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rpulanit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学农日记400字,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学农日记4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学农的日记400字
3月5日,我校组织去了四会贞山区学农基地展开为期三天的学农活动。
在车上,我们有说有笑,同学们都很兴奋,期待这几天不同寻常的生活。基地比我想象地更干净、整洁。从进入基地开始,我们便过起了军人的生活。
在基地里,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套枕头和被子。枕头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在我手中跳来跳去,始终不肯钻进枕套。当我好不容易把被子和枕头弄得服服帖帖时,已累得瘫倒在床上。我不由想到:父母每天都帮我准备好一切是多少辛苦和不容易啊。在这几天学农期间,我学会了自己叠被子、洗碗筷,自己打水和提水,用水桶洗澡、整理自己的衣物等事情,这些事,我在家从未做过,现在做起来既新鲜又辛苦。
在家,我们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试过自己做饭,在基地里,我们举行了一次野炊,老师吩咐我在做饭时给灶加柴,浓浓的烟从灶口冒出来,“感动”得我直流眼泪,不得不到逆风口去避一下。不知吸了多少烟,不知呛了多少次,才好不容易煮好饭,吃着自己煮的饭,觉得格外香甜。
通过三天的学农,我感觉自己长大了,也看到了不足,回去后,我要加倍努力,加强这方面的本领,好面对将来的.独立生活。
篇2:学农的日记400字
这次,我们五年级展开了一次学农活动,在这次活动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发生了许多趣事。我一下车就和教官一起来到了***内,教官和我们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就让我们回到宿舍里去了。刚打开宿舍门,我的心里立刻凉了,床是那么小,被子没套好,中间过道很狭窄,不过,我很快就适应了,因为这是学农。整理了一下,教官就叫我们去上课。
中午,教官叫我们集合,我和我的室友们都飞快地跑了下去,我想应该是开中午饭了吧!一定有许多好吃的东西吧!果然,集合完后教官就带我们来到了饭堂。我看了一下饭桌,只有三盘菜,白高兴了一场。教官一喊坐下我们就立刻开动了。可是,教官却叫我们这一桌起立,教官又叫其他桌的人开饭,他们才开始开饭。站了一会,教官才叫我们坐下,而且教官还对我们说:“下一次要喊开饭才能开饭。”无知的我们被罚了一次。
到了下午,我们开展了选修课程,我报名的是户外拓展。到了那里一看,原来是部队里所说的障碍跑啊!教官叫我们两组两组的比赛,我遇到的对手是一个高个子。一开始,我和高个子比翻墙,他比我高,所以他翻得比我快,让他了。到了第二关走独木桥,我们俩又追平了。后面每一项我都比他快一点,最后我赢了。
晚上,我在快乐中睡着了,我渡过了充实的一天。
篇3:学农的日记400字
今天一大早,天还没有亮,我就醒了。整个宿舍里黑黑的。过了一会儿,204房间里开始闹腾了——好像是在下棋。一大早的瞎折腾什么呢。206的同学还在打呼噜呢。我捂住耳朵,钻在被子里面看《父与子》去了。
吃完早餐后,我们听说要上节青春课。我想:万一把我们男生的××都给女生看那该怎么办……
终于上课了。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千万别让老师给做了示范。幸好,老师只是拿着一张图来讲课。我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否则,我死定了,因为我坐在第一排又离她最近。
上完这节课之后我们就去插秧了。还好,插秧的老师不太凶,我们就可以放松一点。发来秧苗之后,我发现我的秧苗比其他人多。嗯。这下可以多练练我插秧技术了。翠绿的秧苗显得生机勃勃,它们挨挨挤挤地凑在一起,好像在说悄悄话。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让我们把它们种到地里呢?我左手拿着一把秧苗,右手从中间分出一棵秧苗,弯下腰,把秧苗插到泥土里,秧苗东倒西歪地站到那里。我赶紧把它插的再深一些,这样它就站得稳稳的了。插秧要求每两棵秧苗距离五厘米,每两行距离也是五厘米。后面的秧苗我都插得很深,所以它们都站得很稳。我越插越熟练,只用了几分钟就插完了,太不过瘾了......
