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鲁”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体育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体育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体育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体育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周平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
摘 要: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发育的旺盛期,是其由儿童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当代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标大多都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心理也日趋成熟。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所以健康,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对于一个国家是十分重要的。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要求促进青少年茁壮成长,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但是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却日益严峻。以江苏省常熟市初中阶段学生为例,通过多个方面研究体育课程设置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课程设置;学生体质;课程标准
一、当今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由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今的青少年身高普遍有所增长,而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率也有了较明显的下降,这都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带来
的。但是同样也给学生体质健康带来了许多问题。特别是身体素质上不少指标下降,比较突出的是柔韧性和耐力的下降。在中国举行的中、日、韩三国青少年学生体能对抗赛定向越野赛的比赛中,日韩学生表现优秀,而中国学生却体力不支,有的甚至在比赛中中暑而退出比赛;在攀登居庸关长城时,日韩学生中间休息的情况较少,而许多中国学生则气喘吁吁,中途不停地休息。从中我们也能看出中国学生运动的耐力水平和恢复能力都远远低于日韩学生。
从最新的调查报告上看:初中毕业生在近两年的征兵中因体检不合格而被淘汰的比率高达60%以上。通过对常熟市中学生~的健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肥胖率比~上升了1.2个百分比。因此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学生面临的一大问题。我们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幅度增大,特别是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等。在调查中,有一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是不重要的。其原因是运动场地差、体育器材不足。在教学上老师先组织教学,之后由学生自由练习,这样的“放羊”式教学在实际中仍然存在。
二、初中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因素
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样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影响体质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是家庭教育的因素。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将巨大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家长的思想观念中,文化成绩优秀就代表孩子是优秀的。这样的观念偏离了教育的方向,与提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相背离。而且这样的观念让学生一心扑在学习上,让他们慢慢脱离了社会生活。另一个由家庭引起的问题使现在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大大减少。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家长都没有时间精力去陪孩子运动。
其次是学校的因素。现如今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学校一般只重视理论学习,体育锻炼在学校的执行并不强。虽然国家出台了提高体质健康的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在许多初中,特别是初三的学生,由于学业紧张,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经常被文化理论课占用。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比如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减少,更多的孩子深受网络影响,沉迷于网络世界;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缺乏,运动场地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体育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缺少创新,难以调动学生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体育课程设置对常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
1.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影响
因为体育课程内容是为了配合体育目标而制订的,所以其制订依据不同目标和不同层面的需要。首先是课时的安排,根据国家的规定,初中体育课程至少要三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个要求还是没有达到。而且体育健康的理论课往往被其他文化课占用,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数。
在课程结构上,体育课程一般都是由体育课、课外活动和体育理论知识课构成的。
对于课程的制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本土特色,在大纲规定教材的前提下进行课程结构的制订。通过对常熟市初中阶段学生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学校的体育课程结构更倾向于体育课,而课外活动和理论活动所占的比率较少,特别是在体育心理课程的安排上。在教学中,教师更多注重的是运动项目的`开展,而在理论上注重的比较少。国家要求开展一小时的体育活动,这活动在实际中是有开展的,而且也达到了一小时,但是这一小时的活动质量却不尽如人意。
体育课程教材对于学生的体质健康也有着一些影响。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不管是对教师教学计划的制订还是学生的预习、复习都有重大影响。所以教材是否体现时代性,是否符合教学实际和实用性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影响很大。而这也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质量,从而影响学生体质健康。
在教学方法上,体育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吸引学生眼球,引起学生兴趣,带动学生更投入地参与体育活动。
2.体育课程评测方法设置的影响
体育课程评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体育课程评测中,应该以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习进步的水平和努力的程度为前提,理性又不失感性地进行评价。然而,在实际的调查中教师一般都是以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评测的。因为受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中考的影响,选拔性地评价学生成了教师的评测方法。由于这样的方法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状况,所以容易挫伤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学生都不喜欢上体育课。在过去的课程评测中,老师往往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教师与学生经常站在对立面,这也让学生感觉到对体育评测的恐惧。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恐惧,又怎么可能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呢?
