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動的3分間”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高宝来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荐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宝来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荐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高宝来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荐读
高宝来,生前是北京市GA局海淀分局恩济庄派出所的驻区民警。他曾每天清晨六点半和每天下午放学,一天两次,护送辖区小学的孩子们上下学,一坚持就是五年,直到自己生命的尽头,孩子们都叫他“警察爷爷”。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位于北京繁华的西三环路旁,每天早晚,接送孩子的车辆,常常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20xx年,55岁的高宝来接管这个辖区,他觉得只有解决拥堵,才能让孩子出入校门更安全。因此从这天起,孩子们在每个清晨,都会看到这个警察爷爷。
拉开车门,接过书包,关上车门,只用七秒;送孩子们走到安全地带,来回也只有四十米。但这“七秒钟”“四十米”,却可以让接送车辆在校门口的停留时间,从10分钟,减少到10秒钟,大大减缓了道路拥堵。近5年时间里,“七秒钟”“四十米”这个简单的动作,高宝来重复了40多万次。
然而家长和孩子并不清楚,校门口站岗的活儿严格来说并不是高宝来的分内之事,在这里忙完他会赶到警务站,开始一天的驻区工作。
20xx年春节,一直没休息的高宝来发烧了,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肺癌晚期。
住院治疗期间,高宝来的手机总响,都是社区居民打来的`电话,要找老高办事情。虽然已经说话困难,老高还是一一接听,告诉对方自己生病了,然后把代管民警的电话用短信发过去。
老高全家住在一套57平方米的两居室里,妻子因患肝硬化需要长期治疗,家庭负担比较重。
然而生活俭朴的老高,在心里却总是装着别人,即便是帮助别人,他也会顾全别人的感受。曾经一位外地群众因为丢失了看病的钱找到警务站,高宝来二话没说自掏腰包为她垫付了3200元医药费并带她看病。如今,这张欠条依然静静地躺在老高的抽屉里。
20xx年5月22日,高宝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59岁。根据他的遗愿,亲属将他患病期间,收到的捐款共计44万多元全部捐出,用于牺牲民警抚恤和白血病患儿的救治。
篇2:学习高宝来先进事迹心得体
中央政法委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全国政法机关迅速开展学习宣传高宝来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并将学习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过硬政法队伍建设、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和引导广大干警以高宝来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勤勉敬业,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为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高宝来,生前系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区分局恩济庄派出所驻社区民警、一级警督,5月22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58岁。他从警35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后五年,每天早上在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门前疏导交通,保护孩子平安入校,受到学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成为当地群众眼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曾荣获个人嘉奖12次,被中央宣传部追授为“时代楷模”,并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
通知指出,高宝来同志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优秀代表,其先进事迹突出感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示范引领作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信念坚定、执法为民、业务精湛、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良品质和职业操守。
