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士鳕鱼鸡腿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周学熙简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周学熙简介,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周学熙简介
周学熙
(1866~1947) 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实业家。字缉之,别号止庵。安徽东至人。生于1866年1月12日(清同治四年十一月二十六)。其父周馥清末曾任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职。周学熙十六岁中秀才,1893年中举人。
18报捐候补道,派为开平矿务局会办,次年升总办。19任山东大学堂总办,次年转往直隶候补,7月经直隶总督袁世凯委派总办银元局。19赴日本考察工商业,归国后任直隶工艺总局督办。19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公司,获利颇丰。因振兴工艺有功,由候补道、直隶通永道、天津道、盐运使历官至按察使。19创办京师自来水公司。袁世凯窃国后,于19和19两次任财政总长,参加签订善后借款合同。19任华新纺织公司总理,先后创办华新所属的天津、青岛、唐山、卫辉四家纱厂。19创办中国实业银行,任总经理。1922年与比利时商人合办耀华玻璃公司。1924年成立实业总汇处,任理事长,管理所属各企业。周以兴办实业成绩卓著,与南方实业家张謇齐名,有“南张北周”之说。1927年周学熙以年高引退,晚年以读经、赋诗和唸佛自遣。1947年9月26日卒于北平寓所。
篇2:孔祥熙简介
孔祥熙
姓名:孔祥熙
出生年月:1880年
籍贯:中国山西省太谷县人
职务: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部长
财政部部长

行政院院长
中央银行总裁
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中国官僚资产阶级代表之一,与蒋介石、宋子文、陈果夫兄弟合称“四大家族”。字庸之。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山西省太谷县人。早年经营钱庄。
1901年留学美国,毕业于耶鲁大学。辛亥革命后,任山西督军阎锡山的参议。19后,任鲁案善后公署实业处长,中俄交涉公署驻沈阳代表。
1924年任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厅长。
1927年任武汉国民政府实业部长。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部长、财政部部长、行政院副院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1948年赴美定居。
1962年去台湾,任中华书局董事长。
1966年又赴美国, 1967年病逝于纽约。
篇3:谢锡熙简介
谢锡熙
谢锡熙男,1945年1月生,广东省揭东县人。
笔名谢礼炜。原广东省谢翱纪念堂办公室主任,兼职中国老年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北京锋墨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终身研究员、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博学会员等。1963年于揭阳县(今改市级)第一高级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与服装加工;1982年至1985年参加北京自修大学、《人民文学》创作函授中心和诗刊社刊函授学院的学习并结业;1994年9月至12月推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首届作家班深造并结业;至应邀谢翱纪念堂工作。业余潜心文学习作,教十年如一日,执著耕耘;澹泊寡欲,为中华文化事业的繁荣惨淡经营,孜孜求索。作品散见报刊、作品集和诗历画册。