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iy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初三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期末检测试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初三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期末检测试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期末检测试题

篇1:初三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期末检测试题

人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期末检测试题

选择题

泉城济南,景色秀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与保护环境的倡导不相符的是( )。

①污水排入大明湖;②随意丢弃方便袋;③植树种花搞绿化;④禁用含磷洗衣粉;⑤护城河旁烧垃圾。

A.只有①⑤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⑤ D.只有③④

我们应像珍惜自己的血液一样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城市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

C.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D.水资源是宝贵的,一定要节约用水

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作为北京市民,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摒弃的是( )。

A.用盆接水洗菜

B.用养鱼水浇花草

C.使用节水龙头

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

为了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应制止的是( )。

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B.加强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

C.往江河里倾倒垃圾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B.使用节水龙头

C.用不间断的水流冲洗碗筷

D.洗手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

A.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下列对有关水资源认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体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天津属极度缺水的地区,可以考虑通过海水淡化来解决用水问题

填空题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鱼类可以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______________。

(2)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____________。

(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冷水中快,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初三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初三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

1、父母师长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你一定积累了许多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请将你最喜爱的一句工整地填写在方格内。(2分)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2分)

颓垣( )珍馐( )熟稔( )疮痍( )

3、阿琳发现下面两家店铺橱窗上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公用电话 长途直播 新款手机 震感上市

( 某公用电话亭) 应该为 (某手机专卖店) 应改为 。

4、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推测这场戏与《水浒》中 和 两位英雄有关。(2分)

5、用古诗词原句填空( 10分 )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死亦我所恶, ,故患有所不避也。

②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宏愿和伟大气魄的句子: , , 。

③<<论语十则>>中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待人,推己及人的句子是 , 。

④<<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 , 。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

⑤读诗真好,我们可以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风光,可以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可以感受到“ , 。”的爱国情怀。(课内外诗词均可)

6、仿照下面例句,以“你热爱生命吗?”或“你希望成才吗?”为开头写一句话。(2分)

例: 你渴望理解吗?那么别抛弃宽容,因为宽容是通向理解的桥梁。

二、阅读

(一)古文阅读(15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浚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7. 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泾流之大 ②两涘渚崖之间 ③则殆矣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

①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9. 填空: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出自这篇文章的。

10.说说河伯为什么会“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3分)

11.你是怎么理解这篇寓言的?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4分)

(二)、现代文阅读

《读永恒的书》 (15分)

①古今中外,书籍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或有用的知识。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因为它们只对有关的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余人却是不必读的,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三是必读的书.所谓必读,是就精神生活而言的,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②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是人类丈化宝库中千百年流传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尔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很难,事实上不同的`人开出的书单一定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有眼光,就必定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好书被共同选中。例如,他们决不会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

③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每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决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出了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所说:“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④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是对的。一个在阅读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我们从一个人的读物中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

12.在文中,(1)“永恒的书”有哪些方面的含义? (2)就读书而言,你如何理解“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 (5分)

⑴ (2分)

(2) (3分)

13.结合全文看,(1)就读书这个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按作者的主张,一个人怎样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来阅读? (5分)

答⑴ (2分)

(2) (3分)

14.文章认为《论语》、《史记》、《红楼梦》属于永恒的书,请你以其中一例来说明。也可列举语文课本中其他名著一例来说明。(5分)

《 有种水果叫香蕉》(20分)

(1)“香——蕉”老史在课堂上读,学生们就跟着念,满屋子的“香蕉”声就这样划破了山村晨雾。学校是沂蒙山深处的一个破庙,老史是学校里惟一的教师,学生只有14个,却分属四个年级。

(2)“老师,什么是香蕉?”一个孩子从石板叠起的“课桌”后面站起来,他举了手问这个问题。他的脸蛋儿冻得通红,猴子屁股似的。他还穿着开裆的棉裤,屁股蛋儿被板凳冰得生疼。