学农结束后,我们恋恋不舍地坐着大巴回到了学校。如果有机会,我真的还想去学农。
篇4:学农的日记400字
有关学农的日记400字
学农日记难得那么开心的一星期,星期四的早上已开始吹响学农结束的号角,此时,一股想回家的欲望油然升起。我不想再待在这里,可也不忍心对学农基地说“拜拜”。上午的活动是“金秋登高”,待老师带我们来到山脚下的时候,他便开始讲解:“这就是我们今天攀的五郎山,海拔178米”。啊!178米,这也叫登高?我几乎要叫出声来,老师继续讲:“这山虽不高,但路陡,大家要小心。”大家尴尬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两个班排好队如一条皮带钻进山,云雾密布的山顶颇感神秘。路崎岖起来,如一条躺着休息的蛇蜿蜒在山中;树木茂密起来,每一棵都像是欢迎我们的绅士;而路上的.草铺成一块地毯,按摩着脚。耳边没有淅淅沥沥的风声,鸟鸣声,山内是出奇地静。到了山顶,大家不由得惊叹起来,山顶下是广阔的田,几个排列分散的小屋,还有一片新鲜的绿,那是山的风衣。我站在顶上,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的感觉。阳光抚摸着大家的脸,带给群山,带给大地新的活力。我不得不佩服五郎山的一“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周围景色的烘托下,五郎山显得格外地精神。

篇5: 学农日记
11月12日 星期一 天气 晴
昨天是学农的第一天,早上我们满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萧山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也就是学农活动的地点。
我们沿着一条小道径直走到了一个类似于大仓库的门口。因为地方大小的问题,老师采用了错开教学的方法。我们一班先进行土培,二班去参观生态科技馆门口的植物,等种完了土培,我们班再去参观植物。我们土培所用的土是调配出来的营养土,是由叶子等腐烂后的土和珍珠盐以3:1的比例调配所成。老师先让我们各选了一个小小的盆子,然后转身看着老师,仔细聆听种植步骤。
老师说的第一步是给花盆垫底。首先,每个小组都分到了一大块类似于纱布一样可过滤的网状布。我们做得很细致。根据老师说的,把布盖在盆口上,再把它一点一点地剪下来,最后再小心翼翼地垫在花盆底部;第二步就是填土了,这一步我们一改拘束,大幅度动作操作,把土填进自己的盆里;再者,是放种子。这一步十分轻松,我们直接挖了几个洞,把种子埋进去就是了。
接下来是水培,第一步是加工两个小塑料杯合成一个特制的花盆。我们组只有三把剪刀,所以只能轮流用;第二步是清理海棠花的根。我们先撕开外包装,把里面的土全部抖掉,再放进水中洗一洗,最后再用陶粒固定在小塑料杯里;第三步,我们往小杯里面加水。课程的最后,老师讲了平常的植物护理,那可真是面面俱到啊!
回来再经过那条小道时,我的心情与来时不同了。现在我手捧两盆植物,心中有了一种爱护宠物般想爱护两盆植物的心情。我想着,以后一定要每天给它浇水、日照,悉心呵护它。
今天这节课让我懂得了许多种植知识,也增添了我们对农业劳作的兴趣。
篇6:学农日记
今天(12月11日)上午,我们来到蕃薯地中收获蕃薯。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活动。
早上,我们来到蕃薯地,听完老师的指导,我们拿着工具——竹签,来到一排隆起的土前,找到一根番薯藤,抓住,把竹签插下去,轻轻搅着旁边的泥土。只见蕃薯渐渐露出它粉红色的表皮。我高兴地说:“我看见了!好大的一个蕃薯啊!”我又一个劲儿地挖着它边上的泥土,一直挖到很松了,再轻轻一提,蕃薯就被我提出来了。我的内心充满喜悦。在成功的欣喜激励之下,我又连续挖出了好多个小蕃薯,红润的表皮,新鲜又可爱。这就是我们的劳动果实啊!
