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好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信息技术下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新思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信息技术下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新思路,供大家参考。

篇1:信息技术下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新思路
信息技术下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新思路
丁双红
(烟台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 在分析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对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建立了专业英语学习网站。在信息技术应用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新方法,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教学和学习方式。
[关键词] 专业英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O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 01-0032-04
引言
自1978年中国英语教育恢复伊始,专业英语教学就被提出来Ⅲ。国家教委1980年颁布的《公共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英语教学应“为学生今后阅读本专业英语书刊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1985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英语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1――2年级)和应用提高阶段(3――4年级),明确指出应用提高阶段的专业英语为必修课;修订的大纲提到“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修订后的大纲提高了对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不再单方面强调英语阅读能力,而是更注重读、听、说、写、译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不仅能顺利阅读各种英文专业文献,而且能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实现“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的培养目标。
专业英语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帮助学生完成从英语学习阶段到英语应用阶段过渡的任务。然而,近年来专业英语教学存在众多困难,例如受基础英语和双语教学的双重挤压,越来越被忽视,课时被严重压缩;教学内容随意,缺乏科学性,缺少高质量的教材;师资受限,教学模式陈『日,无法实现因材施教。这些严重影响了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专业英语教学正在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学生又急需专业英语的知识和技能,专业英语教学不应当退出英语教学的舞台。
信息技术的利用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专业英语教学的新出路。我国教育部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在外语课程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外语学习者更充分自由地接触到所学的语言,极大地激发了外语学习者的动机,使外语学习更具交际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对理工科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目前国内英语教学现状,结合全球化发展对大学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对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定义和整合。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手段解决目前专业英语教学师资资源匮乏、教学形式单一、学时少、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相差大等问题;探讨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有效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以替代传统的“翻译+阅读”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恰如其分的辅导和教学,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使专业英语的教学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结合相关专业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学生利用英语这一工具有效地获得专业知识,有效地进行本专业的交流,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篇2:信息技术下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新思路
1.1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位日益降低,课时严重压缩。长久以来,关于专业英语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有人认为专业英语或科技英语与大学英语具有相同的语音、词汇、语法体系,只是涉及专业知识,专业术语多了一些而已。甚至有人认为专业英语根本不存在,大学英语教学应当是基于普通英语的教学,无需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专业英语只字未提,学校和学生对四、六级考试通过率的关注使专业英语变得可有可无,专业英语正面临退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舞台的'危险。
另一方面,20教育部颁发文件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教育部又制订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规定A级标准学校专业双语教学的开设门数应不低于8%。这两个文件促使各高等院校大力推进双语课程的建设。在双语课程的挤压下,专业英语教师被抽调去开设双语课程,专业英语课程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很多学校干脆取消专业英语课,而替代以双语课程。
1985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专业英语为必修课程,安排在3――4年级”。但是在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和压缩本科总学分的大环境下,在基础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夹击下,各院系纷纷压缩专业英语课的课时。目前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的学校,多数将专业英语课安排在一个学期完成,每周两个课时,如此短的时间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教学评价不高,愈加使人怀疑专业英语开设必要性,形成了恶性循环。
2)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缺少优秀教材。(英语教学论文 )专业英语是专业内容与英语语言技能培养的结合,每一个领域的内容差别很大。专业英语课程缺乏规范的教学大纲,虽然原1985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专业英语课程做出了指导性的规定,但过于笼统,并且每个领域的专业英语内容各不相同。
教材是课程的依据,目前的专业英语教材多数是以专业阅读为目的,采用“课文+翻译”的形式,且课文内容枯燥单一,难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教学大纲和优秀教材的缺乏使得授课内容的自由度过大,由于教师各自对课程的认识不一致而影响教学效果。
3)师资缺乏,教学方法单一。目前,专业英语课由专业教师或大学英语教师开设。受自身英语水平的制约,由专业教师开设的专业英语课效果不理想,普遍采用语法翻译法;而由大学英语教师开设的专业英语情况更不好,由于大学英语教师的学历背景,他们绝大多数选择英美报刊选读、英美概况、英美文学等课程,很少愿意开设专业英语。