(3)“香蕉是一种水果,可以吃。”老史回答。

(4)“像咱村的山楂一样吗?是圆的吗?有山楂大吗?”孩子继续发问。村里只有山楂能够吃。

(5)“大概是吧!”老史挠了挠头,头发上马上沾了些许白白的粉笔屑。

(6)“老师吃过香蕉吗?”孩子不依不饶地问,另外13个孩子也瞪大眼睛看着老史。

(7)“没……我也没吃过……”老史不光没吃过香蕉,也没见过香蕉。“连老师都没吃过。”孩子长叹一口气,很失望地坐到板凳上。

(8)老史回到家中,问自己媳妇,家里还有多少钱。媳妇刚卖了鸡蛋,有10块钱,准备到集上打油吃。“拿来给我,吃过饭,我进一趟城。”

(9)媳妇噘着嘴从裤腰里掏出了手绢儿,一层层打开,把一卷儿毛票儿不情愿地递给老史。

(10)到城里有60多里路。老史步行到镇上坐汽车,要两块钱,老史心里很疼:媳妇得攒多少鸡蛋呢?但还是坐了。

(11)到了城里,一下车,老史就在车站上打听,有卖香蕉的吗?正好旁边有卖水果的小贩,一听便乐了,真是土老冒,连摊子上黄灿灿的香蕉都不认识!他忙把老史叫过来,问老史买不?老史这才认得啥玩意儿叫香蕉:黄黄的,月牙儿般的,十几个像孩子一样挤着,真像学校里自己教的14个娃儿。老史想着想着便笑了。老史问多少钱一斤,小贩要一块五,少一分不卖。老史讲了半天价,也讲不下来,只好称了4斤。

(12)老史看天还早,掏出怀里的玉米饼子,向小贩讨了一碗开水,蹲在车站里吃了。老史兜里还剩下两块钱,他舍不得花了,心想又不是不识路,干吗还要瞎花钱坐车?走着回去吧!省两块钱给媳妇买个头巾,他就去市场给媳妇买了头巾,便走着回家了。

(13)冬天天黑得早,走到40里地的时候,天就渐渐黑了。还有十多里山路呢,老史很着急,不觉紧跑起来。等村里人掌灯吃饭的时候,老史才瞧见村里的灯火。山路曲曲折折,天又黑,老史一脚踩空,跌了一跤,头正磕在石头上,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14)老史醒来的时候,觉得头疼,睁开眼一看,媳妇正在油灯下哭,见他醒了,忙给他盖了盖被子。“香蕉呢?”老史忙问。“在这儿呢!你连命都不要啦!”媳妇心疼他。见香蕉好好的,老史就放心了,忙从怀里掏出头巾给媳妇。媳妇破涕为笑,把头巾蒙在头上对着镜子照,不一会儿又哭了……

(15)第二天早上,老史还没起,一睁开眼,吓了一跳,14个学生都站在床前,手里提着鸡蛋、红糖之类的东西。那个孩子哭着揉眼,“都怪我,老师。”老史把孩子叫到身边,用手给他把泪擦干,然后,从床头上把香蕉拿出来,一支一支地掰给学生,自己也拿了一支,笑着对孩子说:“老师不知道怎么能教好学生,今天,你们都知道什么是香蕉了吧!来,一人一支,咱们一块儿吃。”

(16)说完,老史便把香蕉塞进嘴里,学生们都打量手里那黄黄的、胖胖的、月牙儿一样的香蕉,学着老史的样子,把香蕉塞进嘴里。每个人嘴里都涩涩的,不好吃。老史对学生说大概香蕉就这味儿吧!你看,城里小贩多坑人!虽然不好吃,学生们都吃下了。孩子们眼里盈着泪,不知是不是涩的……

