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酒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加固工程中界面处理技术有哪些?,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加固工程中界面处理技术有哪些?,供大家阅读。

加固工程中界面处理技术有哪些?

篇1:加固工程中界面处理技术有哪些?

加固工程中界面处理技术有哪些?

民族文化宫抗震加固改造工程中,针对新旧混凝土,新加混凝土与旧砖墙等不同界面,采用了系列界面处理技术,使加固面结合接触紧密,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

1、框架柱加固界面处理。

1)经现场勘查及检测,在装修面层拆除后,柱表面有网状微细裂缝,深约5~25mm不等,混凝土碳化深度接近20mm,表面混凝土较脆,有粉化现象;同时有些柱子垂直偏差较大。经与设计、检测等单位商定,认为仅仅凿毛或用界面剂毛化处理达不到要求,决定混凝土表面见新。首先确定混凝土表面碳化层,其次采用人工剔凿掉表面混凝土层5~15mm,偏差较大的地方剔去保护层露出箍筋即可,最后用高压水枪把浮尘、松动之处冲掉,露出干净、致密的新茬,进行加固。

2)在检测Ⅱ、Ⅴ段时发现,框架柱曾在80年代加固过,采用外包裹钢筋混凝土加大截面法,厚度约15cm。在钻芯取样时发现,原先加固时界面处理不好,接合面夹杂着木屑、尘土等物,成“两层皮”现象,有些地方新旧混凝土根本未粘结上。原考虑全部拆除该加固层,但拆除难度大,效率低,同时过大的拆除震动对结构有不利影响,经研究和计算,确定采用如下方法处理:

在柱子四周设置“抗剪销”,让新旧混凝土界面上的剪应力由钢筋承担:即用水钻打深度25cm、Φ36的孔,用JGN胶锚固Φ25短筋,短筋竖向间距@500,

注意钻孔时应避开柱子主筋(采用钢筋探测仪确定钢筋位置)。

2、梁板加固界面处理。梁板大部分采用粘钢板(局部采用碳纤维)加固。其界面处理:用电动砂轮机打磨掉2~3mm钢板表层,用吹风机吹净,再用棉丝蘸丙酮擦一遍即可;混凝土不密实、空鼓、空洞等地方应剔除到密实处,用CGM高强灌浆料修补平整,方可粘钢板。

3、基础加固界面处理。混凝土旧基础表面采用人工凿毛,用水冲净浮土,再用掺有YJ-302界面剂的水泥素浆进行拉毛处理后浇筑新混凝土。

4、砖墙加固界面处理。砖墙采用喷射混凝土加固,厚度有4cm、7cm。表面上原装饰层应拆除干净,光滑表面不易清理的灰浆应用铲刀、钢丝刷仔细清除,然后用高压水枪冲刷。用掺YJ-108胶水泥素浆甩毛,浇水养护1~3天(视表面潮湿程度不同)。由于老砖墙干燥吸水快,为防止灰浆脱水粉化,达不到一定强度,应提前一天浇水润湿砖墙,拉毛之前1~2小时再浇水一遍,砖墙应吃水深25mm以上,并加强养护方能达到理想效果。

加固工程界面处理好坏,直接影响加固设计效果,如果出现空鼓、脱落、“两层皮”等质量问题,关系到结构改造的安全性问题。施工过程中应对症下药,加强管理,把界面处理作为一个特殊工序来控制。

篇2: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技术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土木工程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也为我们在相关施工技术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标准必须要更加规范和严格。

在土木工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产生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就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加固;外包钢加固法

前言

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的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

在不断拔地而起的高楼背后,我们也面临着不少的建筑物结构存在老龄化的局面。

建筑物结构的老龄化不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威胁人员财产的安全,同时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

因此,对于建筑物结构老化的问题,我们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修复加固。

导致建筑物结构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①建筑物混凝土结构的长时间风吹日晒;②建筑物的超负荷使用;从而致使它的功能性以及安全性日趋降低,因此,我们结构工程的任务不仅要在设计阶段做好建筑设计,同时我们也必须对建筑物的结构工程进行科学评估,掌握建筑物的损伤情况并通过相应的建筑物修复加固,促使建筑物符合安全使用的要求。