通知指出,高宝来同志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立足本职为党和政府分忧。,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从专业技术岗位下沉到社区。五年来,他用8个u盘、90余万字的9本工作笔记、13本工作台账,换来对社区情况的全面熟悉和掌握,用24小时的全天候在岗,赢得了“免检放心社区”的评价和口碑。全体政法干警要学习高宝来同志不忘初心、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依法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通知指出,高宝来同志扎根基层一线,用真爱赢得群众的真情,以真心架起联系群众的心桥,用实际行动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常年义务照顾孤寡老人,关心帮扶患精神疾病和家庭困难群体,积极协调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联系施工队将坑洼不平的道路修好,为200余户居民解决供暖“老大难”问题。他数年如一日,每天清晨6点半在海淀区实验小学门前拉开车门、接下孩子、关上车门,再把孩子送到安全地带,一连串平常却不平凡的动作只需要7秒,却做了40多万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群众心中立起了一座信任的丰碑。
在他的影响下,北京市交通治安秩序复杂的小学校、幼儿园门前挂牌成立了203个“高宝来爱民服务岗”,成为新时期警民共建的品牌。全体政法干警要学习高宝来同志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本色,满怀真情服务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向人民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
通知指出,高宝来同志创造性地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练就了过硬的群众工作本领,在实践中总结的驻区民警工作法被广泛应用和推广。他为社区购置报警器,更换、翻修监控设备百余个,积极搭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无死角”社区治安防控网,形成了一道隐形的全天候安全防护屏障,实现了平安社区建设新跨越。全体政法干警要学习高宝来同志默默奉献、勇于担当的职业操守,爱岗敬业,积极奉献,勇挑重担,敢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通知指出,高宝来同志淡泊名利、甘守清贫,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他生活极为简朴,家里家外总是警服在身,一件风衣穿了10多年也不肯买件新的,但对待困难群众却慷慨大方。他一家四口常年挤在57平米的两居室,妻子病退的工作单位在他的辖区,从未因个人困难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在生命最后时刻,他嘱咐家人将辖区群众自发捐献给他治病的36万余元全部捐献给北京警察协会,用于帮助更多困难民警。全体政法干警要学习高宝来同志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坚守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精神追求,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和安贫乐道、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篇3:学习高宝来先进事迹心得体
高宝来是海淀区恩济庄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自始,他每天都会在海淀实验小学门前义务疏导交通,护送上学的孩子。这样一份坚守持续了5年,感动了很多人。去年年初,高宝来被确诊为肺癌,5月22日离开了人世,享年59岁。如今,孩子们口中的“警察爷爷”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仍在传承。
从本市推行“驻区民警”制度开始,高宝来便成为第一批驻区民警,负责核二院、核情报所、304医院三个社区。起初,上级领导有些犹豫,论责任心、论经验,高宝来无疑都是最佳人选,但“驻区民警”是非常耗费心血的工作,高宝来年龄偏大,担心他吃不消。但高宝来却主动挑起了社区的这份重担。
一上岗,高宝来就发现,辖区内的海淀实验小学门前隐患多,开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多,交通状况很乱。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差,险情随时有可能发生。
于是,高宝来主动担负起了疏导交通的工作,每天一早6点半,他便出现在学校门口,帮忙疏导交通。为了能让开车接送孩子的家长们减少滞留时间,高宝来打开车门,帮孩子背上书包,将孩子护送进校门。赶上雨雪天气,高宝来还会为孩子们撑起一把大伞。护送一个孩子只需要7秒钟时间,从马路的一边到另一边,每天的数百个7秒,换来的是孩子们一路的平安。家长们说,有高警官在,他们特别放心。
海淀实验小学的学生多,一个人照顾好3000个孩子有时忙不过来,高宝来又联系交管部门,协调交警加派警力,联系城管部门,帮忙清理学校门前的商贩。
高宝来坚持了5年,直到20大年初四病倒。由于肺癌晚期,他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工作岗位。住院期间,海淀实验小学的师生自发捐款,给高宝来送去了36万余元的治疗费用。
“还有一年没有完成……我对学校学生安全保卫的职责。”在病榻上,高宝来鼻子上插着氧气管,说话已经很费力。他所说的一年,是指到60岁退休。如今,高宝来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仍在传承。
为了纪念高宝来,海淀公安分局在海淀区中关村三小等6个小学周边交通状况复杂地段,设立了6个“高宝来岗”,全局机关百余名现职领导干部接替高宝来,为孩子们保驾护航。
在高宝来曾值守的海淀区实验小学门前,恩济庄派出所民警李勇每天负责接送孩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勇说,他要向老高学习,尽最大努力保护孩子们出行平安。
如今,恩济庄派出所已经看不见高宝来高大的身影,同事们说,虽然永远见不到他了,但他常说的话大家都记得,“一个老警察要像一棵老树,扎在一处就要撑起一片天。”
篇4:学习高宝来先进事迹心得体
