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夕》,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夕》

篇1: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夕》

描写秋天的诗 《秋夕》由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秋夕

yín zhú qiū guāng lěng huà píng

银 烛 秋 光 冷 画 屏 ,

qīng luó xiǎo shàn pū liú yíng

轻 罗 小 扇 扑 流 萤 。

tiān jiē yè sè liáng rú shuǐ

天 阶 夜 色 凉 如 水 ,

zuò kàn qiān niú zhī nǔ xīng

坐 看 牵 牛 织 女 星 。

【作者背景】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注释】

秋夕:指七夕,农历七月七日。

银烛:白色的蜡烛。

画屏:饰有彩绘的屏风。

轻罗小扇:用一种很薄的丝织品做成的`小扇子。

流萤:萤火虫。

天阶:皇宫中的石阶。

【译文】

烛光月色冷淡地映照画屏,

轻举罗扇追赶飞舞的流萤。

夜色如水透着逼人的凉寒,

独自坐看牵牛和织女双星。

【名句赏析】“轻罗小扇扑流萤。”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独自坐在石阶上眺望牛郎织女星。牛郎织女虽然远隔天河,但毕竟还能遥遥相望,毕竟还有一年一夕的相会,而自己呢?主人公坐看双星的动作暗示了她哀怨与期望交织的心理活动。

篇2: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夕》

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夕》

秋夕

yín zhú qiū guāng lěng huà píng

银 烛 秋 光 冷 画 屏 ,

qīng luó xiǎo shàn pū liú yíng

轻 罗 小 扇 扑 流 萤 。

tiān jiē yè sè liáng rú shuǐ

天 阶 夜 色 凉 如 水 ,

zuò kàn qiān niú zhī nǔ xīng

坐 看 牵 牛 织 女 星 。

【作者背景】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注释】

秋夕:指七夕,农历七月七日。

银烛:白色的蜡烛。

画屏:饰有彩绘的屏风。

轻罗小扇:用一种很薄的丝织品做成的小扇子。

流萤:萤火虫。

天阶:皇宫中的石阶。

【译文】

烛光月色冷淡地映照画屏,

轻举罗扇追赶飞舞的流萤。

夜色如水透着逼人的凉寒,

独自坐看牵牛和织女双星。

【名句赏析】

“轻罗小扇扑流萤。”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独自坐在石阶上眺望牛郎织女星。牛郎织女虽然远隔天河,但毕竟还能遥遥相望,毕竟还有一年一夕的相会,而自己呢?主人公坐看双星的动作暗示了她哀怨与期望交织的心理活动。

历代评价

《冷斋夜话》:(诗)有意含蓄者,如《宫词》曰:“银烛秋光冷画屏……”。

《艇斋诗话》:小杜《秋夜》宫词云:“银烛秋光冷画屏……”含蓄有思致。星象甚多,而独言牛女,此所以见其为宫词也。

《注解选唐诗》:此诗为宫中怨女作也。牵牛织女,一年一会,秦宫人望幸,至有三十六年不得见者。“卧看牵牛织女星”,隐然说一生不蒙幸,愿如牛女一夕之会,亦不可得。怨而不怒,真风人之诗。

《唐诗正声》:吴逸一评:词亦浓丽,意却凄婉。末句玩“看”字。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杨云:幽怨自见。郭云:小妆点,入诗余便为佳境。落句似浅。

《唐诗镜》:冷然情致。“坐看”不若“卧看”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同弼为直接体。

《删订唐诗解》:吴昌祺曰:隽而小。

《三体唐诗评》:崔颢《七夕》后四句公:“长信秋深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此篇点化其意。次句再用团扇事,亦浑成无迹。