(17)后来,那个提问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考进了城里的学校;再后来,他又考进了一个更大的城市的一所大学。他早己知道香蕉是热带植物,是一种剥了皮才能吃的水果。他去了南方,在香蕉树底下照了一张照片,咧着嘴笑,头顶一挂硕大的香蕉。他把照片寄给了老史。

(18)那个孩子就是我。

15.说说老史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3分)

16.仔细阅读⑴⑵两段,简要概括老史和他的14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3分)

17.在下面的空格内把选文的写作思路补充完整。(2分)

老师(老史) ,老师(老史) 。

18.第⒁段画线句子中老史媳妇“哭——笑——哭”反映了她怎样的内心活动? (6分)

(1)在油灯下哭: 。

(2)破涕为笑: 。

(3)不一会儿又哭了; 。

19.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⒃段画线句子“那黄黄的、胖胖的、月牙儿一样的香蕉”的表达效果。(3分)

20.选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请找出选文中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或语段,说一说感动你的理由。(3分)

三、作文

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50分)

21.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呵护,也有寒风雪霜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请以“我长大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2. 看到父亲的背影汇入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朱自清的眼泪夺眶而出,盼着与父亲再次相见;看到小巷深处那无助而苍老的盲眼母亲,小莉为自己的虚荣、无知,为深挚的母爱流下了悔恨和感激的泪水;看到西花厅盛开的海棠花,邓奶奶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好像又回到了和周恩来总理并肩战斗的青年时代……

的确,我们会回忆,会思考,会感动,尤其是在心灵被挚爱真情所触动时,心语常常如泉涌般欲倾泻而出。此时此刻,你的心弦也许已被触动,请以“ 时,我想起了 ”为题目作文。(写作前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篇3:初三上册英语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英语期末检测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70分)

一、单项选择:从下列每题所给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5分)

1.I can’t say _______ I miss you. Three years ________ since I saw you last.

A. how long, passed B. how often, past

C. how much, has passed D. how soon, has passed

2.We must stop all kinds of _____________ better environment.

A.pollution to build B.pollution build C.polluting building D.polluting built

3.It is important ______ us students to make a plane _______ our studies before a new term starts.

A.of, for B. for, for C. to, of D. to, with

4.It’s too hot inside. Do you mind _________ the window?

A.he closing B. him to open C. me to open D. my opening

5.Don’t go out of the classroom until you ________.

A. are asked B. are asked to C. ask D.will be asked

6.—I called you last night, but there was no answer.

—Oh, I’m sorry. I ________ dinner at a restaurant.

A.have B. had C. was having D. have had

7_______bad weather we are having! We’ve never had ______ rainy days.

A. What, such B.What a, such C.How, so D.What, so

8.I think __________ is enough food to eat during the winter.

A.they all need B.they need all C.all of their need D.all they need

9.—Li Ping’s never been to England before, ___________?

—__________. He’s planning to go next month.

A. is he, No, he isn’t B.has he, No, he hasn’t

C. isn’t he, Yes, he is D. hasn’t he, Yes, he hasn’t

10.Do you know who they’re ________ about the accident at the school gate?

A. talking B.saying C. telling D.speaking

11.I' m very busy today.I have a very important report .

A.to listen B.to listen to C.listening D.to listening to

12.It' s raining so that we can go out.

A.hard;hard B.hardly;hardly C.hard;hardly D.hardly;hard

13.My brother has been used there.

A.to working B.to work C.worked D.working

14.The boy makes money newspapers.

A.sell B.in selling C.by selling D.on sell

15.Why,Tom,didn't you get your bike ?

A.mend B.to mend C.mending D.mended

二、完形填空:阅读短文,从每题所给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15分)

A young man and an old man were waiting for a bus at a station. They sat __1__each other. “What’s that in your bag?” asked the young man, pointing to a big bag beside the __2__.

“Money, nothing but money,” answered the old man. The man could __3__ believe his own ears. “What?” he said to himself in surprise. “So much money? My God! How I __4__ to be able to get so much money!” Then he began to think about how to get the money.

