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豆奶有腰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巧用MSOfficeExcel自动工作日计算,下面给大家分享巧用MSOfficeExcel自动工作日计算,欢迎阅读!

篇1:巧用MSOfficeExcel自动工作日计算
工作量当然得以“工作日”的数量去安排,但每个月的天数不同,而且周六日也不尽相同,如果想准确地知道一个月有多少个工作日,可以请Excel来帮忙!
小知识
标准工作日是指法律规定的各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在正常情况下普遍实行的工作日。通俗的说,就是指除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元旦、五一、国庆、春节等)之外正常工作的日期。
任务分析
因为每月的总天数和双休日的分布是不同的,而且春节是农历的假期,简单地使用Excel函数去计算是满足不了要求的。我们先使用Excel“分析工具库”中的networkdays函数计算出“准工作日”,再考虑其中的特殊农历假日。这样就能准确的算出“工作日”的天数。
有请networkdays()函数
通常情况下,在Excel中是找不到这个函数的。别着急,跟我来。单击“工具→加载宏”,在弹出的“加载宏”对话框中复选“分析工具库”,再单击“确定”按钮。将Office的安装光盘放入光驱,按提示即可安装成功,如图1。
有请networkdays()函数
外来的和尚念不好经
networkdays()函数的语法为:networkdays(Start_date,End_date,Holidays)。其中Start_date表示开始日期,End_date为终止日期,Holidays表示一个或者多个特定假日序列,可以采用单元格引用的方式。
如图2,B8单元格公式“=networkdays(B2,B3,B4:B6)”结果为20。事实上,的10月2日和3日是星期六和星期天,那么按照我们的习惯就会通过调休的方式,最终得到10月份只有18天上班,而不是networkdays()函数计算出的20天。
特殊假日的处理
虽然说直接应用networkdays()函数并不能得到正确的工作日天数,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对此函数的变化来得到。图3是我们的范例,演示了如何一步一步逼近我们的目标。
第一步:将A列定义为月份。选中A列,在右键菜单中选择“设定单元格格式”,在“数字”标签中选择“分类”为“自定义”,“类型”中输入“yyyy-mm”格式,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第二步:设计B列公式。先直接用networkdays()函数计算只考虑本月除去双休日后的天数。虽然可直接使用该函数,但需要知道每月的开始日期和终止日期,
开始日期当然是每月的1日,用“date(year(A2),month(A2),1)”表示就OK了。结束日期应当是每月的最后一天,这就有些难度了,究竟是30日、31日还是28日、29日?需要一个复杂的判断关系。这里我们采用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就是当月的最后一天其实就是下月的第一天再减去1天,所以我们可以用“date(year(A2),month(A2)1,1)-1”来表示。于是B2的公式就有了:“=networkdays(date(year(A2),month(A2),1),date(year(A2),month(A2)1,1)-1)”。
表格
表格
第三步:计算除了春节以外的双休日。我们知道国家规定的公众假日一共10天,除了春节的3天是每年变化的外,其余元旦1天,劳动节3天,国庆节3天都是固定的。因此我们可以用IF函数对月份是否是1月、5月和10月做判断,再来减去相应的公众假日天数,就得到了不考虑春节以外的工作日。于是C2=if(month(A2)=5,B2-3,if(month(A2)=5,B2-3,if(month(A2)=1,B2-1,B2)))或者使用or()函数就是C2=if(or(month(A2)=5,month(A2)=10),B4-3,if(month(A2)=1,B4-1,B4))。
第四步:考虑春节的问题。根据常识,春节的三天只会在1月份或者2月份出现,也就是说最后的判断只正对1、2月份。通过万年历查询得到??这十年的春节分布,巧的是正好没有春节三天跨月份的年份,也就是说春节三天不是落在1月份就是落在2月份,如图4所示,这给我们应用IF函数判断带来了方便。通过对年份和月份的判断,减去相应的春节天数,就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作日。因此在D2中应该输入=IF(AND(OR(YEAR(A2)=,YEAR(A2)=,YEAR(A2)=,YEAR(A2)=),MONTH(A2)=1),C2-3,IF(AND(OR(YEAR(A2)=2000,YEAR(A2)=,YEAR(A2)=,YEAR(A2)=,YEAR(A2)=,YEAR(A2)=,YEAR(A2)=2010),MONTH(A2)=2),C2-3,C2))。
表格
第五步:隐藏过渡列。选中“B:C”这两列,在右键菜单中选择“隐藏”,将中间用于计算方便所使用的过渡列B和列C隐藏即可。
选中区域B2:D2,按住填充柄向下拖动填充后,只要在A列任一单元格输入月份,就可以在D列得到该月相应的天数,是不是很方便?
