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贵”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茶叶电商销售成功案例,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茶叶电商销售成功案例,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茶叶电商销售成功案例
茶叶一直是中国饮料市场的主力军。在中国梦的号召下,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要喝一杯好茶,用现在的话说,那是必须的。可是好茶哪里买呢,时下,前有淘宝,后有京东。中小茶叶电商更是不计其数。作为一家专业提供优质茶叶的直购平台,好茶网如何在混世中异军突起,筑起茶叶电商神话,成为众人皆知的茶叶电商平台?今天创始人和你分享好茶网成功的那些事。
不走寻常路,一心做好茶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任何综合商城都不能一家独大。在细分专业领域,垂直类专业商城往往做的更好。在电子商务前期,人们都纷纷去淘宝商城,但是随时大众对品质要求的提高和对需求的专注,开始找专业的商城。就茶叶行业来说,你在综合商城,比如说淘宝,输入关键词:铁观音,那么跳出来的选择有10万条以上,如果输入更专业的:清香型铁观音,那么至少也有2万条以上。亲,你怎么帮我选择呢。所以,好茶网正是看到大众对茶叶专业专一的需求,推出的大型电商平台。
平台界面专注于茶叶,不做别的,只卖好茶。为了让资深茶友们更便捷买茶,导航栏目仅列出主要种类:铁观音、红茶、大红袍、西湖龙井、绿茶、普洱茶、正山小种。确认来讲,我们只是很小的细分领域,淘宝与京东等的确是大平台,但是就茶叶这个细分行业而言,我们更专业、更直接、更便捷。
顺势而为,从茶园到茶桌
电子商务时代已经来临,吃穿住行,样样都可以通过网上实现,最近天猫商城卖起了汽车,从订单来看,效果还很好。当然,今天我们说的是茶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无论男女老少,在中国,茶叶深入人心。可以说,茶叶做电子商务有天然的需求,无论你身在何方,通过网络,下一个订单,原产地的茶叶就给你送上门,从茶园到茶桌,连接的就是鼠标。好茶网是平台,只要你懂的上网,喜欢喝茶,那么到好茶网就是不二的选择。我们能取得成功,最大的原因,也是顺势而为,不早不晚,刚好在的这个电子商务时代,大众有对茶叶的专业品质要求。互联网的普及对于茶叶电商的发展是一个积极的有里程碑的意义。
专注茶叶,专心投入
与很多创业网站一样,好茶网也是很艰苦的一路走过来的。但是不同于趣玩网、酒美网明星网站,这些都有天量级别的投资。好茶网一开始并没有大的投资,只是靠清新的页面、便捷的购物体验、优质的茶叶来取得用户的认可。很明显的,越大的投资必然需要有越大的回报,对于大众消费在100-300元左右的网上消费,如果短时间要收回天量级别的投资,即使商品加价太多,也很难收回,况且提高茶叶价格的做法不但抹杀网络销售的优势,也很难有用户回头。投资回报很成问题。所以,好茶网专注于茶叶,低调做事。
在好茶网,你不会看到大的广告,大的logo连接,这些都是收费的,你懂的。我们不求大的回报,只为提供价美物廉的茶叶,希望为国人提供价格合理,生态优质的好茶,感谢茶友默默的支持。目前好茶网会员有12万,都是专注的茶叶客。当然,越资深的茶叶会员,有更多的优惠、更多的新茶体验。好茶网会员分为三个级别:普通会员、金牌会员、核心会员。对于大宗购物,更是优惠。
优质平台,茶叶干货
相对于其它茶叶网站,好茶网绝对是一个纯绿色的网站,网站页面清新明确,没有任何站内、站外广告和链接。我们让选茶也是技术活,并不是一种商业活动,不允许过多的广告宣传。我们有专业的团队品尝好茶,为您提供的每个茶叶都是精挑细选的,不需要也不允许商家做竞价排名,这也许会降低我们的收入,但是对于培养用户喝茶体验是好事。凡是有益于茶友的事情,我们会尽力而为。