The old man __5__ tired and it seemed that he could hardly keep his eyes open. “Are you tired, sir?” asked the young man. “Then you’d better lie down on the __6__ and have a good rest. Don’t worry about __7__. I’ll wake you up in time.”

“All right. It’s very kind of you, young man.” The old man lay down and __8__ he fell asleep.

The young man took the big bag gently. __9__ when he was just going to run away, he found a corner of his fur coat was __10__ the old man’s body Several times he tried to pull it out, but he couldn’t. At last he took off his __11__ and went away with the bag.

The young man ran out of the station as quickly as his __12__ could carry him. He reached a place, and there he thought the old man couldn’t __13__ him, he stopped and quickly opened the bag.

To his surprise, there was __14__ but old newspapers in it. He hurried to the station at once. But when he got there, he found the old man had __15__.

16 A. for B. on C .next to D.far from

17 A. man B.station C .driver D. corner

18 A. surely B.really C .nearly D. hardly

19 A. like B.love C .hate D. wish

20 A. was B.felt C .looked D. became

21 A. ground B.floor C .earth D. chair

22 A. the bag B.the money C .the bus D. me

23 A. by and by B.at last C .at first D. in the end

24 A. So B.And C.But D.Because

25 A.above B.over C.under D.in

26 A.shoes B.shirt C.coat D.cap

27 A.legs B.foot C.friend D.bike

28 A.watch B.notice C.find D.meet

初三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期末检测试题29 A.anything B.everything C.nothing D.something

30 A.waiting B.gone C.crying D.leaving

篇4: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爱护水资源知识点

考试要求

认识废水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处理的原则

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

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一、水资源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考点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

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考点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二氧化碳知识点

二氧化碳概念

二氧化碳是一种在常温下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式为CO₂,是碳氧化物之一,俗名碳酸气,也称碳酸酐或碳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溶于水并生成碳酸。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如人工降雨,也常在舞美中用于制造烟雾(干冰升华吸热,液化空气中的水蒸气)。

实验室制取步骤

检查气密性后,将碳酸钙(或石灰石)放入反应器内,加入稀盐酸,可以观察到碳酸钙(或石灰石)表面形成了大量的气泡,并且,碳酸钙(或石灰石)也慢慢溶解,生成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或用排水法(最好将水换成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收集二氧化碳。

物质的分类

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篇5:初二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题

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题

选择题

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他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是在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

毛泽东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突破黄河和长江两道天险分别是在( )

A.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B.百团大战、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D.挺近大别山、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D.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

A.消灭敌人多额有生力量

B.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C.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

D.将日军赶出华北

下列诗词中,描写解放战争气势恢宏场面的是( )

A.江山如此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索寒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近代以来,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戊戌变法的失败

③中国抗战胜利 ④国共第二次内战

A.①②③ B.②④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我们今天许多节日都与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B.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C.中共一大秋收起义 D.秋收起义五四运动

假如1945年8月你是生活在重庆的一位市民,你所听到的大街小巷议论最多的话题是 ( )

A.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

B.国民党和共产党又要打仗了

C.日本投降了,国民党和共产党要和谈了,国内和平有希望了

D.蒋介石又要把都城迁回南京了

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意义是( )

A.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B.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

D.对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配合作用

徐州会战的总指挥施( )

A.蒋介石 B.李宗仁 C.邓世昌 D.彭德怀

魏源被称为“西学中用”的第一人,他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称为经典,他提出的“长技”是指 ( )

A.西方的先进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D.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主张“中国只有实行维新变法,才能自强保种”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 )

A.魏源 B.康有为 C.林则徐 D.严复

关于在20世纪初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何要发起新文化运动,同学们形成了四种意见,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哪一种?( )

