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配麦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高中生散文随笔,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高中生散文随笔,希望大家喜欢!

篇1:高中生散文随笔
缠绵的风吹起了天边的月,却吹不起多情人低落的思潮;
皎洁的月点燃了漫天的星,却点不亮多情人暗淡的心灯;
闪亮的星赶走了浓密的云,却驱不散多情人无尽的怨愁。
皓月仿佛是透明的,就像肥皂泡一样透亮鲜亮。在这个无云的夜晚,抬头就会发现它美的所在,美到极致,美到令人陶醉,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星追捧它了。它把明光豪爽地洒向大地的每个角落,照得海水荡起了金波,照得诗人的心也荡起了相思的漪沦。
越美的月越深奥莫窥,总会以它的幽情淡远扰得人深情绵邈。怀着对情人的殷切怀念,沐浴着扰人的月光抬头看天,弯月挂于天空,极亮、极温柔,水灵灵如少女,仿佛远在天涯的伊。有情人天各一方,却只能借明月传播思愁,同怨长夜之难挨,悲哉!
孤身一人侧卧在冰凉的床上,辗转反侧却总是难以入眠,相思之情一下子从四面八方涌至心头。窗外的月也如愁丝缠绕,竟夕相思却不能入睡,怪谁呢?是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熄灭烛火,披衣走出门庭,静赏这轮天涯共对、撩人心绪的月。见到它那娇好圆满的光华,更让人睡意全无。
心海连明月,微浪共**。“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则是要同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情此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之意。然而,如此美好的月色给人的不是心旷神怡,却是痛苦与悲伤。望着这神秘的月亮,这个多情的天体,想起当初月下的山盟海誓,月下的把酒言欢,月下的情意绵绵。
体会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古难全的人生哲理。
孤人咽寒夜,碎玉只愁香。迎着徐徐清风,任思绪飞扬,静的只有星星伴着月亮,萤光伴着竹林。它们在默默地交流着、静静地倾听着、享受着喧嚣后的宁静、整理着杂乱的思绪……然而永远理不清的是月下那个痴情人缠绕千年的相思愁。
月明夜深,露水不知何时浸湿了衣裳,寒意从八方袭来,侵入身躯,但却永远冷却不了他心中鲜红的相思之火。
美好的月夜,无限的情怀,月亮遥远,思绪更远。在这个多愁的夜,把自己融入月亮、星星、苍穹。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想赠呢?一无所有,唯有这满手的月光。痴想着把这包含满腔心意的月光赠予远方的她……
又一阵寒气打断沉思,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又有何用,还是睡吧,但愿这月光下的情意会被传达,在梦中与她相会。
月仍旧挂于天空,仍照着金色的水波,照着静穆的大地,还照着一个美好的梦…
篇2:关于高中生优美散文随笔800字
“在我老爸还称他父亲唤作爹的时候,还是清朝时期,到我这辈,没有清末时期的艰难,也不懂抗日打鬼子的惊心,民国时代也是有些印象的;到了再大些,正值建国初期,大炼钢、开食堂、记工分,后来闹上了文化大革命、分田、修路、翻屋,那是58年、63年、76年……”,这是夏天的某个早晨,我的外公在向我陈述着他的那一段年轻的岁月史,这一年,他76岁。他在等待着他寻常不易见到的另一半女儿来我家相见,时间已经过了大半,却还不见半个影子,焦燥之余,他用记忆犹新的年月,讲述着他的那一些陈年又深刻的旧事,以便消磨这难挨的等待时光。
