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三年级下册除法练习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三年级下册除法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下册除法练习题

篇1:三年级口算除法练习题

1、口算下面各题

200÷5 =     120÷6 =    2400÷6=   100÷5=     3×200=

350÷7=      500÷5=       100×6 =    ÷2=   1200÷4=

700÷7=   2000÷5=    160÷4=     120÷3=     1500÷3=

800÷8=   630÷9=    400÷4=       4900÷7=      540÷6=

2、填一填,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40x( )=240     8x( )=32    6x( )=4200

90x( )=490     6x( )=3600   2x( )=1400

30x( )=2700        8x( )=6400   7x( )=5600

3、估算

82÷9≈ 241÷4≈ 235÷4≈ 162÷2≈

330÷8≈ 121÷6≈     159÷8≈ 260÷4≈

194÷6≈ 297÷5≈       425÷7≈ 138÷7≈

267÷9≈ 440÷9≈       410÷7≈ 360÷5≈

178÷6≈ 181÷3≈     460÷9≈ 435÷7≈

篇2: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与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分为三个部分:

1、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

60÷3=20

解析:60里面有6个十,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就是20.

600÷3=200

解析:600里面有6个百,把6个百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百,就是200.

6000÷3=2000

解析:6000里面有6个千,把6个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千,就是2000.

先用一位数除被除数0前面的数,在得数末尾添上和被除数同样多的0.

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千几百数

120÷3=40

解析:120里面有12个十,把12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十,就是40.

1200÷3=400

解析:1200里面有12个百,把12个百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百,就是400.

先用一位数除被除数0前面的两位数,在得数末尾添上和被除数同样多的0.

3、一位数除两位数

66÷3=22

60÷3=20

6÷3=2

20+2=22

先用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分别用一位数去除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把得到的商相加,算出得数。

660÷3=220

600÷3=200

60÷3=20

200+20=220

先用把几百和几十,分别用一位数去除百位上和十位上的数,把得到的商相加,算出得数。

总而言之,就是把口算除法就是要把一位数除整百整千数、几百几十数、几千几百数的算式变成能够直接用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

