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我的家乡镇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我的家乡镇江,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镇江旅游
镇江旅游 -资料
镇江辖丹阳、句容、扬中三个县级市和丹徒、京口、润州三个区,总面积3843平方千米,人口290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镇江地处要塞,历史悠久。过去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和将来更是商家必争之地。镇江历史悠久,有3000多年的历史。镇江环境优美,有山有水,真山真水,城市的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素有“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之美称。除了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以及茅山、宝华山这些有一定影响的景点外,西津古渡街、梦溪园旧址、天下第一泉、芙蓉楼等也是久负盛名,焦山碑林、六朝石刻等都是国宝级的文物。镇江交通便利,水陆枢纽。处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有85千米长江深水岸线,已建立5个港区139个泊位,其中万吨深水泊位19个,年吞吐量2800万吨。镇江港是全国十大港口之一和长江第三大港。沪宁铁路横贯东西,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和104国道及苏南公路网络贯穿全境。即将建设的沪宁高速铁路和在建的润扬大桥将使镇江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镇江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许多都在镇江留下名篇名作,一些宏篇巨著如《梦溪笔谈》、《文心雕龙》等都成书于镇江。
改革开放以来,镇江经济快速发展,底进入了“苏南经济板块”。,实现“四大突破”。全市gdp突破500亿元,达到 505.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946元;财政收突破40亿元;协议利用外资突破10亿美元,达10.8亿美元。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一大批外资大项目纷纷落户镇江,世界500强企业有11家在镇江兴办了企业。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化工、造纸、铝业、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有世界主要的锚链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造纸基地、工程塑料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醋酸、易拉罐生产基地。恒顺香醋驰名中外。
“十五”期间要将镇江建设成清新秀丽、充满灵气和活力的江南名城。市区达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双百”目标。凸现“城市山林、大江风貌”的独特城市个性,形成“显山、露水、透绿、现蓝”的城市风貌,向现代化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使镇江成为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城市。
镇江,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星罗棋布的文化遗存,丰厚悠远的历史蕴含以及繁荣富饶的经济环境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产品。
风景名胜旅游:镇江的风景名胜无处不体现着自然与人文、山水与文化的交流与融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金山之雄,焦山之秀,北固之险,南山之幽”,尤以“江、山、寺、洞、泉、林”景观俱全而著称,形成了优良的风景名胜体系,现有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焦山十六景”,如华严月色、汲江观日、镜江夕照等自古闻名。南山重峦叠翠、清幽断俗,“鹤林烟雨”、“招隐红叶”更具特色。宝华山具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秀。先人三千多年前智慧的结晶,造就了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和北固山“寺冠山”的精妙特色,堪称江南建筑艺术瑰宝。这些是山水文化游的基础,也是我市旅游资源的精粹,
资料
人文景观旅游:镇江自西周成为宜候封地开始,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由于镇江控吴负楚,江阔山险,地势险要,因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权一度迁都于此,筑造铁瓮城,使镇江成为三国名城和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尤以六朝文化最具特色。古代镇江诞生出南朝宋、齐、梁三代帝王和《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一部部撼世之作。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全市有3个国家级文保单位,122处省、市级文保单位,传世宝物、出土文物更是不计其数,被誉为“文物之邦”。焦山碑林号称“江南第一碑林”。丹阳的`南朝陵墓石刻,也是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其石刻巨兽造型丰伟,姿势如踞,代表了南朝石雕艺术坚实、浓厚、雄秀、优雅的风格。特别是被誉为“一座天然博物馆”的西津古渡街,有很多文物建筑是国内外的“孤本”、“善本”,艺术价值令人叹止。国家文保单位的原镇江英国领事馆空间布局精湛,结构严谨优美。昭关石塔结构造型优美,是江南乃至全国现存唯一的喇嘛式过街石塔。投资1600万元兴建的焦山定慧寺万佛塔堪称佛教建筑史、绘画雕刻艺术史上的瑰宝,它的建成,使镇江市形成了“东有钢混塔(焦山万佛塔),西有木塔(金山慈寿塔),南有砖塔(宝塔山僧伽塔),北有铁塔(北固山铁塔),中有石塔(西津渡昭关石塔)”的格局。众多的文物古迹是我市历史的记录和结晶,极具考古价值、史料价值和观赏价。