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土木工程混凝土加固技术展开论述。

一、土木工程混凝土植筋技术

通过采用高强度的化学粘合剂,使钢筋或者螺杆与混凝土产生很大的握裹力,使得钢筋或者螺杆牢靠的锚固在混凝土结构中,从而对混凝土结构起到加固作用的技术称为植筋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该技术采用的化学材料主要是结构胶。

结构胶原理可以看作通过胶水与钢筋、混凝土的粘合促使钢筋形成锚固力。

钢筋的锚固力中存在着两种,通过这两种粘合能力极强的粘合力作用,促使钢筋可以和混凝土强力的粘合在一起,实现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修复。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于钢筋锚固力的测试对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通过对钢筋锚固力的抗拉力值破坏程度予以测试,第一,钢筋破坏: 钢筋锚固深度超过结构设计要求深度,该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即符合质量要求;第二,胶体破坏: 产生的原因是钢筋锚固深度未达到建筑物结构设计深度,从而产生胶体和基材的分离;第三,基材破坏;不同于前两种破坏情况,导致基材破坏的因素较多,其中受钢筋锚固深度、基材本身的强度等的影响最大。

二、混凝土裂缝压力注胶修补技术

当前,我国的混凝土建筑物常常有裂缝的产生,主要的原因是混凝土建筑物受到长时间的自然环境与超负荷的使用的双重影响,致使混凝土的某些材料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产生。

裂缝的产生会对建筑物结构安全造成影响,如若放任裂缝不管,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混凝土建筑结构破坏程度加深,进而致使建筑物无法安全使用。

目前,根据混凝土建筑物裂缝修补方式的不同分为: ①裂缝表层修补法,该方法主要通过采用具有粘合力较强的粘结碳纤维布粘在建筑物裂缝处。

这种处理方式成本较低,但由于粘结碳纤维布易于受到长时间风吹日晒,导致其对于建筑物裂缝修补作用不大。

②裂缝内部修补法,该方法大多数情况下采取通过结构胶压力注射的方式,使得低结构胶可以打进到建筑物的裂缝去,等待结构胶干了就可以让建筑物的裂缝修复好,从而使得建筑物的裂缝在结构胶的粘合力作用下得到修复,同时,由于压力注胶技术是修补的是建筑物的内部结构,从而有效的杜绝水分以及有害气体造成建筑物的结构破坏。

压力注胶修补法相比较于以往利用环氧树脂修补,不仅具有胶体性能更稳定、 稀稠度一致等特性,同时压力注胶可以保证裂缝注胶的均匀,使得建筑物裂缝的修补效果良好。

对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原材料要做好质量把控,不仅可以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求,同时也可以降低后期建筑物产生相关结构问题的可能性。

我们要严格依照建筑施工的要求对混凝土原材料的粘度、 含水量、 颗粒大小等把控,确保原材料可以符合工程需求。

针对压力注胶法修补建筑物裂缝所选用的结构胶,我们的选用标准是胶体流动性好,同时化学性能稳定、 抗压强的。

得益于这些结构胶的特点,使得结构胶具有极强的粘合力,实现混凝土建筑物裂缝修补质量的提高。

从而保证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当前,在结构胶修补裂缝中,大多选择专用胶和封缝胶按比例混合。

在应用压力注胶修补混凝土建筑的裂缝时,所使用的工具较为简便,对于施工十分有利,同时结构胶的价格也不算高,因此该方法修补裂缝成本不大。

最后,得益于结构胶极强的粘合力,使得压力注胶法成为当前修补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最佳选择。

