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雪婉湘”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古诗词鉴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古诗词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古诗词鉴赏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怀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黄庭坚词作鉴赏
此词为山谷因写《承天院塔记》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贬谪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全词以咏梅为中民,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宜州地近海南,去京国数千里,说是“天涯”不算夸张。到贬所居然能看到江南常见的'梅花,作者很诧异。“梅破知春”,这不仅是以江南梅花多冬末春初开放,意谓春天来临;而且是侧重于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涯”也无法隔断“江南”与我的联系(作者为江西修水人,地即属江南)。“也有”,是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显见环境比预料的好。
紧接二句则由“梅破”,写到梅开。梅花开得那样早,那样突然,夜深时嗅到一阵暗香,没能想到什么缘故,及至“晓来”才发现向阳的枝头已开繁了。
虽则“开遍”,却仅限于“向南枝”,不失为早梅,令人感到新鲜,喜悦。“夜阑(其时声息俱绝,暗香易闻)风细(恰好传递清香)”时候才“得香”,故云“迟”。此处用笔细致。“也有”表现出第一次惊喜,“不道”则表现出又一次意外,作者惊喜不迭之情,溢于言表。
至此,作者已满怀江南之春心。一个关于梅花的浪漫故事,遂见于作者笔端。《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一句“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不但将旧典翻出新意,而且还表现出一个被贬的老人观梅以致忘怀得失的心情,暗伏下文“少年心”三字。
想到往日赏梅,对着如此美景(“个里”,此中,这样的情景中),总想把酒喝个够;但现不同了,经过十年的贬谪,宦海沉沦之后,不复有少年的兴致了。结尾词情上是一大兜转,“老”加上“尽”的程度副词,更使拗折而出的郁愤之情得到充分表现。用“愿杯深”来代言兴致好,亦形象有味。
这首词写得极为深挚,是山谷孤清抑郁的人格风貌的写照。全词由景入手,婉曲细腻;以情收结,直抒胸臆。整首词风格疏宕,颇具韵味。
篇2:《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古诗词鉴赏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原文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宜州看到梅花开放,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夜尽时,迟迟闻不到梅花的香味,以为梅花还没有开放;早晨起来,才发现在面南的枝条上已开满了梅花,真是没有想到。女子在镜台前化妆,引起了梅花的羡妒,就飘落在她的眉心上。要在平常见到这种景象,便希望畅怀酣饮;现在就不同了,自从被贬离开汴京,十年来,那种青年人的情怀、兴致已经不存在了。
注释
①宜州:今广西宜山县一带。
②梅破知春近:梅花绽破花蕾开放,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③开遍向阳枝:南枝由于向着太阳,故先开放。
④“玉台”二句:玉台,传说中天神的居处,也指朝廷的宫室。
⑤弄粉:把梅花的开放比作天宫“弄粉”。
⑥飘到眉心住: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下。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词中意谓由于群花的妒忌,梅花无地可立,只好移到美人的眉心停住,古代妇女化妆时常在眉心点梅花砂痣。
⑦“平生个里愿杯深”两句:年轻时遇到良辰美景,总是尽兴喝酒,可是经十年贬谪之后,再也没有这种兴致了。个里,个中、此中。去国,离开朝廷。
篇3: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古诗鉴赏题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②。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③。
玉台④弄粉⑤花应妒,飘到眉心住⑥。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⑦。
注: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①宜州:今广西宜山县一带。
②梅破知春近:梅花绽破花蕾开放,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③开遍向阳枝:南枝由于向着太阳,故先开放。
④玉台二句:玉台,传说中天神的居处,也指朝廷的宫室。
⑤弄粉:把梅花的开放比作天宫弄粉。
⑥飘到眉心住: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下。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词中意谓由于群花的妒忌,梅花无地可立,只好移到美人的眉心停住,古代妇女化妆时常在眉心点梅花砂痣。
⑦平生个里愿杯深两句:年轻时遇到良辰美景,总是尽兴喝酒,可是经十年贬谪之后,再也没有这种兴致了。个里,个中、此中。去国,离开朝廷。
1、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3分)
2、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3分)
答案:
1、作者先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梅香再到开遍,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意思对即可给分,梅破梅香开遍各1分)

2、展开想象,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拟人手法表现梅的姿容(意思对即可给分,想象用典拟人。)
译文:
在宜州看到梅花开放,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夜尽时,迟迟闻不到梅花的香味,以为梅花还没有开放;早晨起来,才发现在面南的枝条上已开满了梅花,真是没有想到。女子在镜台前化妆,引起了梅花的羡妒,就飘落在她的眉心上。要在平常见到这种景象,便希望畅怀酣饮;现在就不同了,自从被贬离开汴京,十年来,那种青年人的情怀、兴致已经不存在了。
