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柚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李逵见宋江课后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李逵见宋江课后题,欢迎阅读借鉴。

篇1:李逵见宋江课后题
李逵见宋江课后题
1、本文选自《水浒传》,作者 、 是元末明初小说家。(4分)
2、课文选自《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原题为“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及时雨”是 ,“神行太保”是 ,“黑旋风”是 ,“浪里白条”是 。(2分)
3、下面是对《水浒传》相关内容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及其绰号是九纹龙史进。
B、“黑熊一身粗肉,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这几句话写的是鲁达。
C、“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平。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志宇轩昂,胸襟秀丽。”这段话描写的人物是宋江。
D、《水浒传》中描写了众多英雄好汉的形象,其中一开始逆来顺受,后来怒而反抗的人物是林冲。
4、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3分)
⑴戴宗便起身下去,不多时引了黑漆大汉上楼来。宋江看见,吃了一惊。
⑵“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哥不要瞒我拜了,你却笑我。”
⑶那伙人随后赶将出来,都只在门前叫道:“李大哥,你恁地没道理,都抢了我们众人的银子去!”只在门前叫喊,没一个敢近前来讨。
5、宋江说李逵是“忠直汉子”,李逵的哪些言行使宋江作出了这样的评价?(3分)
6、金圣叹评点说,“写李逵粗直不难”,难在“写粗直人处处使乖说谎”。为什么李逵的说谎非但不令人反感,反而有助于表现他的粗直性格?(3分)
7、知识延伸:(3分)
下面是《水浒传》中的相关情节,请将情节与相应人物连线。
拳打镇关西 林冲
误入白虎堂 鲁达
智取生辰纲 吴用
怒杀阎婆惜 宋江
醉打蒋门神 李逵
沂岭杀四虎 武松
8、下图是著名书画家启功先生的书法。看图做题。(4分)
背景链接:①启功,197月生。满族,北京人。自幼爱好书法、绘画和古典诗词,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书画展,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对古代书画和碑帖精于鉴定,曾受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委托,主持对各大博物馆的国家级书画珍品进行全面鉴定和甄别。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②教学相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⑴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教( )学相长( )
⑵结合“背影链接”的内容,说说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参考答案:1、施耐庵;罗贯中 2、依次为:宋江、戴宗、李逵、张顺 3、B(这个人物是李逵) 4、⑴侧面描写,用宋江的吃惊,来暗示李逵的长相奇特。⑵体现也李逵细的一面,害怕拜错了人。⑶侧面写出了李逵对众人的威慑力。 5、一是说话直来直去,二是赌输了不给钱还打人,三是喝酒用大碗。 6、说谎如果为了一件正义的事,那么就能将说谎看得很微小,正像李逵的说谎一样,他说谎借钱是为了请宋江吃饭,这就不会让人反感。 7、拳打镇关西——鲁达;误入白虎堂——林冲;智取生辰纲——吴用;怒杀阎婆惜——宋江;醉打蒋门神——武松;沂岭杀四虎——李逵 8、⑴jiào、zhǎng⑵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不能局限于老师教、学生学,而应相互提高、相互促进。言之成理成文即可。
篇2:《李逵见宋江》说课稿
一、 关于教材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所选篇目既有小说又有小说评论鉴赏文章,作品均为名家所作单元主题为“话里有话”所以学习本单元,既要抓住精彩的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还要响应《课标》扩大学生阅读面,加强名著阅读,学习小说创作艺术等要求根据本课课文材料特点,对学习目标作以下安排
1、知识目标:了解《水浒传》有关文学常识,把握课文情节,掌握李逵的形象特点(第一课时)感受《水浒传》的文学成就(第二课时)
2、能力目标:能够透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会紧扣中心事件,理清叙述顺序概括文段内容掌握课文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人物培养学生对待生活健康理智的态度,了解作品主题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4、教学重点:①概括课文中的故事内容②结合具体描写尤其是语言描写分析李逵形象(第一课时)③感受《水浒传》中的文学成就(第二课时)
5、教学难点: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感受《水浒传》的文学成就
二、 关于教法实施
1、教学方法:
教学中始终将小说视为一个整体,抓住主要问题以勾联有关内容
①情景渲染法:插播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曲,促使学生进入熟悉的故事情节当中
②品读法:品读重点描写片段仔细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理解人物形象,整体把握内容
③分组讨论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④比较谈心法:在比较中品味领会人物鲜明的形象
2、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内容有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有关的文学常识,相关视频片段,课堂问题设计,要点概括,板书设计、作业等
3、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关于学法:
1、概括文段内容的方法在复杂的叙述中找出主要人物,抓住中心事件,理清情节发展的步骤,紧扣故事重点环节概括