三、土木工程混凝土加固技术

1.加大截面面积加固法

对于土木工程混凝土而言,加大截面面积加固法是将混凝土浇注入建筑受弯及受压区域,从而增加截面的高度和面积,达到提升构件正截面与斜截面的抗弯能力及抗压力的效果。

加大截面面积加固法要根据建筑钢筋的长度、 面积及承受力来进行施工调整,主要是应用于构件的正截面。

例如浇注与建筑受拉区域相同的混凝土截面,或者是新旧构件共同作用,都能改善建筑的使用情况,大大提升建筑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该种加固方法施工方法比较简单,但是施工时间比较长,会对使用者的生活与工作造成困扰。

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是指通过焊接、 环氧树脂灌浆及浇水泥的方法将钢材梁柱周围的包型钢进行加同。

对提高建筑物的`承载力及构件的抗压能力,延伸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采用外包钢加固法不仅能解决建筑物受静力加固所产生二次受力的问题,还能减少对建筑外观的影响。

外包钢加同的基础材料必须要有稳定的性能,高强度粘结力,方便灌注,抗老化的优点。

外包钢加固法主要有两种方式: 干式外包钢及湿式外包钢方式,所以在基材的选用上应分两方面进行考虑: ①低强的钢材,用以降低结构间的摩擦,增强二次组合结构间的粘着力。

②水泥及混凝土,增强基材的收缩性能,提高构件部位的粘结性。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及数据结果表明,采用外包钢加固法对构件部位的承载力有提升作用,对建筑裂缝现象能起到延迟及预防的作用。

3.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与加大截面方法类似,虽然采用该方法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对净空不造成妨碍,和加大截面法一样受困于长时间处于湿作业的施工条件;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能弥补混凝土在受压区域强度不足的现象,以及增强建筑混凝土构件的承重能力。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很多的旧建筑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大规模的拆除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固技术在其过程中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提高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建筑的加固技术,能有效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与质量,对建筑结构有裂缝的地方进行及时修复,有效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加固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袁萍.既有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方法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李辉.试论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

[3]张春生,张海波,李世良.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处理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

[4]王忠诚,佘建华,刘玉山.混凝土表面碳化原因与防护措施研究[J].中国三峡建设,.

篇3:高速公路边坡滑塌处理加固技术

高速公路边坡滑塌处理加固技术

结合泉三高速公路SMA10合同段YK201+830~YK201+980边坡滑塌处理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抗滑桩等边坡加固处理施工技术,并对边坡进行地表和深孔位移观测,观测结果表明,加固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 者:YANG Huan-yong  作者单位: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08 34(23) 分类号:U417 关键词:高边坡   滑塌变形   锚索框架   抗滑桩  加固工程中界面处理技术有哪些?

篇4:市政道路工程软基加固技术论文

摘要:城市道路的日渐完善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市政道路面临着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防止市政道路遭到破坏,延长其使用寿命,是目前市政工程企业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在修建市政道路时,有时会碰到软基问题。此时,就需要应用软基加固技术。主要论述了市政道路工程软基加固技术,以解市政工程企业的燃眉之急。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路面下沉;加固技术

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情况依地区而定,道路的修建要适应周围环境。在市政道路的修建中,道路下沉或者变形的情况时有发生。软基问题会对市政道路的使用产生较大的危害。市政道路建设在路基的下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要想处理好软基问题,就要很好地处理路基的沉降问题。因此,在软基上修建市政道路时,如果软基问题处理不当或造成路基的下沉,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对于软基问题的处理,必须充分考虑现场的施工情况,还有周围的施工环境和自然气候等,找到正确的处理方式。下面笔者简要分析市政道路软基问题的危害,并且介绍几种市政道路工程软基加固技术,以供参考和借鉴。

1市政道路软基问题的危害

软基工程土质情况相对复杂,这会对市政道路的修建产生很大的影响,缩短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建设于软基上的市政道路的承载力和抗压能力都很难满足市政道路的要求,容易对局部地基造成损害。因此,建于软基上的市政道路地基不牢固,导致地面下沉。由于软基受到外力的影响,且自身的承受力较差,市政道路可能会出现下沉与路面变形的情况,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