三年级数学练习题

348÷3= 507÷6= 2100÷7=

486÷4= 375÷5= 405÷7=

396÷3= 975÷3= 497÷8=

6015÷5= 874÷5= 740÷8=

121÷4= 765÷8= 823÷3=

744÷9= 1352÷5= 296÷4=

860÷2= 3025÷4= 155÷4=

220÷9= 618÷4= 654÷5=

6202÷8= 451÷3= 900÷6=

677÷6= 1092÷7= 220÷9=

1053÷5= 8701÷6= 357÷6=

640÷2= 128÷8= 654÷5=

4046÷2= 807÷6= 906÷3=

783÷3= 2804÷2= 748÷8=

870÷4= 716÷5= 246÷7=

750÷5= 911÷9= 2103÷3=

718÷6= 350÷8= 120÷4=

755÷5= 425÷3= 529÷4=

392÷3= 6308÷8= 627÷3=

441÷5= 412÷3= 6204÷4=

260÷4= 375÷5= 608÷6=

4068÷5= 357÷6= 510÷3=

194÷2= 5160÷6= 100÷2=

439÷8= 125÷5= 4150÷4=

453÷6= 705÷3= 921÷3=

8740÷5= 870÷3= 352÷5=

429÷3= 5240÷8= 594÷7=

797÷3= 876÷4= 4120÷3=

512÷8= 103÷3= 444÷6=

1210÷4= 645÷3= 966÷7=

728÷8= 3150÷7= 720÷6=

919÷6= 883÷4= 7506÷9=

254÷3= 728÷8= 832÷5=

9190÷6= 698÷8= 269÷6=

196÷2= 432÷8= 368÷5=

682÷4= 479÷6= 496÷4=

308÷7= 427÷5= 346÷6=

536÷7= 692÷7= 391÷4=

931÷8= 451÷3= 804÷2=

941÷9= 157÷2= 873÷5=

315÷3= 458÷3= 826÷4=

654÷3= 800÷6= 980÷7=

267÷7= 716÷4= 825÷5=

132÷2= 285÷6= 267÷3=

408÷2= 890÷6= 48÷2=

368÷5= 708÷6= 980÷4=

692÷4= 796÷9= 148÷4=

500÷3= 147÷9= 960÷5=

347÷5= 490÷5= 873÷3=

507÷3= 516÷5= 284÷7=

137÷4= 718÷5= 937÷4=

96÷8= 480÷4= 128÷5=

486÷9= 306÷3= 517÷5=

783÷6= 420÷3= 209÷3=

676÷4= 584÷4= 708÷6=

800÷5= 306÷3= 566÷7=

6018÷6= 205÷4= 729÷9=

2594÷5= ÷3= 2087÷4=

524÷8= 436÷6= 909÷9=

5540÷8= 6420÷3= 308÷7=

927÷3= 6018÷6= 816÷4=

345÷3=832÷4=4029÷3=

3502÷5= 8023÷3= 4104÷6=

7210÷4= 3645÷6= 364÷9=

728÷7=648÷6=427÷7=

654÷6=1802÷8= 7052÷5=

570÷7=408÷5=303÷7=

947÷9=465÷5= 906÷3=

1870÷4= 7016÷5= 396÷3=

480÷6= 1783÷3= 2804÷2=

348÷3= 1048÷8= 2446÷7=

347÷5= 2750÷5= 147÷9=

960÷5= 2103÷3= 952÷4=

486÷9= 1023÷3= 128÷5=

1344÷9= 480÷4= 297÷3=

3052÷5= 596÷8= 2096÷4=

486÷4= 1860÷2= 497÷8=

937÷4= ÷9= 490÷5=

718÷5= 1053÷5= 3057÷6=

604÷2= 1208÷8= 873÷3=

137÷4= 4406÷2= 507÷3=

284÷7= 9101÷9= 760÷8=

434÷8= 375÷2= 4015÷7=

3025÷4= 516÷5= 1505÷4=

267÷3= 2718÷6= 3501÷8=

567÷6= 500÷3= 8071÷6=

2200÷9= 569÷4= 6018÷4=

148÷4= 6054÷5= 498÷7=

6022÷8= 796÷9= 4501÷3=

197÷2= 692÷4= 6177÷6=

974÷5= 9070÷6= 980÷4=

1902÷7= 483÷8= 1200÷4=

708÷6= 2750÷5= 4025÷3=

三年级下册除法练习题320÷2= 368÷5= 6105÷5=

148÷2= 8704÷5= 408÷2=

890÷6= 7040÷8= 500÷6=

2080÷7= 719÷2= 432÷8=

1021÷4= 368÷5= 1375÷5=

451÷3= 3902÷3= 804÷2=

6308÷8= 941÷9= 4041÷5=

157÷2= 4120÷3= 873÷5=

6240÷4= 315÷3= 2060÷4=

3075÷5= 745÷3= 690÷6=

4680÷5= 826÷4= 3057÷6=

654÷3= 5010÷3= 804÷6=

1904÷2= 198÷7= 5160÷6=

267÷7= 1002÷2= 430÷8=

1250÷5= 716÷4= 4015÷4=

825÷5= 4503÷6= 132÷2=

7005÷3= 285÷6= 9210÷3=

267÷3= 1627÷3= 103÷3=

8074÷5= 444÷6= 8070÷3=

121÷4= 4209÷3= 645÷3=

3520÷5= 966÷7= 5094÷7=

728÷8= 315÷7= 5102÷8=

720÷6= 5204÷8= 907÷3=

807÷4= 4120÷3= 919÷6=

1103÷3= 388÷4= 1201÷4=

756÷9= 1645÷3= 254÷3=

9606÷7= 728÷8= 7208÷8=

269÷6= 4044÷6= 683÷5=

3150÷7= 198÷8= 2720÷6=

919÷6= 7506÷9= 880÷4=

1254÷3= 496÷4= 7208÷8=

308÷7= 1496÷4= 427÷5=

9019÷6= 803÷5= 9109÷6=

510÷3= 1918÷8= 194÷2=

2269÷6= 516÷6= 1009÷2=

100÷2= 4320÷8= 243÷8=

2368÷5= 4051÷3= 125÷5=

8004÷2= 415÷4= 4027÷5=

453÷6= 9041÷9= 705÷3=

2157÷2= 921÷3= 8073÷5=

874÷5= 1315÷3= 870÷3=

8002÷6= 352÷5= 9008÷7=

429÷3= 524÷8= 6504÷3=

594÷7= 2805÷6= 397÷3=

2607÷3= 512÷8= 3008÷7=

450÷3= 8026÷4= 687÷4=

2267÷7= 825÷5= 1302÷2=

412÷3= 6007÷3= 475÷5=

1034÷8= 425÷3= 5067÷6=

615÷5= 5609÷4= 874÷5=

1498÷7= 375÷5= 1375÷2=

740÷8= 5197÷2= 121÷4=

9174÷5= 483÷8= 1320÷2=

200÷7= 4008÷2= 850÷6=

8090÷6= 392÷3= 4008÷2=

638÷8= 2608÷5= 627÷3=