好茶网不追求过多的利润,因为没有大的投资,所以也没有这方面的压力。但茶叶电子商务这条路还很长,千百年来,茶叶陪伴着中国人走过每个时代,相信有互联网的帮助,从时间、空间角度,好茶离我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近。只要你想喝好茶,随时随地,点点鼠标,触手可及。
篇2:茶叶电商销售成功案例
在此次APEC数字经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论坛开幕式上,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在致辞中,特别提到中国茶都电子商务平台——茶多网。
蒋耀平表示,茶多网将虚拟市场和实体市场有效结合,这样的电子商务是务实的,有中国特色,让百姓放心,它促进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提高生产效率,让一般的农业经济走向特色经济、品牌经济、绿色经济。茶农的产品可以借此推销到全球,创中国的品牌。这是电子商务带来的新活力和新增长点。
简化环节 节约成本
去年,我县建立了中国茶多网,这是为茶农、为全国农民服务的一个电子商务。通过茶多网,茶农可以把产品销售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同时,政府的监管,网上的监管服务和网下的监管服务是同步的,网上购买的产品,可以通过网上政府监管部门对产品的质量、产品的价格进行具体公证,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上个月,茶多网诞生了英文平台,这为茶叶出口打开又一扇新门。
据中国茶都总经理、茶多网CEO陈俊滨先生介绍,安溪铁观音网上销售是伴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开始,安溪茶农就开始在网上进行茶叶销售,后,物流快递业、网络支付日益安全成熟,网上进行茶叶销售发展速度更加明显。,网上销售铁观音茶叶交易额达4亿元,达5亿元,专家预计今年将突破6亿元交易额。而且,从事安溪铁观音电子商务人员有近万人之多。有些村庄出现家家户户都在网上销售铁观音商品的火热景象。
陈俊滨还介绍了茶叶网络营销的多种好处,首先,茶农多了销售渠道,不再只依靠批发给茶商。原来一斤茶叶批发利润只有5-10元,现在通过直销,利润可以增加到30-50元左右。其二,可以降低成本,通过网络直销,节省出门开店店租成本、人力成本,物流运输成本。尤其是店租和店面装修,每年可节省5-10多万元;其三,提高茶农自身人力资源利用。茶叶生长是有季节性的,农忙时,茶农可进行茶叶生长管理、采摘、制作,农闲空隙时间,进行网上直销茶叶。这样,种植、生产、销售都不耽误。现在茶农家出现父母做种植、制茶工作,儿女们负责茶叶销售,全家人分工明确的现象。其四,茶农自己组织销售,可以即时掌握市场客户信息反馈,根据客户需求分析,按比例来制作适合客户口味的茶叶,这样可避免以前盲目制作,造成后期销售不完的现象。
取长补短 茶美价廉
由于早期铁观音网络销售模式不成熟,茶多网取长补短,开创茶叶电子商务维权与监督的新纪元。网站所有商家,都是安溪原产地实体店铺商家,并配以地图说明商家的所在位置、实体店铺展示;利用中国茶都价格指导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对网上交易的茶叶商品进价格评定和质量检测;为消费者维护,为消费者把关茶叶品质。
茶叶是我县的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近几年来,我县除了加强茶叶生产、技术管理和制作工艺提高等一系列措施房屋茶农增收外,还积极引导茶农利用互联网,进行安溪铁观音网上直销。经过几年的努力,安溪茶农闯出一条新路,他们采用“原产地茶农直销”+“货到付款”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展示、沟通作用;同时,把茶叶原产地物品正宗、价格优惠等优势利用起来,结合现代物流快递的快捷、方便和灵活的结算方式,使安溪铁观音成为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典范。

