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5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集体年会游戏:穿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集体年会游戏:穿鞋子,希望大家喜欢!

篇1:集体年会游戏:穿鞋子
穿鞋子(适用:协作)
简述:大家合力来穿回自已的鞋子
人数:每组三人以上
场地:不限
游戏方法:
1. 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三人以上。
2. 每个人脱下自己的鞋子,每组把鞋子堆成一堆。然后每个人围着鞋子一圈手牵着手。
3. 看那组最快能不放手的把每人的鞋子找出穿上,系好鞋带。
篇2:集体年会游戏:穿越地雷阵
集体年会游戏:穿越地雷阵
参与人数:10~30个人
场地:空阔的室外场所
道具:2根10米长的绳子,每对参赛者1个眼罩,一些报纸(硬纸板、胶合板也可)
游戏规则
1、选一块宽阔、平整的拓展游戏场地,安排不想参加拓展游戏的人做监护员。当参加拓展游戏的人较多时,拓展游戏场地会变得非常喧闹.是来自自己的同伴,还是来自其他小组的人。
2、让每个队员找一个搭档。给每对搭档发一歌眼罩,每对搭档中有一个人要被蒙上眼睛。眼睛都蒙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布置地雷阵了。把两根绳子平行放在地上,绳距约为lO米。这两根绳子标志着地雷阵的超点和终点。在两绳之间尽量多地铺上一些报纸(或是硬纸板、胶合板等)作为地雷。
3、被蒙上了眼睛的队员在同伴的牵引下.走到地雷阵的.起点处,挨着起点站好。他的同伴后退到他身后2米处。
4、培训师致拓展游戏开场白,开场白如下: -
几天前,你和体的同伴因叛乱而被捕.被一起关在一间牢房里。黎明前,你的同伴侥幸逃了出去。可糟糕的是,他非常不熟悉牢房外面的情况。这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外面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为了逃离危险,你的同伴必须穿过一个地雷阵,
你很清楚地雷阵的布局和每个地雷的位置,可是你的同伴不知道,你需要以喊话的方式,在他穿越的时候为他指引方向。如果你的同伴在穿越的过程中碰到或撞到了地雷阵中的其他人,他必须静止30秒后方可移动。如果他不小心碰了“地雷”,那么一切就都结束了,你们小组将被淘汰出局。天很快就要亮了,你的同伴必须尽快穿过地雷阵。一旦天亮,哨兵就会发现地雷阵中的人,并开枪将他们击毙。赶快开始行动吧!祝你们好运!
5、游戏开始,学员们开始穿越地雷阵。
游戏编排目的
建立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促进沟通与交流,使小组充满活力。
相关讨论
1、穿越地雷阵的学员在面对众多嘈杂的指令时,心里的感觉如何,他们是怎样分辨出自己搭档的指令的?
2、搭档双方遇到的困难有哪些?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的?
游戏主要障碍和解决:
当参加游戏的学员比较多的时候,环境会变得比较吵闹,这时搭档双方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沟通交流方式,同时要使用清晰有效的指令,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游戏。
游戏主要危险及注意事项:
穿越地雷阵的学员在行动的时候,要注意倾听周围的动静,不要太莽撞,避免撞到他人或者使自己摔倒。
篇3:年会集体游戏:众志成城
集体游戏:众志成城
目的:1、现实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让学生体会个人在团队中的价值
步骤:
1、分成8-12人小组
2、教师在地板上画一个一米见方的正方形
3、要求小组成员尽可能多地进入正方形,无论什么方法都可以,但脚不能踏出正方形外
4、站立人数多的小组获胜
讨论:
1、这个游戏给我们什么启示
2、你觉得个人的力量在团队合作中起到什么作用
3、获得这个游戏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点睛:当大家能够以非常协调的方式来作思想及其行动上的配合时,产生的力量是强大的
提示:必要时缩小正方形
篇4:年会集体游戏:众志成城
目的:1、现实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让学生体会个人在团队中的价值
步骤:
1、分成8-12人小组
2、教师在地板上画一个一米见方的正方形
3、要求小组成员尽可能多地进入正方形,无论什么方法都可以,但脚不能踏出正方形外
4、站立人数多的小组获胜
讨论:
1、这个游戏给我们什么启示
2、你觉得个人的力量在团队合作中起到什么作用
3、获得这个游戏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点睛:当大家能够以非常协调的`方式来作思想及其行动上的配合时,产生的力量是强大的
提示:必要时缩小正方形
篇5:团队集体游戏:吸管穿苹果
参与人数:不限
场地: 不限
道具: 每人1个苹果、3根吸管
游戏规则:
1、培训师发给每位学员1个苹果,3根吸管。
2、培训师宣布游戏程序,看看谁能够在3分钟的时间内用这根吸管穿过苹果。
3、最后,培训师宣布一种答案:用吸管在苹果边缘的地方,猛地戳一下。
游戏编排目的:
当人们听到一些信息的时候,经常会按照习惯的方式去理解它。实际上这是不全面的,甚至可以说是片面的。这个游戏就是考察人的创造能力,用发散性的思维对问题做出多角度的理解,从而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
2、提高学员的创造力。
3、调动学员的情绪。
篇6:年会集体游戏:猜成语
集体游戏:猜成语
肢体表演猜字(准备词语,)最好是最近学过的成语,用a4纸写好,让所有的人都能看见,除了上来猜的同学,这个游戏可以2人一组上来猜,也可以全班一起猜。
参考:
左右为难
无孔不入
金鸡独立
狗急跳墙
东张西望
无中生有
眉开眼笑
胸有成竹
鸡飞蛋打
低声下气
一泻千里
守株待兔
望梅止渴
掩耳盗铃
闻鸡起舞
指鹿为马
八仙过海
对牛弹琴
画龙点晴
盲人摸象
井底之蛙
马革裹尸
篇7: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学穿鞋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学穿鞋子》含反思