篇2:工作日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1、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2、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3、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应以: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没有约定,按集体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确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
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资。
加班费=正常工作日加班费+休息日加班费+法定休息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21.75*150%*正常工作日的加班时间+月工资基数/21.75*200%*休息日的加班时间+月工资基数/21.75*300%*法定休息日的加班时间。
最后,为了使您在遇到工作日加班工资如何计算的问题时可以有效地解决法律纠纷,最大限度地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篇3:工作日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法定加班费的计算可以参考劳动法已经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中的规定。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8号)同时废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八年一月三日
加班费的相关知识:
加班费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加班,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额外的劳动量,应当得到合理的报酬。对劳动者而言,加班费是一种补偿,因为其付出了过量的劳动;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支付加班费能够有效地抑制用人单位随意地延长工作时间,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应当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即加班费。本条肯定了劳动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关于支付加班费的立法精神。
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都是占用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都应当严格加以限制,高于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报酬即是国家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但是,在上述三种情形下组织劳动者劳动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法定休假日对劳动者来说,其休息有着比往常和休息日更为重要的意义,也影响劳动者的精神文体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这是用补休的办法无法弥补的,因此,应当给予更高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遇到上述情况安排劳动者加班时,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及本法的规定支付加班费。属于哪一种情形的加班,就应执行法律对这种情况所作出的规定,相互不能混淆,不能代替,否则都是违反劳动法和本法的行为,都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侵犯,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本条的规定,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的,应当视为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法和本法的有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补发其为了完成超过合理数量的劳动定额而加班工作的工资报酬。
[工作日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篇4:如何巧用excel自动计算结果
A列数据,B列计算,
如何巧用excel自动计算结果
,
鼠标移到B1,插入,名称,定义,在名称框里面输入XX,在引用位置框里面输入=EVALUATE(A1),确定,在b1输入公式=XX,公式向下复制 。
篇5:巧用excel计算年龄
如果已知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想在Excel表格中使用函数求这个人有多少岁,我们该使用什么函数呢?其实这个里面涉及到了三种函数,包括INT函数、YEARFRAC函数以及TODAY函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操作步骤
1、打开Excel表格,选中单元格A1,输入一个已知的出生年月日,
2、选中一个输出单元格A2,然后在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公式“=INT(YEARFRAC(TODA,A1,1))”。
3、敲回车键,得到最终结果。
篇6:巧用‘计划任务’实现自动维护
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可能都有这种体会,每次学生上机过后,桌面和开始菜单就被弄得乱七八糟,总得一个个进行整理,十分麻烦;为了免去手工整理的麻烦,本人利用'计划任务'实现了开机时桌面和开始菜单的自动恢复,现总结如下,与广大机房管理员共同探讨,
巧用‘计划任务’实现自动维护
。准备工作:
在D盘上建立一个文件夹BACK,属性设置为'隐含',用来存放C:WINDWOSDESKTOP(桌面)、C:WINDOWSSTART MENU(开始菜单),
用'计划任务'实现开机时桌面和开始菜单自动恢复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建立一个DOS批处理文件REVERT.BAT保存在BACK文件夹中,内容如右(注:批处理文件中的DELTREE命令不能用DEL命令代替),并一定要把批处理文件REVERT.BAT的属性设置如图1,否则将影响启动效果;
然后,把这个批处理文件添加到计划任务中去,步骤如下:
图2图3
图4
在'我的电脑'的地址栏中找到'计划任务'并打开,选择'添加计划任务'启动'计划任务向导'选择REVERT.BAT作为要计划执行的程序,如图2,并设置此任务名称及执行时间如图3,最后任务的情况如图4,这样在每次系统启动时都将执行REVERT.BAT进行桌面、开始菜单及C:PROGRAM FIELDS文件夹的恢复,并且不会影响WINDOWS的启动过程。注意:不能把REVERT.BAT放在AUTOEXEC.BAT中调用,否则长文件名将被破坏。
篇7:巧用Excel实现自动出题
小外甥刚刚学完乘法口诀,整天拉着我,要我出题考他,开始倒没什么,但不断地重复这些题,还真有点烦呢!有没有办法能实现自动出题、自动判断呢?要编程吗?不,用Excel就行了!