篇3:茶叶电商销售成功案例
微信对电商来说一开始其实就是个沟通平台,因为淘宝上旺旺的信息送达率较低,很多品牌和商户在最初开通微信公众号时的想法就是想把有客户用微信聚集起来,然后等有活动时候给客户发个微信通知,或者处理下一些售后问题什么的。直到后来粉丝越来越多,一些人开始有了一些做生意的苗头。PC互联网时代的逻辑是拼流量入口,拼取悦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拼品牌的魅力和深度。就这样,微信给了一些新商户和品牌一个机会。随着新农业的投资日益升温,关于新农业的玩法大家也在积极摸索。今天来介绍几家在微信上玩挺不错的茶叶店铺。
文化吸引粉丝主动拥护品牌
20xx年成立的茶品牌“乡土乡亲”,其玩法是一个商业闭环,上游是农作艺术家,品牌运营者提供了整套品控体系和相应的标准,茶农为品牌契约种植。下游是消费者会员制。模式简单说来就是上游契约种植,下游会员制,产品是中高端的定位。茶品客单价在600-700元左右。
杭州城市茶会
因为产品小众和商业模式新进,乡土乡亲当时在淘宝上架的时候只有4款茶产品,这在PC互联网时代是缺点,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却有可能是优点。“乡土乡亲”运用其策划手段,一方面,让自己的粉丝更多的参与产品新产品的封测,吸收粉丝有价值的建议,让产品真正上市时有更好的体验。另一方面,与当时粉丝活跃度较高的微信自媒体“逻辑思维”合作,做了几次跨界营销,双方一起策划了如“奢侈的味道、罗列”等微信营销活动等,如此一来快速的聚集了一大批忠实的“乡土”粉丝。
除了内容运营,“乡土乡亲”在各个城市举办线下的城市茶会,整个城市茶会的主办、茶友召集、传播均通过微信完成,使得茶铺保持了较大的用户粘性以及活跃度。目前,已经在乌鲁木齐、杭州、北京、西安、上海、深圳等地举行数十场茶会。在未来还会在坦桑尼亚、纽约、洛杉矶、伦敦、多伦多等世界各地举行多场城市茶会。这些线下资源全由“乡土“粉丝自发贡献。这是一群不容小觑的粉丝,也是因为有了这群粉丝,开通微信支付后,两周时间,“乡土乡亲”微信茶铺销售额已达数十万人民币。
另一个走O2O线上聚粉线下聚会的福建茶品牌“寻慢”,因为地处信息落后的偏远山区产品源头,对淘宝平台的运营经验还比较缺乏,也没有淘宝流量的投入。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较大的接近产品上游,打“不重包装重原装”的牌,也可以以产品文化进行突破。
“寻慢”目前团队5人的重点逐渐从淘宝C店转移到微信店铺,前期主要靠微博带动流量,产品文化的传播,让“寻慢”产生了不错的回头率,利用熟客带动新客。现在每天的流量超过淘宝好几倍,保持稳定的日均下单率和转化率。处于缓慢但稳定的发展节奏。
移动趋势优化购买流程提高订单转化
相比“乡土乡亲”和“寻慢”的小而美运营模式,茶叶商城紫云祥和淘宝第一茶品牌艺福堂要略显土豪。紫云祥是一个正在销售渠道转型中的品牌,拥有多数量的实体加盟店,开辟了专门营运自主品牌的线上商城,线上团队有39人,分有产品研发、广告推广、网站技术、客服、数据分析、配送、人事等部门,PC端日销售额在6—12万之间,新产品上市会更高些。因为用户购买习惯的发展趋势,市场敏感度高的成熟品牌眼光自然瞄准了对未来移动端的战略卡位。微信支付开放后,紫云祥希望通过微信更为优化支付手段,将官网的流量尽可能的实现成交的转化率。也将微信商城作为重点来进行发展。目前,团队正聚集力量研究PC端引流和粉丝通去到推广的方法。
艺福堂同样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茶叶品牌,在淘宝茶叶类目中,艺福堂的销售额一直稳居第一。也是第一个开设微信店铺的茶品牌。艺福堂原本的想法是,用微信把信息推送到客户,把微信的流量导到淘宝落地交易。可是淘宝屏蔽了微信,断了微信导流这条路,逼着团队另寻出路把力气放在微信内容上发布一些茶文化文章。等到微信自己出了支付时,艺福堂的粉丝也已经聚集了一定的数量,于是就开始微信店铺的营销活动引导微信支付。属于内修,吸纳外力的代表。
看过茶叶电商销售成功案例的人还看了:
1.茶叶电商成功事例
