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邻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夏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秋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冬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篇2: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四个美丽的季节,令人心旷神怡。春天,万物复苏;夏天,骄阳似火;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
――题记
春
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迎春花绽开了鹅黄色的花瓣;柳树吐出了新的嫩叶;小河叮叮咚咚地唱起了歌,连小草也迫不及待的探出了小脑袋。花花草草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热闹非凡。动物们也出来开起了Party:小青蛙从家里懒洋洋的`走了出来;小鱼也在水里活蹦乱跳;小燕子也从南方飞了回来,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自己在南方的故事。
夏
夏天,不像春天那样,滚烫的太阳照耀着大地,是个挥汗如雨的季节。原本只有几片叶子的小树,已经枝繁叶茂了;原本娇嫩的小草,也已经不再柔弱。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蜻蜓在享受着它的“美餐”;小鸟在空中自由飞翔。夏天多么美好!烈日当空,农民伯伯在田里辛勤的劳动着,他们汗流浃背,辛苦极了!
秋
那习习的凉风,绵绵的秋雨,是秋天的象征。公园里的金桂,散发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一到秋天,最得意的花当然要属菊花了。五颜六色的菊花,如同一朵美丽的烟花。人们看到这五彩缤纷的菊花都会感叹道:“这花儿真美啊!”许多叶子在这时都已经枯黄掉落,可是火红的枫叶还在树上炫耀着它的英姿,可神气啦!
冬
冬天,一个浪漫的季节,虽然寒风刺骨,但是很美丽。在这个滴水成冰的季节里,可能会突如其来地降下一场雪,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也许,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墙角有一棵腊梅树,它的花朵正在迎风开放,这着清香扑面而来。在这冰天雪地的世界里,有的人在打雪仗,有的人在溜冰,有的人在冬泳,有的人在堆雪人儿,还有的人在长跑。
四季真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呀!
篇3: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正文:
春,是绿色,是希望,
春,是每一个人向往的季节。
每一年,春天都是开始,
春天,没有终。
夏,是红色,是考验,
夏,是火辣辣的季节。
每一年,夏天都把炎热带来,
夏天,是一个火球。
秋,是黄色,是收获,
秋,是凉爽的季节。
每一年,秋天都把果实收获,

秋天,是农民伯伯的理想(来自于论文先生网www.lwsir.com)季节。
冬,是白色,是冰冷,
冬,是寒冷的季节。
每一年,冬天都用厚厚的被子把大地盖住。
春,夏,秋,冬,
像四个可爱的孩子。
在悄悄的到来。
篇4:春,夏,秋,冬
【教学内容】
写自己家乡四季的景色。
【课时】
一节课。
【教学目的】
1、了解写好景色的基础知识。
2、用心感受,练习写作姚渡的春,夏,秋,冬,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教学设计】
一、导语
1、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你们已经经历了十几个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每个人的性格和经历不同,对四季的感受也千差万别。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呢 请我们的同学带上你所画的季节之图来描述一下这个季节的美景。(1:30)
(生放图片后进行描述,春季两人,夏季两人,秋季两人,冬季两人)
2、春季,姚渡是桃花盛开的地方,桃花山上到处色彩斑斓;夏季,树木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毗河水涨,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秋季,沉甸甸的稻穗和飘香的水果,映着农民灿烂的笑容;冬季,如薄纱般的轻雾笼罩大地,一切都是那样的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姚渡似乎在仙境中一样同学们,姚渡的四季美吗?(生答)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姚渡的春,夏,秋,冬。(多媒体课题)(1:30)
二、组织讨论
要写姚渡的四季,要刻画姚渡的美景,那我们就必须知道:(多媒体)
怎样才能写好景?请大家认真思考后回答:
1、引导学生思考,发言。
2、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边讲边多媒体答案,学生记笔记。)(5:00)
⑴ 要细致观察:(多媒体)
① 抓住景物的特征:(多媒体)
不同的景物,形状,色彩,光泽,声响等特征千差万别,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季节的同一景物,其形态也不一样;高山,平原,荒漠,其景致也各不相同;即使是风,霜,雨,雪,江南和塞北也风格迥异,因此,要写出姚渡的美景,就必须细致地观察,抓住姚渡特有的风景来进行描绘。
② 确定观察点:(多媒体)
如果你要观察的景色范围较小,你可以站在一个固定的高处观察,可以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等等都行,这叫定点观察法。(多媒体)
如果你要观察的景色范围太大,而你要刻画的是整个范围的美景,你就可以采用移步换景法(多媒体)(这有点像武侠小说里面的武功),也就是边走边观察,因为你在走动,所以你观察的景致在不断变化,故名移步换景法。在走动中,如果有某一处景物很特别,很美丽,那你也可停下来进行定点观察。
⑵ 写作中应该注意:(多媒体)
① 按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多媒体)
写作顺序指从什么写起,依次写什么,怎样结束,这些都应该在动笔之前写好。写景的顺序要符合表达的需要。可以按定点观察的顺序来写,也可用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写。
② 写好情与理:(多媒体)
情,就是作者见到景物时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多媒体)如喜,怒,哀,乐,忧,思,盼等等不同的体验;理,就是作者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从眼前景中得到的启示或所感受到的道理。(多媒体)
写情写理,应该真诚,自然地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所怀之情或所悟之理,避免生硬造作。
三、例文借鉴
下面所选的文章是初中生的优秀作文,请大家认真地分析:这篇作文好在何处 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地方 并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来写姚渡之_________的作文。(多媒体/放录音)
家乡的景物(片断)
我的家乡是地道的山区。这里虽然不是景色迷人的仙境,却也能吸引远方的来客,让他们看到一幅笔墨凝重的水墨山水画。朋友,你可有兴趣到这儿来旅游观光?