一、自动出题
用Excel自动出题,就能实现自动出题、自动更新题目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也非常简单。为了便于管理,先建立一个名称为乘法的文件夹,在这个文件夹里新建一个名称为出题的Excel文件(如图1所示)。A列、C列的函数公式是:“=INT(RAND*(9-1)+1)”。公式意义是随机返回一个 1至9的整数,每次打开或关闭此文件,都会重新随机产生新的整数。
图一
此文件使用方法也很简单:主要就是打开再关闭文件,关闭时出现“文件‘出题。xls’已被修改,是否保存其修改的内容?”提示框,单击[是]按钮即可。
二、自动判断
用Excel自动判断,就可以根据输入的数值,自动判断结果的正误。具体操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在乘法文件夹里再新建一个名称为练习的Excel文件(如图2所示)。
图二
1. 在文件中,第1行、B列、D列输入文字即可。
2. A2单元格的函数公式是“='F:乘法[出题,
xls]Sheet1'!$A$1”。其实我们想实现的是练习文件的A2单元格等于出题文件A1单元格的内容,如果直接打公式可能比较麻烦,使用鼠标操作即可。同时打开出题和练习这两文件,先选中练习的A2单元格,按编辑公式栏的“=”,再切换到出题文件,选中A1单元格即可。其中公式里的“'F:乘法[出题。xls]Sheet1'!”表示的就是一个相对引用,会根据文件的存放位置自动变化,这里表示刚才建立的乘法文件夹是在F盘的根目录。根据相同的方法做完A列的A2至A11和C列的C2至C11单元格公式。
3. E列由练习人自己根据题目填写答案。
4. F2单元格的公式是“=IF(ISBLANK(E2),“此题还没做!”,IF(E2=(A2*C2),“√”,“×”))”。用ISBLANK判断做题人是否答题(如果E2单元格是空白单元格,就判定为没有答题;否则就判定为已经答题),没有答题就显示“此题还没做!”;已经答题的,就用IF进行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如果答案正确就显示“√”,答案错误就显示“×”,F3到F11单元格的公式使用填充柄向下拉即可。
此文件使用方法也很简单:打开文件,会出现“当前所要打开的文档含有到其他文档的链接,是否要使用其他工作簿中的改动更新当前工作簿?”提示框,选择 [是]按钮即可以开始答题。需要变换题目时,打开出题文件,保存后关闭,即可重新开始。为了使练习文件里的E列不留下答题的痕迹,可以将此文件设置为只读或关闭此文件时,不要保存,使得E列保持空白。
做完了这些工作后,就让小外甥用电脑练习乘法口诀,我在旁边喝茶休息就行了,不用再为这事烦恼了。
篇8:巧用Excel公式: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看起来比较复杂,似乎不用VBA宏编程而只用公式来计算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其实,Excel提供的函数公式不但可以计算个人所得税,而且还有很大的灵活:可以随意改变不扣税基数,随意改变各扣税分段界限值及其扣税税率(说不定以后调整个人所得税时就可以用到。)不管是编程还是使用公式,都得将个人所得税的方法转化为数学公式,并且最好将这个公式化简,为以后工作减少困难。以X代表你的应缴税(减去免税基数)的工薪收入(这里的个人所得税仅以工薪为例),Tax代表应缴所得税,那么:
当500TAX=X*10-25
当TAX=X*15-125
依此类推,通用公式为:个人所得税=应缴税工薪收入*该范围税率-扣除数
在此,扣除数=应缴税工薪收入上一范围上限*该范围税率-上一范围扣除数
其实只有四个公式,即绿色背景处。黄色背景处则为计算时输入数据的地方。各处公式设置即说明如下:
E3:=C3*D3-C3*D2+E2
E4-E10:根据E3填充得到,或者拷贝E3粘贴得到
C15:=IF(B15$B$12,B15-$B$12,0)如果所得工薪大于不扣税基数,则应纳税工薪为工薪减去为零不扣税基数,否则,应纳税工薪零,
D15:=VLOOKUP(C15,$C$2:$C$10,1)查阅应纳税工薪属于哪个扣税范围。
