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yh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提升辩论水平的小技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提升辩论水平的小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篇1:提升辩论水平的小技巧
青铜级实用辩论技巧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首先,对于广大青铜级的我们,第一步还是要踏踏实实的积累。多从各种各样的事情中吸纳总结知识、信息、经验、思维方法。我们可以先从看书或辩论视频做起,看什么书都行,重点是你会总结,并从里面获取知识、思路、想法和态度;有选择性地观看有关辩论技巧的视频,等看到了一定数量,你肯定会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步入第二阶段了!
学而不思则罔
你可以把自己设想成辩论场上的任意一员,例如可以把自己当成评委,试着自己去评价每一场比赛,看看自己的评价和评委老师的评价有什么出入,为什么他要那样说?他那样说对吗?
也可以把自己当做辩手,想想如果是自己每个环节会怎么打?这句话还有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输了的队伍的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他们为何会出这种问题?如果是我或我们的队伍会出这种问题么?怎么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思考时可以注意两方面。一方面是不要盲从观点,但这不代表全盘否定。如果立论不符合辩题的话,可以站在其它立场探讨它的可行性;或者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是哪里的误区带来的;如果觉得符合辩题,多去想想和它对立的观点都是错的吗?
另一方面是多去吸取闪光点,所有的信息,不论好坏对错,都有其闪光点和有益的一面,努力去寻找这些东西吸纳。但记住吸纳的时候不盲从,做到存疑但不随意反驳的吸纳。
思而不学则殆
想好了就要去学啦。可以把辩论视频分类总结,政策类的、利弊比较类的、哲学类的等等(分类不一定科学,但是每种分类都有意义);总结不同的辩题,在架构、立论、操作上有什么共同点,哪些可以学来,哪些无法学来;如何克制种.种风格等等。总结不出来就再多看;总结好了,自然就可以在赛场上恣意驰骋啦。
和别人分享你的知识,那才是永恒之道。
如果童鞋们在学习辩论的过程中想到什么新想法,懂得了了什么新知识,找到了什么新观点,多和周围人说说,讲讲,大家一起来探讨下,一个人的想法一定是有局限的,个人的看法即使再完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大家一起来讨论往往能够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总体来说
1.吸纳
2.理解
3.总结归纳
4.交流分享
铂金级实用辩论技巧
舌战偷渡法
舌战偷渡法即诱使对方多说“是”,使用该法,关键是你在设问时要把辩论的目的隐藏,绝不能让对方察觉设问的真正意图。尤其是第一问,一定要让对方在尚未了解发问意图的情况下予以回答,只要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下个问题就由不得他不回答了。等到对方自觉难以自圆其说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种使对方处处被动、自打嘴巴的战术,不失为一种极有效的辩论手段,其结果只能是让对方在不自觉中接受你(或设问方)的观点,出其不意而辩胜。
因此,辩论的时候,为了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可以通过揭示对方的矛盾和漏洞的方法,使本方观点得到确立。
无论是在法庭辩论,还是日常的辩论比赛,为了赢得辩论的胜利,关键的一个辩论技巧就是舌战偷渡法,即当我方受到攻击时,可以不直接从正面答辩,而借助论敌提供的话题还击,这样就可以改变论战的局势。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即任何事物都不只有“是”或“否”两个答案,往往在对方回答“是”或“否”的时候,你总能够找到言语的漏洞所在。
率先定义法
所谓“率先定义”,其实就是给论题中的一些关键字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根据事实来展开论点,达到先声夺人、先发制人的效果,从而在辩论过程中占据主动的位置。这在辩论中是常用的一种 策略,在辩题对自己明显不利的情况下尤为适用。
“先发制人”重在“先”字,贵在“制”字。当你知道别人将要说出一些对你不利的观点或者让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时,你就抢先开口,可以截断、可以封住、可以堵上、可以围牢、可以压下、可以劝止,明白地告诉对方不要开口,打断他的话题,或者用其他话语岔开,从而牢牢掌握住辩论的主动权。
针锋相对法