活动背景
由于孩子年龄小,刚入园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平日在家里大人包办的事又太多,在幼儿园中集中表现为部分孩子中午起床后不会穿衣、穿鞋,或者常常把鞋左右穿反。所以,我设计了《学穿鞋子》这个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老师、爱同伴、爱学校的情感。
2、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心情,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游戏开始前,我让孩子们围成两个圆圈,坐在小椅子上。然后我分别从两个小组中分别拿出三双鞋子以圆圈状放在教室的前面。我说,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学穿鞋子》游戏,等一下请张宇航、张宇、王宁、刘文浩。老师说到的小朋友,请你们来比赛。
活动过程
现在,比赛正式开始了。在我“预备,开始”的口令中,孩子们纷纷从自己的位置上一哄而上。十几个孩子乱成一团,有的二个人抢一只鞋,边抢边说:“老师,这只鞋子是我的。这是我舅舅在北京给我买的,上面还有唐老鸭呢。”“老师,这鞋子是我的。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这上还有喜羊羊呢”。教室里顿时闹成一片。
令我头疼的是我没料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赶紧请大家回到自己的位置重新开始。我反复强调“现在请张宇航、张宇、王宁、刘文浩。其他的小朋友等一下老师再请。”
比赛重新开始,“预备,开始”,我的话刚说完,第一次的场面又出现了,八、九个孩子不约而同地从小椅子上冲到中间,我反复强调请没有点到名字的孩子下去,可是那几个孩子总是说那里有我的鞋子。这次游戏活动令我很难忘。
教学反思
为了这次比赛,我把班级里鞋子样子比较接近、尺寸较大、穿着难度差不多的.鞋子从孩子们脚上脱下来,作为比赛道具,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任凭我好言相劝“一会儿再让你上来比赛”,孩子们还是我行我素,找回自己的鞋子。
活动结束后我想,首先,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我应该考虑到,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处在非常个人化的世界中,根本不能容忍别人擅自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用。其次,练习穿鞋子这是一个生活活动,完全可以结合孩子的生活,把这样的活动放在每天中午起床时不是更好吗?这时孩子们有这样的需要,有学习的内在动机,这样根本不需要老师的组织,在很随意很自然的活动中达到目的。最后,学习穿鞋子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穿鞋子不是活动的结束,更不是目的所在,而是在于让每个孩子有积累大量生活经验的机会,同时让孩子在积极探索过程中,能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有自信才能摆脱依赖,才能让孩子走向独立。
经过这次活动我反思如下:
首先、教师要明白什么是生活课程。生活课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机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教师要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教育的因素,同时要挖掘生活的价值。像这类教育内容要体现生活的特点,它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不仅要依靠老师,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动地学。教师要随机地自然地在相应的生活环节中开展。其次、要挖掘生活活动的多种价值。生活活动生动形象、多姿多彩、鲜活具体。在组织这类活动中主要是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巧。培养幼儿的坚持性、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自己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摆脱依赖,走向独立。另外、组织的活动要能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使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篇8:年会集体游戏泰坦尼克逃生记
集体游戏:泰坦尼克逃生记
目的: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材料:砖头22块
步骤:
1、每组10人,每个组11块砖(报纸、书本也可以)
2、设立起点和终点
3、将11块砖由起点向终点纵向排练,砖与砖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要求每组同学只能踩在砖上,从起点到终点
4、游戏期间,脚不能落地,否则视为犯规
5、最快的组获胜
讨论:
1、顺利完成游戏的关键是什么
2、成员之间的高度默契给全队合作有什么作用
3、这个游戏给你什么启示,如何运用到实际
篇9:年会提高凝聚力的游戏:集体登陆
年会提高凝聚力的游戏:集体登陆
目的:提高凝聚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材料:报纸数张
步骤:
1.10个人一组
2.最初让一组同学一起站在由四张报纸粘称的大报纸上(轻松)
3.任务完成后,将大报纸对折,这组同学再一起站到上面(没难度)
4.报纸再对折,所有组员同一时间站稳在报纸上,身体其他部分不触地
5.站稳10秒算成功
6.更高要求:活动中组员不说话。
注意:不能踩别人头和肩膀
讨论:
1. 怎样站得稳
2. 组员之间有意见的时候,怎么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