2708÷6= 441÷5= 6092÷4=

412÷3= 7196÷9= 624÷4=

1048÷4= 260÷4= 5001÷3=

375÷5= 1047÷9= 760÷6=

9060÷5= 468÷5= 3047÷5=

357÷6= 1980÷4= 864÷2=

5002÷4= 128÷8= 3048÷3=

446÷2= 1486÷4= 911÷9=

1396÷3= 405÷7= 4907÷8=

325÷4= 4090÷5= 155÷4=

8073÷3= 718÷6= 5007÷3=

376÷8= 350÷8= 5016÷5=

871÷6= 2084÷7= 220÷9=

7008÷6= 8005÷5= 3006÷3=

篇3:三年级下册除法课件

三年级下册除法课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那一位上面。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20÷4 280÷7 300÷5 540÷9 24÷2 84÷4

93÷3 69÷3

提问:口算24÷2时你是怎样想的?

2、计算: 4) 8 5 )25 7 )63 9 )45

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表内除法,现在我们学习稍复杂一点的笔算除法,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主题图。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口述画面的内容。

教师根据画面内容,编一道除法应用题。

3、出示例1

三年(1)班和三年(2)班参加植树活动,共种42棵树,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1)提问: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这道题该会怎样列式:(学生列式:42÷2.)

(2)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谁会口算42÷2?怎样想?得多少?

(3)出示小棒,摆好42根小棒,怎样把四个十和两个一各平均分成两份?要分得又对又快。

(4)笔算:42÷2.

教师:刚才用分小棒的方法说明同学们口算对了,如果这道题用笔算怎样算?笔算除法的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竖式计算除法。

师一边讲解一边板书:先写除法的竖式,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去的数,把4写在42的十位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把商写在个位上,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分去的数,写在上面落下来的被除数2的下面,2减2得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

提问:做笔算时,先从哪一位除起,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4、出示例题2.

四年(1)班和四年(2)班参加植树活动,共种了52棵树,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1)先让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让学生自行动手操作,弄清算理。

教师:52平均分2份,让我们一起拿出52根小棒来试着分一分。

①先分5捆,每份2捆,共分去4捆,还剩1捆,余下的1捆怎样分?

②把余下的1捆拆开,与2根小棒合并起来是12根,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③先分得的2捆,就是2个十,再分得6根,一共分了26根。

教师: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我们在动手操作时,是先分整捆,也就是用2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5,商是2,写在被除数十位上面,还剩1(余1捆),余下的1和除数比较,余数比除数小,余下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2落下来,1个十连同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12,再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正好分完,余数是0.

(3)比较例题1和例题2的`异同。

相同: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要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例2是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余下的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4)小结: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除法竖式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求出一位商后还有余数,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个位落下来的数合并后,继续除。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科书第20页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用竞赛的形式开始练习,看一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2、完成教科书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1题。

课后习题

完成练习四相关练习题。

篇4: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除法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除法练习题

一、细心算一算。(36分)

1、直接写出结果。(4分)

8.4÷0.4=0.15×8=0.1÷0.01=6.3÷0.63=

0.32÷0.8=1.06÷2=0.25×3=0.3×0.4=

2、用竖式计算(16分)(第4、5、6小题每题4分,其余每题2分)

(1)1.25÷0.25(2)8.4÷0.56=

(3)8.54÷0.7(验算)(4)78.6÷11=(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5)5.63÷7.8(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递等式计算(12分)

16.2÷(48.6+5.4)×0.50.36÷[(6.1-4.6)×0.8]

2.38÷(59.5÷0.25)37.6-1.5÷0.24

4、列式计算。(4分)

12.5乘0.32除以0.4的商,积是多少?