针锋相对就是辩论中的一方提出自己的观点,否定对方跟自己不同的理论或看法。对手的言语犀利,我们要更犀利;对方很有气势,我们就更要有气势。以威来对抗威,用势来应对势,以快来打击快,以强来抗击强!用这样的方法就要求论辩者义正辞严、理直气壮、临“威”不惧、神态刚强,从而能在辩论中产生震慑、威严、正气的作用。
舌战的时候,要对准对方提出的命题,有针对性地给予驳斥,击中他的要害,使对方站不住脚,他自然就会败下阵来。
凭借超凡的勇气和领先一步的气势,然后再步步紧逼,言辞犀利,这是针锋相对法的特点,只有掌握了这个方法,才能在论辩中体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真正含义。
正面进攻法
正面进攻是辩论中常用的手法,既可以用于立论,也可以用于驳论。它以事实说话,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想拥有一流的辩论口才,就不得不好好地掌握正面进攻的技巧。
首先把握开局主动。辩论场上,哪方争取了主动权,可以说就有了取胜的保证。为了掌握主动权,我们首先就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手,要保持自信,显示出凌厉的攻势。还应该在开篇立论中做到稳扎稳打,尽量讲一些四平八稳、留有余地的话,既不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也不把自己的退路堵死。
其次确保语言干净利落。辩敌的观点在哪里落脚,你就朝哪里“开火”。对准辩论的焦点,不拐弯抹角,不添加多余的语言,以酣畅淋漓的情感、干净利落的话语瓦解对手的观点。不说半句废话,确保每句话都有“战斗力”。
再次抓住对手的核心观点。为了扰乱你的进攻,对手可能会在立论的时候,把自己的观点分成很多小点、很多层次。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你一定要善于鉴别对手观点,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抓住主要观点中的核心部分,展开你的正面进攻,这样才有效率。
再其次争取牵制对方。对方发言的时候,一定要静心地聆听。从他们的措辞、语调、声量中,尝试判断他们观点的薄弱环节,在攻辩和自由辩论中,集中攻击这些环节,力求先声夺人;取得优势后,不要轻易松手,而应“宜将剩勇追穷寇”,积小胜为大胜。
篇2:18个提升作文水平的小技巧
18个提升作文水平的小技巧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认识水平高、擅长理性思维的同学可选择议论文,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微型小说,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但是,对于高考来说,小伙伴们一定要多研究高考满分作文,摸清本省老师的喜好,议论文比较容易取胜,那么好好练习议论文,如果抒情散文和记叙文比较容易得高分,那就多注意这方面。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
“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
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
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
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
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
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
熟话说,好文章是风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
7、要重视拟题,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
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张伟民讲那是一种浪费。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8、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
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就应该有纵横捭阖,很深刻的见解。如果是微型小说一定要有巧妙的构思。这个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酽酽的歌喉)。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9、行文中要多次扣题,要一路扣题一路歌。
材料、引语和话题中的相关文字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开头三句话内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有球场上叫暂停的效果,可以调整思路和写法。