目前,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主流是“翻译+阅读”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由教师主宰整个课堂,翻译课文意思,讲解语言点,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没有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种教学模式虽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翻译技能,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文献阅读能力,但忽视了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无法使学生获得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4)学生差异大,无法实现因材施教。专业英语是比较高级的应用英语教学,需要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同一个班的学生通常在英语水平上有较大差别,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做相同对待,这就导致如果老师的教学进度太快、教学要求高,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就很难跟上;如果老师的教学进度太慢、教学要求低,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就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学。另外,学生对自己学习专业英语的目的和目标不是很明确,他们多半把学习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很少有学生在课后广泛接触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课堂教学的难易程度一般是针对班级中等水平,只是通过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具有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1.2专业英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由于对专业英语存在认识误区,很多学校直接将专业英语课砍掉,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公共英语,高年级直接开设双语课程,大多院校几乎没有开设专业英语。公共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Lan-guage-based),以语言的讲解和训练为主线,主要侧重于传授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双语教学是用英语来讲授非语言的知识,如物理、数学、化学及其他专业知识,它不是语言教学,是以讲授内容为主线( Content-basec)的教学,它不同于专业英语教学。从公共英语一下子进入以专业知识为教学重点的双语课程,学生感觉无所适从,普遍反映:原版教材和文献阅读太慢,专业方面的词汇量不够,句子和语篇结构不熟悉;期末考试的思考题用英文回答有难度,尤其是英语小论文有困难。
双语教学只是增加了专业词汇、提高了阅读能力,距离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通过英语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的目的相差较远。专业英语可以起到从公共英语到双语教学的衔接作用””。专业英语应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包括英语学术能力和专业词汇、结构和语篇等方面的技能,为后继双语课程的学习打好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基础,使学生从普通英语向双语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过渡,提高他们用英语开展学术研究和专业工作的能力。
2专业英语课程内容的整合
外语教学分为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SpecialPurposes)和普通英语GE(GeneralEnglish)两大类。ESP又可以分为专业英语ESAP (English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学术英语EGAP( 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和行业英语EOP (EnglishforOccupationalPurposes)。专业英语是以某一学科领域为内容的英语教学,如有软件英语、医学英语等课程,偏向知识性;学术英语则是主要训练学术口语交流能力和学术书面交流能力的课程,偏向能力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具有一般的听、说、读、写英语技能,学生还必须要提高他们用英语开展学术研究和专业工作的能力。除了积累足够的专业词汇,熟悉科技英语的结构,能够读懂英语专业文献,同时能听懂英语学术讲座,能参加国际商务和技术谈判,能用英语写各种商务信函、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这些内容是专业英语和学术英语的范畴,甚至包含了科技英语的成分。
在以往的教学中,应用提高阶段(3――4级)分为科技英语阶段及专业英语阶段。目前专业英语课时严重压缩,如此少的课时,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应当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手段将科技英语、专业英语和学术英语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使专业英语的教学真正达到能够培养学生专业的综合运用能力,以英语为工具有效获得专业知识,有效地进行英语专业相关的交流的目的。
针对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对科技英语、专业英语和学术英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以物理专业英语为例,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英语部分。(1)教学材料为科普性的真实材料,取自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广泛学科,使学生开阔科普视野和思路,习惯于阅读真实的语言素材;(2)了解科技英语的词法、语法、语篇特点;(3)掌握各种基本专业词汇及各专业共有的次技术词汇。
2)专业英语部分。(1)大多数材料取自物理专业课程原版教材,少数取自近期的原版杂志和会议论文等。整个教材的内容要做到与物理专业的课程紧密相关,同时反映了该领域的学科前沿;(2)掌握主要专业文献品种的语言风格,了解专业英语的词法、语法、语篇特点;(3)加强对专业阅读的训练,使学生可较顺利地阅读英文原版专业教材及专业刊物;(4)熟悉和掌握一定量的物理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
3)学术英语部分。(1)科技英语阅读:加强参阅、浏览、查找信息等阅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2)科技英语写作:训练英语写作的基本技能,如摘要、个人简历、图表说明等,了解专业论文的写作规范;(3)科技英语翻译: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掌握基本的英译汉、汉译英的科技英语翻译基本技巧;(4)科技英汉会话:训练学生应用英语进行专业方面交流的能力;(5)构词法:掌握构词法知识,掌握常用前缀、后缀、词根;(6)科技文献检索:介绍常用数据库及检索方法。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制作和收集了相应的教学课件,设计和建设了专业英语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系统、有效的专业英语学习素材。
篇3:信息技术下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新思路
现代信息技术,即计算机和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更是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将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英语教学中,使不同水平、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可以面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课件和学习情景。教师也才有可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使用、改进或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课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恰如其分的辅导和教学,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在网络和多媒体教育的环境下,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精神。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教师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并将其应用于专业英语教学之中,教学过程中可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替代“翻译+阅读”模式。