A.孙中山先生的建议

B.是辛亥革命后实行民主共和制度的一个方面

C.北洋军阀在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政策

D.当时的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猜一猜:他是洋务运动时的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曾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他修成的铁路曾令外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他是( )

A.侯德榜 B.茅以升 C.詹天佑 D.李四光

要去参观中共一大遗址,我们应该去 ( )

①南京 ②上海 ③广州 ④嘉兴南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有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22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战争 ③义和团运动 ④辛亥革命 ⑤北伐战争 ⑥中国共产党诞生

A.①②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

我们把每年九月十八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 )

①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②我们要不忘历史 ③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

④我们不要忘记建设一个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淞沪会战

综合题

根据材料及图片,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乎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1)由材料一、二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4分)

(2)这次事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请举出两个?(4分)这次事件在前后期分别提出什么口号?(4分)

(3)你如何评价上述历史事件?(4分)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2分)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2分)“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1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3分)

(3)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3分)

(4)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 (3分)

阅读下面诗文:

苦战八年得胜利,乌云消散人喜狂。

茫茫巴渝谈判地,浩浩中华和平先。

党国操戈逆天行,中共促和顺民祥。

功过是非自评说,留给史书一页煌。

(1)诗中苦战八年是为了驱逐哪一帝国主义侵略者出中国?(2分)这一胜利有重大历史意义?(4分)

(2)巴渝指的是哪一个地方?(2分)请你说出这次谈判的时间?(2分)以及谈判双方的目的。(4分)

(3)党国操戈逆天行是以什么事件为标志的?(2分)

(4)功过是非自评说,请你结合所学史实以及这首诗,说一说你对功过是非的看法。(4分)

列举题

请列举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的三支海军。(6分)

请列举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三股军阀。(6分)

篇6: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A)

一、填空、

1. 20%=( )÷40=40:( )=( )(填小数)=25 ×( )

2. 把一根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每段绳子长( )米。

3. 在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 )厘米。

4. 帮“<”、“>”或“=”找家。

78×1.02○78 12.4×0.05○12.4 1÷512 ○1

5. 0.25的倒数是( ),( )与54 互为倒数。

6. 用圆规画一个直径为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赢取( )厘米,所画圆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

7. 甲数与乙数的20%相等,乙数是400,甲数是( )。

8. 甲乙两数的比是6:4,乙数除以甲数商是( ),甲数是两数和的( )%。

9. 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3:4,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10. 明明读一本320页的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14 ,第二天应从第( )页开始读。

把骰子的6个面分别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要求任意掷一次,出现黄面的可能性最大,( )个面应涂成黄色。

11. 一桶油分两次用完,第一次用去23 ,第二次用去23 千克,这桶油一共有( )千克。

12. 把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分成若干等

份,然后把它剪开,照右图的样子拼

起来,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

周长增加了( )厘米。

13. 如图两个圆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大圆

面积的111 ,相当于小圆面积的15 。小圆和

大圆的面积比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在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

2. 已知X×Y=1,那么X和Y互为倒数。( )

3. 走同一段路,甲用7分钟,乙用9分钟,甲和乙每分钟走的路程的比是7:9。( )

4. 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后项缩小到原数的110 ,比值不变。( )

5. 盒中有4只白球,5只红球,从中任意取出1个球,取出白球的可能性大。( )

6. 一批产品,合格的有120件,不合格的有30件,合格率是80%。(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在3.13,314%,π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3.13 B、314% C、π D、无法确定

2. 3吨的57 和5吨的37 相比,有什么关系?( )。

A、3吨的57 重 B、5吨的37 重 C、同样重

3. 甲、乙两只相同的水杯,甲杯50克糖水中含糖5克;乙杯中先放入2克糖,再放入20克水,搅匀后,( )杯中的糖水甜一些。

A、甲杯 B、乙杯 C、一样甜 D、不确定

4. 在一张长16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面积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厘米。