2、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法,侧面烘托法,对比映衬法
3、品读文章、深入文本的学习方法
四、关于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故事情节,分析李逵形象
教学步骤:
一)、多媒体播放《好汉歌》创设情景
二)、导入由歌曲考入作品《水浒传》,多媒体展示《水浒传》有关文学常识让学生了解,再从节选故事的'背景下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李逵见宋江
三)、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先让学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叙述了哪些事件,再请学生概述,其他同学补充点评,然后回顾概述课文内容的思路
教师归纳总结:从复杂的叙述中找出主要人物,抓住中心事件,理清情节发展的步骤,紧扣故事重点环节概述做学法指导
四)、品析人物
1、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问题一:李逵是一个怎样的的形象呢?结合文章的语言描写进行简要分析结合文章的其他描写进行简要分析
从本文来看宋江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
2、学生分组讨论
3、小组推选代表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知道用什么方法塑造人物
4、教师点拨明确
李逵:粗鲁直爽、天真纯朴、勇武过人的莽汉形象
宋江:仗义疏财、慷慨大方的江湖领袖形象
最后明确本课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映衬
五)、比较探究
1、出示题目
宋江与戴宗说话,所用的词语和李逵有什么不同?戴宗曾将李逵的话“翻译”成体面的语言,请选择李逵的见段话仿戴宗的做法将其翻译成体面的交际语
2、分组讨论
3、代表交流
六)、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教给学生读小说的方法,从品读人物到感知作品主题上来,进而布置作业
七)、作业
1、选择《水浒传》中你感兴趣的人物并搜集并与这一人物的素材
2、阅读课本第221页附录2《怎样读<水浒传>》这篇文章
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探究《水浒传》中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多角度比较分析;紧扣人物命运,了解作品主题,感受《水浒传》的文学成就
教学步骤:略
五、关于板书
本节课根据课程内容重点,把对人物李逵的分析当作板书的内容,既板书李逵形象特点还要板书塑造人物的方法,内容和学法结合,让学生紧扣课时重点学习
六、自我评价:
篇3:《李逵见宋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水浒传》及作者的文学常识。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分析李逵的形象,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4、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分析李逵的形象,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1、课前播放的《好汉歌》可以说响彻了大江南北,同学们知道它是哪一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
2、同学们应该很熟悉《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情节。现在来看看这两位。
(1)、出示李逵画像:这位是谁?外号 ,他所使的武器是 。他力大如牛,被其乡人唤作 。
(2)、出示宋江画像:这位是 ,外号 ,他曾在郓(ùn)城县当 ,是继晁盖之后,梁山泊英雄的 。
3、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有关他们二人的一篇课文——《李逵见宋江》。
二、走近作品,走近作家
1、本文节选自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壮斗浪里白条”
2、《水浒传》:又称《忠义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取材于北宋末的宋江起义的历史故事。书中写了宋江、鲁智深等众多好汉最终都因为种种不同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为寇,揭杆起义。他们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腐朽,同时也深刻提示了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3、对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施耐庵所著,有的认为是罗贯中所作,还有的认为是两人合作的。选入教材时为避免引起争议,将二位作者姓名都署于其上。
4、施耐庵、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三、课前准备,掌握字词
1、生字词
酒肆(sì) 闲暇(xiá) 冒渎(dú) 赍书(ī) 肴馔(zhuàn)
赦宥(ù) 恁么(nèn) 粗卤(lǔ) 酒樽(zūn) 筛酒(shāi)
掳走(lǔ) 叵耐(pǒ) 赚漏(zhuàn) 咄咄逼人(duō)
2、相关解释
版头:狱卒。 差拨:牢狱中的差役。
赍书:携带书信。 过卖:酒店里的伙计。
赦宥:宽赦。 恁么:如此,这样。
兀自:还。 赚漏:欺骗。
遮莫:不管,不论。 革争:争吵。
出豁:出息。 喉急:过于着急,急得慌。
将息:调养身体。 按酒:又作“案酒”,下酒菜。
四、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思考:本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讲到了有关他的哪些事?(李逵)
酒楼闹事——拜见宋江——骗银抢钱——江边喝酒。
2、小结:这就是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即通过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个性品质。
五、精读课文,赏析品味
1、先从影视中感受李逵的形象特点。(播放音像片断)
影视中的李逵表现出什么性格?(粗鲁、莽撞)
2、那么读了本文,你认为李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粗鲁、莽撞、忠义、耿直
3、出示学习要求:
(1)、分角色朗读课文“李逵看着宋江——推开帘子,下楼去了。”这一部分。
(2)、思考:这一部分最能体现李逵性格的语言有哪些?这一部分最能体现李逵性格的.行为有哪些?