2.茶叶电商经营成功的例子
篇4:电商成功案例
传统行业结合微信微博等新兴的工具转型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所安装的APP,总体来说,99%实用性不强,粘性不够高,打开率低,一旦升级就遭遇就有被卸载的风险。微信5.0的推出给传统企业提供了一个契机,开发安居客这个帐号的时候,安居客副总裁蒯佳琪告诉团队,要注重结合微信平台的私密交互性、移动性和安居客本身的房产属性,带给用户更加个性化的贴身服务。由此,微信5.0上线后,聚合了“(房产)百科、活动(看房、团购)、找房”三大功能,为各个不同需求的找房用户提供一站式全景微服务。
我们身边有很多需要买房子的人,时常会遇到一些政策、贷款和户口之类的问题,上网查询耗时耗力众说纷纭,都不知道要听谁的才好;想找个专家问问有没有渠道。所以,在设置“百科”这个功能时,安居客罗列了用户最关心的房产问题,包括贷款、户口问题等,另外,当用户遇到具体问题时,有房产专家团队在线为用户服务,及时并权威的为用户解答疑问。
新房看房团一直是安居客的拳头产品,这个功能为用户提供整个安居客看房活动过程中大到报名、评价,小到午餐提醒,无微不至的服务与互动。再也不用那些冗杂的宣传单,只要扫一扫,加入安居客房产助手,就可以获得一部看房神器。同时,不定期的推出一些线上游戏,用户可以参与并互动。
作为专业的找房服务账号,安居客的“找房”功能打通了Touch Web,新房、二手房、租房房源均可在线同步查找。打通Touch web节省了用户访问网站的流量。同时,支持直接输入关键字搜索房源,以及发送地理位置查看附件房源的功能。这一功能大大缩减了寻找房源的繁琐过程,通过简单的定位,自动为用户筛选需要的房源并推荐。
可以说,这款微信服务账号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摆脱了PC的束缚,超越了同类的微信帐号甚至一般的APP。真正达到包含找房、看房、各类房产相关知识的一站式服务。
篇5:电商成功案例
迷糊的代工厂
罗马仕的雷桂斌是一个做了十年笔记本电池的代工厂老板,众所周知,从开始,笔记本出货量下滑,平板电脑和手机对笔记本的取代趋势很明显,老雷做了十年笔记本电池总算做到了这个小细分领域的世界冠军,但是,这个产业“日薄西山”了。
老雷受够了代工厂的辛苦,狠下一条心,一定要转型,做自己的品牌。
问题是,怎么转?
跟其他代工厂一样把自己的产品放到网上去卖?是淘宝上卖还是天猫上?是做自己的官网B2C还是去京东?要不要找个团队做渠道做品牌?或者策划什么事件引爆一下下?
太纠结了,方向太多了,选哪一个?
正当老雷觉得心里没底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建议他去学习学习,寻找一下电商的感觉。
果不其然,老雷收获很大:
一个是韩都衣舍的买手制培养过程和思想,这对后来老雷的渠道与品牌布局,很有影响,我待会再说。
另一个就是派代创始人邢孔育明确告诉老雷,就做天猫,“你这种转型必须借助天猫,所以你别想那么多了,这种背后有工厂优势的企业,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势,别到处折腾了。”
老雷这下想明白了,电商这事虽然看似高深莫测,但在开始阶段必须聚焦一点,所以立马把所有精力、所有目标设定为天猫开店。
传统企业出身的老板们,不缺实战,不缺经营,但就是需要“过来人”能把电商这个事儿给讲明白,才能从思想上彻底转变。
但是,光老板想明白还不行,公司高管都要明白,否则大家沟通不在同一个频道,执行不下去。比如老雷回去后,跟总经理(老雷的弟弟)沟通电商布局,却很难达成共识,后来直接送老弟也去总裁班学了一圈,大家再沟通的时候,就顺畅多了,老雷的布局也可以贯彻了。
把目标放简单
老雷是代工厂出身,对电商渠道选择的迷茫有情可原,要知道,、的时候,大家对上淘宝、做B2C、上京东、开线下店等各种渠道认识,纷纷扰扰很是模糊,但是在产品上,老雷一点都不模糊,他对于自己将要做的产品方向的选择,很清晰。
自己是做笔记本电池出身的,转型做移动电源,技术难度不大,难的是什么?
第一,我要做几个?
第二,我要做成什么样?
这两个问题,最能反映你在这个领域的决心!
