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你唔够锡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市食品安全工作简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市食品安全工作简报,欢迎大家分享。

市食品安全工作简报

篇1:市食品安全工作简报

开展儿童食品和校园及其周边食品

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为进一步消除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隐患,我市将在秋季开学期间开展儿童食品和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此次专项整治以今年9月至10月为重点时段,以校园及其周边200米范围内的儿童食品经营单位为重点场所,对儿童食品经营者和校园及其周边食品经营者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等情况进行抽查,对食品经营者索取的食品或食品原料进货票证和相关记录逐项核查。

同时,强化对校园及其周边餐饮单位的日常监管。全面核查清理校园内部学生食堂、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及向学校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经营主体资格,严格主体准入。以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严把人员健康关、食品进货关、食品贮存关、加工制作关,杜绝各类违法行为,严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市食品药监局提醒广大市民,广大师生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消费维权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如遇到危害食品安全相关行为,应及时拨打12331进行投诉举报。 (市食药监局)

开展流通环节食品监测抽样检测工作

严把食品入市质量关

为把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质量关,年初市局根据省局工作要点的精神制定了《马鞍山市流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实施意见》(马食药监[]60号),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质量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计划全年监测1380批次食品,并将监测任务层层分解县区局抓落实,截止6月30日,全市流通环节已完成抽检食品701批次,重点检测了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饮料、食用油、休闲食品、粮食制品、调味品、速冻冷冻食品、季节性食品以及媒体关注的食品等。合格98.76%。

(市食药监局)

执法支队对餐饮企业自制月饼进行检查

市食药监局执法支队对市区多家自制月饼餐饮企业和部分外购月饼礼盒餐饮企业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月饼制作原材料进货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索证索票资料齐全;是否有独立的加工制作间,严格控制月饼加工制作过程,是否及时对设备、工具、用具和容器进行清洗消毒;食品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等。

在监管的过程中,执法人员还对月饼现场采样5份,检测内容包括监督抽检项目酸价、过氧化值、铅、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检测项目总砷、黄曲霉毒素B1,已送往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进行检验。 (市食品药品执法支队)

省食药监局领导来当涂县调研重大活动保障工作

为全面掌握机构改革及职能调整后的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情况,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业务指导,8月5日,省食品监督所所长阮敏带队对当涂县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开展调研。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左文榜陪同调研。

调研中,省、市领导认真听取当涂县市场监管局领导对全县近年来重大活动保障工作情况的介绍,尤其是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工作组织管理体制建设情况、管理机制建设情况、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培训情况、快检设备使用情况等方面内容,还就重大活动保障期间食品监管流程、预防性食品监测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省、市局领导对当涂县在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并指出:一是要细化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范围;二是加强对县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三是加强对承办重大活动的餐饮单位的现场指导。 (当涂县食安办)

当涂县启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

近日,当涂县食安办下发通知正式启动全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整治时间从207月中旬至2014年底,共分调查摸底、自查整改、整治验收、依法取缔四个阶段进行。整治坚持“监管、规范、提升、安全”原则,按照“查、治、管、扶、建”的方针,重点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或隐患比较突出的农贸市场周边和校园周边的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不具备基本卫生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开展整治;整治品种包括豆制品、豆芽菜、谷物粉类制成品、血旺、食用植物油、异地销售的卤菜、糕点加工作坊等。通过综合整治,整合做大具有区域性集中加工特点的食品小作坊;积极帮扶具备一定条件的食品小作坊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督促食品小作坊进行基本卫生条件改造取得营业执照并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坚决取缔关闭无证照、整改后仍达不到基本卫生条件的小作坊;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力争到2014年底,全县基本消除食品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安全隐患。 (当涂县食安办)

省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调研组到当涂县开展调研

8月14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消费处到当涂县调研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相关课题,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左文榜陪同调研。

当天,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太白镇敬老院,振兴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东营路小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认真对“老饭桌”监管,小餐饮监管,餐厨废弃物处置等相关课题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组对当涂县的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马鞍山部分区县还就农村自办宴席,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培训规范等相关课题进行探讨。

省、市局领导对当涂县在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面特别是在小餐饮监管,餐厨废弃物处置取得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并指出,一是监管观念要进一步转变,监管方法要更加科学,监管方式要更加多样;二是要抓重点,特别是加强源头治理,从源头上保证舌尖上的安全;三是要加强对县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