1)自由组合,形成小组。由教师先对专业英语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学习目标进行介绍,学生根据兴趣自发分成学习小组,一般每个小组3――5人。在今后的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小组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来开展专业英语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促进,从而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2)主题教学,引导学习。每一次课堂学习,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演示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创设学习情境。以声、图、文、视频等多方面元素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兴趣,同时提出本次课的主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3)自主学习,协作分工。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制定专业英语学习计划,教师给予指导。课堂教学之外,学习小组对课堂提出的主题和问题进行明确分工并协作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主题和问题,到专业英语学习网站下载和主题相关的课件和学习资料,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其它的学习资源或书籍、音像制品、网络等搜集资料,完成任务后拿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共享,从而实现完整意义的建构。
4)交流小组学习成果。每次课堂教学,抽取一个或几个学习小组针对上次的主题或问题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每个小组也可向其他的小组成员发布自己小组收集、整理、加工过的知识和信息。学生共享了所有小组的学习成果,又在发布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还能获得一种学习的成就感。
4结束语
由于种种困难,目前的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情况不尽如人意,达不到教学要求,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也日益降低。而专业英语教学是从普通英语向双语教学过渡的重要课程。本文针对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对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将科技英语、专业英语及学术英语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建立了专业英语学习网站。在信息技术应用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新方法,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思路使专业英语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专业的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学生利用英语这一工具,从而有效地获得专业知识,有效地进行英语专业相关的活动与交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新中国六十年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41 (3): 163-169.
[2]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31 (6): 47-50.
[3]罗娜,制约我国ESP教学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110 (1): 56-59.
[4]金志茹,李宝红,关于我国目前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9 (2): 85-87.
[5]蔡基刚,中国台湾地区大学ESP教学对大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255 (6): 26-30.

[6]王静,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教学研究[J].教育探索,,193 (7): 123-124.
[7]张军,杨大亮,信息技术下的大学英语的课程整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64 (12): 177-178.
[8]陈军,王洁,信息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 (4): 172-174.
[9]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0]潘莉,理工科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模块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3):89.
[11]王海华,王同顺,双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的接口问题[J].外语界,,93 (1): 26-31.
[12]郝小艳,对理工类高校学生学习科技英语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19): 252-253.
篇4:在新形势下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全英语教学
在新形势下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全英语教学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不够.为了使理工科学生专业英语水平适应我国高速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在理工科专业课中用三结合、四联系的全英教学方法,教授专业课程,使之符合语言学习规律.配合生动,即时,和专业辅助材料,学生可以较快掌握实用英语技能.
作 者:张振谦 庄晓华 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刊 名:大众科技 英文刊名: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1)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专业英语 双语教学 教学方法篇5:基于网络技术和翻译变体下的专业英语教学
基于网络技术和翻译变体下的专业英语教学
为了增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越来越多的专业院校开设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此类课程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荚语交际能力.本文首先论述了网络技术对提高专业英语交际能力的作用,接着以笔者所在学校的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为依据.分析了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结合网络技术和采用翻译变体方式教学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从而提出为提高学生专业英语交际能力.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所创新,逐步形成适应我国学生的专门用途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作 者:陆秀英 周灵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刊 名: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4(z1)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 翻译变体 网络技术 专业交际篇6:基于信息技术的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分析
基于信息技术的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分析
基于信息技术的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后教学法理论为理论基础.这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并发生转变,以适应大学英语改革趋势.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是立体化教材中教学资源的整合者和新教学理念的自主践行者,是意义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学和科研的自主发展者,是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者和教学改革的主导者.
作 者:杨东杰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刊 名:疯狂英语(教师版) 英文刊名:CRAZY ENGLISH TEACHERS 年,卷(期): “”(6)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后方法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教师角色篇7:以行动研究法探索英语教学-信息技术环境下交际式英语会话材料的应用
以行动研究法探索英语教学-信息技术环境下交际式英语会话材料的应用
本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实践,探究会话材料在交际式英语中应用的方法与策略.文章通过对行动研究法的`阐述,提出利用行动研究法探索交际式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结合交际式英语教学中会话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案例,探讨如何运用行动研究法实现针对具体案例研究.