10、思想要健康。
“思想健康”不是说要你只说冠冕堂皇的话,不是要你刻意拔高,“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恋爱题材是考场作文的禁区,无论考生写得如何缠绵悱恻,真挚动人,因其行为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这类作文自然得不了高分。
11、观点不可太绝对,要留有余地。
“义正”未必要“辞严”,“理直”未必就要“气壮”。联系现实生活时,涉及社会时,要有分寸,不要一味指责。“质问京山大冤案”。批评家长、老师和社会要与人为善,抱着协商与治病救人的态度,要提建设性意见。不可尖刻、讽刺、挖苦,甚至恶意地进行人身攻击。
12、临场写作时可以根据题意和你的表达需要想像一个或一类读者就在你的面前。
如以“沟通”为话题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可想像父母就在身边;写“沟通”之艰难和必要,就好像误解过你的人正在听你倾诉;写国际间通过沟通走向合作,就设想自己参与了国与国的谈判。即使所写文章没有明确的阅读对象,你也可以想像此文是写给你的语文老师的。你要知道,你的文章的惟一读者是那位跟你的语文老师非常相似的人。写记叙文,且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尽可能赢得评卷老师的同情。
13、写法上可以求新。
要考虑,怎样表现更智慧,更艺术,更有可读性;但更要求稳。我的意见是大家一定要在一种比较稳的情况下,确有把握时才可写小小说或者是写戏剧,或者是写别的,确有把握之后才写这种文体,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就选择比较稳妥的老的文体,老的写法。
14、不可按上年或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思路行文。
求新、求变是人们所追求的,高考作文也不例外。但若按上年或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思路行文,甚至拿来套用,机械模仿,不懂灵活应变,就会吃力不讨好,这也是失分的点。因为阅卷者大都是相对固定的,对以前的高考作文非常熟悉。不主张写诗歌、文言文。
15、苦于材料缺乏则可以突出自己的爱好。
你如果喜欢体育,那你就像体育记者一样,叙体育、议体育,只要切合题意就好。你如果喜欢听××的歌、看 ××的书、爱好上网……你就可以将自己这一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与命题联系起来。那样就不愁内容贫乏、文思枯竭。不要瞎编乱造。靠编故事骗取老师的眼泪从而获得高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6、要美化自己,而不是丑化自己。
要显现自己的高境界、大抱负、多知识、同情心,要显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不要出于反衬别人等考虑而故意丑化自己,如果让评卷老师以为你真就是那样,那就麻烦了,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从某个角度讲,评卷老师评卷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淘汰对象的过程。
17、字数以900字左右为宜。
不能给人凑字数的感觉,但也不能拖得太长,不允许加纸条。喜欢写长文的同学,开篇要注意不要放得太开,开口不要太大,能跳过去的就跳过去,要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要注意节省篇幅,要防止高潮来了没地方写了。切忌三段文。要突出的句子(扣题的、表现主旨的、文眼、点睛之笔、抒情议论、议论文的分论点等)最好单独成段。
18、利用自己以前写过的作文
看到题目后,可先搜索一下自己以往所写的优秀作文,看有没有可以再利用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不牵强。
篇3:星级大厨教你炒菜小技巧,炒菜水平快速提升
炒菜的基本功
刀工是做好一切菜的基础。刀工好并不是指切片要非常薄,切丝要非常细,对于刀工的要求是厚薄一致,粗细均匀。
一火二盐三食材。
一火:指的是火候,炒菜的时候火候非常重要。
先大火烧锅,看到锅冒白烟以后把油倒下去,时间大约1-2分钟,待油香味也开始四溢的时候,再倒入菜。
给不会炒菜的人,推荐一些只要基本功的炒菜技巧
在这里说一下油温:
3.4成热时,手放油锅上能明显感觉热量。用于油炸,一般小火油炸。
5.6成热时,油锅开始冒烟。炒菜一般就是这个油温。
7.8成热时,油锅已经明显冒烟。爆炒的时候会用到。
如果是素菜,就把火改成中火,如果是荤菜,就继续大火保持,一直炒到7分熟。这个时候改小火,保持热度就好,加入事先准备的调料快速翻炒。
给不会炒菜的人,推荐一些只要基本功的炒菜技巧
二盐:菜无盐不鲜。盐必须是炒菜的基本。但这儿说的盐不单只盐,指的是一众调料。
调料没那么复杂的,有些人拿捏不准,建议可以先调少一些,这样后面来改味要好改很多。
三食材: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做的水平有多么多么厉害,更多是取决于食材的新鲜程度。