哥哥,这黑汉子是谁?
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
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哥不要瞒我拜了,你却笑我。
却要和那厮放对,打得他家粉碎
“扑翻身躯便拜”
4、说一说作者除了将人物置于典型事例中展示其个性外,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的?(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5、指导:我国古典小说很少运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但就凭简洁的几句话,几组动作,就使人物形神毕现,生动丰满确实值得咱们学习。
6、文中其他地方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老爷闲常赌直,今日权且不直一遍。”
“酒把大碗来筛,不奈烦小盏价吃。”
“一指一跤”
7、那么你认为宋江是个怎样的人?(仗义疏财、注重义气)
六、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自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
1、李逵初见宋江,撒了什么谎?为何要撒谎?后来坦诚陈了吗?
撒谎说是借钱去赎银子。结识他仰慕已久的宋江后,开始要起面子来,希望不被他崇拜的宋大哥看轻;后来真相败露,坦诚相告。
2、李逵经常赖帐、抢钱吗?这次为何耍赖、要抢?
“闲常最赌的直”。这次是因为被这位“果然仗义疏财”的宋江哥哥所感动,急于想“做好汉请他”才赖、抢钱。
3、金圣叹评点说,“写李逵粗直不难”,难在“写粗直人处处使乖说谎”。为什么李逵说谎不但不令人反感,反而有助于表现他的粗直性格?
李逵撒谎、抢钱等外在不直行为,实为对宋江忠直的一种体现。这样写不但不令人反感,反而更生动地突出了其急于表达内心真实世界的粗直性格。(这也就是:反差越大,往往越能突出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七、拓展延伸,追踪充电
《水浒传》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有哪些人物?你知道他们的外号吗?还知道有关他的哪些故事?
八、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完成类文赏析:《鲁提辖拳打郑关西》
板书设计:
主要事件
酒楼闹事——拜见宋江——骗银抢钱——江边喝酒。
人物形象
李逵:粗鲁、莽撞、忠义、耿直
宋江:仗义疏财、注重义气
刻画人物的方法
典型事例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篇4:李逵见宋江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李逵的心路历程;如何理解他的粗直性格。
教学难点:李逵性格的概括;宋江、戴宗说话与李逵说话,用语的区别。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阅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水浒传》 和李逵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
2、教师查阅有关作品、人物的资料。
[教学方法]
1、对比教学法。运用对比法比较宋江与戴宗说话,所用的词语和李逵的不同,从而分析人物的不同性格。
2、探究式讨论法。文中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探究式讨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可能对《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多少有一些了解,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英勇无比,而且性格各不相同,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其中,林冲、李逵、鲁智深等形象尤为精彩,为后人所喜爱。今天我们将从“李逵见宋江”的精彩表演中,了解李逵这一形象。
二、解题。(多媒体显示)
1、施耐庵
《水浒传》的主要编著者施耐庵(生卒年不详),原籍苏州,后迁居兴化,曾一度居住淮安。元文宗顺元年(1330)进士,曾在钱塘(今杭州)当过两年官。因为与当权者意见不合,弃官归里,从事著述。传说他与元末农民起义运动有一定的关系,也有的说他参加了起义队伍。
2、作品介绍