(当涂县食安办)

当涂县开展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

为提升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分局)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2014年8月22日,当涂县市场监管局召开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会议。全县各市场监督管理所(分局)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参加了培训。会上,县局食品安全局同志分别就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日常监管、餐饮服务许可及日常监管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讲解深入浅出,操作性强,对基层食品监管人员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当涂县食安办)

篇2:市督查食品安全工作简报

201x年1-2月,市人大教工委在市人大常委会XX副主任的带领下,先后到我市农产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和经营流通市场、餐饮经营服务场所、中小学校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对当前我市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指出:市、乡两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还存在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还不强、餐饮服务业食品安全隐患还不小、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还不顺、食品安全监管财力投入还不够等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加强行业自律,强化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理顺管理机制,抓好食品安全长效管理、加大执法力度,规范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共同监管意识、增加财政投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等建议。

篇3:市督查食品安全工作简报

市食品安全工作简报(精选8篇)

201x年3月,在对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鲁建文在会上提出:食品安全工作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关乎科学发展的重点问题、是政府工作推进的难点问题,这次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审议不是简单的审议,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跟踪监督的启动仪式,跟踪监督要采取打“组合拳”的方式注重时间上的连续性、形式上的多样性、目标上的有效性。同时要求这次跟踪监督一是要明确目标,要做好几件取得群众认可的工作;二是要突出重点,从体制的协调、部门的执法、社会的监督、条件的保障、狠抓落实等方面发力。

篇4:市督查食品安全工作简报

审议会后,市人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认真研究对策,采取有力措施,通力协作配合,切实加强整改。通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整改,市人大常委会全程监督,全市食品安全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呈现出稳定向好态势。

市食安办行动积极,组织有力。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围绕“总牵头、总协调、总督办”的工作职能,精心组织部署,加强督查指导,促进了部门与部门之间,乡镇街道、园区与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二是强化联合整治。从4月以来,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开展了校园、农贸市场、五一期间、国庆期间、食用油、食品添加剂等10多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共查处不合格农业投入品30.1吨、不合格农药2.7吨、未取得检疫证明猪肉4000多公斤、霉变茶籽2.2吨、酸值超标茶油3.6吨、注水猪羊肉504.9公斤、假冒名牌酒29件、不合格食品2350公斤;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户56户,查处各类食品安全案件300件。其中,北盛镇周申文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柏加镇高春伏生产销售病死猪肉这2起案件公安部门已经立案,收缴病死猪肉4吨多,目前已刑拘5人。另外,官桥镇某农户滥用除草剂一案也已移交公安部门,5000多斤有毒稻谷当时就当场销毁了。三是强化示范引导。在加强宣传培训、严格监督管理的同时,重点推进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创建,大力开展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稳中趋好。

市教育局工作扎实,措施得力。一是强化食品安全宣传。组织在全市学校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五个一”(一个宣传专栏、一封致家长信、一堂专题讲座、一次辩论赛、一份手抄报评比)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师生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二是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安排1361万元对23所偏远山区学校食堂进行了硬件条件改善和内部设施设备完善;对规模较大的校园商店进行经营模式改革,引进省市教育部门认可准入的楚康校园连锁超市进行托管经营,对规模较小的校园商店一律关闭。三是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组织食品安全专项督查6次,不定期下校抽查148次。联合市食安办、卫生局、工商局等部门对全市学校及其周边店铺进行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促进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逐步规范。

市农业局强化监管措施,积极推进整改。一是加强宣传培训。6月以来,组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生产基地负责人、检测人员,及超市检测人员进行了培训,共培训528人次。组织标准化蔬菜基地学习培训班6期,共培训 300 人次。二是加强综合监管。对全市现有农药经营单位700家进行审查,审查通过556家;对高毒农药定点经营92家进行登记审查备案,实行实名制销售;大力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依法查处假劣农资5.7吨,立案20起。三是加强检验检测。开展检验检测7614批次,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9.46%。今年长沙市农产品质监中心在浏阳进行了5次蔬菜例行监测,合格率100%。