作 者:乔爱玲 何克抗 Qiao Ailing He Kekang 作者单位:乔爱玲,Qiao Ailing(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何克抗,He Kekang(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北京100875)
刊 名:现代教育技术 CSSCI英文刊名: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年,卷(期): 17(2) 分类号:H3 关键词:行动研究法 会话材料 学习支架篇8:现代教育技术参评论文 英语课堂因信息技术而精彩--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英语教材整合案例分析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2006年现代教育技术参评论文
英语课堂因信息技术而精彩
--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英语教材整合案例分析
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教育改革必经是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础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样在新课程中就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所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北师大何克抗教授认为: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一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整合是信息时代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下面我结合Go For It 7A 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第一课时案例,阐述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材进行整合的。
一、案例背景:
Go For It 7A 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谈论的话题是日期,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通过对月份、序数词及相关词汇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学生可以掌握询问某人生日的方法,并能学会如何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做时间的主人。第一课时要求学生通过十二个月份、1-31序数词的学习,学会时期的表达法,并运用目标语言When is your birthday的操练,使学生学会询问某人的生日,通过此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增强与人沟通的意识。
这是一节公开课的案例,因考虑到上课内容的整体性,我安排了1a-2d,self-check Part3,单词量偏多,须学生上课前做好单词的预习,并会说自己的生日,有电脑的学生可以上网查出Part3部分名人的生日。
二、教学过程实录:
(课前播放Flash歌曲: Happy birthday / The months)
导入:开始上课师生互相问候后,我问学生:Do you like the song “the months”?学生自然就会齐声回答:“Yes”,我接下去说:“I`m very happy you like it 。Now let`s learn the months in a year。”
Step 1:(出示一张大日历)我问:“How many months are there in a year?”(我指点着各个月份)
S1:Twelve。
T:What are they?
S2…January,February,March…(让二三个学生互相补充,同时powerpoint画面动画闪现十二个月份的单词)
(定格画面左边呈现十二个月份的单词,右边出现一张大家都熟悉的节日的动画:元旦)
问:What month is it?个别优生说:January。
(我跟读单词二次,之后打出音标,拼读一次。)
(利用动画效果,分别在同一位置出现十二张大家都熟悉的节日的动画,以同样的方法教读月份单词。)
全部单词教读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帮互学,然后抽查三个学生单词掌握情况。
Step 2:Play a game:Memory challenge。
打乱十二个月份的顺序,呈现每个月1日的日历,小组轮流派代表快速正确说出月份名称。(最后一张是十二月份)
Step 3:(呈现当月日历)Look,there are thirty-one days in December.This is the first day in the month.And this is the second /third/fourth/fifth day and this is the last day-the thirty-first day in the month.Now let`s learn these numbers.
(powerpoint 呈现序数词)跟读其中的first、second、third、fourth、fifth、eighth、ninth、twelfth、twentieth、twenty-first、twenty-second、twenty-third、thirtieth、thirty-first,然后学生互帮互学。
(之后竖排出现对应的基数词)
T:Now look at the numbers carefully,try to find out the changing rules.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colorful words and letters.
(让他们注意观察彩色单词和字母,找出基数词变序数词的规律,允许他们用中文说。)
S1:first、second、third 三个单词完全不同于one、two、three,是特殊变化,其他单词后都有th。
S2:five、twelve变成序数词时是fifth、twelfth.
S3:Twenty、thirty变成序数词时是变 y 为 ie,后面加 th。
S4:二十一是twenty-first 、三十一是thirty-first,二十二是twenty-second,二十三是twenty-third。
S5:Eight变成 eighth只加了个h, nine变成 ninth,nine后面没有了 e。
T:You are very careful and clever。Please try to remember:(课件呈现)
基变序,有规律,词尾加上th .1 2 3 特殊记,词尾字母t,d,d。
8 少 t ,9 去 e ,f 来把 ve 替。整十变 y为ie,后跟th 莫迟疑
若想表示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
T:And we can write these numbers like this:4th,5th ,6th …20th 。How to write first .second、third like that ?