他匆匆而去,但又似乎从未离去。如今,北京市涌现出203处“高宝来爱民服务岗”。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中关村第三小学、上地实验小学……在全市交通、治安环境复杂的学校和幼儿园门前,更多民警加入到引导孩子平安入校的队伍中来,共同踏上新的征程。
作为一名警察,他没有惊天动的奇幻经历,他的一生很平凡——就像他后来被广为人知的事迹:开车门,把孩子送进学校。5年、900多个清晨、40多万次开关车门、风雨无阻,这个平凡的老警察用平凡的举动,确保了3000多名小学生每天平安走进校园,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高爷爷。
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1月,高宝来被选任为北京市公安局首批驻区民警,来到海淀实验小学。面对新岗位,他充满信心。
海淀实验小学地处西三环花园桥辅路,每天早晚接送孩子的车辆临时停靠,导致学校门前的道路经常面临水泄不通的局面,孩子们在滚滚车流中穿梭,人车混行险象环生。
上任之初,高宝来就观察到海淀实验小学门口的情况,在一段时间的现场观察后,他发现了问题所在:家长几乎全部将车停在校门口路边,下车把孩子送进校门,之后才驱车离去。
高宝来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办法:如果有一个让家长信任的人在学校门前护送孩子安全进入校园,那么车辆就能即停即走,大大缓解秩序混乱的状况。
于是,高宝来开启了他5年来风雨无阻的护送之路。
每天6点30分高宝来就来到学校门前,帮家长拉开车门接下孩子。起初,有些家长不太放心也不太理解他的做法,甚至颇有微词,但高宝来始终耐心细致,坚持不懈。时间一长,随着学校门前秩序的明显改观,家长和老师们都认可和接受了这位热心负责的老民警。
做一个社区护卫者
作为北京市首批驻区民警,高宝来主要负责核二院、核情报所、304医院三个社区,这些社区均是老旧小区,紧邻西三环,人员流动性大,治安形势复杂。
高宝来接管社区第一天,就给自己立下“军令状”——创建群众满意的平安和谐社区。
为做实基础工作,54岁的他学会了使用电脑。8个优盘的社区资料,9个笔记本的社区大事小情,13本工作账本,高宝来通过研读这些资料,对社区情况了如指掌;为了随时处理警情,他的警务装备始终在身侧,即使吃饭也从不离身;为了加强警民联系,他专门印制发放1.2万余张警民联系卡,手机24小时开机,即使节假日也守在社区,只要群众需要,他都随叫随到。
高宝来深知发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重要性,对此,他创立了社区治安联勤防控机制,统一调动单位保安参与社区巡逻防控,并组建了一支60余人的专职巡防队伍。
为巩固群防群治的安全基础,高宝来不厌其烦地找相关单位软磨硬泡,争取支持,以成功案例说服领导加大小区监控设备的投入。
夏天,304医院2台笔记本电脑被盗,案件久侦未破。半个月后,派出所抓获一名入室盗窃嫌疑人,高宝来得知消息后,迅速携带自己收集的视频资料前往比对,通过翔实的视频证据成功破获8起入室盗窃案件。这件事情发生后,更坚定了相关单位领导以科技创安全的决心。在高宝来的全力推动下,社区新增、更换高清探头500多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无盲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以来,高宝来的社区实现了连续三年发案大幅下降,特别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侵财类案件,在同比降幅达到85%。他负责的社区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分局“免检放心社区”,他的警务室成为北京市局公认的“模范警务室”,而高宝来也以他的执着和坚守,取得了海淀公安分局唯一连续3年、36个月考核最优的佳绩。
做一个不留遗憾的人
40年前,高宝来在自己的《高中毕业生鉴定表》里写道:“我非常热爱雷锋,也非常羡慕他那真正的人生。我常想,我要是能像雷锋那样,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人民,那是我最大的荣幸……”
高宝来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为群众付出很多,留给自己的却很少。
,高宝来主动要求从治安总队支援基层到派出所工作,患有心肌梗塞、做过心脏支架的他,却始终干劲十足。
209月体检时,高宝来查出患有肺部阴影,妻子逼着他去复查,高宝来嘴里答应,却骑车下了社区。11月,他咳嗽越来越频繁剧烈,但临近年底任务繁重,他仅靠药物控制,始终没有离开岗位。直到的正月初四,极度虚弱的高宝来才去了304医院,不幸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住院期间,他仍不断接听群众电话,并叮嘱战友帮他落实未完成的工作。在高宝来病情已经严重到说不出一句话的时候,他在一张纸上写下最后留言:祝福孩子!高宝来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其家属将师生们捐献给他的36万元全部捐献给北京警察协会,用于帮助更多困难民警。
在生命最后的旅程,高宝来用自己的行动,不留遗憾地像雷锋那样,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民。
如今,每个上学日的早晨,人们在海淀实验小学的门前仿佛仍然看到高宝来忙碌的身影——北京市交通治安秩序复杂的小学校、幼儿园门前挂牌203个“高宝来爱民服务岗”,宝来精神正在首都公安中薪火相传……
篇5:学习高宝来先进事迹心得体
在当下北京的各个行业中,正散发着一种最有力的“正能量”。他们拥有崇高的道德品质,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高宝来警官便是其中典型的人物之一。
6月23日,在整个北京,共有56个以高宝来警官名字命名的“高宝来爱民服务岗”挂牌启动。北京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王小洪亲自为北京光明小学门前的服务岗揭牌,并值守第一班岗。这足以体现出全社会对高宝来警官的崇高敬意。