3.体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影响
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有一定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对于教师而言,体育目标设置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安排的内容和方向。教师在体育课程目标的设定上应该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在其目标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目标。通过研究调查发现,现在许多中学生将体育课程目标定为完成考试项目,这样的情况在女生中尤为明显。学生上课的目的是完成考试,这样的想法让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程,甚至会产生厌倦。
四、改善体育课程设置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影响的对策
1.转变观念,注重对学生体育健康状况评测的多样化
一些学校认为:体育成绩再优秀,也不能在升学中起到太大的作用。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体育价值,提高学校和家长的体育意识,从而改变教师、学生的体育观念,让其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进行体育健康评测时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发展状况,不应该仅仅根据死板的数据进行衡量,而应更多地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和健康成长。采用多样的方法综合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表现,让学生改变以通过考试为目的的学习目标。
2.加大体育硬件设施的配置
在许多学校体育器材的质量和数量都存在问题。由于体育器材的使用频率高而且更新换代的时间长,导致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器材供应不足,许多体育活动无法开展。针对学生数量大而器材少的情况,相关部门和学校应该增加体育器材的配置,满足学生的要求。购置质量较好的器材,对器材进行日常维护,以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努力开放校内外的场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课程,让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有充分的场地。
3.改善教学方法,完善体育课程内容,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加大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力度。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运动项目从降低难度、简化规则、简化技术等方面进行改造,挖掘中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引入课堂,通过改造使其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还可以增加富有趣味性的民间体育项目,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特色,但最终都是为达到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更多地与学生进行互动,避免过去学生在流汗,老师在旁边看的情况。让教师与学生在一些体育项目中共同互动完成,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归属感。
在中考问题上,处理好体育课程与中考之间的关系。初中阶段体育课程开展的目的不是为了体育中考,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避免在体育课程中过分强调中考成绩。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发育的旺盛期,是其由儿童阶段走向成熟
的过渡阶段,当代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标上大多都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心理也日趋成熟。常熟市初中阶段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是较好的,但是在速度、耐力和力量上存在不足。这样的不足是中国青少年普遍存在的。而教材运用的不充分和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也是比较明显的。体育课程内容的不完善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还有场地和器材不足的问题等。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清晰地发现了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一些问题,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相信这些对策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李小莉。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侯乐荣,张艺宏,秦朗,等。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0.

[3]于道中。体质健康概念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4.
[4]王坦,张志勇。现代教育科研[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5]魏俊民。体质与健康关系的定性分析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篇2: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跟踪调查分析与对策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跟踪调查分析与对策
20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跟踪调查分析与对策――以郫县实验学校为例作者/许建成 李国宾
为贯彻“健康第一”教育思想,实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我们运用测试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通过对郫县实验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七至九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三年跟踪测试调查,对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表明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体质健康有待进一步提高,进而提出建议和方法,以利于促进我校学生主动加强体育锻炼以改善身体素质。
了解中学生的体质现况,研究他们体质的特点和规律,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者的责任。本文根据我校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力求揭示我校学生体质的发展趋势,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我校男女学生。有效测试人数2245人,其中男生1152人,女生1093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部分学术刊物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资料。
(2)数理统计法
各项测试数据的整理统计,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评价指标,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数据来源和过程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的《实施方案》,数据来源于11月对我校在校学生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个方面进行的体质测试结果,共测量了6项指标:身高、体重、肺活量、耐力跑、50米和坐位体前屈。数据的检验、检查验收和统计均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评价指标进行。
二、结果与分析
1.各项测量数据结果分析
