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父亲的高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父亲的高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亲的高度

篇1:父亲的高度

父亲的高度

望着父亲,他似乎永远都是那么地高大;望着父亲,他的肩似乎永远都是那么地安全;望着父亲,他的面孔似乎永远都是那么慈祥;望着父亲……不知从何时起,仰望父亲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儿时的我,是父亲的跟班.那时的我,特别好动,一刻也闲不住,只知道跟随父亲到处玩,小手紧紧地拉着父亲那双宽大而温暖的手,感受着父亲手心的温度温暖着我,不愿放开.两只圆溜溜的眼珠子不时地瞧着父亲的后背.父亲虽不是很挺拔,甚至有那么一点矮,一点胖,但是却挺得直直的,充满自信与力量.仰望着父亲的背影,现时觉得变幻充满安全感,觉得即使天蹋下来了,也有父亲能够为我扛着.心中不觉涌起一股自信,连头也不自觉地抬高了一下.

家中的日历撕了一页又一页,换了一本又一本.在父亲身后充满自信的我,在疯了几年中后也渐渐地离开了父亲的身边,结交了一批属于自己的朋友,自然而然的,朋友取代了父亲,我的时间也一点点地花在朋友的身上,却忘了父亲.

抬眼一看,发现了父亲.我学着小时的样子,却蓦然发现父亲已不再如从前了,——父亲老了!父亲那时在记忆中永远都挺得直直的身子,早已经不住生活的重担而略显弯驼,永远自信满满的.背影,却被生活中烦琐零碎的小事磨去了锐气,显得略有些驼了.当他从我面前走过时,让我想起了秋风中的落叶.重新拉起父亲的手时,那手还是我所熟悉、我所眷念的手吗?那是一双让我完全陌生的手.手上触目惊心凸起的青筋痛击着我的心灵,手心上那厚厚的茧振颤着我的灵魂.

是啊,我在长大,父亲在变老.我的眼眶湿润了,鼻子酸酸的.父亲用他的爱、他的健康,他的一切为我换来了今天我的一切,却从无抱怨.青春期的我们有了一些叛逆,让两代人多了一些代沟,很少时间陪他说说话.但父亲在默默地为我们辛劳着,他的背影略显孤独,也许他并不期待什么,看着我的成长,不善言辞的他感到安慰,这就是他最高兴的事.作为女儿,我为我的父亲做了多少呢?哪怕是陪他说说话,可总是说没有时间.

再次仰望父亲,我知道,父亲对我的付出,对我的爱,值得我用一生去仰望,去回报,在我的心中,父亲的身影有着令任何人都无法超过的高度.

父亲,我心中永远的高度

篇2: 读《父亲的高度》有感

《父亲的高度》是讲作者小时坐在父亲肩上看戏,作者是全场人当中看得最清楚的一人。

是啊,父爱如山,父爱也是无私的,但我从来没有特别关注父亲。但父亲始终关注着我:

那天下午,我兴致勃发,和父亲打起了羽毛球。我惊奇的发现父亲的动作时如此笨拙,步伐是如此蹒跚,反应时如此迟钝,挥拍是如此无力……哦,我终于发现父亲的确老了。

还记得小时候与父亲打球,我总是输。跌跌撞撞,奔来奔去地追球,却怎么也抵不住父亲有力的进攻。我常常耍赖,要父亲“认输”而他总是揉揉我的头发说:“你太小了。”然后伴之以爽朗的笑声,笑声中透出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那笑声似乎依然萦绕在我耳畔,而我,已经长大了。 短短几年,父亲老得真快,太快了。我总是关系因公务、家务繁忙劳碌而显得憔悴的母亲,而忽略了同样渐渐步入老年的父亲,的确。我跟父亲之间一向不是很亲密 ――不像跟母亲那样,所以过去我们常常互不开口,保持“冷战”。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终于意识到,父亲的爱是含蓄的,他总是默默地关心着我。他会不露声色的 “探听”我的学习情况,他会拐弯抹角地询问我学习中的困难,他还打着比方地暗示我应该做些什么……总之,内向的父亲习惯于以他特有的方式来关心我。偶尔,他也会装个鬼脸,来两段滑稽的表演来逗我们发笑,而他仍是一脸严肃的`样子……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心,而过去的一切都不会复返了。父亲老了,母亲也老了,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我的青春,他们把充沛的精力全部灌输给了我。他们在燃烧自己的生命,为得是能够给我以光明,以力量……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做儿女的,又如何能为过去因资金的幼稚,伤害了父母的心而感到羞愧呢?又如何视父母的日渐苍老而不顾呢?我们只凭有着一颗拳拳赤子之心,怀着一份深深的感激之情,用已经健壮的身躯,负担起家庭乃至国家的重担,我们才能不负父母的一片养育之恩!