就要收工的时候,同学们凑在一起比赛自己的成果,有的同学挖到了17个,有的同学挖到了10个,而我挖到了7个,虽然不是最多,但我也已经很满意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挖蕃薯啊。
我们分头拎起自己挖到的蕃薯,跑到水池边洗干净。老师把蕃薯集中放进一口大锅里。我们在一旁捧柴火,添柴火,锅下浓烟滚滚,可没一个同学愿意离开锅台,只听得议论纷纷:“这是红心的蕃薯,肯定好吃!”“闻到没有,香味都已经出来了!”“这种煮法比马路边上的烘蕃薯可健康多了。”……
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开锅啦!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煮熟的蕃薯,把皮儿一圈一圈地剥了,不顾烫嘴,塞进嘴里。软软的蕃薯在嘴里融化开了,又香又甜。同学们也都狼吞虎咽地吃着,顾不上说话。
看来,劳动中也有快乐,并不全是辛苦的。这一次,我们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由收获带来的巨大的快乐!
篇7:学农日记
——2.3王辉
哎,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是一天过去了。
今天是学农的第二天,也是我们班当家政的一天,说起家政,也就是我们全班30几名同学要为其他班级以及26中的同学服务。
昨天晚上我们寝室很吵,吵得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无法休息。今天一大早。我们班男生起得格外的早,5点钟就都已经爱操场上跑起了步。听他、其他同学说,体育老师在惩罚我们。嘿嘿,这下惨了,据说,体育老师很会锻炼人的。不错,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的教育方法实在让我感到钦佩。跑步、做操、、、等等等等,我们都唉声叹气地苦苦哀求老师放过我们,但是很不奏效,却更加变本加厉了。老天爷啊,这是为什么啊?
吃过早饭,我们开始了真正的任务。“为人民服务”一直是解放军叔叔的誓言。但在今天,也体现在了我们三班每名师生的身上。基地里的老师让我们抬了四麻袋土豆,看起来的确很吓人。但是在我们的齐心协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任务。接下来,任务更艰巨了。打扫厕所。我们一部分男生和女生都带上了胶皮手套,拿着笤刷子,抹布等工具,进了那臭气熏天的厕所,这厕所很不好打扫,水用多了,怕同学们滑倒,水
少了,又看不出效果。于是我和几名手脚灵活的同学带着艰巨的任务,与厕所展开了猛烈的基站,你扫、我拖,你冲、我刷,你呼我应,这仿佛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战斗歌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同学们的细心,卖力、合作而又带着一丝危险下,完成了这项任务。从早上8点一直到11点,整整接近四个小时,上午的任务才告一小段落。
下午。我们依然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辛苦劳累却也兴高采烈。乡村的夜晚,伴随着秋风萧瑟,流进我们的袖口,不禁让我想起了爸爸妈妈他们。此时此刻,他们的心和我的心仿佛被一根线系着,彼此都了解了对方在想些什么。如果那要是真的话,我会满怀激情地说:“爸妈,你们不要担心儿子,儿子在这里很好、很开心!
篇8:学农日记
今天,哨声一响,我们照常做完内务,在另一声哨声中来到操场上。“绿野探奇”是我们六(5)班的活动,由李老师来领队。
我们沿着蜿蜒的小路,向顶端走去,“路”十分狭窄,只容得下一个人,两旁都是奇形怪状的树木,还有红红的,草莓状的小野果。大家一路上谈天说笑,兴高采烈,尽管山路高低不平,不断地有树木,奇形怪状的花草横截在这条山路上,阻挡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但大家还是一一通过“关卡”,十分顺利。
大家一边走,一边采着路边的小野果吃,还不时捡起路边的松果,好拿回去,做个纪念,毕竟它是在大观山生长出来的,是用大观山的水和大观山的土浇灌的。
不一会儿,大家满头大汗地来到了顶峰,都情不自禁地喊道:“我们到山顶啦!我们到山顶啦!”大家有的坐下来休息,有的在喝水,还有的在观赏山下的风景。。。。。。这时,郑老师叫道:“快来拍照片了!”一大群人边挤到照相机前,在郑老师即将按下快门的时候,露出了灿烂的微笑,接着,我们每个寝室都拍了张照。
要走了,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五郎山,再见了,我希望在我以后再来这里时,你能变得更加美丽!”兴奋与不舍交织在大家的心中,我们在五郎山留下了永远的回忆。
我们冒雨回到寝室。下午,是联欢会,因为明天就要离开这个美丽而又繁荣富强的地方了,大家不免有一丝留念。我们来到会场,在门口,又看到了那九个熟悉的大字:做真人,求真知,献真情。联欢会开始了,大家一边听着学生会代表说着前几天的活动,一边回忆。看着精彩的节目,大家捧腹大笑。完了,大家既高兴,有舍不得。