例如、新鲜猪肉是富含弹性的,手指按下去很快就会复原,这很好分辨,注水的肉或者不新鲜的肉弹性都不够。再有味道,新鲜猪肉是没有异味的,不新鲜的话会有腐臭的味道。颜色更简单了,不新鲜的肉颜色发沉,暗红。
炒菜六个小技巧
1、菜过咸处理有三法
一、可加适量白糖,即可减轻盐味。二、可放些醋,咸味会大大减少。三、用掺有白酒的水浸泡,这样有明显的去咸效果。
2、炒菜巧下盐
如果你用动物油炒菜,最好在放菜前下盐,这样可减少动物油中有机氯的残余量,对人体有利。如果用花生油炒菜,也必须在放菜前下盐,这是因为花生油中可能会含有黄曲霉菌,而盐中的碘化物,可以除去这种有害物质。为了使炒菜可口,开始可先少放些盐,菜熟后再调味。如果用植物油应先放菜、后下盐,这样可以减少蔬菜中营养成分的损失。
3、炒素材技巧
炒茄子:在锅里放点醋,炒出的茄子颜色不会变黑。 炒土豆:加醋,可避免烧焦,又可分解土豆中的毒素,并使色、味相宜。烧土豆的时候加点牛奶味道更好。炒藕丝时,往往会变黑,如能边炒边加些清水,就会保持成品洁白。炒豆芽:先加点黄油,然后再放盐,能去掉豆腥味。
4、啤酒调味剂
夏季做各种凉拌菜时,加适量啤酒调拌,可提味增香。
5、土豆去皮越薄越好
土豆皮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去皮不宜厚。土豆一旦去皮,要存放在冷水中,再向水中滴几滴醋;可使土豆洁白。
6、黄花菜的烹前加工
鲜黄花菜(金针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在人体内被氧化成为二秋水仙碱,有剧毒。因此,要用开水烫后浸泡,除去汁水,彻底炒熟才能吃。
篇4:如何进行辩论小技巧
如何进行辩论
一、克服自己内心的胆怯。
害怕是人的天性,但在如战场一般的辩论中对方可不会心慈手软,越是胆怯,就越是给对方返攻的机会。
不管对方是什么人,你都要把他看做和自己一样。
我们可已采取以下方法克服内心的恐惧。
1.平视对方。
2.提高说话声音。
3.选择熟悉的场地做辩论。
二、失言而不失态。
每个人都有说错话的时候,特别是在对方干扰的情况下。
如果说错了话,这不必过于紧张,可以想一些别的事情,转移话题,从而忘记此事,这样不会影响接下来的辩论,也不会有所失态。
三、诱导他人。
辩论的根本目的不就是让对方说出“是”吗?
我们要做得就是设圈套,加以诱导,最后使对方承认自己的观点。
四、分析岔题。
如果对方突然转变了话锋,或者是有意引导话题向某个方面发展。这时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从而中了对方的圈套。
要善于分析问题,审视对方的目的。
五、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的关键在于“借”。
如何把对方攻击我们的言辞变成反驳其的证据,这就要看辩论者的经验和思辨能力了。 六、让其走你的路线。 很多人说这怎么可能。
这的确有可能,只是一点小技巧而已。
当我们话只说一半时,然后打住,另一半让对方说,这样他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而这又正是你想要的,无疑为你增加了“底牌”。
如:这么说,你的意思是。。。”
篇5:浅谈辩论的小技巧
如辩论和评判本来就是软性的,更多靠评委的主观判断,因而辩论的技巧好比体操、跳水运动员的高难度技巧,没有“绝活”得不了高分。如何将丰富的知识用练达精妙的语言表达出来呢?这就涉及到本文要谈的辩论技巧的问题了。
一、就事论事
这一点要求在辩论中抓住辩题,不能离题万里大发议论,而要始终注意主攻方向。陈述观点则不要太华丽,而一定要系统地说清楚;自由辩论则不能过多地纠缠在细枝末节上。
例如:人类是大自然的保护者(正)/破坏者(反)
反二:我再一次请问对方辩友,人类要生存,要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正四:我想再次告诉对方辩友,破坏是少数的。
浅谈辩论的小技巧
请问,马有白色的马,但是马一定要是白色的吗?
反三:对方答非所问,请正面回答,人生存发展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在反方的追问下,由于正方一时没有合适的回答,所以搬出了白马非 马论,但反方没有被牵住鼻子,以四个字“答非所问”马上把对方拉回来,在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上毫不放松。
二、死缠烂打
这一点看似和上一点相同,但请仔细品读。
从内容上说,原则性的问题必须死缠烂打,追住不放,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对方轻易脱身,在每一场比赛中都要设定令对方无法回答的“重炮”问题,把对手逼住不放。如何订立重炮呢?辩论双方总是既有理又没理,总有些问题,特别是具体事理或者是哲学原理,对方是不能或无法正面回答的,应该把这些问题理出来。`
例:焚毁走私犀牛角是/不是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
反方说不是,一直追问:焚毁到底保护了哪些自然资源?
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正方说有利,一直问,由于管理不善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否也要归责于流动人口?