宗教文化旅游:镇江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古时有八大名寺,香火旺盛,高僧辈出。千年古刹金山江天禅寺是水陆道场的首创之地,成为佛教圣地。焦山鼎盛时期,有大小寺院十五座。不久前圆寂的定慧寺主持茗山是全国十大高僧之一,佛学深湛,在华人世界中有着很高的宗教地位。宝华山为“律中第一山”,是明清时期全国最大的传戒道场,全国70%以上的僧侣都在此受戒。茅山道院被誉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每到香期,上山香客达三、四十万。宝华山每年也有全国乃至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僧尼慕名前来朝佛受戒。
神话传奇旅游:金山被称为“神话山”,有家喻户晓的白娘子斗法海“水漫金山寺”的神话传说。《西游记》中,唐僧玄奘(江流儿)正是漂流至镇江,蒙金山寺方丈施救收留并抚育成人的。镇江自古是军事要地,又是山水名城,因而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历史掌故尤为丰富。刘备甘露寺招亲、宋江智取润洲城(镇江曾名润州)、韩世忠大败金兀术、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历史传奇也是妇孺皆知,流芳百世。特别是北固山,这里的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的历史传说有关,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现在,茅山又有了“老子神像天下第一”的新景,再加上“蜂涌而至”、“放鞭炮,听军号”和“怪坡”三大奇观,为茅山抹上了浓重的神秘色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文人传说也很多,李白、苏东坡、米芾、辛弃疾、陆游、郑板桥等都有大量踪迹可寻,乾隆下江南留下的种种趣闻雅事也不胜枚举,为旅游平添无穷韵味。
工农业文明旅游:镇江是世界上最大锚链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ps、abs单体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醋酸和易拉罐生产基地,并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造纸基地。镇江所辖的扬中市被誉为“江中明珠”,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扬中市新坝镇已成为新型农业、现代农居、乡镇工业特色旅游镇;丹徒县龙山村是国际著名的鳗业大王,为鳗业、休闲、度假特色旅游村;丹阳市界牌镇是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有全国最大的汽车灯具城和灯具生产企业,为乡镇工贸特色旅游镇。润扬大桥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跨度最长、最为雄伟壮观的斜拉桥。这一切都为该市开辟大桥景观游、新兴工业农业游等现代旅游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镇江还被江苏省旅游局纳入“锦绣江南游”和“运河、古镇、园林游”两条旅游黄金线路。
篇2:镇江中考作文题目:

22.请以“____让我与众不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空缺处补充文章。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推荐:镇江中考作文题目: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2011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更多中考作文信息请点击:中考作文频道
下一篇:2012咸宁中考作文题目:那一抹心痕 相关推荐 好想把你写成书作文_江南作文900字 书是一面镜子 在那花开的时节作文900字 河北中考作文满分作文点评——“反省”帖子ABC 满分作文:我美丽,因为我热爱自然 中考满分作文:母爱 沟通作文1000字 作文指导:描写法--让你的文章靓丽N倍 2012淮安中考满分作文:那条河 名师建议:中考前初三生要分类搜集作文素材 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作文:这也是一种美丽 2012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篇3:镇江情缘散文
镇江情缘散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初识这首诗好像是在小学,知道了京口就是镇江,那里有爷爷的小妹妹——我的老姑奶奶!
第一次学习写信也是在小学,老师要求我们不但要写信,还要用信封封好再交作业。于是给从未见过面的老姑奶奶写了封信,还在信封上认真地写上“镇江市山巷底黑桥西146号”。
10虚岁那年的暑假,爷爷兑现了对我的承诺“10岁带你去镇江看老姑奶奶。”那时候,在我的心里,虽然知道了“京口瓜洲一水间”,但是对“一水间”有多远还是没有具象的概念,始终觉得镇江是遥远的大城市。为了镇江之行,母亲特意为我做了新的的确良衬衫,人造棉的裙子,想让我打扮的漂漂亮亮去城里玩。爷爷带我从高邮乘轮船,一点多出发,从京杭大运河入长江,晚上停靠在镇江轮船站8号码头,好像是大表叔来接的我们。码头上灯火通明,大西路如此繁华,让从未出过远门的我对城市开始有了向往!
