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欢迎阅读借鉴。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篇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5、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篇2: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演讲稿

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演讲稿

——对“为人、为师、为学”师德建设的一点感悟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屈指算来,从教已经十多年了,但至今不敢自称学者。与学生的交流中,也不会自称某某老师,而只是以名字作为身份介绍。因为我深知,“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身边有无数平凡而优秀的同行。三尺讲台,走上去,教书育人;走下来,为人师表。我不敢说对师德师风有很深的理解。但我知道,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和教化,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这里只简单谈谈我对“为人、为师、为学”的一点体会。

一、师道在勤。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要造就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新时代为人师者,要对科学负责,以渊博的学识和知识的更新作为支撑。我们不必有那些耀眼的世俗光环,但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实事求是的学风,却应该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讲台是老师的舞台,要让每一节课都是一次精彩的演出,让学生有所收益,教师必不可少的功课就是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改进方法,探索教学规律,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实效。在新时代,热爱教育事业不能仅仅表现为埋头苦干,更应体现在通过科研创新注重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让教学与时俱进,生机蓬勃。我们要有敏锐的视角和灵动的心思,要带着智慧去教学、去管理。多年来,我一直抱有一种朴实的理念,就是无论学什么,做什么,学一门就要像一门,做一行就要像一行,不让别人为你操心,说你的闲话。教师无疑属于知识分子群体。关于知识分子,有很多种定义。艾森豪威尔最欣赏的定义是:用比必要的词语更多的词语讲述比自己知道的事物更多的事物的人,就叫知识分子。我们千万不要当这种知识分子。王小波说,他特别喜欢把知识当作幸福来传播的数学教师。我们要尽量做这样的老师。

二、教师,应该有高尚的个人品格。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肩负着教授学业的职责,同时也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崇高理想的布道者,社会规范和价值的传递者。黑板上,我们写下的应是真理,擦去的应是功利!老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的教化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应率先垂范。教育学生要诚信,自己就应有磊落的言行;让学生避免浮躁,自己就多一些坦然和淡然。老师不需要反复念叨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细微处见精神。学生更愿意用自己的'眼睛来读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当然,老师们在社会进步和高校改革的背景下也经受着巨大的压力,要发论文,要完成教学工作量,要好好备课,有学术研究的压力,要准备经常填写各种量化的表格,还要赚钱买房子、成家、养孩子,的确不容易,很辛苦。但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所以当我们守住心灵的宁静,当我们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繁重的工作,力求做好每一个细节的时候,身教重于言传,学生们会更觉可贵。

三、教师的别名应该是爱,是良师更是益友。“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相信读过冰心作品的很多人,都记得她的这段话。事实上,学生特有的“向师性”是我们教育成功的关键。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灭一个希望。信心往往会成为自信的源泉,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成才的老师,最能激发出学生的潜能。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爱就是对学生少一份埋怨,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因此,除了必须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功与学术研究的基本功之外,还要有爱心,要爱护学生,把他们当朋友,用爱心影响他们的心智发展。爱因斯坦说过,学校要培养和谐的人,而非专家,是那种既富于个性又有益于社会的人,这就离不开爱心。凡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爱心都很重要,特别是教师、医生、司法三个行业。作为教师,如果没有爱心,你的才华再出色,也不可亲。当然,如果没有一定的才华,你也不可敬。