8.1加上4.5的和除以7.5减去1.5的差,商是多少?

二、专心填一填(19分)

1、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的小数点对齐。

2、0除以一个非0的数仍得( );任何两个相同的.数(0除外)相除,商是( )。

3、6.4÷0.0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 )位上。

4、5.8657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保留整数约等于()。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0.81÷0.9=()÷96.6÷0.2=()÷2

0.78÷0.03=()÷30.084÷0.07=()÷7

6、2是0.25的()倍,()个0.03是27.9.

7、在5.454,5.,5.4,5.,5.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8、在○里填上“>”、“<”、或“=”

2.4÷1.2○2.40.35÷0.99○0.350÷9.9○9.9

9、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值是6.8,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三、用心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4分)

1、0.52666666是循环小数。()

2、1.47÷1.2的商是1.2,余数是3。()

3、近似值6.20和6.2大小相同,精确度也一样。()

4、69.7÷2.5÷0.4=69.7÷(2.5×0.4)()

四、精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

A、除数B、商C、被除数

2、下列各数是循环小数的是( )

A、0.151515B、0.1515…….C、0.511512

3、0.07÷0.04商1,余()。

A、3B、0.3C、0.03

4、商最大的算式是()。

A、3.9÷1.2B、39÷120C、0.39÷0.012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28,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0倍,商是()。

A、0.28B、2.8C、28

6、2.9995精确到千分位是()

A、2.999B、3.000C、3

7、下列数中不是循环小数的是()

A、1.48383……B、0.1875875……C、4.252525D、4.

8、在一道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为0),当除数大于1时,商()被除数。

A、大于B、小于C、等于

9、3.6与2.4的和除0.6,商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A、3.6+2.4÷0.6B、(3.6+2.4)÷0.6C、0.6÷(3.6+2.4)

10、下列算式中,与7.2÷0.36不相等的式子是()。

A、720÷36B、72÷3.6C、7.2÷0.036

五、我会解决问题(24分)

1、张老师带领同学们去爬山,上山每小时行2.2千米,2.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每小时走4千米,下山要用多少小时?(4分)

2、张大伯用5米长的竹竿测量自家鱼塘水的深度,竹竿插入水中后,进入泥土部分是0.8米,露出水面是1.36米,鱼塘水深多少?(5分)

3、按照1美元兑换6.84元,美国籍教师安迪在中国工作,每月工资5000元,到银行兑换多少美元?(保留两位小数)(4分)

4、一块长方形广告牌,长9.5米,宽5.2米,用油漆刷这块广告牌,每平方米用油漆0.75千克。

(1)这块广告牌要用油漆多少千克?(3分)

(2)每桶油漆净重15千克,至少得买回多少桶油漆?(3分)

5、光明旅行社同时组织两个旅游团一起到宜昌三峡参观。甲旅游团有125人,两个旅游团人数是甲旅游团人数的2.2倍,旅游车每辆限载游客40人,那么光明旅行社至少要准备多少辆这样的旅游车才能一起将游客带到三峡参观?(5分)

篇5: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

一、填空:

1、16个45相加,和是多少?最简便列式是(),结果是()。24的32倍是()。

2、环形跑道一圈800米,小明跑了5圈,共跑了()千米。

3、2853的积大约是()。

4、4159的积在()至()之间。

5、填上合适的单位

世界上的动物是蓝鲸,一只蓝鲸的体重约为162()。

一节车箱的载重量约为60(),一个西瓜重4()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

一张光碟约重10(),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7000()

小明身高153(),体重27(),讲台大约高8()

沪宁高速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高等级、多功能的现代化公路,全长275(),扩建后路面宽42(),双向8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00()以上的平板车进入。

6、红给从晚上6:30开始做作业,数学作业用了20分钟,语文作业比数学作业多用15分钟,英语作业比数学作业少用5分钟。三项作业她一共用了()分钟。这时离晚上8:00还有()分钟。

7、王明看一本书,每天看6页,8天看完了这本书的一半,还剩下()页书没看。剩下的书如果要在6天内看完,那么每天要比原来多看()页。

8、一盒乒乓球的价格是15元,一副乒乓球拍的价格是一盒乒乓球的24倍。买一盒乒乓球和一副乒乓拍共需()元,一副乒乓球拍比一盒乒乓贵()元。

二、判断题

1、小红每小时步行5米。()

2、一头肥猪重130吨。()

3、两个鸡蛋重100克。()

4、3300米与700米合起来是4千米。()

5、3000克=3吨。()

6、10千米比9999米长。()

三、解决问题

1、粮店卖出14袋面粉,每袋18千克,每千克售价2元。卖出这些面粉一共收入多少元?