虽然讲得并不很出韵,总还算清晰,热烈之处还不时的拍着我的手:“你不懂,那时候的我们……”,望着他的满发生白,我以听众的身份似懂非懂的称赞:“您老好记忆”,意犹未尽的他满足的继续着:“你不懂,那时候的我们……”。几双儿女看着他脸色的油腻红润,讲人是非一般相互嘀咕着:“还不很老,能吃两大碗饭呢!”,从天窗折射下来的几条光线,照在老脸蛋上,映象出细腻且光亮的红腮,透过眼角几条并不十分明显的皱痕,或许年轻也曾“英俊”过。
自我离开他在外工作,这是第二次在异乡与他会面,相比上次,格外亲切。上回与这次相隔了有三四年的光景,上次来呆了两三个月,之间我带他去剃过一次头,剃光了的头顶多少还能伸出几支黑发,这一年已完全不见。自我跟了他的那些年,始终印象如一,总是以一头白发隐现人群,那时的我并不在意他头上的黑发还剩多少,只是想到我们做错了事,时常也会发怒,但我并不很怕,所以至今很难想象出他生恶的脸面,总是一脸仁和的笑印记脑海。这次只来了一个月不到,走路慢了许多,爬楼梯也不那么的灵活,倒是一身倔强的脾气分毫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祛,认定了的事依旧总要较上劲的争辩,我母亲是老大,继承了那样的“优点”,于是就比嗓门,谁声大谁就得胜,看着二老谁都不服谁的声响中,想必年轻也都曾“叛逆”过。
在我七岁的时候,父母将我从生长了七年的深山煤洞中遣返回乡上学,结束了我的滚煤球的童年生活,与我的姐姐一同被寄养在我的外公家,成了像现在穷乡山村里的留守儿童,那时候的留守儿童并不很多,留在外家的便更加少见,所以如若我们顽皮,我外公那的邻居们总盛言:“外甥抓著”,意为敢坏抓着就揍,只我外公从不这么说,但别人这么说的时候,他也并不反驳,也就不对他有感激。那时我想倘若有外婆在,她定会护着我们,但我从未见过我外婆的模样,就如她也没有见过我的模样一般,后来听我外公告诉过我的母亲:“你母亲还在的时候,每到过年时,总要拿出几块钱买上些布料,再请人替你们每人做上一套新衣裤,嘴上还念叨着:‘咱们平日里吃得差点不打紧,过年了,让孩子们穿得体面些,才不至于给人看不起。’”讲完便半遥头为英年早逝的妻子感叹一声:“他娘的人最没用!”。从他熟练的回忆即可断定已经重复多次,倒也还能眼框泛红,但他止住了老泪的垂落,继续着“你母亲还在”的故事。
倘若我的外婆泉下有知,这份酸心大概惟独伊可领会,但我想她是不会有知了,他的长情只在小憩垂涎时方有隐现,至于每年祭日,早已如那重复多次的回忆,是为习性;又或许早已明理,即使老泪纵横,岁月依然伴着他的记忆倏然而逝。照看这些年:“身边的同龄一个接一个的都走了;年轻时一同经历党国变化的邻里乡亲也都不见了;还有那么几个故友躺在床上等人伺候的,亦指不上能唠出个什么乐趣来解乏的;就连自个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儿女也不是说想见就能见上一面的;晚上一茬接一茬的寂寞往脑袋里忽悠——倘若儿甥孙婿要全来兴许这大厅也全是站不下的……”然后岁月这把杀猪刀就在他打盹的时候,又在那褪色的容颜上刻下一道深深的皱褶。
倘若照旧上,也许还并不是这一般景象。古人云:“七十古来稀,寿母杯频接”。近岁,七十寿庆,五鼓鸡啼,司锣鼓、唢呐齐鸣,道人祀事人丰。拂晓熹微,我见了他,头顶礼帽,一身长袍,皮鞋黝黑,卯劲精神,一米六不到的个头尚算丰满,灵活之处,不乏六十而居者,笑答:“七十了!”,此时虽并无孔圣人之“从心所欲”,但从老脸洋溢,这是真笑容也。见来客,寒暄两句,逢戚小,问候里短。寿宴在即,邻街儿孙、远亲近友,乘日满坐,以茶代酒,敬桌一圈,七十以前的苦,在茶中可一饮而尽,七十往后,可像那醉了的来客,暂不管那么许多!