1989年5月获第二届世界华文诗大奖赛二等奖;1990年7月进京参加全国业余诗人笔会;1991年授予“91中国诗星”和“91中国桂冠诗人”荣誉证书;1992年5月获首届全国“冰心杯”新文学作品大赛优秀奖;1993年6月获首届“艾青杯”全国当代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奖;1994年6月获世界“华人杯”文学艺术作品大奖赛二等奖;尔后又多次获地方及全国性文学作品奖;19和相继获东方艺术研究院诗书画“东方杯”二等奖并授予“东方100杰书画家”称号;207月诗作《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抒怀》荣获中国文联、人民画报社联合主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展重要奖项;11月诗作《申奥成功抒怀》获中国文化部社会文化司等主办的中国国际科技文化成果博览会申奥成功全国老年诗书画征文大赛优秀奖;5月获首届“东方之光”中国当代中老年诗书画作品大奖赛诗词金奖;208月获第三届“大禹杯”中国书画家作品赴日展银奖和诗作《贺翱公揭幕盛典》荣获国际优秀作品奖;年10月荣获“白衣卫士杯”全国中老年诗书画国际互联网大展诗词铜奖、书法优秀奖;4月获首届“黄淮杯”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大奖赛艺术终身成就奖和“王屋山杯”中国名人书画大赛鼓励奖;5月诗作《国庆盛典抒怀》入选《中华名人文论大全》荣获特等奖;7月获“三清山杯”中国书画名家大展赛优秀奖和第三届中国书画艺术“华表奖”大展赛精品奖及“中华得雨杯”全国文学作品奖等;优秀格言入刊《人民文摘》主编的《人生格言经典》,十月《祖国万岁》被编入《第二届“华夏作家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优秀作品集》等。月荣获“和平女神杯”首届国际大展赛和平奖;5月荣获“双馨杯”全国中老年诗书画作品大赛铜奖;6月荣获“扬州八怪杯”。全国书画大展赛优秀奖;7月荣获北京中华文化学院、师白艺术研究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华名家翰墨精品集》金奖并授予“中华翰墨丹青艺术家”荣誉称号;8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人才中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华当代艺术家作品展”三等奖并授予“中国杰出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9月荣获“中华颂”文学书画摄影大赛奖优秀奖等。近年来,成绩斐然,屡受国家新闻媒体文化单位邀请进京参加代表会。业绩入编《中国大文化英才传略》、《中国专家人才库》、《国际文化艺术名人档案》、《中华名流世家》、《世界名人录》、《二十一世纪中国百科知名专家》、《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等珍藏版辞典。国际艺术品资质认证:编号:ch0540润格150人民币/平方尺。
篇4:周忱简介
周忱
(1381~1453) 明前期大臣。以善理财知名。字恂如。江西吉水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补翰林院庶吉士。翌年进学文渊阁,寻擢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洪熙元年(1425)迁越府长史。宣德五年(1430)授工部右侍郎,奉命巡抚江南,总督税粮。他有经世之才,在巡抚任上,厘奸革弊,抑制豪右,进行了一些有益于社会生产的赋役改革。主要有,创“平米法”,均平官、民田耗米;请官铸铁斛,统一征粮斗式,防止粮长利用职权,从中牟利;设“水次仓”,由民迳往交纳,官为监收,杜绝粮长贮粮私家,为奸作弊;核减苏州等府税粮,以苏民困;置“济农仓”,储粮备荒;立兑军解运之制,使不误农时,节省漕费;折征改纳金花银,每两当米四石,解京兑俸,民出甚少而官俸常足。故当时言理财者,无出忱右。正统五年(1440),进工部左侍郎。六年命兼理湖州、嘉兴二府税粮。十四年迁户部尚书,后改工部。景泰二年(1451)致仕。四年十月卒于家。著有《双崖集》等传世。
篇5:周德威简介
周德威
周德威,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五代时期后唐著名的军事将领。
周德威身长面黑,状貌魁伟,笑不改容,凛然有肃杀之气。为人勇而多智,能远望烟尘料知兵势敌数。唐末为李克用骑将,渐升至铁林军使。跟随李克用击败王行瑜后,升任检校左仆射、衙内指挥使。当梁、晋对垒之时,周阳五之勇闻名天下。
光化二年(899)三月,朱温派氏叔琮进逼太原,一直打到榆次(今属山西)、洞涡驿(今清徐东)等地,梁军中传令道:“能生得周阳五者为刺史。”外号陈夜叉的梁将陈章口出狂言打算活捉周德威以邀功,李克用要周德威当心此人。因陈章经常骑白马穿朱甲,周德威便要部下见到白马朱甲的敌将就假装败退,他自己则化装成士兵夹杂在行伍之中。等到陈章出来挑战,部下依约退走,陈章中计急追,周德威从后挥锤击中陈章将其活捉。