2软土地基的影响

软基自身具备较强的地理特性,如果实施工程建设,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多种不良情况。如果市政道路建设在软基上,一方面,由于软基自身的`抗挤压强度不够,不能承受高强度的外力,出现道路整体损害,使得道路失去稳定性,路面下陷;另一方面,市政道路在受到外力影响后,其承载力自然会下降,导致路面变形或断裂,道路的实用性由此降低,使用寿命缩短。要想使市政道路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并且延长其使用寿命,就应该增强软基强度,使其有足够的能力抵抗外力的侵压。新型的软基加固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软基的承载力,防止路面变形,还能够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篇5:市政道路工程软基加固技术论文

3.1软基回填处理技术的应用

软基回填处理技术是市政道路工程应用的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主要是将软基表层中的软土及时清除,在选择材料时,注重材料的使用强度和成本,应用压缩性小、多储备的材料,比如石块、石粒、沙土和灰土等,降低腐蚀性,达到性能的稳定和可靠。采用回填处理技术逐层铺垫,增强地基的密实性,从而将软基层转换为持力层。因此,回填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路基的承载力,防止路面沉降,避免出现严重的热胀冷缩情况。在选择土质时,可以选择淤泥性土质和暗塘浅层的软基。

3.2软基土木编织物技术的应用

软基土木编织物技术主要是在软土地基上铺设土木编织物。土木编织物属于聚合物的一种,具有多种特点――质量相对较轻,有很强的耐腐蚀性,使用便利,且整体性能较好,能够满足实际需要。与此同时,土木编织物的抗拉强度较高,对微生物的腐蚀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3.3软基加固工程中添加剂的应用

软基层土壤构成有多种类型。如果土质为黏土,为了增加软基的强度,可以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在黏土中加入添加剂后,就能增强黏土的强度和压缩性,使其更加牢固。应用添加剂时,要根据相应的配比调配生、熟石灰,并适当地加入一些添加剂。应用添加剂能够有效降低水分的含量,促使黏土转变成土壤团粒,也可以利用二者发生的化学反应改变黏性,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可靠性。

3.4软基浅层排水技术的应用

有些软基的土质质量相对较高,如果水分含量也较高,则土质较为松软。结合土质质量来分析,这时就要对表层进行深度挖掘,使得隐藏在表层中的水分蒸发,以此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在软基中,还会出现水分流失的现象。水分的流失可以有效增强软基的承载力,确保工程中大型机械设备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另外,我们可以在软基下装填部分沙石,借此将沟槽的盲沟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要分析了市政道路软基问题的危害,并且对常用的技术进行了描述,希望能够加深相关人员对此工程技术的了解。市政工程软基处理方法不只一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最终的工程建设效果和目的。由于市政工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采用适用于实际工程的加固方式。只有保证加固方式安全、可靠,才能够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向波.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78-79.

[2]张琦.论述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J].科技创新家,2013(17):98-99.

[3]青晓伟.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5):50-51.

篇6:某桥墩柱加固设计与处理技术

某桥墩柱加固设计与处理技术

某淮河公路大桥,部分桥墩墩柱与桩基结合部位,出现混凝土剥落、蜂窝、露筋等现象,受力主筋已开始锈蚀.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依据相应的设计规范,对该桥进行了加固设计.根据墩柱根部混凝土剥落情况及墩柱的结构形式,拟对墩柱根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

作 者:李华强  作者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53 刊 名:大众科技 英文刊名: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4) 分类号:U443.17 关键词:墩柱   混凝土   剥落   加固设计   增大截面  

篇7: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

摘要:现如今,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的速度正在逐渐的加快之中,那么对于建筑施工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然而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其中最为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处理地基,其直接性的关系到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同时还会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见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十分的关键。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1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特点

复杂性主要是由于我们国家国土面积庞大,地域范围广泛,各个地区的土壤状况也不同,比如:我们国家同时拥有软土地、盐碱地、冻土地等等。潜在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房屋建筑在施工的时候,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十分的密切,那么在处理地基的时候,假使没有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就会使得地基处理的时候依旧存在问题,对之后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与安全也就因此受到威胁。多发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时候,处理地基的过程之中会存在诸多的质量及安全问题,还有就是在进行地基处理的过程之中还会有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导致建筑单位在经济方面的损失十分的严重,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国家的经济发展受损。困难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过程之中,一旦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就需要用到各种技术来进行解决,假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无法从根本之上来加大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严重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房屋建筑工程之中,地基处于基础性项目,同时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之中一旦出现,就会使得整个地基的质量受损。