A、28.26 B、12.56 C、50.24 D、25.12

5. 用三段一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在围成的图形中,( )的面积最大。

A、圆形 B、正方形 C、正三角形 D、无法确定

6. 如果A:B= 19 ,那么(A×9):(B×9)=( )。

A、1 B、19 C、1:1

7. 120的14 相当于60的( )。

A、25% B、50% C、75% D、65%

8. 母女俩的年龄差是28岁,母女俩的年龄比是3:1,那么女儿是( )。

A、16岁 B、15岁 C、7岁 D、14岁

9. 一杯糖水,糖和水的比是1:16,喝掉12 后,糖和水的比是( )。

A、1:16 B、1:8 C、1:32

10. 用三张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纸,分别剪出一个最大的圆、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和一个最大的三角形。( )的面积最大。

A、正方形 B、圆 C、三角形

四、计算。

1. 直接写得数。

67 ÷3= 35 ×15= 2-37 = 1+2%=

78 ÷710 = 5÷23 = 43 ×75%= 78 ×4×87 =

16 +56 ×15 = 12 ×99+99×12 =

2. 化简比。

78:39 0.125:25% 0.3:59

3. 脱式计算。

(23 +415 ×56 )÷ 45 ÷﹝(35 +12 )×2﹞

4. 简便计算

78 ×56 +18 ÷65 36×(23 +16 -34 )

5. 解方程。

X÷18 =15×23 40%X-14 = 712

五、实践操作

1. 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半圆,

并计算出这个半圆的周长。

2. 在下面的方格中,画一个长方形,使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2。

六、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1. 2.

七、解决问题我能行。

1. 一只钢笔现价36元,比原价降低了17 ,原价是多少元?

2. 李奶奶家养鸡40只,养的鸭比鸡多35 ,鸭比鸡多多少只?

3. 王林参加射击比赛,打了20组子弹,每组10发。有10发子弹没有打中目标,请你算一算,王林射击的命中率是多少?

4. 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5%,还剩下1200米没有修完,这条路一共长多少米?

5. 希望小学有学生720人,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4:5,这所学校有男生多少人?

6. 青山果园有苹果树450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3 ,同时又是桃树的45 ,梨树、桃树共有多少棵?

答案:一、1、8,200,0.2,12 ;2、16 ,56 ;3、1;4、>,<,>;5、4,45 ;6、3,18.84,28.26;7、80;8、32 ,60;9、9:16;11、2;12、5;13、5:11。二、√,√,×,×,×,√。三、C,C,A,D,A,B,B,D,A,A。四、1、27 ,9,147 ,102%,54 ,152 ,1,4,23 ,99。2、2:1,1:2,27:50。3、1415 ,411 。4、56 ,3。5、54 ,2512 。五、略。六、1、13.76平方厘米,2、31.4平方厘米。七、1、42元,2、24只,3、95%,4、米,5、400人,6、梨:300棵,桃375棵。

篇7: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为了方便各位同学们为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做好准备,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篇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希望大家认真练习,相信一定会帮到大家的!

一、我会拼音,会完成字、词、句练习。(60分)

(一)我会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大夫(dà dài) 舀水(dào yǎo) 天转凉(zhuàn zhuǎn)

宝藏(cánɡ zànɡ) 暴躁(cào zào) 水浒传(chuán zhuàn)

(二)我会读拼音写词语。(8分)

(三)我会照样子,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7分)

(四)我会填写。(11分)

1.我会按要求填写。(6分)

①表示与天气(气候)有关的部首有: 。每个部首写一个例字: 。(2分)

②有的部首在不同的位置(zhì),表示的意思不同:“土”在左边的字有 ;“土”

在下面的字有: 。(2分)

③我会用部首查字法:“怕”字,先查 ,部首表示与 有关;再查 画,

这个字读作 。(2分)

2.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灰 蒙蒙 、、。(2分)

3.我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一件漂亮的( ) ( )地研究 打( )

一只( )的小鸟 使劲地( ) 过( )

(五)我会选字,选词填空。(5分)

呢 啦 吗 啊

1教室里的那盆花是你拿来的( )?