《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等一百零八个好汉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其故事盛传的时代,据文学记载是南宋。从赵构开始,宋政权偏安半壁,一贯地投降媚金,重用投降派首领秦桧,杀害主战功臣岳飞及下层主战力量的代表陈东等,使其他主战功臣如韩世忠等不敢复问天下事。至于人民,尤其是沦陷在金人铁蹄之下的人民,一面热望“朝廷”抗金,痛心“朝廷”的投降、苟安、荒淫无道;一面以普遍的自发武装对抗金人,反对封建统治者,水浒故事正反映了人民的这种愿望。《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3、有关李逵
水浒传人物,天杀星李逵,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江 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宋江被发配江州,吴用写信让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宗照应。李逵这时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戴宗传梁山假书被识破,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上梁山后,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翻越沂岭时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生气杀了四虎。招安时,李逵不愿受招安,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诏书,要杀钦差,还砍倒梁山泊杏黄旗,要反攻到东京,为宋江夺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在众好汉中,李逵一直反对诏安。李逵受招安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块儿被毒死了。
李逵是《水浒传》中刻画得最生动的人物形象之一。课文节选部分(《水浒传》第三十八回)讲述的就是李逵首次见到宋江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章意思。
1、多媒体播放《水浒传》电视剧的有关片断,学生感知画面。
2、学生谈谈看完录象后,对李逵这个形象的最初看法。
参考:他是一个粗鲁(直率、无赖、天真、可爱、粗直……)的人。
3、阅读课文,思考课文所选的这部分主要写了哪些故事情节?
学生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推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适当点拨、补充。
4、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故事里写到: 戴宗向宋江索取常例银,宋江不给,取出吴用书信,与戴宗相认。 宋江与戴宗手下的小牢子李逵相见。李逵拿了宋江十两银子去赌,输了不认账,抢走别人的银两。宋江把银子还给小张乙,并给了被李逵所打之人的将息钱。宋江、戴宗、李逵三人上琵琶亭,宋江热情招呼李逵吃肉喝酒。
四、课堂练习:注音和释义。
酒肆(sì):小酒楼。
冒渎(dú):冒犯、亵渎。
赍书(jī):赍,携带。
肴馔(yáo zhuàn):丰盛的菜和饭(多指宴席上的)。
赦宥(yòu):赦免,宽赦。
大碗来筛(shāi):筛,往杯里或碗里倒(酒、茶)。
叵耐(pǒ):可恨,可恶。
耿直(gěng):正直,直率。
赚漏:欺骗。
仗义疏财:主持正义,不看重钱财,形容为了正义肯拿出钱财帮助别人。
掳银子(lǔ):掳,抢夺。
五、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1.提问:李逵见到宋江后,有哪些表现?
学生再次快速阅读课文,整理概括。各小组派代表回答,教师适当点拨,评析。
明确:李逵结识他仰慕已久的宋江后,开始要起面子来,希望不被他崇拜的宋大哥看轻,因此被问到为何与人吵闹时,就撒谎说是借钱去赎银子。宋江果然给他钱。这时的李逵由心直口快的“心口如一”变为“心口不一”,开始了他喜剧性的表演。他深为感动,想急于赢钱,好去宴请宋江,又头脑简单、性子急躁,听不进别人的一再劝阻,急迫地冒险抢投风险最大的“头钱”,结果连输二局,宋江给他的十两银子全没了。这下更急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喉急”了,于是做下了赖帐、抢钱、打人的粗野不直、蛮横无理之事。
2.如何看待李逵的这一系列喜剧性表演?
李逵所卷入的是一种喜剧逻辑。其特点是:自我解围变成作茧自缚,自我解困转化为自我束缚,而且愈束愈紧。为了争得面子,挣得江 湖好汉声誉,不得不惜把事情闹大;事情一旦闹大,引来戴宗和宋江解围,结果是谎言不攻自破,还要暴露出赖赌的真相。李逵本来是想赢得尊重,其结果却是愈来愈显得可笑。
3.思考:为什么李逵的说谎非但不令人反感,反而有助于表现他的粗直性格?