E15:=C15*VLOOKUP(D15,$C$2:$E$10,2)-VLOOKUP(D15,$C$2:$E$10,3)查阅该扣税范围扣税税率和应减的扣除数。这里主要用到VLOOKUP函数,可查阅帮助获取更多信息。
C15,D15的公式可以合并到E15中,那样可读性会差很多,但表格会清晰一些。合并后公式:=IF(B15$B$12,B15-$B$12,0)*VLOOKUP(VLOOKUP(IF(B15$B$12,B15-$B$12,0),$C$2:$C$10,1),$C$2:$E$10,2)-VLOOKUP(VLOOKUP(IF(B15$B$12,B15-$B$12,0),$C$2:$C$10,1),$C$2:$E$10,3)实际上是将公式中出现的C15,D15用其公式替代即可(如图1)。
在这里我们只是通过几个常用的公式,就轻松的自动计算出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情况。其实,类似的应用在Excel中还有很多,只要大家运用好公式,并进行合理的组合,那么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等着你。
篇9:Word教程 巧用自动套用格式设置文档格式
一、在“快速访问工具栏”添加“自动套用格
1、我们首先打开Word文档页面,单击“文件”按钮。
2、在菜单中选择“选项”命令。
3、在“Word选项”对话框中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选项卡。
4、然后单击“从下列位置选择命令”下三角按钮,在列表中选中“所有命令”选项。
5、接着在列表中选中“自动套用格式…”选项,并单击“添加”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后,“自动套用格式”命令将被添加到“快速访问工具栏”中。
二、使用自动套用格式
1、我们首先打开Word2010文档页面,在“快速访问工具栏”单击“自动套用格式”按钮,
2、然后在“自动套用格式”对话框中选中“自动套用格式并逐项审阅修订”选项,然后在列表中选中“常规文档”、“信函”或“电子邮件”选项之一,并单击“确定”按钮。 3、接着将提示我们自动套用格式已经完成,单击“全部接受”或“全部拒绝”按钮将应用或取消自动套用的格式。我们这里单击“审阅修订”按钮,以进行逐项格式化。 4、在“审阅‘自动套用格式’所做修订”对话框中,单击两个“查找”按钮可以向上或向下逐项接受所做的格式修改,而单击“拒绝”按钮则会取消当前的格式化。 5、我们依次单击“取消”按钮将关闭所有对话框。三、Ctrl+Alt+K组合键
1、打开Word2010文档页面,首先选中准备进行自动套用格式的文字内容。
2、然后在键盘上按下Ctrl+Alt+K组合键,将自动套用格式。
篇10:简单巧用自动编号 编排文档图表序号
经常在Word中编辑一些图文混排的文档,如一份产品介绍或说明书什么的,可是,要对文档中插入的图表逐一进行编号非常麻烦。万一增删或移动中间的某一个图表,那么需要同时将其后的所有图表都进行修改,非常麻烦。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Word中的插入题注功能来实现图表的自动编号,具体操作如下。
打开需进入处理的文档,依次点击“插入→引用→题注”命令;在打开的“题注”对话框中,单击“自动插入题注”按钮,此时弹出如图1所示的对话框,在“插入时添加题注”列表中选择要自动编号的对象类型,在“使用标签”列表中,选择一个现有的标签,
如果提供的标签不适合你的需要,可单击右侧的“新建标签”键入新的标签。最后在“位置”列表中选择标签出现的位置,点击“确定”按钮。
现在就可以放心地插入图表了,Word会自动为其添加标签。当不再需要自动插入题注功能时,只要再次打开如图所示的对话框,清除不需要进行自动编号对象的复选框就可以了。
如果增删或移动了其中的某个图表,其它图表的标签也会相应的自动改变。如果没有自动改变,可以选中所有文档,然后在右键菜单中选择“更新域”命令。要注意的是删除或移动图表时,应删除原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