S:(嘴快的学生)1th ,2th ,3th
T:Oh,sorry.You`re wrong.But it doesn`t matter.Please open your books on P48.Now I think you know how to write them.Yes?
Ss:Yes.1st,2nd,3rd。(跳跃动画呈现)
T:Yean,You`re clever。
Step 4:(呈现当日日历)Say:Today is the first day in December。It`s December 1st。(呈现日期:1月1日,9月10日) Who can say the dates?
S1:January 1st、September 10th。
T:Good job.Please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try to read these dates。3月12日,2月14日, 7月7日, 8月15日, 5月23日 11月11日, 6月15日.
(让一个个学生读出日期,我逐一打出英语表达。)
Step 5:(就此powerpoint界面)我问:When is my birthday?Please guess from these dates。You can ask like this:Is your birthday March 12th?OK?
S1:Is your birthday July 7th?
T:Oh,no,it isn`t.
S2:Is your birthday May 23rd/ November 11th ?
T:Oh,sorry.But it`s my daughter`s / husband`s birthday.
S3:Is your birthday June 15th?
T:Yes.My birthday is June 15th.You`re my good friend. When is your birthday?
S4:My birthday is ------。
(Ask another two students about their birthdays.)
T:Now groupwork,You can ask each other like this :When is your birthday? Then fill in the chart and make a survey。
(学生小组活动,互相询问生日,完成调查表,我板书:When is your / A`s birthday?
然后将一学生的调查表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向他/她询问小组成员的生日。做示范后,其他同学问另外几位同学小组成员的生日,最后请两个同学做调查汇报。)
Step 6:T:Just now you tell me your birthdays.But when is your mother`s /father`s birthday? Do you know?
(问了几个学生,他们都是支支吾吾答不出。)
我说:I`m sorry to hear that.You should remember your parents’ birthdays.Please ask your parents about their birthdays after school.OK?
Ss: OK.
(布置学生放学回家向他们的父母了解他们的生日。)
Step 7:(powerpoint呈现self-check部分的名人照片)
T:Do you know them?Who are they?
S1…They`re Lu Xun、Li Siguang、Newton、Nie Er、Curie.
T:Good!Do you know their birthdays?
(大部分学生说“不知道”,只有少数几个说“知道”。我就问其中一位)
T:How do you know them?
S:我上网查的。
T:That`s a good idea。Can you search the internet for us(你能为我们上网查一下吗?)
S:OK。
(我运用超级链接转到百度搜索引擎,这学生上去打入关键词“鲁迅的生平”,没查到,改成“鲁迅的生日”就找到了。其他同学迅速记下,我让这学生继续查李四光、牛顿的生日,这学生非常聪明,只改名字,就查到了,下面的学生跃跃欲试,我就换了个学生,那学生悟性不错,用同样的方式快速查到了聂耳、居里夫人的生日,其他同学抓紧记下。界面交互呈现名人照片,附有对应的生日。)
T:OK.Now please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like this:
When is Lu Xu`s birthday?His birthday is September 25th.