2( ),你说的是对的!

3下雪( )!孩子们跑到雪地里快乐的玩耍。

漂浮 飘扬

1操场上的五星红旗迎风( )。

2天上( )着的那片云朵多像一只小狗啊!

(六)我会读一读,想一想,用“ ”选出最合适的词语。(2分)

1.狮子妈妈对小狮子说小狮子不能一辈子(依赖 依靠)父母。

2.牛顿对苹果落地感到(好奇 奇怪 惊讶)。

(七)我会从下面词语中选一个词语造句。(3分)

自信 鲜艳 本领 困难 自言自语 垂头丧气

(八)我会照样子,把括号里的词语加到句子中去。(9分)

例:小鸟飞翔。(在蓝天上 自由自在地)

小鸟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

1.老师批改作业。(认真 在灯下 晚上)

2、小鱼游。(自由自在地 在小河里 可爱的)

3同学们做游戏。(在操场上 课间 “老鹰抓小鸡”的)

(九)我会照样子写句子。(9分)

1.王冕看的出神,心想,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

,心想,要是 ,那多好啊!

2.牛伯伯,请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

____________,请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有时候_______________,有时候_______________。

二、我会选,会写,会完成阅读练习。(25分)

(十)把下列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句子。

1 爷爷 院子里 夜晚 的 讲故事 夏天 在

2和 都是 小 二年级 学生 我 李林 的

3 吹开 吹绿 了 春风 了 桃花 草原

(十一)给下列句子排序。

( )过了几天,绿色的小芽从土里钻出来了。

( )秋天,向日葵成熟了,看着一个个金黄色的小花盆,我们高兴地笑了。

( )小苗一天天地长高了,绿油油的,真可爱。

( )春天,我和几个同学在教室门前的空地上,种上了向日葵。

( )每天放学后,我和几个同学给向日葵浇水、上肥、锄草、捉害虫。

二、我会选,会写,会完成阅读练习。

(一)我会用“√”选一选。

不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的是:

A《西游记》( ) B《三国演义》( ) C《小王子》( )

D《水浒传》( )

(二)我会按原文填写。

1.小小的地球仪摆在眼前,妈妈夸我眼睛真尖:

, 昂首在太平洋边。

2.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颤动的时候, 。

3不敢 ,恐惊 。

4. 紫烟,遥看瀑布 。

(三)我会读短文,按要求做题。(任选一题)(16分)

(一)动物过冬

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这天,小青蛙、小燕子、小蜜蜂几个好朋友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燕子说:“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快没啦。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小燕子接着问小青蛙:“快乐的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

小青蛙说:“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小燕子又问小蜜蜂:“漂亮的蜜蜂妹妹,冬天地上都是冰雪,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

小蜜蜂说:“我早就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cháo)里,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他们商量好了,约定第二年春天还在这里相见。

1. 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共有( )句话。第( )自然段讲几个小动物约定来年春天再相见的事。(3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快乐——( ) 漂亮——( )

3.照样子,写写另外两个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3分)

小燕子: 飞到南方过冬。

小青蛙:

小蜜蜂:

4.小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过冬呢?(2分)

5. 就在几个小动物快要回家的.时候,一条小花蛇出来了,这时小燕子又会怎么问呢?小花蛇又会怎么回答呢?请仿照短文中小动物的对话,写写小燕子和小花蛇的对话。(4分)

小燕子问:

小花蛇说:

6.这篇短文主要讲小动物们 。(2分)

(干什么)

(二)美丽的色彩

春天到了,长颈鹿老师带着小动物来到田野看风景。

长颈鹿老师说:“噢,在你们面前有那么多的色彩,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呀?”