高宝来生前是海淀恩济庄派出所民警,在过去的5年时间内,只要海淀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们要上学,高宝来总是会提前2个小时出现在学校门前,护送孩子们过马路进校园。在每天的清晨,这位两鬓斑白的老警官,每次总是身手麻利地拉开接送孩子车子的门,将孩子从车上面抱下来,替孩子背上书包,然后将孩子送到学校门口,这样的动作,他总是一次又一次地不停重复着。而他的这一举措在早高峰的40分钟内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可以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同时又可以缓解校门前的拥堵情况。正如海淀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所言,高警官像是一个移动的安全岗,他的存在为学校减轻了不少压力,“最容易堵的路段因为他反而一点不堵。”
所有有意义的事情都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高宝来护送孩子的行为就一直在坚持之中,从来没有间断过。在过去的5年时间内,无论外面是刮风还是下雨,高宝来总是会早早地出现在学校门前,从来没有“缺勤”现象发生。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要知道,提前2个小时到学校门前,这就意味着每天都必须很早起床,这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很难做到的,需要强大的意志力。而且,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护送孩子上下学并不属于高宝来警官的本职工作,而完全是他自愿做的。鉴于此,高宝来警官的坚持就更显得不容易了。
刮风下雨没有能够阻止高宝来警官护送孩子们的行为,可是当病魔袭来,高宝来警官就无能为力了。今年的大年初四,高宝来警官被确诊为肺癌,因此他不得不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同时也停止了他护送孩子们上下学的这份“工作”。没有了高宝来的上下学,海淀实验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显得非常不习惯,不少学生都不自主地打听起了高宝来警官的消息,最终他们还是知道了高宝来警官生病了,而且是重病。于是,海淀实验小学师生们开始自发捐款,他们一共给高宝来警官送去了36万余元。这些钱寄托着全校师生对高宝来的满满的感恩之心。可是,天不遂人愿,5月22日,高宝来警官,还是医治无效去世,享年59岁。
高宝来警官去世的消息对于海淀实验小学的学生们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们很难想象不久前还护送自己上下学的“警察爷爷”就这样离开了他们。为了表达他们的沉痛哀悼,在高宝来警官出殡那一天,全校师生列队站在校门口向高宝来警官的灵车致敬,送高宝来警官最后一程。可以想见,在这些孩子们心中,早就已经把高宝来警官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因为高宝来警官曾经给予他们亲人般的爱,让他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高宝来警官身在平凡的岗位,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甘于平凡,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他为孩子们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此外,高宝来警官还热衷于社区工作。作为一名社区民警,自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高宝来警官便扎根于社区群众之中,时刻保持着对群众的热爱,真正做到了为老百姓服务,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乐民之所乐。他的工作决定了,他必须每天都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等待着社区工作的咨询与求助。这样的工作在外人看来很轻松,可实际上绝对不是如此,他的工作其实一点也不轻松。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高宝来警官完成得很出色,得到了社区领导与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高宝来警官让人们感受到了正能量。何为“正能量”?所谓的正能量,在任何时期上都有最真实的诠释,它也是我们最潜在的意识。正如物理学中的“正能量”,它只是作为名词来诠释。如今,正能量已经从简单的本意升华成一种象征意义的信息,与我们的情感密切相连。在楼主看来,正能量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值得我们所有人去细心感受,去大力支持的精神。
也许,一些人会认为,所谓的正能量就必须要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其实真的是如此吗?至少楼主并不这么认为。在楼主看来,正能量其实无关乎大事或是小事,那些能够令人感到温暖的事件,那些令人感到温暖的行动,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是正能量。
正能量这种精神对于来说整个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传播正能量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我们的社会要想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要想变得更加幸福,就必须多一点正能量,就必须多一些高宝来警官这样的正能量传递者!