四、教师也应保持做学生的心态,经常换位思考。我们都曾经做过学生,现在面对学生还常常惊讶地发现和学生仍有着这样那样的相似之处。回想自己坐在讲台下的时候,总是对台上的老师有各种各样期待。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要想做好教师的职业,先要做好学生,而且要准备做好一辈子的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我看来,只有先做好学生,你才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受学生欢迎的,才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是什么,你会经常自觉地进行换位思考,在这样的思考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只有准备做好一辈子的学生,你才会始终带着一份谦卑与敬业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生和一个多少有些难度的职业。面对不同面孔的学生,要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要学习他们的淳朴善良,尽量保持年轻的心态,适当天真一点、幼稚一点,好好地创造生活,享受生活,不要太成熟,不要成熟得很世故,不要世故地对待不同家庭背景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世故地对待你的教师职业。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说,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我自己就有一种先做好学生,还要做好一辈子学生的信念,坚定不移。还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有换位思考的习惯。当学生时,我就想,如果我是教师,这门课该怎样教更好;后来当了教师,我也常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喜欢什么样的教师来教这门课,怎样教才会让学生收获更大一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我觉得,做一个能在评比表上合格的教师不难,在同行的经常性评比中,评出一个“优秀教师”也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做一个让多数学生在心里觉得“合格”,并能留在某些优秀学生的记忆深处、影响他们良性成长的教师。要让学生觉得合格的标准才是真标准,而且要让他们毕业后也觉得你依然合格,依然值得牵挂,让他们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拥有你这样的教师感到欣慰。在这方面,我自己做得并不怎么出色,我总觉得,学生给我的远远多于我给他们的,如果他们过于客气,我反而觉得不安。有人说,“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会对学生的整体起到真实的影响。”我认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我们应该经常思考的不仅是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关键是要思考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能够教出底气、品位和尊严来的好教师。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篇3: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发言稿

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发言稿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势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近代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是一个刚走上讲台时间不长的青年教师,教学工作刚刚起步,我经常深思如何做一名称职的老师。我觉得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精通的业务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条件。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德高为师”。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要充满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要“为人师表”,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职,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要热爱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对难管理的同学,不能一味抱怨,叫屈。“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感化学生。这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是对教师职业的.负责,是对国家,对社会高度责任感的最真实体现。因为真正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一份感恩的情怀,一道崇高的信念,一份不灭的追求。

其次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精通业务知识,“学高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今,社会高速发展,各种新知识,新理念层出不穷,如果不注重学习必将落后潮流。要是教师仅靠自己当学生时代掌握的知识来应付教学,就有可能在细节方面传错道,授错业,从而解不了惑,甚至误人子弟。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教师也失去兴趣,信心和尊重。所以我们要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切不可以认为自己的“一桶水”足够拿出“一杯水”来给学生,而不思进取,不去学习,不能仅仅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要不断进取,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让自己成为一支永远燃烧的火把。

另外,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技高为师”。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转让真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让学生发现真理,就需要好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科学的施教方法,把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要能够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恰当有效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有开拓精神积极开展教育与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就应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为灰烬,把毕生献给伟大的教育事业!

篇4: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演讲稿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屈指算来,从教已经十多年了,但至今不敢自称学者。与学生的交流中,也不会自称某某老师,而只是以名字作为身份介绍。因为我深知,“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身边有无数平凡而优秀的同行。三尺讲台,走上去,教书育人;走下来,为人师表。我不敢说对师德师风有很深的理解。但我知道,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和教化,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这里只简单谈谈我对“为人、为师、为学”的一点体会。

一、师道在勤。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要造就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新时代为人师者,要对科学负责,以渊博的学识和知识的更新作为支撑。我们不必有那些耀眼的世俗光环,但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实事求是的学风,却应该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讲台是老师的舞台,要让每一节课都是一次精彩的演出,让学生有所收益,教师必不可少的.功课就是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改进方法,探索教学规律,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实效。在新时代,热爱教育事业不能仅仅表现为埋头苦干,更应体现在通过科研创新注重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让教学与时俱进,生机蓬勃。我们要有敏锐的视角和灵动的心思,要带着智慧去教学、去管理。多年来,我一直抱有一种朴实的理念,就是无论学什么,做什么,学一门就要像一门,做一行就要像一行,不让别人为你操心,说你的闲话。教师无疑属于知识分子群体。关于知识分子,有很多种定义。艾森豪威尔最欣赏的定义是:用比必要的词语更多的词语讲述比自己知道的事物更多的事物的人,就叫知识分子。我们千万不要当这种知识分子。王小波说,他特别喜欢把知识当作幸福来传播的数学教师。我们要尽量做这样的老师。