第二天早上起来,浓香的豆浆和皮薄馅多的包子让我明白早餐除了白粥咸菜,还可以这么丰盛。姑奶奶家的后面就是铁道,只不过已经不再过旅客列车,只走货车。火车来的时候,震动感很强,火车的笛声跟电影里一模一样。听父亲说,他小时候跟叔叔在黑桥玩,看见火车来了,就抓一把石子想扔进火车的烟囱里,结果倒被烟囱里的烟吹跑了帽子。我第二天就让爷爷带我去黑桥,可惜没有等到火车从桥下经过,却有了一个疑问:黑桥不黑啊,为什么叫黑桥?
接下来的几天,爷爷带我游玩了金山、焦山、北固山,还特意带我去新修的火车站看火车。那一年,金山的大雄宝殿还没有修复,焦山的碑林我还看不懂,北固山的游客还是那么稀少!那一年,四表叔才19岁,大表叔的女儿王晶才五个月。四表叔每天下班回来的任务就是抱王晶,还让我跟在他后面出去串门,邻里都叫我“小把戏”。
此后经年,一直没有去过镇江。爷爷还是经常去看他的小妹妹,直到80岁以后,爷爷还经常一个人乘车去镇江。爷爷80和90岁生日,姑奶奶都带表叔们过江来老家祝寿,爷爷去世时,表叔们来了,姑奶奶深受糖尿病的折磨,没能亲自来送爷爷最后一程,但我还是从叔叔们的话语中看到了姑奶奶的伤心!又过了几年,姑奶奶也走了!彼时,我还在杭州,闻知此事,暗自落泪!我知道,以后爷爷再也不用江南江北的跑了,姑奶奶也不用拖着病体过江来看爷爷,他们兄妹将在天堂相聚!
到了20xx年7月,叔叔向表叔们通报了父亲的.病情,叔叔们很快就来到扬州,到医院看望父亲。没想到医院一见竟是永别,一个多月后,父亲离开了这个世界!表兄弟再次在老家相聚,已是天人永隔。父亲躺在水晶棺里,表叔们在灵前空自伤悲!
时光易逝,容颜易老,随着亲人一个一个相继离开,我愈发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短暂。于是经常跟叔叔建议,计划找个时间去镇江看望表叔们。可是计划一再变化,直到11月下旬的一天,叔叔给我电话,说大表叔的女儿12月7日结婚了,我们都过去喝喜酒!
一别33年,镇江,我终于又来了!黑桥仍在,云台山仍在,但是铁路已经填平,成了花木掩映的小径;当年5个月的小女孩王晶已经长成了新嫁娘;二叔的儿子王坚前就高大帅气,可惜这次没能见到;三叔的女儿王璞秀气温婉,颇有书香门第的气息;四叔的女儿王潇大方直率,一如四叔的性格;叔叔们渐老,就连当年只有19岁的四叔也已跨过了知天命的门槛;而当年干练威严的姑奶奶只能在照片里凝视我们的到来!
京口瓜洲一水间,可惜我这些年过于忙碌,竟然让一水间的距离延长到了33年!四叔一直说年岁不等人,亲人之间一定要经常走走!的确,现在有了润扬大桥,镇江扬州已经不再有一水间的阻隔了,我作为下一代中的老大,以后一定要不定期的组织叔叔婶婶和弟弟妹妹们来老家看看,再带家人去镇江走走。虽说亲人见或不见都在心底,但是亲情还是需要经常走动才更亲昵!