篇6:高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偶尔翻开一份报纸,看到学习高德荣同志的一些事迹,其实,原本身边小事,折射的才是人的精神境界,的确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
言传身教,教儿有道。作为国家干部,尤其是一个副厅级的领导干部,儿子结婚前带未婚妻去昆明拍婚纱照,当时高德荣也要去昆明,但小两口硬是没敢向父亲开口搭他的公车,而是挤了一天的长途汽车。其实只是因为他们知道,一开口就会被骂回来。蹭车和拼车的事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但蹭的是政府的公车、拼的是父亲高德荣的车,他说:“不”。相对于当今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争上头条的花边新闻层出不穷,高德荣是好样的。
秉公执法,不搞特殊。农村有个说法: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但是高德荣的儿子可以证明,考试的道路上,是平等的,人生的舞台是每个人的秀场。高德荣的儿子毕业后回贡山考公务员。有人想,一个副厅级领导的孩子考公务员还难吗?可是,他儿子连考了3年才考上,没有特殊。
心系百姓,大爱无疆。老县长的爱是对老百姓的爱,是心系人民群众的大爱,对当年的贫困户肯阿勇,高德荣与其一直聊到口干舌燥,还帮助肯阿勇家成为了县里的帮扶对象,如今肯阿勇有了像样的住房和稳定的收入,还买了摩托车,孩子也读上了书。对百姓,高德荣就是这么好。
时代在发展,经济在转型,人心却是不能变的,高德荣的精神事迹是他一贯的严于律己,坚持的是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闪亮的党心照耀云岭大地,值得每个人尊重和学习。
篇7: 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学习心得
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学习心得
近日,局组织开展了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活动,认真学习吴大观同志的事迹后,内心感受到了强烈震撼。对党忠诚、无私奉献、严谨务实、积极进取、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生活朴素……一名普通党员共产党员本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何被他演绎得如此精彩?他撼天动地的力量何来?吴大观――一位普通人,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用一生的执著和奉献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誓词,他的精神吸引、感染、影响着每一个走近他的.人。作为一名成长在新中国的青年党员,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着我:
一是学习吴大观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吴大观同志始终保持对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自己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对党忠贞不渝,对党的赤诚之心丝毫没有动摇过。在国家内忧外患,贫穷落后的困难时期,他宁愿放弃国外给出的优越条件,毅然回来报效祖国。我要向吴大观同志一样,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和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贡献自己青春智慧和力量。理想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百折不挠、成就事业。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精神支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进取,扎实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
二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刻苦钻研、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
吴大观同志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求真务实。他知难而进,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科研机构和试验基地。在离开一线岗位后,他仍坚持勤奋工作,不断学习,不忘对航空工业人才的培养。他坚持终身学习,笔耕不辍。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以吴大观同志的精神为动力,立足岗位,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实干报国,创新创业,贡献青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锐意进取,为国家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在良好工作态度之中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努力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三是学习吴大观同志牢记宗旨、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
吴大观同志一生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廉洁奉公。他的一生就是不怕苦、不怕累的一生,他勤恳工作,无私地在本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他无私奉献,先后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万元,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要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做到淡泊名利,以党纪、法规严格要求自己,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好本职工作,心系群众,努力奉献社会。
四是学习吴大观同志清正廉洁、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
吴大观同志一生清正廉洁,不求索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以人民利益和集体利益为出发点,有权而不特殊化,生活俭朴克已奉公。90岁高龄时,依然为航空工业尽心尽力,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不计较个人得失,46年每年多交党费,临终前又将10万元积蓄作为党费一次性交给党,用生命践行着入党誓词。做为一名青年党员,吴大观同志为我树立起一座高尚的丰碑,不仅是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业绩、人格魅力,他的思想光辉感动着每一位党团员。
吴大观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这是一种精神财富,它时刻激励着我们做好本职工作,以己所能为民为国作贡献。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牢牢把握这四点心得体会,见贤思齐,努力进取。坚持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扎实工作,提高工作能力;突破创新,提升工作业绩。注重提升个人责任感、培养良好修养,保持优良状态,发挥优点,克服缺点,自觉以吴大观同志为榜样,以实际行动争创一流业绩。
让我们青年人踏着您的足迹继续前行!