赏析:
此词系作者被贬后所写,全词以咏梅为中心,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此词为山谷因写《承天院塔记》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贬谪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全词以咏梅为中心,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宜州地近海南,去京国数千里,说是天涯不算夸张。到贬所居然能看到江南常见的梅花,作者很诧异。梅破知春,这不仅是以江南梅花多冬末春初开放,意谓春天来临;而且是侧重于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涯也无法隔断江南与我的联系(作者为江西修水人,地即属江南)。也有,是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显见环境比预料的好。
紧接二句则由梅破,写到梅开。梅花开得那样早,那样突然,夜深时嗅到一阵暗香,没能想到什么缘故,及至晓来才发现向阳的枝头已开繁了。
虽则开遍,却仅限于向南枝,不失为早梅,令人感到新鲜,喜悦。夜阑(其时声息俱绝,暗香易闻)风细(恰好传递清香)时候才得香,故云迟。此处用笔细致。也有表现出第一次惊喜,不道则表现出又一次意外,作者惊喜不迭之情,溢于言表。
至此,作者已满怀江南之春心。一个关于梅花的浪漫故事,遂见于作者笔端。《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一句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不但将旧典翻出新意,而且还表现出一个被贬的老人观梅以致忘怀得失的心情,暗伏下文少年心三字。
想到往日赏梅,对着如此美景(个里,此中,这样的情景中),总想把酒喝个够;但现不同了,经过十年的贬谪,宦海沉沦之后,不复有少年的兴致了。结尾词情上是一大兜转,老加上尽的程度副词,更使拗折而出的郁愤之情得到充分表现。用愿杯深来代言兴致好,亦形象有味。
这首词写得极为深挚,是山谷孤清抑郁的人格风貌的写照。全词由景入手,婉曲细腻;以情收结,直抒胸臆。整首词风格疏宕,颇具韵味。
作者先写在边地宜州看到梅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得香再到开遍,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
篇4:《虞美人·宜州见梅作》黄庭坚鉴赏试题及答案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黄庭坚鉴赏试题及答案
三.诗歌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①黄庭坚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玉台②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③。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注】①本词作于作者第二次被贬宜州(今属广西)的冬天。②玉台:落满雪的亭台。③飘到眉心住:用典,《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第一句中“也有”二字饶有意味,请结合诗句赏析。(3分)
(2)请简要分析“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描写梅花的用意。(4分)
(3)最后两句,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境变化?(4分)
试题答案:
10.(1)“也有”二字,表明天涯居然也像江南一样有梅花(1分)。这出乎诗人的意料,既给诗人以惊喜(1分),又给诗人以慰藉(1分)。(每点1分)
(2)梅花在雪中绽放引起群花的妒忌,只好住到美人眉心(2分),寓示作者在朝廷受到小人的排挤毁谤,远谪天涯,仍然保持美好的品质。(2分)
(3)往昔的豪爽(豪迈),(2分)经过宦海沉浮,如今淡然心冷。(2分)
篇5:黄庭坚的诗词虞美人宜州见梅作的阅读答案
黄庭坚的诗词虞美人宜州见梅作的阅读答案
试题内容:
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①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②。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 ①此词为山谷因写《承天院塔记》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贬谪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8词的上片描写梅花极富层次感,试作简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词抒情有何特点,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8.由“梅破”到“得香”再到“开遍”,作者先写在边地宜州看到梅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描写极富有层次感。(3分)
9.要点(5分)
借物抒情(乐景写哀情)。以梅花早开,幽香四溢等美景来反衬孤独清寂抑郁之情。
直抒胸臆。作者想到往日赏梅,对着如此美景(“个里”,此中,这样的`情景中),总想把酒喝个够;但现不同了,经过十年的贬谪,宦海沉沦之后,不复有少年的兴致了。结尾词情上是一大兜转直抒胸臆,“老”加上“尽”的程度副词,更使拗折而出的郁愤之情得到充分表现。
(如果学生谈到看到美好梅花有喜悦之情,进而作者将现在和过去对比,从而突出郁愤孤独清寂之情也可以。)
篇6: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古诗阅读答案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②。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③。
玉台④弄粉⑤花应妒,飘到眉心住⑥。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⑦。
篇7: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古诗阅读答案
注: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①宜州:今广西宜山县一带。
②梅破知春近:梅花绽破花蕾开放,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③开遍向阳枝:南枝由于向着太阳,故先开放。
④“玉台”二句:玉台,传说中天神的居处,也指朝廷的宫室。
⑤弄粉:把梅花的开放比作天宫“弄粉”。