2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价值

(1)地基的抗剪能力直接性的会影响到建筑物是不是会发生偏倚,因此在建筑物前期施工的过程之中就得要时刻的关注到建筑的抗剪能力,加大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例如在建筑物地基一侧的压力过大的时候,地基就会发生隆起的显现,导致建筑物边坡发生失稳、倾斜的情况,使得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受到影响;(2)预防房屋建筑物发生沉降的主要措施就是强化地基压缩性的测控以及分析力度,在正式进行地基处理的前期,就得要及时的对其进项相应的调研工作,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由于地基开挖而使得周边的地质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建筑物在安全性与稳定性之上受到威胁;(3)地基的动力特征也会关系到房屋建筑的质量,通常而言,房屋坍塌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地基的动力特性弱。因此,应用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加大地基的动力特征,这对于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十分的有利。

篇8: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

3.1、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现如今,对于该技术的运用,主要就是利用水泥注浆以及硅化注浆的方式来完成的。前者主要是利用灌浆管与压浆泵,将依照试验所得比例来配置相应的水泥浆液来完成地基的关注,实质上就是利用水泥和周边土体在凝结之后形成一个强度高的整体,进而有效地改善地基的抗变形、压缩性及强度的能力。

3.2、高压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高压旋喷注浆桩地基施工技术主要就是利用之前配备好的水泥浆应用高压旋喷嘴灌入到地基之中,在此过程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还得在10~25MP的高压作用之下来进行施工。使得土体和水泥浆液之间充分的融合并凝结时候,可以起到有效改善地基物化性能的目的。现如今,该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回填土以及碎石土等软土地基的渗水、强度等性能方面,正是因为这些优点,才得以被大众所接受并大范围的应用。

3.3、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现如今,依照使用机械的各个类型,可以有效的将其分成重锤及强夯两种方式。后者主要在黄土或是湿度较大的砂土地基处理之中,将10~40t重的大型起重机从10至40米的高度,依照提前预定好的来打击地基,也就是在压力的作用之下,使得地基土壤之间的缝隙在不断变小,最终提高抗压的强度,在地基进行强夯的过程之中,还得要充分的结合处理地基的实际情况来对相应的调节高度,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发现,单层与多层8000KNm高能量级强夯的深度大约可以达到12~24m,甚至可以达到54m,这对于地基稳定性而言,其意义十分的深远,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之中,还得要全方位的考虑到施工技术与面积是否与实际的需求相符。

3.4、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其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振冲密实法和振冲桩法。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地基基础的适用条件之上。前者一般是应用在砂土地基之中,通常表现在致密性差,也就是说地基粘粒量不足10%的现象之下应用振冲密实法来进行地基处理。其主要特征就使可以有效的将地基的液化现象及时的解决,从而地基之宗空隙密度逐渐的缩小,加大地基内部结构的密实度。在地基之中粘粒量的比例为30%的时候,那么地基内部含水量少,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应用振冲密实法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更不会起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得要应用振冲桩法来进行地基处理技术。总之,我们国家房屋建筑的历史十分的久远,那么在其发展的过程之中逐渐的形成了属于自身的一套施工体系。现如今,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加大,对于房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因此,房屋建筑施工也要有自身的突破。所以对于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的力度也要不断的加大,这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及后期的使用寿命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邱达北.关于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探讨[A].今日财富杂志社.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1.

[2]陈龙.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2.

[3]俞斌斌,范佳平.浅谈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2.

[4]李勇.房屋建筑中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分析[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科学制定有效决策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

[5]肖伊静.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5:257-258.[6]伍伦军,丁萌萌.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2:57-58.