二、教师,应该有高尚的个人品格。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肩负着教授学业的职责,同时也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崇高理想的布道者,社会规范和价值的传递者。黑板上,我们写下的应是真理,擦去的应是功利!老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的教化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应率先垂范。教育学生要诚信,自己就应有磊落的言行;让学生避免浮躁,自己就多一些坦然和淡然。老师不需要反复念叨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细微处见精神。学生更愿意用自己的眼睛来读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当然,老师们在社会进步和高校改革的背景下也经受着巨大的压力,要发论文,要完成教学工作量,要好好备课,有学术研究的压力,要准备经常填写各种量化的表格,还要赚钱买房子、成家、养孩子,的确不容易,很辛苦。但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所以当我们守住心灵的宁静,当我们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繁重的工作,力求做好每一个细节的时候,身教重于言传,学生们会更觉可贵。

三、教师的别名应该是爱,是良师更是益友。“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相信读过冰心作品的很多人,都记得她的这段话。事实上,学生特有的“向师性”是我们教育成功的关键。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灭一个希望。信心往往会成为自信的源泉,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成才的老师,最能激发出学生的潜能。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爱就是对学生少一份埋怨,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因此,除了必须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功与学术研究的基本功之外,还要有爱心,要爱护学生,把他们当朋友,用爱心影响他们的心智发展。爱因斯坦说过,学校要培养和谐的人,而非专家,是那种既富于个性又有益于社会的人,这就离不开爱心。凡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爱心都很重要,特别是教师、医生、司法三个行业。作为教师,如果没有爱心,你的才华再出色,也不可亲。当然,如果没有一定的才华,你也不可敬。

四、教师也应保持做学生的心态,经常换位思考。我们都曾经做过学生,现在面对学生还常常惊讶地发现和学生仍有着这样那样的相似之处。回想自己坐在讲台下的时候,总是对台上的老师有各种各样期待。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要想做好教师的职业,先要做好学生,而且要准备做好一辈子的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我看来,只有先做好学生,你才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受学生欢迎的,才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是什么,你会经常自觉地进行换位思考,在这样的思考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只有准备做好一辈子的学生,你才会始终带着一份谦卑与敬业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生和一个多少有些难度的职业。面对不同面孔的学生,要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要学习他们的淳朴善良,尽量保持年轻的心态,适当天真一点、幼稚一点,好好地创造生活,享受生活,不要太成熟,不要成熟得很世故,不要世故地对待不同家庭背景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世故地对待你的教师职业。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说,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我自己就有一种先做好学生,还要做好一辈子学生的信念,坚定不移。还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有换位思考的习惯。当学生时,我就想,如果我是教师,这门课该怎样教更好;后来当了教师,我也常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喜欢什么样的教师来教这门课,怎样教才会让学生收获更大一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我觉得,做一个能在评比表上合格的教师不难,在同行的经常性评比中,评出一个“优秀教师”也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做一个让多数学生在心里觉得“合格”,并能留在某些优秀学生的记忆深处、影响他们良性成长的教师。要让学生觉得合格的标准才是真标准,而且要让他们毕业后也觉得你依然合格,依然值得牵挂,让他们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拥有你这样的教师感到欣慰。在这方面,我自己做得并不怎么出色,我总觉得,学生给我的远远多于我给他们的,如果他们过于客气,我反而觉得不安。有人说,“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会对学生的整体起到真实的影响。”我认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我们应该经常思考的不仅是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关键是要思考怎样才能成为一名能够教出底气、品位和尊严来的好教师。

篇5:师生演讲: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夜阑人静,耳边又传来那熟悉的歌声 :

任风/翻阅背影的日子/烛光将记忆/摇曳成孩子的身影/夕阳/便凝重了教师魂……

曾经怀着对远方神圣的热切向往,为了朝拜远方那心目中的圣地,青年教师们把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中年教师们将家庭搁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老教师如老黄牛一般埋头苦干而不知疲倦。他们,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他们,犹如辛勤的农夫,钟爱自己的这片土地,一年又一年精心耕作、无私奉献。

我永远忘不了读大一时的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工程课。那天我们提前到了指定的教室,预备铃响了,大家叽叽喳喳的聊天声并没有停下来。这时,有同学注意到进来了一位杵着双拐的人,背着笔记本点脑,正微笑着看着我们,大家都好奇地看着他,他就是我们的老师?不会吧!几个比较捣蛋的男生在后排嘀咕着。前排的几个同学赶忙跑上前想帮他把笔记本电脑接过来,并上前搀扶他,可是他笑笑拒绝了。