篇8:张贵斌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如何开展学习张贵斌同志先进事迹工作
张贵斌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甘于奉献、不计名利的精神品质。张贵斌同志始终保持朴实纯粹,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不务虚功、奋发进取。张贵斌作为战斗英雄,转业时不要求组织照顾,把去大城市的机会留给了战友,主动申请回到了老家农村,在平凡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一直以来,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以往的功勋荣誉从不提及,连家人都不曾知晓。,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制作建军90周年退役军人专题节目时,张贵斌在节目中说:“我们趴在战友的尸体后面战斗,我这个新兵活了下来,火线入了党。”仍然对战功只字未提。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切实站在改革发展主战场、重点工作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以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精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责任。
篇9:张贵斌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后,从小出生在西柳小码头村的张贵斌毅然选择了参加解放军。“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我要去当兵。”那时,张贵斌结婚不久,妻子刚有了身孕。尽管如此,他还是走进了部队。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的一次重要战斗,战况异常惨烈。
张贵斌当兵不久,却非常勇敢,7天6夜的战斗中,始终守卫在阵地上,枪不离手。“那时候没工夫想别的,就想一定要挺住。我们人少,敌人人多,但我们就是顽强。天上的敌机不停地飞,炮弹把我的腿炸伤了,包扎一下继续上。有的战友倒下了,我就抢时间把他们背回来。我们最后能赢凭的就是不怕死的精神。”张贵斌被炮弹炸伤的左腿上的伤疤至今依然清晰可见,现在还会时常疼痛。可他说,这点小伤不算什么,与许多战友相比,他已经够幸运了,起码活了下来。他还记得同班两位战友的名字:李恩禄、刁凤祥。“我们部队牺牲战友的遗物都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这些年我没能常去看他们……”说到这,老人的声音颤抖了。
因在塔山阻击战中表现英勇,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记大功一次。
北京解放后,获得“人民功臣”称号的张贵斌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们的接见,他本人在1949年2月入了党。家乡的妻子也感受到了这份荣光。二女儿张英说,她小时候听姐姐说,当年父亲的报功书送到家里的时候,一路吹吹打打,大伙都往家里来恭喜母亲。可很少有人知道,张贵斌在外打仗时,妻子和女儿是靠着妻子丁凤珍编草鞋为生,日子过得很艰难。
1954年2月,走了大半个中国,又在战斗中获得两次大功的张贵斌转业回到了老家西柳镇小码头村。本来可以留在广州海关,但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主动申请回乡。当时他跟组织说:“家乡更需要我回去建设。”回乡后,他先后在村党支部、信用社任负责人,之后做过供电所所长,再后来到了农电局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全心全意,不怕苦不怕累。他把证书和军功章藏在柜子里,从未提过自己的功绩。
从硝烟炮火中成长起来的张贵斌,很少计较个人得失,他淡泊名利,对于物质的需求,更是简单又简单。“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能活到现在,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享受到国家给的待遇,已经得到太多啦,不应该再要求什么。”
篇10:张贵斌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以不凡经历给予我们不断拼搏的勇气。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不惧牺牲,参加多次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1954年回到老家海城西柳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一直到1978年10月离休。在每个岗位上,他都听从党的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讲奉献。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用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应该坚持的方向。老人是离休干部,每个月退休金5000多元,但他多少年都住在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用着老家具,两件旧衣服穿了十几年,却毫无怨言、安然自乐。明知道可以享受很好的医疗待遇,但他总是主动放弃,想着能帮国家省一点就是一点。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人的本色。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目标,看到了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现在全市上下正全力实施“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作为鞍山一员,我们要学习他恪尽职守、甘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把岗位当成事业干,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篇11: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高考成绩出来后,张桂梅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山里那群女孩的“报喜”。一向不太爱玩手机的她,对着屏幕一看就是个把小时,直到一一回复完她们的短信为止。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出生,辽宁岫岩人,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称号,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
,当时还在华坪民族中学任教的张桂梅,开始担任儿童福利院的义务院长,从照顾最初的10多个孩子,到现在成为130多个孩子的“妈妈”;9月1日,为帮助困难家庭孩子通过知识摆脱贫困,在张桂梅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使1600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将自己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兴教办学;今年7月,华坪女高有159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150人达本科线,本科上线率94.3%……张桂梅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我们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篇12: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张桂梅同志是“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榜样,是教育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教师典型;是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的先进典型代表。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崇高品格,学习她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学习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要大力弘扬她矢志不渝跟党走、痴心执着为教育、无私无我育新人的崇高品格。