(1)身体形态测量结果分析(身高标准体重指数分析)
身高标准体重指数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学生中男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率占了男生总人数的11.1%,略高于我校女生的平均成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生的正常体重也只有30.2%,也差于女生,这需要引起重视。男女学生体质健康不应该有明显差距,如果学校体育工作不重视此问题,就可能在学生健康方面引起更大的失衡。
(2)身体机能测量结果分析(肺活量体重指数和耐力测试结果分析)
身体机能是人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表现出的生命活动能力,了解人体结构、机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规律及特点,进行台阶试验与肺活量是为了推断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肺通气水平,评价高中学生的生理功能。
肺活量指数是反映人体肺通气机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了呼吸系统的好坏,是反映人体机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数据上看我校男生此项测试结果的优秀率比较高,达到了42.80%,也好于全国的平均优秀率,而女生成绩基本处于良好和及格状态。究其原因男生的运动量要大,通常喜欢参加足球、篮球等运动强度大的体育活动,而女生很少参加强度较大的运动。
耐力跑是对人体有氧耐力的测量,可以作为衡量学生有氧代谢能力、呼吸、循环、肌肉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数据分析结果看,我校学生参加耐力测试的总优秀率仅为15.9%,要远低于全国的平均优秀率,而我校男女生的人数大部分在及格上,占42.5%和38.9%,总不及格率也只有5.7%,这说明我校学生耐力性素质较好,但身体协调性相对要差些。
(3)身体素质测量结果分析(50米跑与立定跳远指数测量结果分析)
学生体质状况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身体素质的好坏,而锻炼意识强的学生身体素质一般较好。进行50米、坐位体前屈测量是对中学生的上、下肢肌肉力量、身体协调能力与身体发育水平的和谐度的评价。立定跳远指数是反映人体肌肉相对力量的一个指标,主要是人体下肢肌肉力量,坐位体前屈指数是反映人体柔韧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是测量学生髋、背弯曲以及肌肉伸展的能力。()从数据统计分析来看,我校学生此项素质较好,总优秀率和总良好率占总数的84.63%,好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且男女不及格人数分别为89人和44人,分别占男女总人数的6.1%和2.4%,总不及格率为4.7%,均低于全国水平。
2.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总评价分析
(1)身体形态评价分析
我校男女生身高标准指数主要表现出我校学生身体形态匀称程度较差,较低体重学生人数较多。排除遗传等生物因素外,我校作为成都市重点学校,学生升学压力较大,学业繁重,学生容易忽视自身的体质健康,已成为影响我校学生身体形态匀称程度的主要因素。
(2)身体机能评价分析
我校学生肺活量指数标准整体符合体质与健康标准,且男生较好于女生;男女生的耐力测量结果大部分学生也处于良好和及格状态,我校学生心血管系统功能和肺功能总体状况良好。
(3)身体素质评价分析
我校学生坐位体前屈测量成绩最好,应继续保持,同样我校学生耐力跑测量成绩最差。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我校学生整体状况处于良好及格状况,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我校学生肺活量、心血管系统和身体柔韧性比较好,但他们的立定跳远测量成绩很不理想,下肢力量明显薄弱;身体形态表现的匀称程度较差,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男生的超重与肥胖率将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而女生的较低体重学生比率也将有进一步增加,这将成为影响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2.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加强对体育的'宣传和引导,指导学生强化体育参与意识,让学生了解国家实施标准的目的是促进他们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让学生意识到健康对人一生进步发展的重要性,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迈向成功的重要基础。
(2)合理膳食结构和科学安排体育锻炼
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科学的安排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已取得成绩的保持至关重要。学生经常不吃早餐,午饭集中用餐,是导致部分学生营养不良或肥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的膳食结构能有效地控制人体能量的摄入,从而控制学生的身体形态,调节体内能量的需求。
(3)加强教材建设,调整、充实教学内容
在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传授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尽量使学生掌握那些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健身知识与技能,为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好全面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贵仁,盛志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李传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
篇3:对影响学生评教因素的研究与分析
对影响学生评教因素的研究与分析
学生评教是开展教师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从评教的'组织管理、评教主体、评教指标体系以及评教结果的反馈与运用四个方面对影响评教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学生评教工作合理有效地进行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作 者:张臻 王建军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1008 刊 名:管理观察 英文刊名:MANAGEMENT OBSERVER 年,卷(期): “”(7) 分类号:G42 关键词:学生评教 影响因素 指标体系 反馈篇4:影响新农村体育发展的经济因素与对策研究
影响新农村体育发展的经济因素与对策研究
本文从新农村体育的概念和特点着手,论述了当前新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经济因素,并着重论述了促进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
作 者:唐宁昆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毕节学院体育系,551700 刊 名:魅力中国 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806 关键词:新农村体育 经济因素分析 发展对策篇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一年一度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采集、上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着,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结合本地区各学校的实施状况,总结实施过程中的好的经验,找出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影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提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现状,建议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自2002年试行、2007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以来,各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都很重视宣传与指导各级学校贯彻和落实《标准》的实施。《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其目的就是贯彻中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使学校和广大学生以及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达到全面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很多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在实施《标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今后更好的实施《标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现状分析