篇4:镇江烈士陵园观后感
烈士——一个让人敬佩有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这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又再次沸腾。
走到镇江烈士陵园,看到了十分庄严地大门,“镇江烈士陵园”几个金黄的大字,情绪也开始沉重起来。有秩序的走进镇江烈士陵园,大家都十分的安静,低沉的情绪在酝酿,感动已不能准确的形容。在两旁的墙上,挂满了后人为烈士们的曾词,“革命英雄”“国之栋梁”“献身国家”“精忠报国”“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词语数之不尽。烈士给我们的又何止是这些词语能表达尽的呢。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迹总是浮此刻眼前: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的战士,在新中国建设中忘我工作的劳动者,等等,我的心灵深深体会着这次参观受到的洗涤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纵观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为国家发展“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我们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们一样,坚持奋斗,永不放下,永不言败,绝不向困难屈服,绝不被自我打到。
归去的路上,迎着阳光的笑容依旧灿烂,又一次经过高高的纪念碑,向烈士们致敬,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庄重的凝视他们。
或许,它在看着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他在期盼着我们的精彩!
篇5:镇江导游词介绍
金山位于镇江市西北,海拔43.7米,占地面积41.6公顷。金山风景幽绝,形胜天然,自古为我国游览胜地之一。古代金山原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美誉。唐代张祜描述为“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北宋沈括赞颂曰:“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其原为扬子江中的一个岛屿,由于“大江东流”,至清光绪末年(1903年)左右与陆地连成一片。金山有楞枷台、妙高台、观音阁、法海洞、古仙人洞、古白龙洞等名胜古迹。
金山名胜古迹甚多,俯拾皆是。玲珑秀丽的慈寿塔立于金山西北山巅之上,高30米,和整个金山及金山寺配合的恰到好处,仿佛把这座山都拔高了。砖木结构的塔,上下通行,每一层八面都有走廊和栏杆,八面通风,面面有景,层层风光不一样,宋代王安石诗云:“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再如楞枷台、妙高台、观音阁、法海洞、古仙人洞、古白龙洞等名胜古迹,皆依山旁势凿岩而建,构思神巧,令人赞叹建筑者的神奇智慧和高超艺术。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十六日雪中渡江》云:“故人折简近相招,一舸横江路不遥。醇酒暗消京口雪,大帆平压海门潮。扬州灯火难为月,吴市笙歌剩此箫。那管风涛千万里,妙莲两朵是金焦。”将金山比为一朵美丽的莲花。
金山自古名称很多,古人把扬子江比作香水海,把这座山比作《华严经》里的七金山,所以叫作金山。而宋代王存著的《九域志》中则有另一说法:唐代高僧法海云游来此,为子修复寺庙,每日在山间披荆斩棘,一日挖到黄金。地方官李奇上反皇帝,皇帝敕令将黄金交法海作修复寺庙之用,并名山为金山。此外,金山还曾叫过泽心山、浮玉山、获茯山、龙游山、紫金山等。而金山的名则与金山寺有关,金山寺巧妙地依山而建,富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殿宇后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山体与寺庙浑然一体,构成一组橼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古建筑群,景色壮观,气势雄伟,形成“寺裹山”的独特风貌。宋休以来,京流传着“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的评语。
金山又有“神话山”之称,山上每一个古迹都有迷人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中国有名的古典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寺”,就源出于此,民间流传甚广,为这座名城增添了十分迷人的色彩。小说《说岳全传》中的岳飞到过的金山古迹“七峰亭”,景色宜人。章回小说《水浒》中“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即今镇江城)”一回对金山瑰奇风景,作了细腻生动的描写。清代皇帝康熙、乾隆多次南巡,驻跸金山,留下不少“御制”文物,有关乾隆在金山的民间故事传说甚多,使金山更负盛名。历代诗人、书法家、名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张祜、孙鲂、苏东坡、王安石、沈拓、范仲淹、赵孟頫、王阳明等登临观景,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遗迹和脍炙人口的题咏。唐代起,国际友人登山游览者络绎不绝。明代日本画僧雪舟等杨居住金山两年半时间,绘有《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禅寺之图》等有关金山的画卷,现保存在寺庙。
金山这座青螺般的小山,却包孕着许多风流往事,具有无限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骚客和游人。有人说“到了镇江不去金山,等于没到过镇江”,此话自有一番道理,当你游览金山之后,便会明白其中的奥妙。金山游览路线
江天禅寺——夕阳阁——观音阁——楞伽台——佛印山房——金山四宝——慈寺塔——古法海洞——留云亭——妙高台——七峰亭——白龙洞——朝阳洞——古仙人洞——玉带桥——御码头——郭噗墓——天下第一泉江天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