小花猫说:“喵呜,我喜欢红色,因为太阳是火红火红的,红红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小鸟说:“我喜欢蓝色,因为天空是湛(zhàn)蓝湛蓝的,我能在蓝色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小鸭子说:“嘎(gā)嘎,我喜欢黄色,因为迎春花和油菜花都是黄色的,黄色代表着明亮”。

小山羊说:“咩咩,我喜欢绿色,因为草是绿的,树木是绿的,绿色代表生命呀!”

长颈鹿老师点点头:“啊!美丽的色彩,迷人的色彩,把我们的世界打扮得多漂亮啊!”

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什么时间)。(2分)(谁) (干什么)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2分)

反义词:温暖——( )近义词:漂亮——( )

3.根据短文内容填写。(7分)

小花猫喜欢 ,因为火红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了 ;小鸟喜欢蓝色,因为小鸟可以在蓝色的天空中 ; 喜欢绿色,因为 和 都是绿的,绿色代表 。

4.照样子写句子。(3分)

例:小鸭子说:“嘎嘎,我喜欢黄色,因为迎春花和油菜花都是黄色的,黄色代表着明亮”。

小花狗说:“汪汪,我喜欢。”

5.小动物们为什么喜欢美丽的色彩?(2分)。

三、我会按要求写话。(任选一题)(15分)

(一)

图上有谁?

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干得怎么样?

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二)请小朋友们以“冬天到了……”开头,大胆地展开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

篇8: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五年级期末检测卷

一、填空题。

1.当梯形的上底逐渐缩小到一点时,梯形就转化成(  );当梯形的上底增大到与下底相等时,梯形就转化成(  )。

2.测出100粒玉米的质量是25克,平均每粒玉米重(  )克,1千克这种玉米大约有(  )粒。

3.一个梯形的面积是76平方米,下底是12米,上底是8米,梯形的高是(  )米。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平方米,它的高是9米,与其对应的底是(  )米。

5.99.5001保留整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精确到千分位是(  )。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都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面积(  )。

A.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2倍              C.缩小到原来的4倍

2.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比,(  )。

A.平行四边形大  B.长方形大         C.相等

3.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  )。

A.2倍    B.一半               C.无法确定

4.(  )不是循环小数。

A.3.33……             B.3.1415926……           C.1000.11……

5.下面(  )的结果大于1。

A.0.25×4.5     B.0.01÷0.4              C.1.25×0.8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w

2.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都是方程。(  )

3.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那么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7.5平方分米。 (  )

4.下图两条平行线间,三角形ABC、三角形DBC和三角形EBC的面积相等。 (  )

5.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 小。 (  )

四、计算。

1.能简算的要简算。

41.8÷19+120×0.21                10.1×78

1.4×[(7.5+38.4)÷0.9]             21.2×5+18.8×5

2.5×(3.2+1.8÷0.02)                 2-0.18×(11.8-10.8)

2.解方程。

2x÷3=9    12x-9x=8.7         6x+18=48      8-4x=4

3.按指定的运算顺序给算式添上括号,并算出结果。

(1)除→减→乘

56.58 ÷ 4.6 - 2.3 × 3

(2)减→乘→除

56.58 ÷ 4.6 - 2.3 × 0.3

4.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米)

(1)

(2)

五、解决问题。

1.一台拖拉机上午耕地3公顷,共用柴油19.8千克,照这样计算,下午又耕了4公顷,这台拖拉机这一天共用柴油多少千克?

2.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15分钟后两车还相距15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的是甲车的1.5倍,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边长5.4米,比高的2倍还多0.4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学校数学小组和语文小组共有学生60人,数学小组的人数是语文小组的1.5倍,两个小组各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5.黎伯伯家有60千克花生油,要装在最多能装4.5千克油的油桶里,至少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

6.在一块面积为0.36公顷的果园里栽果树,株距是4.5米,行距是4米。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如果每棵树苗20元,买这些树苗需要多少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