自我识了我外公起,未曾见过他沾染烟酒,一生务农,无心经商,不受佣雇;无功无德,庸凡平平,正所谓“粗茶淡饭饱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因此年迈七十体上身心尚妥。大约如此,作为大可无所拘泥,除下儿孙,行为邻里,戚友八方,未尝招人白眼或说不是,然私下里,却也常有头疾,非用药而不能止。几双儿女,十几甥孙,虽无大病缠身,倒也并非安享天伦,劳碌时顾不得的苦恼,积多了,闲下心来总要应付,与天下父母心皆仿,是为“真乃操碎了心”。幸得亡妻借寿,多看了这世界几眼,长了见识亦不防见诸人心不古,仅随时间而逝,也能看淡,看淡之余,日子或许能快了许多。

临近八十,女儿们有意凑成给他买个戒指,他有些违心的拒绝,一把老骨头却在我的茶桌旁涩涩盘算,思索着什么。这是深秋,他又一次同地点的远行,看上去有些无聊,至少比他空巢在家无聊,像他淡青色的脸颊有些枯燥,坐久了的椅子上,似乎是有些起不来,索性也就不起来,只是重复着他记忆的兴味,重复得我有些厌倦,他又管不了那么许多了,见谁便重复一次,生怕没人理他,辗转话题间,即使哪些语句听得略显模糊,倒也不很承认,圆滑的糊弄过去了。
八十大寿那天,老身子添了新衣裳,皮鞋锃亮,面色潮红,左右两手均有一枚黄金戒指,很是显眼,大约能闪过他的心情。表面上在来人的祝贺上笑意冉冉,静下心来,招呼多了,应是有些力不从心,垂坐长凳,心思缜密,冬日即过正午,宾客满堂,儿女们只来了一半不到,他既知道应是如此,却依旧守凳长盼……
寿后不久,老骨头闪了一下,这回躺了个把月,瘦了不少。初夏,我见了他,与他同步时,他告我他走路时,短时间内便步伐生涩,需稍作停顿。我于园边找了石凳让其稍坐,桔红灯光下,昏黄路光映了他的老脸,依稀长影,我才见他早已形肢枯瘦,身子消薄,脊背倾弯,往细了便是青筋显见,双目失神,舌齿含混,正当我想着好在脑袋还算清醒,即刻他又告我他的记忆极衰,过目即忘:“想在我年轻给人记工分时,有人没来,过了几天才说我没给记上,我回想片刻就记起某人某天去了某地,那人便自惭的离开……”虽是这故事我早已听得倒背如流,但从他讲话的神气,我只能照例称赞:“您老好记忆”。然从侧面忖量,倘若能有九十,以现在的体质看,大概是记不上我的,同理也应数不上膝下的数目,因此在他还清醒的日子,多数人谈及生二胎的时候,他仍旧从不这么说,他说的最多的便是“一个最好!一个最好!”。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耄耋过二,身心不可逆。在几次身体不适无人照看后,初夏,别离了伴他一生的故土,投靠儿孙,客居他乡;或许他并不能想象,哪怕是最亲近的人常伴左右,眼泪总还是有的。期间也常有怀念:“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悠然独处,其多方考虑最终还是与倔强妥协,打消了返乡的念想。大寒左右,老骨头旧病新生,脊椎压缩性骨质疏松、前肋骨轻微骨折,病情不很严重,需卧床静养,然又应了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此次起卧不能自理,虽有人看护,或许均非自觉,于是自觉是老人无用,期间老泪纵横,大概疼痛只是索引,而非催泪剂,个中原由,大概唯有他常说的“一个最好”最能诠释。
一月左右,人病羸顿,之前提的不敢柱的拐杖也用顺手了,自然是憔悴的,气性亦增了不少躁气,虽与老友谈天还能半打趣的说:“人老就无用,路也不想走了,没走几步,两只腿便惰性大发的相互推诿谁先迈。”然话锋总得针对上一句“人老无用”才肯罢了,似乎是带上这么一句,才能老得理所应当。
篇3:高中生优美散文随笔700字
知了收起它最后一长鸣,荷花绽放它最后一次美丽,我放好最后一件短袖,就这样迎来了桂花的第一次飘香,皎洁的月光倾泻不到地面,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我静静地走向阳台,举头,望明月;低头,泪千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放下电话,刚刚所听到的虽然是妈妈要回家的消息,心里却不免泛起一阵阵的酸楚。如影随形的思念在这一刻终于如洪水找到决堤口一般向我袭来。整整五个月了,老妈终于能扔下老爸回来了。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的浸染逐渐围绕在我身边,弯弯的月儿在黑色的夜幕下静静的陪着我。我抬头:“月儿啊!还记得老妈到老爸那的第一个晚上,你也是这般模样的陪在我身边的啊。”