《唐诗摘钞》:《苕溪渔隐》云:此诗断句极佳,意在言外,其幽怨之情不待明言而见也。敖清江云:落句即牛女会合之难,喻君臣际会之难。

《增订唐诗摘钞》:烛光屏冷,情之所由生也。扑萤以戏,写忧也。看牛女,羡之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亦即“参昴衾裯”之义。但古人兴意在前,此倒用于后。昔人感叹中犹带庆幸,故情辞悉露,此诗全写凄凉,反多含蓄。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细腻熨贴,善写秋夕家庭。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诗中不着一意,言外含情无限。

《唐诗三百首》: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唐诗评注读本》:此宫中秋怨诗也,自初夜写至夜深,层层绘出,宛然为宫人作一幅幽怨图。

《诗境浅说续编》:为秋闺咏七夕情事。前三句写景极清丽,宛若静院夜凉,见伊人逸致。结句仅言坐看双星,凡离合悲欢之迹,不着毫端,而闺人心事,尽在举头坐看之中。

《唐人绝句精华》:此亦闺情诗也。不明言相怨之情,但以七夕牛女会合之期,坐看不睡,以见独处无郎之意。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篇3:秋夕古诗

秋夕古诗

秋夕

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夕》叶声落如雨,

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

谁为拂尘床?

注解

1、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2、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3、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4、天阶:露天的石阶。

5、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

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

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秋夕杜牧古诗带拼音版,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夕杜牧古诗带拼音版,秋夕杜牧古诗诗意,秋夕杜牧古诗赏析吧!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作者资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篇4:古诗秋夕说课稿

古诗秋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播放ppt3]

《秋夕》是晚唐时期著名作家杜牧的一首七方绝句。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夜色图:一个秋天的晚上,烛光闪闪,夜色如水。宫女久卧难寐,坐在皇宫的石阶上呆呆地看着天上的牵牛星、织女星,心中充满了孤寂与幽怨。这首诗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的孤凄;二句写借扑流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深夜仍不能寐,以待幸临。以天阶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这首诗与其他古诗相比,抒发的是女子的孤寂幽怨之情,而这一点,作为小学生来说,往往难以领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点拨,让学生透过诗句理解更深层次的意思。

(一)、教学目标[播放ppt4]

1、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色;

2、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失意宫女的孤独与凄凉,体会宫女向往普通人美好生活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古诗内容。

(二)、教学重点[播放ppt5]

感受宫女的孤寂与幽怨,体会宫女向往普通人美好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抓住“银”、“冷”、“凉”、“水”等词语的理解来体会宫女的孤寂幽怨。

二、教法学法分析[播放ppt6]

1、先让学生自由读古诗,并借助课后的注释理解古诗意思,针对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质疑,然后合作解疑。

2、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想像、比较,感受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对于学生喜欢的诗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引导他们用语言或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播放ppt7]

这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初读感知]、[品读悟情]、[朗读训练]、[拓展延伸]五个环节。

[导入新课]在于创设一种语言情境,把学生快速地引入新课;

[初读感知]重在于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学会质疑;

[品读悟情]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在全班展开讨论,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古诗意思,体会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朗读训练]通过播放朗读读课件及学生诵读的形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同时加深对古诗思想感情的领悟。

[拓展延伸]是让学生在理解古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的内容表达出来。可以的抄写喜欢的诗句,也可以画一画,或做一首新诗,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一)、导入新课

1、秋天的夜晚,月朗星稀,凉风习习,多么美妙而令人神往!可是,在诗人杜牧的笔下,秋夜却别有一番惆怅与孤寂的意味。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古诗《秋夕》。[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播放ppt8]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古诗,老师巡视指导。

3、汇报学习情况。

(1)指名读古诗。

(2)播放音乐文件[古诗朗读]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会质疑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讨论。

(4)教师点评,[播放课件之字词解释]。

(三)、品读悟情

1、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如:“冷画屏”有什么含义?“冷”是什么意思?秋天来了,扇子本来用不上了,宫女为什么用“罗扇扑打流萤”呢?

3、老师介绍古代宫女的相关资料。[播放ppt9]

4、讨论“冷画屏”的“冷”指什么?(深宫的`冷清,宫女的生活孤寂无聊)“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宫女怎样的生活?宫女为什么要“坐看牵牛织女星”?