他走上讲台,并没象我们所想的那样坐到椅子上,而是站在讲台边,这时候教室里已经是鸦雀无声了,“大家好,我叫王峰,从今天开始将由我为大家讲述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他广博的知识,流利的讲解很快就吸引了我们,而且在两个小时的授课中他没有一分钟是坐着的,一个健康的人站那么久也会很累,不要说是一个没有双拐就连站都站不起来的残疾人。

每次上课他都准时到教室,无论刮风下雨。由于他不方便写黑板,他都是在电脑上演示,所以每次上课都要背一个沉甸甸的笔记本电脑,有的时候还要加上一个投影仪。他给我们上了两年的课,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他坐在椅子上讲过课。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教学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个同学。后来我们还知道,他是思科网络学院的负责人,计算机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还是云南省优秀青年教师,我们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看到他也让我们感到惭愧,一个残疾人能够取得这样得成就,我们却连他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当我们把这个想法告诉他时,他只是轻轻地笑了笑。——我承认,王峰老师是我最为尊敬的一位老师,也是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一位老师。

——从王峰老师身上,我读懂了“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用言和行诠释了“教师”这两个字的全部含义。

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呼,它如磁石吸引我游离的目光,安抚我躁动的心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辛勤耕耘的同时,自然会有收获和回报。我逐渐感悟到人生的哲理:甘于寂寞是成熟的标志。因而我感觉自己在前进,在成长。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培根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是收集,不应该像蜘蛛只从肚里抽丝,我们应该像蜜峰,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篇6:大学生诚信演讲稿:以诚为本,以信立行

大学生诚信演讲稿:以诚为本,以信立行

诚信对于大家来说也算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就其概念而言,我想都已明了于心。但是理论和实践毕竟是有差距的,否则也不会一再地出现那些负面消息了。

康德曾经说过:“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人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依然璀璨明朗,而俯察内心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则,有些却需要我们再次呼唤。就比如诚信。

狼来了”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吧,作为诚信的启蒙教育在社会广泛流传。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历史长河中,诚信精神日积月累,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讲诚信的人也必将受人尊重,爱戴,和信任。古有商鞅立木取信,取得百姓的信任,从而顺利地推行新法实施。季布一诺千金,最后也是凭着信任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事例更是数不胜数。华盛顿小时曾用小斧砍到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小树被砍十分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试问大家会怎么做,是惶恐不安还是悄悄隐藏这一切?当时的他还只是个孩子啊!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直言不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的多。

同样是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却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辞职。克林顿也曾因在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去。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而另外两位却因撒谎而在政治上留下污点。

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信誉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无形的财富。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信”一直被人们看作是做人之本,立身之本的。诚实做人,本分做事,是成就大事业的基础。诚信,能给你带来一生的财富。

富可敌国的沈万三,他的生意经里就必定少不了两个字,那就是“诚信”。做生意非一次而富,诚信会是你值得很多人信赖,也会有很多人值得你信赖。

说完沈万三,我们再来看一个负面事例。我相信,三鹿事件大家应该都不会忘记。现如今,我们也会用其来调侃他人,“你是喝三鹿长大的吗?”这句话看似玩笑,然而却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三鹿奶粉这一行业丑闻,不仅是一个产品的质量问题,更是一个企业诚信的缺失。

听完这些,我们再来看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小事―“补投一块钱,让诚信精神落地”。河南郑州的一个大妈上车后发现自己忘带零钱,几天后,大妈专门在等这辆车,投完币后就离开了。有些人可能会说,不就一块钱嘛,至于吗。然而诚信面前无小事,诚信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这样的人就在身边,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为。让我们以诚为本,以信立行。

文字: 财管1602 吕淼

篇7:兵以诈立成语解释

兵以诈立成语解释

【成语原文】:兵以诈立

【标准发音】:bīng yǐ zhà lì

【繁体写法】:兵以詐立

【兵以诈立是什么意思】:兵:军事,战争;诈:欺骗。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计谋迷惑对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兵以诈立成语接龙】:草木皆兵 → 兵以诈立 → 立业安邦

【用法分析】:作宾语、定语;指用兵策略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

【bīng yǐ zhà lì】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兵以诈立,以利功,以分合为变者也。”

【对应近义词】:兵不厌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