明确:李逵撒谎等外在不直行为,更生动突出了其急于表达内心真实世界的粗直性格。坦陈“不直”更见其直。
说明:其实李逵这些行为的过程本身,表现形式就是又粗又直,此其一。其二,他的种种不直之举,原因在被这位“果然仗义疏财”的宋江哥哥所感动,急于想“做好汉请他”, 是偶然的事出于无奈,为了对宋江表示敬意;输了宋江的钱,心里更为惶恐,于是急于(正是粗直之人)表现真实的内心世界,反而引出了相反的外在行为。其反差越大,往往越能生动突出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其三,等到失败,野蛮赖帐,但坦然自陈。于是有了李逵又回到“心口如一”的独特生动的表现,即二次坦陈“不直”更见其直的可爱形象。
李逵的种种不直之举,并没有使他在这场表演中狼狈不堪,他的无赖似乎情有可原,他的可恶却突显了他的可爱。
4.宋江说李逵是“忠直汉子”,李逵的哪些言行使宋江作出这样的评价?
明确:戴宗将宋江介绍给李逵的过程中,李逵直呼其名直呼其黑又欢天喜地扑身下拜的言行表现使宋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1)见面就问:这黑汉子是谁?当面称人“汉子”已够粗直,再加上“黑”,把内心这一“难看”的感觉,当对方的面直接说出来,则更见其直。
(2)戴宗批评其说话粗鲁,他又心直口快问道,我怎么是粗鲁?
(3)后面仍然连名带姓,当着对方的面直言相问这是否黑宋江。
(4)戴宗告知这便是他一直想去投奔的宋大哥,他说若是真的,他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话很粗却很直爽,爱憎很分明。
(5)当得知这便是宋江时,他痛快地“扑翻身躯便拜”,一连以“拍手”、叫喊、“我那爷”“何不早说”“欢喜”表达了他的喜极之情和赤诚之心。
宋江就是从以上的言行,当然包含了李逵对自己的崇敬赤诚作出“忠直汉子”的评价的。(注意,李逵并非盲目崇敬,他崇敬其疏财仗义,后来有人假冒宋江抢民女,他信以为真,愤而欲杀宋江,砍倒“替天行道”杏黄旗。)
后面李逵大闹赌场后,惶恐地向宋江坦诚检讨其错误,宋听后大笑,再次表现出了他对这一忠直品性的评价和喜爱。
七、布置作业
1.掌握文中的生难字词。
2.思考“阅读练习探究”第四题,并试着概括李逵的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示例。
上节课我们对《李逵见宋江》有了整体的了解,并且对李逵的粗直的性格作了分析。而李逵性格有个性,还表现在他说话的用语上。
二、提问:宋江与戴宗说话,所用的词语和李逵有什么不同?
明确:宋、戴充满了文雅的书面语言,比较繁复;李基本为世俗的口语,比较简单随便,且常有不谙礼数的粗俗、粗野语言;但口语中许多一般表达,官、民并无区别。具体说:
1.宋江与戴宗的对话,充满了文雅的书面语言。如在戴宗那里有“冒渎”“万望恕罪”,在宋江那里有“拜识尊颜”“慰平生之愿”;宋江自称“小可”,戴宗自称“小弟”;戴宗称呼宋江则多用“仁兄”,宋江称呼戴宗也是很文雅的“尊兄”“足下”,就是见了陌生的李逵,打听他的名字,也是很有礼貌的“这位大哥”等等。
2.李逵没有什么文化,说话文雅不起来,所用的基本上是世俗的口语,而且常常有不谙礼数的粗俗的甚至粗野的语言。如自称“铁牛”,直呼对方的姓名;当着生人的面问:“这黑汉子是谁?”按戴宗告诉他的文雅的语言就应为:“这位官人是谁?”叵耐、放对、粉碎、相请、喉急、时下等民间口语词汇较多;动不动就用上“鸟”字这粗野的用语。其不谙礼数,不完全由于“粗鲁”,而且还因为心直口快,根本就分不清文雅还是粗鲁。
3.宋、戴的交往用语往往比较繁复,以示诚意,如用了“冒渎了哥哥”又还要“万望恕罪”。而李则比较简单随便,如“真个好个宋哥哥,人说不差了”,在宋、戴恐怕要说上一大通了。
4.当然,世俗的口语中许多一般的表达,官场上的人和平民百姓并无区别,如“我有一锭大银”“且坐一坐,吃几碗了去”“我去了便来”等等大量的叙述语言,恐怕李、宋、戴三人都是这样说的。
三、戴宗曾经将李逵的话“翻译”成体面的语言。请选择李逵的几段话,仿戴宗的做法,将其“翻译”成体面的交际语。
明确:戴宗的“翻译”即指将“这黑汉子是谁?”表达为:“这位官人是谁?”。
仿此的“翻译”如:
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兄长莫非就是山东及时雨宋大哥;
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果真是宋大哥,在下即刻下拜。倘若是其他兄长,原谅小弟失礼了;
却待要和那厮放对--正要和那人较量一番;
结拜得这位哥哥,也不枉了--承蒙兄长不弃,今日有幸结拜得你哥哥,小弟不枉来人世一场了。
四、思考:李逵的话除了“粗鲁”,还让人觉得非常有趣,“有趣”体现在哪里?
