。

(1)材料中的某国A是冰岛。从图上看,该国火山喷发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大西洋洋中部海岭的火山地震带

上。

(2)右图所示区域,为了加强联系,建立了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它叫欧洲联盟(欧盟);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区域多为发达国家。

(3)本区旅游资源丰富。李朋同学准备暑假随爸爸游览冰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乘船欣赏陡峻幽深的峡湾风光,他们应分别到B、C、D三地中的

C地和B地。

(4)试从地形因素分析本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的原因。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平原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长驱直入。

4、归纳法是学习区域地理常用的方法之一。读“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地理暑假作业下册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查看初一地理暑假作业栏目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