市商务局抓住重点,强化整改。一方面,突出酒类监管重点。加强对大型酒类批发零售企业、大型商场超市等重点监管,对经营专供、特供酒、无证照经营、销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共走访检查零售企业4700多家,对未认真落实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的企业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同时对新增企业发放“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类”警示牌2700多份。另一方面,突出生猪定点屠宰监管重点。为杜绝“白板肉”流入城区市场,生猪屠宰执法大队开展每日一次的巡查。5月份至今共处理“白板肉”、“注水肉”案件15起,收缴“白板肉”、“注水肉”近500公斤。同时协助湖南省浏阳市康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启动了新屠场建设,该屠宰场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

市卫生局措施有力度,整改有成效。一是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培训。组织培训餐饮单位、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1500余人,开办农村厨师培训班30余期;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发放食品安全各种宣传资料1余份。二是大力加强餐饮服务场所的监管。坚持一周一巡查,一月一测评,一季一公示。综合整治各类餐饮单位530家,限期整改210家,取缔20余家;先后开展早餐夜市、散装食用油、学校食堂、节前旅游景点等10多项整治,查处了“冠鲜汤包”使用过期原料案等17起食品安全案件。三是积极开展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创建。在城区打造50余家示范餐饮店,积极推进浏阳大道、永安、洞阳、大瑶的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区创建,带动和促进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

篇5:市督查食品安全工作简报

为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法》在我市的全面贯彻实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今年,浏阳市人大常委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跟踪督查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步,调研食品安全工作。

201x年1-2月,市人大教工委在市人大常委会XX副主任的带领下,先后到我市农产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和经营流通市场、餐饮经营服务场所、中小学校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对当前我市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指出:市、乡两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还存在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还不强、餐饮服务业食品安全隐患还不小、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还不顺、食品安全监管财力投入还不够等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加强行业自律,强化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理顺管理机制,抓好食品安全长效管理、加大执法力度,规范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共同监管意识、增加财政投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等建议。

第二步,审议食品安全工作。

201x年3月,在对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鲁建文在会上提出:食品安全工作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关乎科学发展的重点问题、是政府工作推进的难点问题,这次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审议不是简单的审议,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跟踪监督的启动仪式,跟踪监督要采取打“组合拳”的方式注重时间上的连续性、形式上的多样性、目标上的有效性。同时要求这次跟踪监督一是要明确目标,要做好几件取得群众认可的工作;二是要突出重点,从体制的协调、部门的执法、社会的监督、条件的保障、狠抓落实等方面发力。

第三步,跟踪督查食品安全工作。

审议会后,市人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认真研究对策,采取有力措施,通力协作配合,切实加强整改。通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整改,市人大常委会全程监督,全市食品安全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呈现出稳定向好态势。

市食安办行动积极,组织有力。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围绕“总牵头、总协调、总督办”的工作职能,精心组织部署,加强督查指导,促进了部门与部门之间,乡镇街道、园区与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二是强化联合整治。从4月以来,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开展了校园、农贸市场、五一期间、国庆期间、食用油、食品添加剂等10多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共查处不合格农业投入品30.1吨、不合格农药2.7吨、未取得检疫证明猪肉4000多公斤、霉变茶籽2.2吨、酸值超标茶油3.6吨、注水猪羊肉504.9公斤、假冒名牌酒29件、不合格食品2350公斤;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户56户,查处各类食品安全案件300件。其中,北盛镇周申文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柏加镇高春伏生产销售病死猪肉这2起案件公安部门已经立案,收缴病死猪肉4吨多,目前已刑拘5人。另外,官桥镇某农户滥用除草剂一案也已移交公安部门,5000多斤有毒稻谷当时就当场销毁了。三是强化示范引导。在加强宣传培训、严格监督管理的同时,重点推进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创建,大力开展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稳中趋好。

市教育局工作扎实,措施得力。一是强化食品安全宣传。组织在全市学校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五个一”(一个宣传专栏、一封致家长信、一堂专题讲座、一次辩论赛、一份手抄报评比)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师生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二是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安排1361万元对23所偏远山区学校食堂进行了硬件条件改善和内部设施设备完善;对规模较大的校园商店进行经营模式改革,引进省市教育部门认可准入的楚康校园连锁超市进行托管经营,对规模较小的校园商店一律关闭。三是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组织食品安全专项督查6次,不定期下校抽查148次。联合市食安办、卫生局、工商局等部门对全市学校及其周边店铺进行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促进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逐步规范。