5、引导学生理解从“银烛”、“冷画屏”、“凉如水”,可以感受到秋夜的“冷清”;从“扑流萤”、“看星星”,可以感受到宫女内心的“冷寂”,进一步理解宫女孤寂幽怨的情感。并[板书]

(四)、朗读训练

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反复练读。

2、[播放课件之古诗朗读,古诗跟读]。

(五)、拓展延伸[播放音乐文件古诗朗读]

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的内容表达出来,可以抄写喜欢的诗句,也可以画一画,或做一首新诗。教师可以把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四、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设计紧扣一个“冷”字,既描写了“冷清”的环境,又表现了“冷寂”的宫女,进一步体现了宫女的孤寂与幽怨。

秋 夕

银烛 冷 凉如水 ——冷清

孤寂与幽怨

扑流萤 看星星 ——冷寂

篇5:杜牧 秋夕古诗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篇6:杜牧 秋夕古诗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

⑵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⑶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⑷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⑸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篇7:杜牧 秋夕古诗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篇8:古诗秋夕古诗今译

秋夕

yín zhú qiū guāng lěng huà píng

银 烛 秋 光 冷 画 屏 ,

qīng luó xiǎo shàn pū liú yíng

轻 罗 小 扇 扑 流 萤 。

tiān jiē yè sè liáng rú shuǐ

天 阶 夜 色 凉 如 水 ,

zuò kàn qiān niú zhī nǔ xīng

坐 看 牵 牛 织 女 星 。

作者背景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注词释义

秋夕:指七夕,农历七月七日。

银烛:白色的蜡烛。

画屏:饰有彩绘的屏风。

轻罗小扇:用一种很薄的丝织品做成的`小扇子。

流萤:萤火虫。

天阶:皇宫中的石阶。

篇9:古诗秋夕古诗今译

烛光月色冷淡地映照画屏,轻举罗扇追赶飞舞的流萤。夜色如水透着逼人的凉寒,独自坐看牵牛和织女双星。

名句赏析——“轻罗小扇扑流萤。”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独自坐在石阶上眺望牛郎织女星。牛郎织女虽然远隔天河,但毕竟还能遥遥相望,毕竟还有一年一夕的相会,而自己呢?主人公坐看双星的动作暗示了她哀怨与期望交织的心理活动。

篇10:《秋夕》古诗赏析

qiū xī

秋夕

dù mù

杜牧

yín zhú qiū guāng lěng huà píng

银 烛 秋 光 冷 画 屏 ,

qīng luó xiǎo shàn pū liú yíng

轻 罗 小 扇 扑 流 萤 。

tiān jiē yè sè liáng rú shuǐ

天 阶 夜 色 凉 如 水 ,

zuò kàn qiān niú zhī nǔ xīng

坐 看 牵 牛 织 女 星 。

篇11:《秋夕》古诗赏析

注解

1、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2、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3、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4、天阶:露天的石阶。

5、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

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

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秋夕杜牧古诗带拼音版,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夕杜牧古诗带拼音版,秋夕杜牧古诗诗意,秋夕杜牧古诗赏析吧! 3 秋夕杜牧古诗赏析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篇12:《秋夕》古诗赏析

《秋夕》古诗赏析

qiū xī

秋夕

dù mù

杜牧

yín zhú qiū guāng lěng huà píng

银 烛 秋 光 冷 画 屏 ,

qīng luó xiǎo shàn pū liú yíng

轻 罗 小 扇 扑 流 萤 。

tiān jiē yè sè liáng rú shuǐ

天 阶 夜 色 凉 如 水 ,

zuò kàn qiān niú zhī nǔ xīng

坐 看 牵 牛 织 女 星 。

注解

1、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2、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3、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4、天阶:露天的石阶。

5、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

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

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文学赏析

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是无用的。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