吃完了在大观山的最后一顿晚饭,这一天就结束了。要带走的是我们在大观山的美好回忆,却又带着依依不舍。。。。。。
篇9:学农日记
迎着和煦的春风,踏上乡间小路,带着满满的好奇心,为期4天的'学农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4月8日上午,经历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青岛市中学生学农实践基地。提着行李箱的我们,初次踏入8个人的寝室。大多数的同学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出门,过独立生活。怀着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和独自出门的新鲜感,我们在学农期间的课程也随之到来。
学农的课程十分丰富,涉及到了各个方面。有面艺、厨艺、茶艺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有果树管理、种马铃薯、种豌豆跟农业劳作有关的课程;还有野炊等野外实践课程。
我们班的课程项目有野炊、面艺、酿酒、果树修剪、种马铃薯和厨艺。
在这些活动中,我记忆最深刻的当属野炊了。
野炊,顾名思义就是去野外生火。马老师为我们准备了地瓜和花生,让我们自己用锅和砖头,木头将它们烤或煮着吃。我们分了4个小组,我在1组。我们的小组长单煦给我们分配了任务,我和佳姐垒灶,刘书昀和李欣欣捡干草,孙满江接水刷锅,单煦和吴长春、金炳成、孔祥生去找木头。我本以为垒灶台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不就是找几块砖头随便堆一堆嘛,太简单了。但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这垒灶的学问可大了。既要看好风向还要保证锅再垒灶上的稳定性。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灶台终于垒好了。我们将干草放在灶底,点燃,加柴。我们准备煮花生,烤地瓜。煮花生的过程还好,就是加水加柴。但是烤地瓜就比较复杂了。我们将地瓜用较细的木棍串起来,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那里的火比较旺盛,地瓜会容易熟透。即使我们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熟练,但是还是遇到了麻烦。因为在山上风力比较大,我们离灶台又近,导致我们的双眼都被浓烈的烟雾熏出了眼泪。虽然过程十分的艰辛,但是我们的地瓜和花生都非常的好吃。
野炊过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除了胜利过后灿烂的笑容,因为如此,我们的地瓜和花生在我们的嘴里也觉得格外香甜可口。
通关这次的学农实践活动,我增强了独立自主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学到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相信我们一定会带着这股韧劲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拼搏向上!
篇10:学农日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为了能让我们体验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老师带我们去当小农夫,大家高兴得手舞足蹈。
坐在大巴车上,车窗就像电视机一样播放着窗外的风景。一个小时后,我们就来到了目的地——德清中小学实践基地。
小农夫的生活特别精彩,两天里,我们体验了垦地、摘棉花、搓草绳、挖番薯和花生、种青菜、种牵牛花、农事运动会……
学农活动在我们小组自助野炊中拉开序幕。鲍勃轩、杨云哲和我负责生火,戴子曦负责剥大蒜,李钰晨负责剥虾仁,王玉轩、吴选淇负责洗菜、切菜,朱宇辰负责烧菜……大家忙得热火朝天。“不得了了,着火了!”不知谁大喊一声,原来是我们灶台的烟囱上着火了,我们连忙放慢了添柴的速度。开始烧菜了,朱宇辰像个大厨,熟练地把鸡翅放进锅里,倒上酱油,放点盐,再用铲子把鸡翅翻个身,一道香喷喷的红烧鸡翅就做好了。我们还做了豆腐细肉汤、酱香虾仁……吃着亲手做的饭菜,真是特别美味。
学农活动的第二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摘棉花”活动。“快看,这就是棉花”,我第一次亲眼看到雪白的棉花长在一米多高的枝干上。我把它连壳一起掰下来,棉花的壳黄黄的,很硬;现在壳已经裂开了,白白的棉花露出来,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探出了小脑袋。棉花地里的棉花已经所剩无几了,我东寻西找只找到了两朵棉花。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两天的学农活动结束了,“劳动最光荣”,这是学农活动给我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