市农业局强化监管措施,积极推进整改。一是加强宣传培训。6月以来,组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生产基地负责人、检测人员,及超市检测人员进行了培训,共培训528人次。组织标准化蔬菜基地学习培训班6期,共培训 300 人次。二是加强综合监管。对全市现有农药经营单位700家进行审查,审查通过556家;对高毒农药定点经营92家进行登记审查备案,实行实名制销售;大力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依法查处假劣农资5.7吨,立案20起。三是加强检验检测。开展检验检测7614批次,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9.46%。今年长沙市农产品质监中心在浏阳进行了5次蔬菜例行监测,合格率100%。

市商务局抓住重点,强化整改。一方面,突出酒类监管重点。加强对大型酒类批发零售企业、大型商场超市等重点监管,对经营专供、特供酒、无证照经营、销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共走访检查零售企业4700多家,对未认真落实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的企业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同时对新增企业发放“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类”警示牌2700多份。另一方面,突出生猪定点屠宰监管重点。为杜绝“白板肉”流入城区市场,生猪屠宰执法大队开展每日一次的巡查。5月份至今共处理“白板肉”、“注水肉”案件15起,收缴“白板肉”、“注水肉”近500公斤。同时协助湖南省浏阳市康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启动了新屠场建设,该屠宰场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

市卫生局措施有力度,整改有成效。一是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培训。组织培训餐饮单位、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1500余人,开办农村厨师培训班30余期;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发放食品安全各种宣传资料12000余份。二是大力加强餐饮服务场所的监管。坚持一周一巡查,一月一测评,一季一公示。综合整治各类餐饮单位530家,限期整改210家,取缔20余家;先后开展早餐夜市、散装食用油、学校食堂、节前旅游景点等10多项整治,查处了“冠鲜汤包”使用过期原料案等17起食品安全案件。三是积极开展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创建。在城区打造50余家示范餐饮店,积极推进浏阳大道、永安、洞阳、大瑶的.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区创建,带动和促进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

篇6:食品安全工作简报

6月14日,大邑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工作会暨培训会,成都市食药局餐饮服务处陈刚处长到会进行业务培训。全县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共计300余人参会。

会上,成都市食药局处长陈刚从“认清形势、守住底线、履职尽责”三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就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规范操作进行了系统性讲解。他认为,餐饮业的食品安全,承担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组织这样的`培训,既是贯彻《食品安全法》的具体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赋予监管部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职责的具体体现。

大邑县食安办主任、县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局长刘建军称,要强化宣传教育,参与社会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大邑县餐饮协会会长李伦忠作为餐饮单位代表,就如何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承诺发言,表示,将继续带动大邑县更多的餐饮企业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从法律上提高警觉性,从职业道德上提高素养,从思想上和实际经营活动中都做到“做食品就是作良心”。

会后,大邑县市场和质量监管局还与到会的300余家餐饮单位、各类食堂签订《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书》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对参会人员进行培训知识考试,发放《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成食药监官微二维码等资料共计600余份。

篇7:食品安全工作简报

近日,经云南省级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考核,云南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工作被评为A级(一等奖)。这是云南检验检疫局连续4年荣获云南省食品安全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获云南省级政府通报表彰。

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云南检验检疫局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云南特色食品出口。在助推云南咖啡、促进云南野生食用菌扩大出口和推动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助推云南咖啡扩大出口。开展出口咖啡质量安全专项调研,结合生产和出口的实际,加强帮扶指导、优化监管方式,创新服务“昆蓉欧”和“渝新欧”咖啡班列。共出口咖啡10.4万吨、货值4.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4%和82%。

促进云南野生食用菌扩大出口。充分发挥技术职能优势,牵头制定《松茸及其制品》地方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云南出口松茸重金属超标问题,提升云南省食品标准化水平。20出口鲜松茸2289批次、891.9吨,货值473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8.6%、69.9%和35.9%。此外,采取有效措施扶持鲜羊肚菌首次出口,为云南食用菌出口增加了新品种、开辟了新渠道。

积极推动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提高云南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助推昌宁县成为云南首个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

篇8:食品安全工作简报

日前,龙岩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召开,会议汇报了《龙岩市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送审稿)》,并解读了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主要任务分解表。副市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王建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各成员单位要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有效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同时,各成员单位要对照责任清单、目标责任和任务要求,量化工作标准,细化措施方法。

此外,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汇聚工作合力,形成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以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为重要抓手,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以点带面,全面提升食品安全工作。在风险防控方面,要把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贯彻到监管工作全过程,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同时,建立健全问责制度,落实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