那天,早晨早早的来了,阳光毫不吝啬的洒下万丈光,昨夜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微风摇曳着树叶,抖落了一地的欢乐。悲伤如我,在明媚的阳光也照不暖那份要告别妈妈的失落。“丫头,你是老大,家里就交给你了,要照顾好妹妹,妈去帮爸爸,要体谅妈啊!”妈妈交代了一大堆琐事,我只是反射性的点点头。
时间丝毫没有体会到我的思念,硬是一分一秒慢慢的陪我走过,我不知道对妹妹发了多少次火,收拾了多少次乱七八糟的房间,也不知道天上的月儿何时由弯弯的月牙变成了圆圆的圆月,又何时从圆月变成了月牙,只知道妹妹渐渐的也不再弄乱房间,月儿依旧每天在同一个地方,同一片天空陪伴着我度过了这几个月。
我不是李白,有酒来邀明月,也不是诗人,有诗来赞明月,我只是一介书生在面对思念与月儿相遇的场景而有了太多的感触罢了。也只是在思念的时候,孤独才显得特别美丽。“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虽然饱受了思念之苦,但这几个月也让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如何在没有老妈的夜晚,邀请天上的月儿来分享我的喜怒哀乐。
月儿,你听到了吗?老妈要回来了,今后你无需在分享我的寂寞了,下次再见的时候我定会送你一场最美丽的微笑。
篇4:关于高中生的抒情散文随笔欣赏
是谁让我领悟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是谁让我欣赏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深远意境?又是谁让我惊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丽?是语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让我徜徉于文学的殿堂,让我如痴如醉。
我读语文,我读《边城》。
当我沉醉于湘西吊脚楼的奇特美妙、湘西女子的腼腆可人时,我追随着沈从文先生充满魔力的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去感受他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他笔下的湘西是那样柔美,美得让我不敢触碰。它就如一张洁白的纸,纤尘不染,那清脆的声音是生命的歌唱。
我无法想象,沈从文先生写作《边城》时怀着怎样一颗真挚的心。要知道,那时正是社会动荡不堪世态炎凉之时,他本身也遭到排挤,他是寂寞的吧?可他仍将湘西写得那样美好。再读《边城》,我体会到美中揪心的痛。
一泓清泉萦绕心头,浮躁的心中感到清凉而惬意,心灵因净化而圣洁。而生命的剑又在清泉中淬火,变得刚毅而坚强。
我读语文,我读纪伯伦。
我仍记得那令我为之震颤的那段话:“就在昨天,我还以为自己只是生命中颤抖的片语只言,今天我却明白我就是那生命,世界万物是我生命中悸动而富有节奏的碎片。”这是自信的宣言!就如同不畏惧死亡的灯蛾,向火焰发出真实的挑战。只有强者才敢这样呐喊,整个世界为之震颤。是的,尼采也曾经高喊“我是太阳!”让我们为他们喝彩吧!懂得自己价值的人才知道如何创造价值。
一泓清泉在心田回旋,语文让我读懂自信的力量,它是火炬,引领我走向远方。
清泉中泉水町咚,我分明听到了谭嗣同的高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分明听到林则徐的呐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分明听到了孟子当仁不让的庄严宣告“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清泉点点滴滴滋润心田,让我体味到了什么足美好的人生。