学校要以党建引领,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和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与身边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全国优秀模范教师代表、教师节表彰的先进教师代表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把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让自己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有方。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篇13: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在即将开学之际,屏边县第一中学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活动旨在通过榜样的力量,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工守初心、担使命,甘于为屏边县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在新的学期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屏边县教育事业谱写新的 篇章。
老师们正在观看先进事迹(赵俊摄)学习活动中,大家观看了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发布会。张桂梅同志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信念、艰苦奋斗、锲而不舍,三十余年如一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的感人事迹,深深的感染了在坐的每一位老师。
一中教师 李光明她的精神很让我们感动,尽管自己生病,并且这个病很严重,但是依旧关爱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
一中学师 普艳梅张桂梅老师的事迹真的是让我非常感动,我也是从一名山区走出来的老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张桂梅老师抱着生病的身体,强忍病痛,在教育战线上为了女子高中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丰献,做出了很多的牺牲。学习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张桂梅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教师学习。在将来的工作中,将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标杆,甘于奉献,心系学生,用心、用情教书育人,为屏边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篇14: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8月27日,曲靖市发改委第八党支部举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微党课,专题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
张桂梅扎根华坪教育战线22年,退休后仍然坚守在教育一线,以忘我的奉献精神,创办全国第一家全免费女子高中,身体力行推进教育公平改革,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与温暖,虽然身患重症,仍坚持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贫困山区女孩成人成才。
曲靖市发改委第八党支部老党员们表示,要按照省、市委老干部局要求,通过“四学四做”学习张桂梅同志楷模事迹和榜样力量。第八党支部书记王明智在学些交流中说,张桂梅是一名优秀的党员,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她虽然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的事迹所彰显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我们作为一名离退休党员,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汇集正能量,传递正能量,充分发挥好老同志的余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踏踏实实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为曲靖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和发改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把每一项工作都做细做实做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篇15: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__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21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近日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殷期望。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是党员干部践行“两学一做”的体现,我们要以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为契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社区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廖俊波同志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习廖俊波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廉洁奉公、干净做事的高尚情操。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切实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就是一块阵地、一名党员就是一座堡垒。
我们将牢记嘱托,在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中汲取榜样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不变的初心,用毕生的精力担当起为民服务的使命,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战,为组织工作事业奋斗,沿着廖俊波同志未走完的追求理想信念的道路、敢拼敢闯敢干的道路,继续勇敢地、坚定地走下去。
同时,我们也要对照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查找不足,脚踏实地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工作中,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