(学生pairwork,因时间关系,只练了两对。)
Step 8:下课铃响,幻灯呈现家庭作业。
三 案例分析:
(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十二个月份名称、1-31序数词以及通过重点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操练,学会询问某人的生日,要学的新单词达三十六个之多,自然本节课的难点是有关月份、序数词的单词教学。于是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分两步解决。
1.学十二个月的十三个单词(加上month),传统的黑板或幻灯片呈现的只是单词,若逐一加上音标花时过多;若音标跟单词同时出现,学生觉得要学那么多内容,心理负担过重,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况且一块黑板不够书写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且即使教会学生读会十二个月份的名称,你要是随意点一个月份,学生也难以报出相应的名称,或随意说个月份单词,学生可能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月份,无疑这样的学习费时又见效不大,学生学得很苦。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完全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课前的一首flash歌曲the months,熟悉的歌曲旋律(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已经调节起学生的兴奋中枢神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消除了学生因那么多老师来听课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又在欣赏歌曲时,优美的动画效果使学生对要学的十二个月份的名称有了初步的熟悉和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想学的动机,为新单词的教学做好了辅垫。
而在正式教月份单词时,首先吸引学生眼球的是这个月最典型、最熟悉的节日,如元旦、春节、植树节、愚人节、劳动节、儿童节、七夕节、中秋节… ,画面有趣又可爱,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特点,让学生将意义与所教单词自然结合,彻底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中母语介入过多的问题,使知识传授的形式发生了变化,随后我打出该单词的音标,做到音、形、义三者的结合,符合学生观察、注意、思维、想象的特点,因而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在优化的课堂环境中主动地参与学习。又运用信息技术将十二个月份的动画布置在同一位置,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将十二个月份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变成红色,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知道第一个字母要大写;January 与February 有共同的字母组合uary,September、October、November与 December有共同的字母组合(em)ber ,将这些字母组合标以相同的颜色,以便于学生记忆。仅一张powerpoint就包涵了那么多的内容,这是充分发挥多媒体具有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优势,也是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所带来的教学最优化表现,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2.序数词的单词教学。学生刚在Unit 7 How much are the pants?中学了基数词,而序数词是在基数词的基础上变化而来,弄懂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学生就能快速读会、记住序数词,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所以我在教序数词1-31时,就先出现序数词,并只教读其中有变化的数字单词,在他们掌握好序数词之后竖排并列出现基数词,两组数字单词的对应变化用不同的颜色加以标注,一目了然,学生通过观察那些彩色标注的单词或字母就很容易找出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然后我将他们找出的变化规律编成口诀呈现在两组数词的下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至于序数词的缩写形式,我特意先出现4th ,5th ,6th …20th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经常发现学生会把first、second、third 写成1th、2th 、3th,也在上课中确实有学生这样说,所以我让他们看书P48,通过探究发现找到正确形式,然后运用多媒体的跳跃动画效果,呈现1st、2nd、3rd 和21st 22nd ,23rd 31st ,刺激他们的感官,以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一步骤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自主学习、发现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境,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提高了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加工处理及应用信息的能力,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自主使用的认知、探究手段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达到改善学习。而教师也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二)在第五环节中,由猜我生日到询问学生生日,继而开展小组合作调查同伴生日,然后我利用投影仪就其中某组的调查结果开展听说示范练习,随后他们进行听说训练,最后由两个学生做调查汇报,就此话题,我问及他们父母的生日,在他们茫然回答不了的时候,我教育他们要关心他们的父母,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育。 这个任务的完成,既训练了目标语言:When is A`s / B`s birthday ?又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增强与人沟通的意识,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师生对话、信息交流、及时反馈等手段,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双边活动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无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有利于实现高级认知技能、人际交流技能以及情感交流等有关的育人目标。由此可见,多媒体与英语教材的整合能使课堂生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使我们的教师、学生、学习伙伴进行多元化的信息交互,从而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三)在第六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利用百度搜索引擎在互联网搜索名人的生日,是为了抛砖引玉起示范作用。英语学科涉及社会、经济、科学、历史、文化和国外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因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和难以理解的,而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平台,它提供的资源是超乎人们想象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已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搜索、筛选、选择和分析相关信息以及有关音像资料作为教材课题的拓展学习资源,还可以由教师把经过认真筛选的相关网址推荐给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方式的学习使教学信息得到极大扩充,知识范围广泛拓展,课堂结构更趋开放,同时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思路更加开阔,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课本就是世界,而今世界成为课本,学习资源可以随时随地选取,这是信息技术与教材整合的优势。
(四)整节课下来,我认识到教师是实现整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的主宰,是教学的组织者(Organizer)、学生的指导者(Director)、合作者(Collaborator)、学习的促进者(Facilitator)。我们教师要勤于学习,不仅要具备普通教学的基本素质,还要熟悉多媒体技术,积极自觉地运用网络,获取最新信息,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教师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全方位地加强自身适应信息生存环境的能力,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主力军。
四、课后反思
1.因这节课是公开课的案例,教学内容多,教学环节多,虽高密度、快节奏地操练所教内容,但毕竟单词过多,肯定还有一部分学生单词读得不够熟练,而且单词的笔头还没落实下去,还须在课后加强。
2.本节课设计思路非常清晰,由简到难,步步深入,每个环节都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但最后两个环节(小组成员生日调查和名人生日)因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练得不够充分,还须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寻求更大的突破。
(本文发表在《学生双语报》教师版第29期第23版
国内统一刊号:CN62-0701/F 总第79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