语文,是一泓清泉,洗涤我布满尘垢之心,擦亮我混浊迷茫之眼,冲刷我在纷杂尘世中沾染的满身污垢,让我面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5:关于高中生写秋天的散文随笔
立秋后的一天,本以为天气没有夏天那么酷热了,可是市气象台仍然发出高温预警信号,酷热难熬。有一位较长时间未谋面的朋友打电话给我,邀我去一间茶餐厅小坐,一方面叹叹冷气,另一方面又叙叙友情。
我准时来到了这间茶餐厅,朋友先我一步,我们互相介绍了这些年各自的一些情况,大家唅喧了一番后,朋友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知命之年,人生的秋天开始了。从与他的交谈中,可以感受到他尽管事业有成,但似乎是精疲力竭,并对秋天也很伤感。我与他有所不同,虽然年龄相近,工作不一样,并没有感觉到身心疲惫。对秋天的感觉也不同。
“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一叶知秋,沉甸甸的季节里,唯有懂得,落地生根。“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立秋这天除了贴秋膘、啃秋、戴楸叶、喝红豆汤,中国各地还各有不同的习俗。
秋天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红色、黄色、绿色,田里的禾苗有些淡淡的黄色,树木绿的更深沉。秋雨落下,一丝凉意。秋天的花草绽放,写下大自然的美丽。秋天的花草歌唱,歌唱大自然的灵性与美丽。秋天宽容。包物众者,莫过于天地。化物多者,莫过于日月。秋日天高气爽,日月温柔。正可仰视宇宙之大;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最宜腑察品类之盛。玉露初零,金风乍寒,好见清风日月,一年正当此佳时。然而古往今来,人多以秋为悲、为愁、为伤。见秋霜而想华发,观残英而泣红颜,望归鸿而思故乡,听寒蝉而叹余生,闻秋雨而断愁肠。其实,秋经春的万物风情,历夏的浪漫意趣,去孱孱,消浮躁,内敛成熟之气,迷落红与流水,归败叶于大地,除俗务,经熬煎,方显博大胸怀。只有但愿,面对一副初秋午后透明的风景,随悠闲的清风写意不再年轻的心情。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萧瑟的季节,矛盾的季节。秋天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一曲柔肠百转的歌。秋天是温柔的,就像母亲哺育抚养着自已的儿女。秋天是多情的,如少女那盈盈清澈的眼睛。明净的秋月更是多情,皎洁的月色铺撒开来,给大地披上一层薄纱,透出梦幻般的美。秋天是多彩的,秋天是含蓄的。秋天是既喜又忧的矛盾综合体。喜的是收获丰收的喜悦,忧的是每逢秋风四起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草木枯黄、叶落满地,漫天衰败的迹象会连带人的心情一样灰暗起来。
秋,内敛也。当我们经历了年少轻狂,青春躁动,壮年索求,来到中年之秋。学会了藏起尖锐,学会了圆通温润,学会了不去斤斤计较,学会了包容生活。于是,云淡风轻,月白清明。正如这秋天的来临,秋高气爽,月明星朗。在饱满中,执着而勇敢,安静而内涵的,绽放。俯首拾得,满地金黄。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春天孱孱,万物焕发生气,舒展冬日里长期积酝的活力和劲头,一切蓬勃发展,又从头开始。夏天浮躁,世间万物到了一个生长旺盛的高峰期,尽情地舒展自己的精力,为实现自己的期望而努力拼搏。秋天成熟,也许是收获的季节,也许是后悔痛苦之时,收获是因春天及夏日的生长所带来的喜悦,油然而生。痛苦则是由于荒废了前两季而没有多少收获而懊悔不已,心情自然是万分痛苦。冬天冷峻,有愉快地越过这一冬季,享受着秋天的收获而等待着下一个春天的,也有在积雪中悲愤痛苦度过的…… 但花有重开日,植物们大多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经历下一场的循环。所以秋天含蓄,最富足,最有个性,最有魅力。世间的花花草草不知经历了几回春秋,才得到如此健壮的“身段”。人何尝又不是呢?哪个成功人士没有经历人生的坎坷,才获得了今日的成就。在我看来,人不同植物,无再少年,一生一轮回。人生的秋天虽然有点凄凉与伤感,但人生也是因为有了凄凉与伤感,才能感到快乐。一个最能感悟秋天内涵的人,也就是最能感悟秋天成熟性格的人---那这人必定是中年。