李逵初次见到宋江的对话非常有趣,不仅仅是因为词汇,而且是因为违反初次相见的常情。戴宗告诉他,他所冒犯的黑汉子就是所景仰的宋江,要他下拜时,他说:
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
这里有两点出格。第一,心里想的直接变成口头说的。这是很反常的,一般是要用心机把这样的思虑隐藏起来,不会隐藏,就可能被人家笑话。但是李逵为了不被笑话,却把一切都讲出来,有趣。第二,更有趣味的是,他的用词,粗鲁到把“鸟”这个词都直接讲了出来。这不但是通常会话中要回避的,而且在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尤其要省略的,可见其滑稽。接下来李逵的话,却使滑稽变成了幽默诙谐:
节级哥哥不要瞒我拜了,你却笑我。
原来,这是他的自我防御。看来,由于他的社会地位和“性格”,少不了受人愚弄。在一般人那里,戒备之心是要隐蔽起来的,而李逵却和盘托出。这就不但是粗鲁,而且是率真了。粗鲁是丑的,率真却是化丑为美,粗野的滑稽变成了有品味的幽默。
五、总结李逵性格特征
1、讨论:有人认为李逵既天真可爱又粗鲁无赖。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李逵性格的看法。
(1)提问:文中有哪些词语提到李逵的性格特点?
明确:如无礼、粗卤、直、耿直、忠直、心粗胆大、仗义、村(粗俗、粗野)等。从中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忠、直、粗。
(2)李逵的“忠”表现在哪里?
明确:忠,更妥应为忠信侠义。一是对自己所崇敬之人的赤诚之心。二是好打抱不平,好打强的,不欺凌弱者(不奈何罪人),这是侠义,也是忠诚于平民社会的基本道德。此外戴说他胆大也可包含在这豪侠之气里。三是如前所述的他崇敬宋的是他的仗义疏财,所以一直想像个好汉那样好好宴请他一回,这也是其忠信侠义性格的体现。四是他平时最赌直,这也是讲信守,讲信义的表现。
(3)李逵的“直”。
明确:直,主要是爽直天真。这方面特别丰富,大凡与直有关的包括优缺点都有表现,如心直口快、天真、率真、爽快、痛快、头脑简单、急直、急躁等等。其一,上节课已侧重分析了他的心直口快、爽快、痛快以及头脑简单、急直急躁的性子。其二,结识宋江的整个过程,实际也展现了他那种天真的个性。特别是到后面说:“节级哥哥不要瞒我拜了,你却笑我”和欢天喜地、手舞足蹈下拜的情景,有如小孩子一样率真、天真。其三,几次写到他要用大碗喝酒,而不用小杯,这也表现了他是爽快痛快之人,并不顾忌别人反应(如戴宗说他这样喝酒“好村”)的率真之态。其四,他说话的所有用词都是下里巴人的,包括多次使用“鸟”之类粗野之词,他并不因面子,因场合,因面对场面上的人而改口,用词又不无生动,显出了他那天真可爱的样子。
(4)李逵的“粗”。
明确:粗,主要是粗鲁使性。这方面缺点较多,如粗心、粗俗、粗野、鲁莽、蛮横、不礼貌、使性用气、贪酒好赌喜斗等,也含不无优点的粗豪放达、不拘小节。第一,上节课已分析了其粗的大部分缺点。第二,与宋见面前,他正与人争吵并欲动武,其赌场中赖帐、抢钱、撒泼、打人,以及喝醉酒时爱闹事斗殴,并且多人惧怕他,除了粗野、鲁莽、蛮横外,正是其使性用气喜斗性格的反映。即使其好打抱不平、斗强不斗弱的优点中也包含了这使性用气喜斗的个性。第三,爱用大碗喝酒这一细节,也表现出了其粗俗粗野但又粗豪放达、不拘小节的特点。第四,他在赌场赖帐抢钱、无理打人,这是恶行,即使在当时社会也是法律道德所不允许的,所以宋江要替他一一赔偿补过。这可算是无赖行径,但因这毕竟事出有因,可用“蛮横无理”来评价。
2、总结
这三点是文中李逵表现出的主要性格特点,但还不能较全面反映文中表现的李逵性格的丰富复杂性。我们抓住了其性格中可爱天真的方面,但我们不能对他已出现的恶行视而不见。通过分析,我们可概括为:忠信侠义、爽直天真、粗鲁使性,有时蛮横无理。
六、布置作业
完成《伴你学》中相关练习
裴飘霞
[李逵见宋江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九年级上册)]
篇5:琵琶行课后题
琵琶行课后题
《琵琶行》描写的琵琶声特别生动,仿佛就在耳边,让我们感受到琵琶曲的声音,不仅是琵琶女弹奏的技艺高超,而且是白居易的描写绝。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 六玄(yāo) 悯(mǐn)然
B.铮铮然(zhēng) 贾人(jiǎ) 荻花(dí) 恬(tián)然
C.虾蟆陵(há) 嘈杂(cáo) 钿头(diàn) 转徒(xǐ)