天祐三年(906),朱温派兵攻刘仁恭的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时,晋王李克用为援燕而派周德威率5万大军攻取潞州(今山西长治)进行牵制。得手后周德威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内外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这时攻燕的梁军转而争夺潞州,建夹城围之。晋军守将李嗣昭坚守围城,周德威率军救潞州,在夹城外与后梁军对峙经年。李克用临终前向李存勖表示担心周德威与李嗣昭两人之间的矛盾会影响相互配合。李存勖继位并杀李克宁之后,从前线召回手握重兵的周德威。周德威表示对故主的高度忠诚后跟随李存勖南攻梁军,破夹城解了潞州之围,与李嗣昭欢好如初。周德威因功升任振武节度使(治朔州,今朔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
天祐七年(后梁开平四年,910)秋,朱温派王景仁率众7万击赵王王镕,王镕向李存勖求援。李存勖命周德威率部先屯赵州(今河北赵县),然后他自率一部出赞皇(今属河北)与之相会后,在柏乡(今属河北)附近与后梁军对垒。后梁军人多势众,装备豪华精良。晋军兵少,望之颇有怯意。周德威一面对部众鼓舞士气说:“此汴、宋佣贩儿,徒饰其外耳,其中不足惧也!其一甲直数十千,擒之适足为吾资,无徒望而爱之,当勉以往取之。”另一面他对李存勖说:“梁兵甚锐,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李存勖认为己方千里奔袭利在速战,等到对方知我虚实,仗就难打了。周德威指出战场地形不利骑兵作战,不能用己之长击彼之短。李存勖听后很不高兴,周德威又通过宦官去作说明,终于使李存勖同意退兵至鄗邑(今高邑),选择有利于骑兵作战的平原浅草地带与梁军展开决战。周德威又分析后梁军轻装远袭即使带粮也不可能多,决定在后梁军人马俱饥的下午未申之时发起冲击,结果晋军大获全胜,从鄗邑一直追到柏乡,梁军闻风丧胆,横尸数十里,王景仁仅率十余骑逃生。这一仗,周德威很好地坚持了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和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用兵原则,取得了梁晋争战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胜利。
柏乡大捷之后,周德威又曾奉命攻破刘守光的幽州(今北京),亲手活捉刘守光的骁将单廷圭,并俘获了刘氏父子,他升为检校侍中、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
天祐十二年(梁贞明元年,915),当李存勖与后梁将刘在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对峙时,刘乘虚长途奔袭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周德威闻讯从幽州率千骑西救。军至土门(今河北鹿泉),得知刘到乐平(今山西昔阳)后改变计划率军东进,他料得刘必去占领临清(今河北临西)断晋军粮道。于是率军急追到南宫(今属河北),“遣骑擒其斥候者数十人,断腕而纵之使言曰‘周侍中已据临清矣!’”刘正惊疑其用兵之速,放慢了行军速度。周德威乘机于第二天抢先进入临清,保住了晋军的生命线,保证了李存勖最终击败刘。
天祐十四年(917)三月,契丹入侵新州(今涿鹿),周德威率军迎战不利,退保范阳城(今北京)。契丹攻城达200天之久,周德威昼夜督军防御,终于未被攻破,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次年,周德威率燕兵3万南下,与镇(今正定)、定(今属河北)等州军队随李存勖渡河进军临濮(今山东鄄城西),打算直趋汴梁(今河南开封)。十二月二十三日,驻军于胡柳陂(今濮阳东)。次日晨谍报梁军到,李存勖问周德威如何打法,周德威“常务持重以挫人之锋,故其用兵,常伺敌之隙以取胜”,他分析战场形势,因为地近汴梁,梁军必然决一死战,力量不可低估,必须利用己方先到而敌军后至的条件以逸待劳。他主张大部队可暂按兵不动,先派骑兵骚扰使梁军难以安营扎寨,待其疲劳时再发动进攻就可战而胜之。这本是十分正确的战术安排,可是“勇而好战”的李存勖不听,率领亲军立即迎战。周德威无奈,只好跟随出战,对他的儿子说:“吾不知其死所矣!”结果这一仗,李存勖开头取得小胜,可不久后梁军就攻击晋军辎重,辎重兵败,奔入周德威军中造成混乱,被后梁军所乘,周德威父子力战阵亡。李存勖后悔痛哭道:“丧我良将,吾之咎也。”
李存勖称帝时,追赠周德威太师;李嗣源继位后加赠他太尉;石敬瑭建晋称帝时,又追封他为燕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