沿着石块垒成的山间小径往前走,一片苍翠首先映入你的眼帘。那是茂盛的毛竹林,密密麻麻,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边际。石峰间壁,溪水两岸,小径左右,茅屋前后,到处都是毛竹。它是山里人的聚宝盆。每逢赶集的时候,这石块铺就的山间小径上,便充满了欢笑。
穿过茂盛的毛竹林,走完这段山间小径,你就来到我们的霞岭冲。远处,出现了一座座白墙红瓦的住宅,脚下蜿蜒的小溪哗啦啦地欢唱。溪水清澈见底,水底的石子和蓝天上的白云盛在起。渴了,掬一捧溪水喝下去,甜丝丝的。热了,掬一捧溪水洗洗脸,全身都觉得清爽。小溪穿山绕石,向前流淌,平静处如银河泻光,湍急处像飞珠溅出,发出抑扬顿挫的铮铮声。每到晚上,溪水声伴合着虫鸣蛙唱,浑然形成绝妙的旋律。
从霞岭冲下坡,再走一段平坦的大路,你就到郑家湾了。这里四周仍然是层层青山环绕,中间却是一片丘陵起伏的农田。你要是在秋季来到这里,就可以看到片片成熟的晚稻,像一片片金黄色的地毯,铺在起伏的丘陵下。水稻之外,就是黄豆了。在收获时节,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满了一把把豆角,甚至房前屋后的树梢上也挂满了豆角。当蓝色的炊烟在薄暮中升起时,清风就会送来阵阵炒豆香,你无论走到哪一家,憨厚纯朴的山民都会拿香甜的炒豆来招待你,接着便是一碗浓郁的热茶,一支常德牌香烟,一杯芳香的烧酒。你不必拘谨,不必客气,尽可以一边吃,一边和主人天南海北地闲聊。晚饭后,借山民一席铺位,好好睡一大觉,明天再去领略山区风光。
朋友,你愿到我们家乡湖南湘潭来旅游观光吗?我们真诚地欢迎你。
(多媒体)
1、本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从山外写到山里;
2、作者还抓住了地域特征,描述了众多有突出特征的家乡景物:毛竹林,山间小径,蜿蜒的小溪,白墙红瓦的民宅,青山环绕的农田,房前屋后树梢上的豆角充分展示了山区的优美风光,也表现出小作者对家乡的无限热爱的情感。
3、文章结尾处与开头相照应,用导游者的口气欢迎人们参观,读了使人倍感亲切。
四、欣赏完这篇文章,我们同学可能也学到了一些描写景物的方法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写姚渡之________的一个片断,注意:抓住那个季节的主要景物来写。
五、生练习写作
六、请同学们把写好的片断念给其他同学欣赏
生念完后,教师进行简单评论。
七、下来后将你所写的片断扩展成一篇作文后,交给我欣赏
八、下课
篇5:春、夏、秋、冬
一、秋
眨眼枫叶红,江面雾朦胧。
秋风横空去,心事与谁同?