人生或许和秋季一样,只有经历繁华与萧瑟之后,才会返璞归真,心态平和。
随着岁月的流,吾辈也深感人生已经走过了春夏,人生的秋天悄然而至。 仔细盘点,便会发现,人生是一条弯弯起伏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不仅标志着人生的各个转机和航向,而且一还排列着人生各个时..……。在这段时光里,青春的天真不羁逐渐成了遥远的记忆,夏日茂盛灿烂的歌声,在空中还隐约可闻。但毕竟已入秋,这时看人生,不是再想着如何奋斗、发展、获得成功,而是越来越多地思考如何珍惜光阴,真正地生活;不是如何想拥有身外之物,而是如何享受自己拥有的那宝贵的生命刹那。这时,感觉到自己已经达到一个地点,已经安定下来,已经找到自己心中向往的东西;这时,感觉到已经有所收获,和以往的堂皇茂盛相比,是可贵而微小。虽微小而毕竟不失为自己的收获,犹如秋日的树林里,虽没有夏日的青郁葱茏,但是所据有的却能经时历久。
诚然,我们的年龄已经到了秋天,我们就该有秋天的心态,让秋风涤荡我们塞得满满的内心、塞得满满的顾虑、担心、害怕、不安和恐惧,塞得满满的行囊,轻装前行;让秋凉沁透我们的心脾,冷静的为自己想一想,为自己活一回!“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这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话,也许是因为理性积攒的厚重,面对年轮的波纹,我敢肯定的说,并不惧怕越走越快的衰老过程,只是仍有一点点失落,浮现在思绪中,搅和着路过沧桑后收藏的那份平静。于是,时常渴望在阳光最热烈的时段,走向视线里最明亮的所在,让生命的感动复归清醒,让直切的灼烤蒸发虚荣,不思成败,不忘柔情,当汗水从额头滴落的时候,抬头轻问一声遥遥苍穹。春天生机勃勃,夏天阳光明媚,秋天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惊喜,善良种下的一定是善报的果实,勤奋得到的一定是早到或者迟来的那份意想不到。
人生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最美的色彩莫过于经霜的素红,莫过于果实的金黄。可是我仍然想说人生的秋天,美的不仅是色彩,更有风韵。你也许不再有临风的飒爽,但如果你能从容欣赏秋的清寂凄楚,如果你能冷静思考秋的悲观寂寥,如果你能细心品味秋的明澈闲逸,你就多了一份无需点缀的洒脱和超出世俗繁华的孤傲。不要为一园幽寂而悲伤,笑看闲云野鹤,才能把握秋的本质,才能让人生的秋天远如秋山,澹如秋水,欣赏与品味是人生秋天里最美的眸子,是最切合本质的秋的标题。
人生的秋天,我将还原为一个本真的人,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一个自然的人!多一份洒脱,少一份抱怨,让自己在豁达的心态中,感悟生命,解读生活。人生苦短,不要为难了自己。让我们坦然愉悦的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
篇6:高中生陌上花开蝴蝶飞散文随笔800字
秋荡、过往、痛苦、宿命
人生总是演绎着太多故事
时而为命运哭泣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同,为别人的故事笑着,却为自己的故事哭泣
地球环绕四季轮回落叶飘过一季又一季
我们也许得试着了解自己
我常常会坐在窗边凝望着花儿朵朵
也许我也不知道我是谁
那是因为我早已被复杂的生活缭乱了思绪
我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自我
蝴蝶永远都会为花儿嘴
一根蒲公英带着蝴蝶的喜爱随风渐渐消失
也许我们该做回自己
不要被烦乱的世界迷惑了双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