篇3: 读《父亲的高度》有感

每一个人都会感恩,每一个人都懂感恩。那么感恩究竟是什么?字典里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谢,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谢呢?

是出于礼貌性的?不,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毫无杂质的感谢。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琥珀色的泪》,作者写了自己和流浪猫的故事。

一个冬天的晚上,作者在扔垃圾时,顺手喂了一只流浪猫,从那以后作者几乎每天都去喂那只黑猫。在那时黑猫被人视为不吉利,可“我”仍然坚持。

有一天,放学很晚,胡同里很黑,“我”一直不敢回家。可是,黑猫来了,它当了“我”的“护花使者”,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处。

其实,动物是最通人性的,连一只动物都懂的道理,何况是人呢?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段,香九龄,能温习;孝于亲,所当执。黄香只有九岁便懂得:知思,感恩、报恩。

而现在有很多人都不会感恩,甚至可以说在他们自己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感恩”这两个字,更或者说是在他们的生命中不知道这两个字的存在、意义。

这些人和仅仅九岁的黄香比起来,不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还显得非常的“可笑”难道不是吗?

感恩,其实并不难,一句关心的话,一个关心的动作,一个感谢的眼神,一个感谢的微笑…

一起让感恩之花,在生命中绽放吧!

篇4:父亲的高度800字作文

今天父亲节,想到父亲的话题。我的父亲,除了很在意一些需要祭祀祖宗的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清明等,其他的节日尤其是舶来节日几乎与他没有任何关联。因此,父亲也不知道今天是父亲节,我对他的祝福也仅仅是在心里。其实,对父亲的关爱,不仅是这一天,而是在每一时。

多年前读过一篇文章《父亲的爱》,文字朴实却打动人心,里面的描述仍记忆犹新: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父亲,就是这样的角色,总是把自己藏得太深,却一直在背后辛勤劳作,默默地付出。

而崇尚自然教育的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大概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孩子的教育离不开母亲,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是主要的。母亲固然不能或缺,但我认为,父亲对孩子的性格、成长的影响是起决定性导向作用的。

身教重于言教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男孩,父亲的正直、诚恳、稳重、踏实、热心、责任感,皆可潜移默化成孩子优秀的品质。他是不是一个男子汉,往往取决于他的父亲是不是真正的男人。

胡适对孩子的教育很失败,尤其是小儿子胡思杜完全不成器,读了两个大学都未毕业,还染上了不少坏习气,最终被美国当局赶回国。作为父亲,胡适是失职的,却把罪责推给了他文化程度不高的妻子,并在晚年深刻总结:“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教。”可以说,胡适虽然是文学大师,却是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他的观点也有是片面的。我的母亲目不识丁,却也可培育出一窝优秀的孩子,而我深知,母亲只管吃喝,对孩子教育的事情,多是身为校长父亲严格管教的功劳。家庭教育中,父亲的力量是决定性的。

我的三兄,作为父亲,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更是让人惊叹的。女儿读高中,他是先把高中课程自学一遍的,还借助参考书答疑解难,然后再细心给女儿讲解。而我,虽是一名教师,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却不是独揽的。从孩子一年级开始我们就明确分工,我辅导语文,孩子的父亲辅导数学。久之,孩子也养成了习惯,语文题找妈妈,数学题找爸爸。当然,各自遇到难题可以一起切磋,共同努力,各自肩挑一份责任,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实,孩子待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不长,从呱呱落地到上大学也就的时间,而实际上,现在许多的孩子从初中开始就离开父母去住校了。忙于打拼事业的男人,不要终日只周旋于升职与应酬之中,或者挥霍大把的宝贵光阴在茶艺馆喝茶、搓麻,而忽视了家庭与孩子。不要把养育孩子的事情全都推给全职太太,再优秀再全能的太太也不能代替父亲的作用。得到父爱的孩子会更自信、坚强和大气。

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再成功的男人,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都是失败的,晚景更是凄凉的。

陪伴孩子走过他最需要你的岁月,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及时关注孩子的内心微妙的变化,思想的动态。每一次相处都是一次亲近,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如同傅雷这样当父亲,亦父亦师亦友,循循善诱、细心呵护又不失威严。孩子自然也如同父亲一样优秀。

同时,家庭的和睦、稳定对孩子的成长也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共同担当,分工去完成,塑造成完整的人格。因此,离异家庭的孩子人格是最不健全的。孤僻、自卑、怯懦、叛逆、害怕伤害,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容易患忧郁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见过许多问题的孩子,他们一定生长在问题的家庭。要么是溺爱过度,教育方法方式不当,要么是缺少爱,父母离异,缺少关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及时批评指正孩子的错误是必要的,而鼓励赏识也是很重要的。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学会的是苛刻;在关怀中长大的孩子学会的是自信。

父亲的高度(共10篇)母爱,挂在嘴边,唠唠叨叨,太泛滥,向来如此肤浅,随手可得,会宠坏了孩子。而父爱,虽藏得很深,不轻易表达外露,沉重如山,却具有威慑力和穿透力,与母爱正是互补,相得益彰。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理想之花。父爱如金,男人的高度,也是他作为父亲的高度!