篇9:水利工程中堤坝加固防渗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各种客观的原因,堤坝或多或少的都出现一些渗漏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加固防渗是水利建设单位首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简要分析堤坝加固防渗施工的有关问题,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堤坝;加固防渗;水利工程;灌浆施工;灌浆设计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的水工建筑大部分都已修建多年,加上旧时的施工技术还不够完善,导致部分水工建筑存在渗漏等安全隐患,因此对这些大坝进行加固防渗施工迫在眉睫,同时选择哪种加固防渗施工技术尤为重要。

在各种加固防渗技术中,劈裂灌浆施工技术运用最为广泛,在大坝防渗漏处理和工程加固处理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与经济效益,在文章中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当前我国堤坝的状况

我国水资源丰富,水库数量全世界排第一,其中大、中、小水库加起来有9万余座之多,水岸堤防共计27万余千米,这些水利工程在经济建设和抗洪抗旱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水坝年久失修,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既不能为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无法保证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偶尔还有决堤溃坝事故的发生,因此,大坝安全备受关注。

对已发生的大坝事故进行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渗漏管破损导致渗漏约占31.7%,坝体裂缝导致渗漏约占25.3%,运行年份长且年久失修导致事故发生的约占14.2%,由于大坝护坡坍塌导致事故发生的约占6.5%,其他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约占11.4%。

以上分析中得出:对问题大坝进行加固防渗或工程修改势在必行。

这就需要研究一种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效率高的防渗技术来处理这些问题大坝。

在现有的各种防渗技术当中,劈裂灌浆防渗加固技术运用最为广泛,比较符合现实的需要,具有多、快、好、省的特点,是最适用且效率最高的技术之一。

二、劈裂灌浆

1、劈裂灌浆技术的施工工艺

劈裂灌浆技术方案最主要的特点是造价低、施工快。

劈裂灌浆的主要施工工艺是:施工过程中沿坝轴线布孔,由于坝体小主应力大体上沿坝轴线分布,施工过程中利用灌浆压力沿坝轴线将坝体劈裂,然后灌入泥浆构造浆体防渗帷幕,在构造帷幕的同时还消除了坝体中原本存在的裂缝和洞穴等坝体隐患,也就是说在防渗的同时还达到了加固的目的,这种施工工艺即简便易行又经济合理。

灌浆材料采取就近原则,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同时还减少了对坝体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

劈裂灌浆技术另一个优点就是在构造新施工技术的同时不需要释放原有的坝体应力,这一优点使得劈裂灌浆技术有很广的适用范围。

这一特点是劈裂灌浆技术与其他技术的区别所在,其它防渗技术大多数采用的是制作新的防渗体这一方法,而不是对原有的坝体进行恢复,这种做法首先造成一种浪费,然后新做的防渗体的断面无法与原有的防渗体进行调节,防渗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在对各种防渗技术进行对比以后可以发现,劈裂灌浆技术无论是在施工工艺、工程造价还是在防渗效果方面都要优于其它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2、我国劈裂灌浆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目前劈裂灌浆技术的主要作用对象为低坝,80 年代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了压力劈裂坝体灌浆的可行性,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劈裂灌浆工艺合理、机理明确、灌浆质量好、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被逐步证明。

劈裂灌浆被大力推广并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劈裂灌浆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的成熟,该技术现在主要的作用对象为均质坝和心墙坝,而且对坝体质量交叉,坝体存在裂缝或空隙、下游坡漏水,甚至存在渗透变形的坝体也同样适用。

单劈裂灌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以下几种情况就不适用:一是粗砂及卵砾石坝基,二是坝体存在滑坡裂缝,三是斜墙坝和面板堆石坝。

这些坝体都不适用于劈裂灌浆技术。

三、灌浆设计

文章以某一中型水库为例对灌浆设计进行简要分析。

对于水库围坝而言,解决坝体与坝基接触面的渗漏是灌浆防渗加固的重点,主要目的是防止坝体和坝基的渗透破坏。

灌浆的同时还对围坝坝体进行了加固,相当于间接增加了水库的蓄水能力。

3.1 灌浆孔布置

根据围坝的实际情况,布设两排孔平行坝于轴线。

主排孔与前坝肩相距2 米,钻孔深度8米,深入坝基的`深度为3米,这种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坝体和坝基的防渗要求,构造浆体防渗帷幕。