D.江浸月(jīn) 呕哑(yā) 嘲哳(zhā) 江渚(zhǔ)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曲罢悯然 钿头银蓖 连篇累牍 口诵心唯
B.转徒江湖 幽愁暗恨 扣人心弦 豪言壮语
C.轻拢慢捻 天崖海角 幽咽泉流 汗流浃背
D.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翻复无常 春寒料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满座重闻皆掩泣 掩泣:掩饰哭泣
B.歌以赠之 歌:歌唱。 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第一
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句 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眼泪。 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
4、下列各句在诵读时,节拍正确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5、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7、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
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
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
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
8、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
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
9、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觉与琵琶女颇多相似,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长安来到偏远的江州。
B.一个善写诗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另一个能欣赏,有他乡遇知音相见恨晚之感。
C.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D.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衰变迁,“幽愁暗恨”。
篇6:后赤壁赋课后题
后赤壁赋课后题
为大家都知道,文言文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下面就是不后赤壁赋课后题,请看:
后赤壁赋课后题
后赤壁赋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6.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攀栖鹘之危巢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B.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C.履巉岩,披蒙茸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D.今者薄暮 儿已薄禄相
7.下面对“盖”和“曾”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盖二客不能从焉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③曾日月之几何 ④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8.下面是关于《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比较,说法有误的一组是.