篇5:浅议高度

蚕,破茧而出,尝到了飞翔的快乐;种子,钻出深深的土层,长成了参天大树;雄鹰,不断搏击,练就直插云霄的双翅……自然万物都在超越自我、创造高度,更何况人呢?(中心论点)

历史是一面镜子,东坡让文学闪光——(分论点一)

聆听雨滴穿林打叶,一双芒鞋,一根竹杖,东坡在雨中吟啸徐行。遭“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他也曾迷惘失落过。但他没有因此被打倒,他面对着官场、世俗的鄙视和诽谤,跨过了心灵受伤的那道坎,在雨后初晴的小路上,道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道出了“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夕阳的余晖,将苏轼的身影拉长,他,超越了自我,创造了文学的高度,让后人深深地景仰!(扣题议论小结)

生活是一场考试,海伦·凯勒让人性的光辉彰显、升华——(分论点二)

海伦·凯勒,亦是超越了自我,一个生活在没有阳光、没有色彩、没有鸟声的世界里的坚强女孩!试想,看不到世界的斑斓,听不到悦耳的音乐,唯一认识漆黑的颜色,那是怎样的痛苦?但她却以内心的坚强与乐观,在旁人体会不到的世界里活得多姿多彩。试想,倘若她没有逾越过痛苦和绝望这道坎,又怎能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抒写着那一份乐观的祈愿,又怎能记录下依然精彩的点滴生活?她,超越了自我,创造了人性的高度,让全世界都为之肃然起敬!(扣题议论小结)

生命是一个高度,人类在不断地超越、创造——(分论点三)

五月,中国的四川地动山摇!在那断壁残垣的废墟下,跳动着多少坚强的生命?那黑若点漆的眸子,曾望见过多少惊心的生离死别?那柔弱的身躯,曾经受住多少楼房的重压?那小小的生命,又该如何重新热烈地跳动呢?四川的孩子们,在灾难中留下的心灵阴影,或许是他们人生中最惨痛的记忆吧,但他们却没有因此被打倒,他们在心中呐喊着坚强,超越自我,一次次地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们,创造了生命的高度,让所有的人都为之深深感动!(扣题议论小结)

或许,人生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但只要你能够超越自我,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正如一名企业家说过:“世界上最难以征服的是自己,每前进一步,都是一个新的高度。”人,要不断地学会超越自我的智慧,创造新的高度,让人性的光辉在你人生的巅峰闪光!(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深化中心论点,结尾厚重,有号召力。)

篇6:高度

高度

高度gāo dù[释义]

①基本义:(名)高低的程度或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从物体的底部到顶端的距离。这座山的.~是四千二百米。(作主语)

②(形)程度很高的。~的热情。(作定语)~评价他的业绩。(作状语)

[构成]  偏正式:高(度

篇7:高度

高度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拔地而起,矗于大平原上.从平原往上看,它耸入云霄.经过千辛万苦才登临绝顶的攀登者,自然视野为之一开,心胸为之一阔,神情为之一怡.他们身旁已无甚么再比他们高的去处了.

作 者:马霁鸿  作者单位: 刊 名:新一代 英文刊名:THE NEW GENER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 

篇8:父亲,我心中永远的高度作文

望着父亲,他似乎永远是那么高;望着父亲,他的肩膀似乎永远都是那么安全;望着父亲,他的脸庞似乎永远都是那么慈祥;望着父亲…。不知从何时起,仰望父亲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儿时的我,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儿时的我,是父亲的小跟班;儿时的我,总是跟随着父亲。小手紧紧的拉着父亲那双宽大而温暖的手,感受着父亲的温度,不愿放开,因为父亲的手,永远是最温暖的。两双圆溜溜的小眼睛时不时的盯着父亲的背,父亲虽不是很挺拔,甚至是有点胖,但永远都是腰杆儿挺得直直的,充满了自信,即使天塌了下来,我都不怕,因为有父亲在我身边,他永远会为我扛着,心中也不觉而变得很自信,头也不自觉的太高了点。

家中的台历撕了一页又一页,换了一本有一本,在父亲身后充满自信的我在父亲疯玩了几年后,我渐渐疏远了父亲,结交了一些好朋友,继而,朋友取代了父亲,和父亲也渐渐拉开了距离。

抬眼一看,发现父亲,我像儿时似的仰望父亲,蓦地发现父亲早已不如从前---父亲老了,在儿时的记忆中父亲的背永远是直挺挺的,早已因为生活的重担而略弯了一些,永远自信满满的背影,却被生活中的繁琐零碎的小事磨去了锐气,慈祥的脸上,也历经岁月的洗礼刻上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乌黑的头发已有几根白发,这正是见证了父亲饱经风霜,当父亲从我身边走过,我像儿时似的牵起父亲的手,依旧是那样温暖,那样令我眷恋,但手背上青筋凸起深深刺痛我的心灵,手心上也有了厚厚的老茧,令我看得触目惊心啊!