⑥飘到眉心住: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下。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词中意谓由于群花的妒忌,梅花无地可立,只好移到美人的眉心停住,古代妇女化妆时常在眉心点梅花砂痣。
⑦“平生个里愿杯深”两句:年轻时遇到良辰美景,总是尽兴喝酒,可是经十年贬谪之后,再也没有这种兴致了。个里,个中、此中。去国,离开朝廷。
1、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3分)
2、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3分)
答案:
1、作者先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梅香”再到“开遍”,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意思对即可给分,“梅破”“梅香”“开遍”各1分)
2、展开想象,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拟人手法表现梅的姿容(意思对即可给分,“想象”“用典”“拟人”。)
译文
在宜州看到梅花开放,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夜尽时,迟迟闻不到梅花的香味,以为梅花还没有开放;早晨起来,才发现在面南的枝条上已开满了梅花,真是没有想到。女子在镜台前化妆,引起了梅花的羡妒,就飘落在她的眉心上。要在平常见到这种景象,便希望畅怀酣饮;现在就不同了,自从被贬离开汴京,十年来,那种青年人的情怀、兴致已经不存在了。
阅读理解古诗文意境鉴赏的方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诗歌图景,二要概括意境特点,三要剖析作者思想。
答题步骤:
(1)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简要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3)根据这首诗的情境氛围特点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得具体。
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阅读理解题解题方法
1、上下联系。将问题放在上下文中思考。此方法适用于理解词义;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找近义词、反义词等。
2、换位思考。就是让我们与作者进行角色互换,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此方法适用于问答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联系生活。即从文本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再扩大,想想与此有联系的东西:如学过的课文、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是否可帮助自己解题。此方法特别适用于谈自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类题目。
4、立足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
篇8:虞美人 宜州见梅作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释】
①宜州:今广西宜山县一带。
②梅破知春近:梅花绽破花蕾开放,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③开遍向阳枝:南枝由于向着太阳,故先开放。
④“玉台”二句:玉台,传说中天神的居处,也指朝廷的宫室。
⑤弄粉:把梅花的开放比作天宫“弄粉”。
⑥飘到眉心住: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下。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词中意谓由于群花的妒忌,梅花无地可立,只好移到美人的眉心停住,古代妇女化妆时常在眉心点梅花砂痣。
【译文】
在宜州看到梅花开放,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夜尽时,迟迟闻不到梅花的香味,以为梅花还没有开放;早晨起来,才发现在面南的枝条上已开满了梅花,真是没有想到。女子在镜台前化妆,引起了梅花的羡妒,就飘落在她的眉心上。要在平常见到这种景象,便希望畅怀酣饮;现在就不同了,自从被贬离开汴京,十年来,那种青年人的情怀、兴致已经不存在了。
【赏析】
此词为山谷因写《承天院塔记》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贬谪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全词以咏梅为中民,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宜州地近海南,去京国数千里,说是“天涯”不算夸张。到贬所居然能看到江南常见的梅花,作者很诧异。“梅破知春”,这不仅是以江南梅花多冬末春初开放,意谓春天来临;而且是侧重于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涯”也无法隔断“江南”与我的联系(作者为江西修水人,地即属江南)。“也有”,是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口吻,显见环境比预料的好。
紧接二句则由“梅破”,写到梅开。梅花开得那样早,那样突然,夜深时嗅到一阵暗香,没能想到什么缘故,及至“晓来”才发现向陽的'枝头已开繁了。
虽则“开遍”,却仅限于“向南枝”,不失为早梅,令人感到新鲜,喜悦。“夜阑(其时声息俱绝,暗香易闻)风细(恰好传递清香)”时候才“得香”,故云“迟”。此处用笔细致。“也有”表现出第一次惊喜,“不道”则表现出又一次意外,作者惊喜不迭之情,溢于言表。
至此,作者已满怀江南之春心。一个关于梅花的浪漫故事,遂见于作者笔端。《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陽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一句“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不但将旧典翻出新意,而且还表现出一个被贬的老人观梅以致忘怀得失的心情,暗伏下文“少年心”三字。
想到往日赏梅,对着如此美景(“个里”,此中,这样的情景中),总想把酒喝个够;但现不同了,经过十年的贬谪,宦海沉沦之后,不复有少年的兴致了。结尾词情上是一大兜转,“老”加上“尽”的程度副词,更使拗折而出的郁愤之情得到充分表现。用“愿杯深”来代言兴致好,亦形象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