A.前赋写江上秋月,景色宁静清爽;后赋写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
B.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
C.前赋以入梦结,表现作者暂得解脱的旷达;后赋以梦醒结,表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D.前后二赋都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
9.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两小题,共8分)
(1)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5分)
(2)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3分)
答案:
6. C.危,前句是“高”,后句为正,危坐即端坐。适,前句是“刚好,恰好”,后句为动词“享有”。 薄, 前句为“接近、迫近”,后句为与“厚”相对。披,都是“分开”义。
7.D ①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②表假设“如果” ③表示从前经历过④连……都
8. D.后赋非情、理、景交融,也不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更没有写出矛盾解决过程。
9.(1)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对他的清贫刻苦感到奇异,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陪送(给女儿)的嫁妆非常丰厚。(“尝”1分,“奇”意动用法1分,妻作动词1分,盛1分,语意连贯1分)
(2)有客人却没有美酒,(即使)有美酒也没有菜肴,月光明亮,晚风清爽,怎么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采分点:“如……何”,意为“对……怎么办”,这里可以根据上下语境做上述翻译,但译为本意也对,此点只要正确即给1 分。“白“在这里是”明亮“的意思,1分。前后通顺1分)
篇7:白衣天使课后题
白衣天使课后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Zhu fu zun zhao you yu ji shen Yu lun
( ) ( ) ( ) ( ) ( )
Chong feng xian zhen Cu lou wu zi Ke ran chang shi
( )( )( )( )
Yi zhu mian huai dian ji
( )( )( )
二、给下列字注音。
包扎( ) 跻身( ) 低劣( ) 哗然( ) 开拓( )
舆论( ) 不屑( ) 刊载( ) 朝野 提供( )
表彰( ) 功勋( ) 污渍( ) 聘请( ) 溘然长逝( )
缅怀( ) 奠基(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婉拒——( ) 谦恭——( ) 重视——( )
紧张——( ) 优裕——( ) 愚昧——(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家 境( )( ) 兴 致( )( ) ( )锋( )阵
( )( )敬 意 ( )( )礼让 ( )( )过 度
( )( )不 忘 ( )然 长( )
五、搭配词语:
( )病情 ( )制度 ( )奖项 ( )奇迹
( )工作 ( )方案 ( )健康 提高( )
六、选词填空:
感动 感想 感谢
1.我非常( )你对我的帮助。
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 )?
3.看到战士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我深受( )。
不但……而且…… 之所以……是因为…… 与其……不如……
1.红军冒雨行军时,( )说是走,( )说是飞。
2.明明( )学习好,( )是围棋高手。
3.淘气( )今天来晚了,( )他帮助迷路的老奶奶找到了家。
七、基础知识填空:
1.《白衣天使》赞扬了( )的( )品质,之所以称她为英雄,是因为( )。
2.国际护士节, 年 倡议,每年 月 日举行
活动,并将这一天定位 。
八、小练笔。
概述南丁格尔的事迹,不超过300字。
篇8:《绝品》课后题
1.结合全文与你自己的理解,详细而无赘言地阐述小说的结构。(6分)
故事的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小说中反映社会环境的描写,分析当时的社会特点,并思考对表现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8分)
社会环境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爷相信常先生,却又向王商人询问古画的真伪。这一情节设置是不是与三爷的性格矛盾呢?(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写出对人物性格的理解。(12分)
(1)常先生笑了笑,就把画卷好,重新包裹严密,双手交与三爷,郑重说一句:“三爷啊,善待此画,我不再多说,此画价值连城,悉心藏之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人相对坐下,刚刚要举杯,马氏进来,讥笑道:“常先生果真走了眼力,卖与我家老爷一张好画?”常先生一愣,旋即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爷听得浑身一颤,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泪就匆匆地淌下来,直打湿了衣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爷微微笑了,赞叹一句:“好。”就让下人把那捆字画交与王商人:“这捆画,我送与先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截取文中【A】~【B】部分,分析答题:(22分)
(1)古董行家的鉴定这一情节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三爷在得知画为揭品后对常先生的态度,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面三句话填回原来的位置,说说这三处人物表情的作用。(4分)
①三爷登时沉下脸 ②三爷一怔 ③三爷听得发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马氏的表现与三爷保持一致,对故事的叙述会有什么影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原文,并根据你的理解填空:(22分)
(1)刘三爷考过秀才,现在做商人,于是的性格特征便可以在他身上同时存在了。他为人:他信任常先生,常先生推荐的字画“一概买下,且从不斩价。”那幅唐代珍品被行家鉴定为揭品不值几文,他也没有怨恨朋友,并且在常先生突然归来时,仍能够热情相待。这又可见他。
(2)常先生是(详述身份)。并从他可以看出他“”(原文)的.特点。还能从,看出常先生的特点。
(3)常先生把字画送给刘三爷的原因是:①;②;③ 。
7.写常先生店铺被抄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文章最后四行,品味环境描写的表达作用,这样结尾有何好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标题“绝品”在文中有什么含义?(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