2、一种书包原价每个96元,现在按半价出售。

(1)现在买4个这样的书包,一共要用多少元?

(2)原来买4个书包的钱,现在可以买多少个?

3、一个长方形的花圃,长85米,宽58米。沿这个花圃的边走2圈,有1千米吗?

4、码头工人从一艘轮船上运下480吨钢材。如果用5辆辆载重8吨的卡车来运,平均每辆卡车要运多少吨?每辆卡车需要运多少次?

5、阳阳本周(周一到周五)看了90页书,莉莉本周平均每天看书21页。本周,莉莉比阳阳多看书多少页?

6、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平均每小时行驶95千米,2小时后距离乙城还有105千米。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四、思维拓展

1、陈梅家里养白兔和黑兔一共32只,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陈梅家养的白兔和黑兔有多少只?

2、家具厂上个月生产的床,卖出了3850张,还剩2140张。上个月生产的床中有铁床2700张,其余的是木床。生产的木床有多少张?

3、甲、乙两班共89人,乙、丙两班共81人,丙、丁两班共83人,甲、丁两班共有多少人?

4、小李、小王、小张、小赵各有彩球若干个,小李、小王共有34个,小王、小张共有36个,小张、小赵共有40个,小李、小赵共有彩球多少个?

5、学校体育室买了若干个皮球,已知红皮球比白皮球多13个,花皮球比红皮球多20个。又知花皮球的个数正好是白皮球的2倍。体育室一共买了多少个皮球?

篇6: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

一、填空、

1、今年是2011年,共有()天,本月是6月,有()天。

2、早晨,面对太阳时,你的左面是()方,你的后面是()方。

3、一列火车上午7:30从温州出发,当天下午3:30到达杭州,途中用去()小时。

4、一台彩电售价2018元,买4台大约要花()元。

5、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2厘米,宽都是1厘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如果把它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

6、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起来。(2分)

5.4、5.04、5.54、5.4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学校操场面积为800

()小明的身高132()

课桌面的面积为20()

黑板的周长为9()

小青每天练字1()20()

汽车每小时行60()

8。△=○+○+○,△+○=40,则○=(),△=()。

9、0.5公顷=()平方米

3天=()小时

5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六月最多有()个星期

3平方米=()平方分米

二、判断(每空1分,共6分)

1、单月是大月,双月是小月。()

2、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3、小明家客厅面积是10公顷。()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5、三(7)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三(7)班不可能有体重低于35千克的同学。()

6、小林的妈妈9月31日从北京回来了。()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125×8的积的末尾有()个0

A、1 B、2 B、3 D、4

2、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A、10 B、100 C、1000

3、方城县县城的面积大约是20()。

A、平方千米 B、公顷 C、平方米 D、千米

4、比较下面两个图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

B、甲、乙的面积相等,但甲的周长长

C、甲、乙的周长相等,但乙的面积大

D、甲的面积小,周长也小。

5、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3)班42人都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

A、7人 B、8人 C、9人 D、10人

6、648÷8的商的个位上是()。

A、8 B、1 C、9 D、0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500÷5= 2.3+3.4= 9-3.5= 12×200= 8×311≈

80×500= 5.3-3.05= 15×20= 0÷23= 587÷3≈

2700÷9= 8+4.7= 125×6= 2000÷4= 278×9≈

2、列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927÷3 10-14.83 5.2+13.9 -25×58

3、用递等式计算

128+840÷64 20-400÷5 (270-180)×72400÷(3+2)

五、解决问题。

1、一枝铅笔0.70元,一根钢笔5.60元。买一枝铅笔和两枝钢笔一共要付多少元?

2、三年级252人要乘6辆车去参观科技馆,如果每辆车的人数相同,每辆车应坐多少人?

3、一艘轮船5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计算,一天可航行多少千米?

4、上学期期末测试中,李x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2分,英语成绩为86分,请你算一算,他语文、数学、英语3门功课的平均成绩。

5、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行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