主排孔与副排孔相距3米,钻孔深4米,这样就能使得坝体产生湿陷固结,达到改善和调整坝休内部应力状态的目的。

主排孔和副排孔间距均设计为4米,然后在施工过程中将主排孔最终孔距加密到2米。

3.2 装液材料和灌装质量

保证灌浆质量最重要条件就是必须选用合适的浆液。

对浆液的一般要求主要有:稳定性高、可灌性好、析水固结快,最终形成的浆体具有防渗性能强的特点。

在很多工程施工中,结合坝体特点为便于就地取材会将灌浆土料选择为粉质壤土。

对灌浆的质量要求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①主排孔形成竖直连续的浆体防渗帷幕;②有效防渗帷幕厚度15cm 以上;③浆体的干容重1.609/cm3;④浆体的渗透系数1×10- 6cm/s。

劈裂灌浆的过程是先压密后劈裂,土体和浆液的作用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初始鼓泡压密,第二:劈裂流动,最后是被动土压力阶段。

四、灌浆施工

在灌浆的时候所采用的原则是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内外坡的两排孔最先灌浆,这两排孔完工三到五天后,水分会逐渐渗透,应力会得到调整,此时再进行中间一排孔的成孔和灌浆。

第一、随着成孔和灌浆的逐步增加,在灌浆过程中应采用间隔成孔和灌浆的方法,如果采用一次性成孔有可能产生穿孔现象。

第二、灌浆施工过程中,采用钻孔一次钻孔到位、自下而上分段、孔内纯压式拔管灌浆工艺,孔内灌浆分段的长度一般为二到三厘米,一个孔分为两段灌浆,先对孔的下段(孔深二到三米)进行纯压式灌浆,待达到灌浆结束标准后,再拔管对上段进行纯压式灌浆。

第三、灌浆材料:灌浆材料是指为了达到防止渗漏增加承载能力、及提高构筑物整体性能等效果,在高压作用下注入岩石、地层或构筑物的孔洞、缝隙里的流体材料。

在施工中一般采用黏土和水泥的混合材料进行灌浆,黏土和水泥的配比为9:1;这样配比的灌浆既有粘土浆的浆液稳定性好的优点,也有水泥浆的结石强度高的优点,这里一定要注意比例问题,水泥的比例并不是越高越好,为了达到工程实际效果黏土和水泥的比例必须要严格控制,灌浆材料以就近原则为宜,土料以粉质黏土或重粉质壤土为最佳,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做相关试验检测土料场土样作,检测土料的有机质含量、颗粒组成、容质量、碱性物质含量、塑性指数、液限等是否满足施工的具体要求。

堤坝劈裂灌浆施工专业性强、施工要求高。

单凭一个好的灌浆设计是无法达到好的灌浆质量的,还需要高质量高经验的施工队伍的施工配合。

施工队伍必须具有对灌浆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测的能力和手段,在整个灌浆的过程中,对灌浆工程进行全面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向建设和设计单位反映情况,并能及时地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使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参考文献:

[1]李国学,刘世鹏.辽宁省中型土石坝的病险与除险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61).

[2]刘裕鸿,刘群.上饶市大中型水库土石坝坝下涵管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31).

[3]邹振宇.广东省大中型水库土石坝工程渗漏问题及处理[J].广东水利水电,,(5).

篇10:浅谈锚固技术在公路边坡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锚固技术在公路边坡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锚固技术作为有效的.公路边坡加固工程技术,本文其作用机理、施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讨论了锚固技术在边坡中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作 者:刘福土  作者单位:泉州市公路局安溪分局 刊 名:黑龙江交通科技 英文刊名: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年,卷(期):2009 32(5) 分类号:U418.9 关键词:公路边坡加固   锚固技术   锚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