国内的移动电源是一个特别浮夸的市场,虚标容量(五千毫安的,能标10000多)的咱就不说了,很多山寨厂家把各个模块一组装,弄出几十个型号就开卖了。
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在坚持着原则,但走的是高价路线,目的就是要区别山寨产品。
老雷觉得,自己的机会就在这儿。我既要把产品做实,又要把价格降下来,跟山寨品相比,我最耐用;跟知名品牌比,我就要便宜;同时,依托自己笔记本电池的优势,做出一个既能给笔记本充电又能给手机、平板电脑充电的产品,还能用于车充。
我在之前文章中曾经提到,品牌首先要选定价值——你准备给消费者提供什么?罗马仕的老雷就选定了这一明确的价值。
跟别人不同的是,他没有立刻拿出产品去卖,而是默默的研发了一年半,直到3月才上市。
为什么?要知道移动电源市场可能也就火几年,有必要这么费劲研发吗?很多同行也不了解,觉得很奇怪。
其实这个领域虽然没有技术含量,但化学转电能这种技术还是有很多细节可以打磨的,充电的时候不能发热,否则影响寿命。
而背后的故事也很老套(所以我不描述故事的情节,而只是分析背后选择的思路历程),就是老雷大部分时间一直潜心打磨产品,做出几十个型号,然后分批实验销售效果和市场调研,最后,只选定一款推出来(现在又陆续推出几款,但一开始,只选一款)。
他不是选择细分市场,做差异化的型号,而是选择主流市场,所以这一款产品要选择极简风格,跟苹果一样。
但是,在价格上,毫不留情降价,打超值概念,远远超过客户对移动电源的期望。当时整个行业里面类似的产品价格是128,他们一来就卖到99,直接砍掉1/4,很多同行降到99,他们又降到69,“69已经是成本价,69我工厂出货已经赚了一点点,零售我可以不赚钱,但你能跟吗?”老雷对自己的成本控制很自信。(69元的产品每个月销售30多万个)
推出的第一个月卖了一万多个,20双十一一天卖了30多万个,超过两千万的销售额,整个3C类目排名第一,到今年三月份,整整一年了,销售额接近五个亿,无论是淘宝还是京东,全网第一。
成为类目第一之后,各种资源就倾斜过来了,这个时候,你再丰富产品,拿出利润款,水到渠成,这就是老雷用了接近两年的时间,打磨产品带来的基础竞争力。
说到这里,应该可以回应开头的意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小米模式”?看惯了营销流行榜起起落落的人,对那些包装出来的概念应该有一定的鉴别力。抛开一个又一个扑朔迷离的、高大上的名词,其实小米成功模式的总结只有两条:
第一,一开始专注打磨一款产品;
第二,毫不留情的价格战!
你看,小米就是用粉丝营销包装起来的价格战,要是雷军就说自己是打价格战的,那完蛋了,经济人物,绝不会给他。
这两点看起来很掉价,却很本质,也很管用!
只是当初老雷定这个思路的时候,“小米模式”还没出来,那个时候,小米还在和周鸿祎对掐,等到小米成功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和雷军用了同样的路数。
很显然,你做的型号越多,你开发的成本越大,你就不能有规模优势。工厂最重要的就是规模效应对整个供应链带来的价值。
但是,老雷比雷军(才发现,两个人都姓雷,莫非姓雷的都喜欢这个模式?这个发现好“雷”人)有一个优势,他们供应链反应极快,若是今天投料,明天中午成品就做出来了,下午就发走了,几乎O库存。这就是代工厂的“快速”规模化能力,但是,这个能力只有在产品型号简单的背景下才能实现。
这一节开头的问题,为什么那么重要?也在这里,你的营销模式和你的供应链能力是需要匹配的,这样才能在全链条上叠加势能。
风险也很大
尽管我把过程轻描淡写,但老雷其实并不轻松,一是源于电商变化太快,比如腾讯和阿里的O2O之争,说不定罗马仕也要考虑O2O的布局了呢,所以老雷每次去派代复训,都不断跟圈里人打听电商界的变化。
这个时代,最怕的就是昨天的成功经验,往往就是明天的绊脚石,所以老雷只做线上,也不安全。
何况,老雷所处的移动电源行业被大家长期看淡,这个行业还能火多久?居然花费这么多的实践打磨产品,万一,一两年之后,这个产业跟笔记本电池一样日薄西山了,老雷岂不是很吃亏?
这就要提到刚才说的买手制了,给了老雷很多启发。
笔记本电池,他做到了世界冠军;转型移动电源,一年就做到国内全网冠军;那么自己这些年打造出来的究竟是产品生产能力还是产品塑造能力?
这有着最本质的不同,因为选择的方向不同,意味着自己企业的体制究竟是一直做生产工厂还是做产品平台?
老雷之所以很欣赏韩都衣舍,就是感觉这个企业的买手制其实是产品平台、品牌平台,这样的企业是在市场上最有活力的。
自己所在3C配件领域,其实也有这样的机会做产品平台,也就是渠道品牌,做3C配件的屈臣氏,有何不可?