1、教育主管部门对《标准》执行的重视程度
自2007年《标准》在全国全面实施以来,各级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每年各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采集与上报工作,制定相关文件、政策指导各学校具体实施,并对上报成功学校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公示。我省还根据《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规定,将于2010年实施《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方案》,在全省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和健康监测工作,构建起省、市、县(市、区)、学校一条龙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体系,及时公布监测结果并建立预警制度,以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从以上情况看,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对《标准》的实施是高度重视的。
2、学校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定位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很重视《标准》的实施,很多学校都把它作为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并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认真实施《标准》,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能指导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也有部分学校虽然很重视,但只作为一项任务,认为不完成就得被上级批评,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对测试项目缺乏针对性的练习,就简单粗糙的进行测验,甚至伪造数据进行上报,导致数据缺乏真实性。
3、对测试项目的分析
《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选测项目的不同对学生的成绩评定有较大影响。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对整体学生有较大的影响。二是,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影响。如:初、高中的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握力体重指数这几个选项中,如选择引体向上的话,那男子的整体测试成绩明显不如其他的几项;作为个人方面的影响,如大个子选择了实心球与选择引体向上的成绩评定对个体的影响反差也比较大。
4、对测试过程的分析
《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从测试前训练到数据采集,再到数据上报,在实际操作中工作量很大,当前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师的数量还是按照很久以前的标准配备的,在当前规范办学,学校体育工作量大大增加的背景下,多数体育教师在超负荷工作,加上许多体育教师担心测试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导致了测试过程的简单、粗糙。另外,一般学校的测试都是谁教谁测,许多教师担心自己班级,自己学校的成绩太差,在测试过程中人为的降低标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数据的.有效性与真实行。
5、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后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自全面实施《标准》以来,许多学校都以《标准》测试项目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尤其对普通高中来说,在新课程背景下,大多数学校都采用的选项教学,由于受《标准》实施的影响,很多学校又回到了传统的教学形式上去了,对新课程标准的推进与深入发展有着严重影响。
二、建议与对策
1、深入研究《标准》精神,工作实施落实到位。
《标准》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入研究《标准》精神,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另外《标准》的实施过程也是个量大繁琐的过程,《标准》中规定实施工作计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而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没有学校算入教师工作量中,这大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果教育行政部门正式发文到各地方教育局,明确该工作列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落实到位,那将大大提高一线教师的工作热情。
2、完善《标准》的测试项目
《标准》规定选测项目每年由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在测试前两个月确定并公布,选测项目原则上每年不得重复。虽然选测项目能反应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但由于受自身身体特征与运动爱好的影响,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测试项目成绩反差很大,特别在选项教学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评定影响更大。如果在选测项目的规定上,改为学生自选但每个学习阶段的每年测试项目的选择不得重复,笔者认为更为公平合理些。
3、正确处理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关系
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得到了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培养了一大批体育爱好者,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导致学生体质变化不大,甚至受到了部分人的质疑,后来省教育厅推出了身体素质“课课练”,这很好弥补了选项教学中发展学生身体不均衡的不足。
4、提高课间操与课外活动课质量
要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仅依靠每周的2、3节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课间操与课外活动作为补充,所以提高课间操与课外活动的质量,合理有效的发挥课间操与体育活动课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5、采用教测分离,加大监督力度
为了避免在测试过程中人为的降低标准和虚报成绩的出现,采用教测分离对测试结果的真实性以及对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有着重要作用,体育中考取得的成绩值得我们借鉴;另外实行把学生的体质健康评定作为高校招生的参考条件,对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视程度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2007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主编:季浏 2004年4月
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实施办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教体艺[2002]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