二、冬
光阴去不复,踏雪寻梅处。
秋雨染白雪,心事向谁诉。
三、春
烟雨续江南,把酒泪涛江。
来时柳枝绿,又盈稻谷香。
四、夏
情怀义气投,江水向东流。
远渡天涯客,平生几多愁。
篇6:对联 春 夏 秋 冬
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借联抒怀,乐观面对现实境遇:“南檐纳日,冬如春暖;北户迎风,夏似秋凉。”
联坛流传一副以四季入联古代的妙联:“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令人拍手叫绝的是,此联用复姓“夏侯”、书名《春秋》、地名“南京”、剧目《西厢记》与“春夏秋冬”四季名和“东西南北”四方位完美地结合起来,贴切自然,天衣无缝。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也工对句,据说有位联友出联求对:“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金圣叹见他用四个方位词入联,便巧妙地运用“春夏秋冬”四个节令嵌入联中:“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上联的“东西”是化方位词为名词,下联的“春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化季节词为古籍名,这样精妙的对联并不多见。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有一次一个穷秀才前来告状说:“愚生为主家公子教书,双方议定每年俸金八吊。我执教已一年,主人却分文不给,说我不会教书,求大人做主索讨学俸。”郑板桥听后对秀才说:“你是真才实学还是才疏智浅,且让我出个上联考考你。”于是他指着悬挂于堂上的一盏大彩灯吟出上联:“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秀才听罢思考片刻,用下联道出他一年四季辛苦的状况:“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郑板桥听他对句不仅工整,而且情真意切,遂聘请秀才到县衙给自己当助手,并责令那个赖账的豪绅加倍偿付学费。
清代四川有名的才子李调元也是个对句高手,有一年他与夫人久别天涯,大难不死,夫妻团聚之时,夫人情不自禁地吟出上联:“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李调元听罢,也以同样心情用“春夏秋冬”嵌联吟对:“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这副妙联用反复、重叠手法表达悲欢离合的真爱挚情,至今仍为人赞美。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为扬州“乐善庵”撰一联:“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此联至今脍炙人口。清乾隆年间,江西萍乡才子刘凤诰进京赶考,得中探花,但因其貌不扬,乾隆皇帝亲自出对试其才:“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才华横溢的'刘凤诰当即应对:“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一个以“东西南北”四方星宿巧出奇题,天子天象,气势不凡,一个用“春夏秋冬”四季名花应对,尤其后三字的“探花郎”一语双关,令人击掌赞叹。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将四时农事活动镶嵌入对联不但多,而且含有启人深思的哲理。例如:“春夏秋冬春为首,莫忘耕耘;梅桃李杏梅占先,要问收获。”这副对联勉励农家人要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还有一副对联也是劝告人们一年四季毋忘生产、销售对接,颇值得品味:“南来北往,货物流通,遂成东镇西市;春耕夏锄,禾苗生长,才有秋收冬藏。”
善于将四季嵌入对联进行广告宣传,是文化人的拿手好戏。唐代诗人唐伯虎替某酒店书写过一副很有气魄的广告对联:“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在杭州西湖“仙乐处酒家”有一副知名对联:“翘首望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寒风雪中,不乐亦乐。”这副对联除了妙将“仙乐”嵌入联语外,上联句句用“仙”,白、林、苏分别隐指李白、林逋、苏轼三位善饮的酒翁,下联句句含“乐”,整副对联仿佛一幅心旷神怡的四时行乐图。
篇7:对联 春 夏 秋 冬
蝉噪绿夏
雁鸣金秋
丹凤迎旭
黄莺唱春
风过雪野
月上梅梢
高山流水
皓月行空
胶月千里
长烟一空
漫江碧透 ——秋
层林尽染
暮云合璧
落日熔金
山谷鸟韵
水流花香
松生千仞
鹤鸣九皋
素月分影
明河共辉
岩高奔虎
松老飞龙
岸花临水发
江燕绕樯飞
案静听风语
窗寒望月颜
白发悲花落
青云羡鸟飞
白苹浮水照
红日跃山出
败垣依故井
老树鸣寒鸦
笔扬意海帆
墨映心泉月
笔意鬼神使
诗心日月随
碧梧移鹊影
红叶湿萤光
边塞旷诗风
烟雨润琴心
秉烛延风月
焚香续云烟
波光迎日动
柳色向人深
波凝千片玉
柳系一弯钩
残萤栖玉露
早雁拂金河
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
潮落痕犹湿
花开影亦香
潮平海天阔
山高星月迟
潮起帆遮日
水落塔悬天
潮去礁石显
浪回海天阔
澄怀秋月朗
逸兴晚霞飞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春风燕声后
牧笛落日前
春光莺占尽
月色水带出
春归花成雨
秋来叶作花
春尽莺作句
秋老石成骨
春气梅先占
柳色燕独裁
春知催柳别
江与放船清
村野犬吠客
山深月依人
大舸中流下
青山两岸移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道由白云尽
春与青溪长
蝶来香可见
斧动月宜听
独敲初夜磬
闲倚一枝藤
断雾时通日 ——夏
残云尚作雷
芳池鹤影渡
玉宇烟霞生
芳馨梅蕊吐 ——冬
瑞霭雪花含
飞泉鸣古涧
落月在寒松
风歌林下响
月影竹间稀
风湖波漾月
云岭树擎天
风轻燕啄絮
夜暗萤采星
篇8:作文 春、夏、秋、冬
有一天,一阵狂风吹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互相见了面。
春说:“哼!你们当中哪个季节是像我一样温暖、美丽的?”夏说:“有啥的,像我这样炎热的季节才叫好呢!”,冬说:“像我一样寒冷的季节可是独一无二的哟!”三个季节在那里不停地吹嘘着自己。秋说:“你们何必吵成这样呢?我看我们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
三个季节听了,无话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