用打造罗马仕的精神打造一个又一个3C配件,最后成为一个高品质的渠道品牌,自己的转型才有意义,否则从笔记本电池到移动电源,这都是阶段性竞争力,做到冠军又怎样?还不是说没就没,就跟诺基亚似的。
这才是转型的最终目的,你有这样的决心之后,才会从头倒推自己的体制,重新组合一批具有产品精神的产品经理,聚在一起,这才是更有意义的事儿。
而这件事,老雷打算用十年去做,所以去年一年的这点成绩,他拜托我,不要写的太厉害,他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篇6:茶叶电商成功事例
微信对电商来说一开始其实就是个沟通平台,因为淘宝上旺旺的信息送达率较低,很多品牌和商户在最初开通微信公众号时的想法就是想把有客户用微信聚集起来,然后等有活动时候给客户发个微信通知,或者处理下一些售后问题什么的。直到后来粉丝越来越多,一些人开始有了一些做生意的苗头。PC互联网时代的逻辑是拼流量入口,拼取悦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拼品牌的魅力和深度。就这样,微信给了一些新商户和品牌一个机会。随着新农业的投资日益升温,关于新农业的玩法大家也在积极摸索。今天来介绍几家在微信上玩挺不错的茶叶店铺。
文化吸引粉丝主动拥护品牌
2011年成立的茶品牌“乡土乡亲”,其玩法是一个商业闭环,上游是农作艺术家,品牌运营者提供了整套品控体系和相应的标准,茶农为品牌契约种植。下游是消费者会员制。模式简单说来就是上游契约种植,下游会员制,产品是中高端的定位。茶品客单价在600-700元左右。
杭州城市茶会
因为产品小众和商业模式新进,乡土乡亲当时在淘宝上架的时候只有4款茶产品,这在PC互联网时代是缺点,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却有可能是优点。“乡土乡亲”运用其策划手段,一方面,让自己的粉丝更多的参与产品新产品的封测,吸收粉丝有价值的建议,让产品真正上市时有更好的体验。另一方面,与当时粉丝活跃度较高的微信自媒体“逻辑思维”合作,做了几次跨界营销,双方一起策划了如“奢侈的味道、罗列”等微信营销活动等,如此一来快速的聚集了一大批忠实的“乡土”粉丝。
除了内容运营,“乡土乡亲”在各个城市举办线下的城市茶会,整个城市茶会的主办、茶友召集、传播均通过微信完成,使得茶铺保持了较大的用户粘性以及活跃度。目前,已经在乌鲁木齐、杭州、北京、西安、上海、深圳等地举行数十场茶会。在未来还会在坦桑尼亚、纽约、洛杉矶、伦敦、多伦多等世界各地举行多场城市茶会。这些线下资源全由“乡土“粉丝自发贡献。这是一群不容小觑的粉丝,也是因为有了这群粉丝,开通微信支付后,两周时间,“乡土乡亲”微信茶铺销售额已达数十万人民币。
另一个走O2O线上聚粉线下聚会的福建茶品牌“寻慢”,因为地处信息落后的偏远山区产品源头,对淘宝平台的运营经验还比较缺乏,也没有淘宝流量的投入。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较大的接近产品上游,打“不重包装重原装”的牌,也可以以产品文化进行突破。
“寻慢”目前团队5人的重点逐渐从淘宝C店转移到微信店铺,前期主要靠微博带动流量,产品文化的传播,让“寻慢”产生了不错的回头率,利用熟客带动新客。现在每天的流量超过淘宝好几倍,保持稳定的日均下单率和转化率。处于缓慢但稳定的发展节奏。
移动趋势优化购买流程提高订单转化
相比“乡土乡亲”和“寻慢”的小而美运营模式,茶叶商城紫云祥和淘宝第一茶品牌艺福堂要略显土豪。紫云祥是一个正在销售渠道转型中的品牌,拥有多数量的实体加盟店,开辟了专门营运自主品牌的线上商城,线上团队有39人,分有产品研发、广告推广、网站技术、客服、数据分析、配送、人事等部门,PC端日销售额在6—12万之间,新产品上市会更高些。因为用户购买习惯的发展趋势,市场敏感度高的成熟品牌眼光自然瞄准了对未来移动端的战略卡位。微信支付开放后,紫云祥希望通过微信更为优化支付手段,将官网的流量尽可能的实现成交的转化率。也将微信商城作为重点来进行发展。目前,团队正聚集力量研究PC端引流和粉丝通去到推广的方法。
艺福堂同样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茶叶品牌,在淘宝茶叶类目中,艺福堂的销售额一直稳居第一。也是第一个开设微信店铺的茶品牌。艺福堂原本的想法是,用微信把信息推送到客户,把微信的流量导到淘宝落地交易。可是2013年淘宝屏蔽了微信,断了微信导流这条路,逼着团队另寻出路把力气放在微信内容上发布一些茶文化文章。等到微信自己出了支付时,艺福堂的粉丝也已经聚集了一定的数量,于是就开始微信店铺的营销活动引导微信支付。属于内修,吸纳外力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