我的确是在长大父亲却在一点点变老,那一刻,鼻子酸酸地,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他用伟大的父爱,换来了我的安逸生活,在现在的青春期,有一些小小的叛逆让我们彼此之间有了小小的代沟,但他却一直早起晚归为我劳累着,他的背影稍稍有些孤独,他期待的是我的大学梦。

这一次仰望父亲,我知道,父亲的爱,父亲一生的辛勤都在为了我,而在我心中,父亲的身影有着比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高度……

篇9:父亲的手有高度初中作文

父亲的手有高度初中作文

父亲的手有高度,这是我刚发现的。

在我大约五六岁的时候,我就爱跟在你后边,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跑,但是却怎么跳也碰不到你那双温暖的大手。你的手好高啊!这时你就会弯下腰,用双手掐住我,我双腿一弯,便像腾空了一样,“咻”的一声就被抛上天去。但我从不害怕,因为你每次都能用宽大的手掌接住欢快的我,那时我就想,你的手好高呀,似乎轻轻一挥,就能碰到天啦!

直到我进入初中,我们的语文老师李老师布置了作业――观察父亲的手。

回到家,等着爸爸晚上回家,他刚进家门,我便迫不及待地拉住他的手,可他却说:“别拉,干了一天活,脏”。我心头突然一紧,说:“没事儿,我不觉得”。爸爸执意去洗了手,我跟去了洗手间,拉起爸爸的.手,和我的手来比较。我好像从没这么细致的看过爸爸的手,他的手皮肤发黄、粗糙,即使手背那里,也有几道清晰的纹路,指关节发粗,指甲圆圆短短的,但在一些指甲突出的地方,残留着一些白天干活时的污垢。这是父亲的手吗?小时候只觉得它温暖、宽大,但这又确实是父亲的手。当我抬头看父亲的时候,猛然发现,我拉起了父亲的手,我弯腰拉起了父亲的手!父亲的手变低了!看着镜子中的我和父亲,肩已差不多高,我的个头也快要超过父亲。

走出洗手间,我红了眼眶,父亲用他的手比划着说:“你七岁时才到我这儿呢。”说完指指自己的腰。“十六岁时希望你到我这儿。”说完忽的将手抬到自己的头顶,他滑稽的举着手憨憨地笑着看我。我也笑着说:“我七岁时你的手到我这儿。”我指指自己的头顶,“十六岁时,你的手会不会到我这儿?”我也用手指指自己的腰。父亲不说话了,手落下来,坐在凳子上弯了腰,然后说:“你长大了,长高了。”其实我是多么不想长大,多么不想长高,我多想念以前那些蹦跳着拉父亲手的日子。

父亲啊,你的手有高度,一路上标记着我的成长,我慢慢的变高,你的手却越来越低,我知道要强的你也多不想落下那高高的手。你的手标记着我的成长,我长大了,你却老了。

父亲,希望下次,我弯下腰不再是拉起你的手,而是为你洗脚,这样你的手依然在我头顶之上。

篇10:高度(诗歌)

高度(诗歌)

这一晚,我俯下身

去拾起高度

水珠没有

溅下去时的痛惜

只有孤零的花一朵

笑着面对我的每一滴

这里,也没有月亮

攀爬的痕迹

高枝上

蓄积的每一滴露寒,晶莹剔透

我把眉放在其中

忽如花

一夜的绽放

静美,任透骨的寒意

毫无掩饰

那佛如大海

把每一座山抚平

哨子的吹动

吹起幽幽的.伤

在淡漠的一颗心里

从此

再走不出荒凉

一颗颗跌落地的种子

无声地紧俯着泥土的声息

不安的风

吹来悸动

问候成了刀割

一串冰凉的泪珠落下来

它的名字

谁也叫不醒

意一样的透骨

追撵着月亮

从山中把它赶成了圆

那一晚

方方正正的砖

被堆砌成了长长的城墙

而每一块砖

都在争自己月亮下的影子

愁绪是被它

拔节起来的一种隐藏

太阳照着路

它忍无可忍

一把哀伤

换来春天的号子

海最后留下的儿子

把每一把风向

都打磨得透亮

焦虑不安的

何尝不是雨

地点错了,一生错了

高度需要一种名词

无论怎么降落

它都得潇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