以上辩题中的例子,或攻或防,都可以让对方要么陷入解释的纠缠,要么跟随自己到对自己有利的战场,这就是重炮问题的好处。
就事论事是说任何回合,任何例子不要游离辩题;死缠烂打是要在对自己有利,事先自己准备过的问题上咬定对方不放松。一大一小,一具一抽,一全一侧,望细体会 。
三、主动转移
能否做到这一点往往成为初级比赛和高级比赛的根本区别。
要说清楚这点首先要明确辩论--尤其是自由辩论之意义。在前段时间的院辩新生对抗赛第三场中,正方双方语速飞快,比赛看似紧张激烈但实则犯了忽略大局的错误,以至使比赛陷入“两小儿辩日”的泥泞之中。
自由辩论之在于说服听众。双方不可能互服,所以要让听众认可无非两点:一为完善己方理论,二为指出对方的谬误。这两点是单方行为不需对方的认可:指错,指出即可、补洞,补足即罢。所以要提出完成一个战术目标之后的——主动转移。
从原本的二三辩分别陈辞发展到现在攻辩阶段,目的是在于增加对抗性和可看性,但不应该忽略这个环节的真正作用在于把己方理论阐释清楚,把攻防路线全面铺开。所以在这个阶段,全队都要全神贯注地思考对方的理论,看清对方所走的路线与自己路线的交锋和不利,为自由辩论的战场方向作下指引。
一个优秀的辩手,应该是具备在短时间内发现对方立论问题的能力的(如何开发这种能力将在《辩手素质养成》一文中详述)在攻辩结束之后,需要的是交流!所以一四辩此是任务尤其艰巨!一辩开始小结,指出对方在应对我方问题的时候的错误,指出对方理论的缺陷。四辩则既可告知二三辩攻击方向,又可在己方理论处于被动时思考应对方略,随机应变羽扇纶巾。这一分多钟,实在是关键!
上述的两个环节可以说都是为自由辩论准备。在知己知彼以后,则应该战无不胜!主动转移要求全队在设定多个小的战术目标后能步步为营。以本界新生杯决赛为例:
大学学习以博为主/以专为主
正方以博为主:战术目标一:确定大学学习之特点,博之范围,为主之评判标准。战术目标二:确立逻辑底线:当今世界学科呈现交叉性和复杂性。三:展开推论:由逻辑底线决定了要完成学业和未来自身发展的博之根本性。四:解释问题:解释为什么对方说的以博为辅不能符合现阶段的学习要求。五:攻击理论:指出以专为主的诸多弊端,质问对方。
以上的一条清晰的自由辩论战术,在真正比赛中贯彻了80%确保了正方的胜利。试想,如果纠结在五点中的任何一点上说个3分钟,整个比赛将会无聊,整个观点将会片面。此也即为很多初级比赛之无可看性也。
须注意,一定要与“避而不答”严格区分开来。许多辩手往往不听对方发问,操起一张卡片就念,虽然可能靠事先准备的妙语引来掌声,但瞒不住内行的评委和观众。所以主动转移一定要在反击或者至少守住的一次攻击后方可进行。这一点将在“重视接口”专题中详述。
主动转移并非难点实为要点,只是很多新辩手没有意识缺乏经验罢了。好比没怎么打过架的人总是想着如何接一拳踢一脚,而武林高手却要谋划全面的攻防套路,很类似。
篇6:辩论赛辩论小技巧
借力打力。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
例如,在关于“知难行易”的辩论中,有这么一个回合:
正方:对啊!那些人正是因为上了刑场死到临头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严,可谓“知难”哪,对方辨友!(热烈掌声)
当对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难”的实例论证于知易行难“时,正方马上转而化之从:”知法不易“的角度强化己方观点,给对方以有力的回击。扭转了被动局势。
这里,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是因为他有一系列并没有表现在口头上的、重新解释字词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辩题中的”知“,不仅仅是”知道“的”知“.更应该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知“;守法并不难,作为一个行为过程,杀人也不难,但是要懂得保持人的理性,克制内心滋生出恶毒的杀人欲望,却是很难。这样,正方宽广、高位定义的”知难“和”行易“借反方狭隘、低位定义的”知易“和”行难…的攻击之力,有效地回击了反方,使反方构建在“知”和“行”表浅层面上的立论框架崩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