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青团引春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关于中医医德名言名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中医医德名言名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关于中医医德名言警句
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吕氏春秋·尽数》)
3.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
4.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孟子·尽心》)
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6.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7.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8.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素问·上古天真论》)
9.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0.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11.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12.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清·尤乘《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
13.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14.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明·解缙《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二十》)
15.乳贵有时,食贵有节。(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16.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
17.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18.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篇2:关于中医医德名言警句
1.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2.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3.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5.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6.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7.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8.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9.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10.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11.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12.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明·江瓘《名医类案·医戒》)
13.(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14.(医)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明·万全《新刊万氏秘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
15.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16.夫医必自爱自重,而后可临大病而是托。(清·怀抱奇《医彻·品行》)
17.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18.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清·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19.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20.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21.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22.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素问·五藏别论》)
23.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24.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25.(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26.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国语·晋语八》)
篇3:中医医德医风名言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遇七十毒。(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不得其人,则虽百医守病,适足致疑,而不能一愈也。(晋)郭象注《庄子人间世》
医能治一病谓之巧,能治百病谓之良。是故良医服百病之方,治百人之疾。(汉)王充《论衡别通》
子曰:“南人有言: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先秦)《论语子路》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唐)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唐)孙思邈(见《旧唐书本传》)
医之酬取之所当取。(唐)沈亚之《沈下贤文集》
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宋)林逋《省心录论医》
凡为医者,须略通古今,粗守仁义。绝驰鹜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如此则心识自明,神物来相,又何戚戚沽名,龌龊求利也。(宋)张杲《医说》
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P《幼幼新书自序》
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宋)《医工论》
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止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宋)《医工论》
或以医来见者,未尝不以葆精毓神开其心。至于一语一默、一出一处,凡有关伦理者,尤谆谆训诲,使人奋迅感慨激励之不暇。(元)戴良《丹溪翁传》
为医先要去贪嗔,用药但凭真实心;富不过求贫不倦,神明所俨如临。(元)曾世荣《活幼心书》
医戒毁同道,大抵行医片言处,深思浅发要安详。更兼忠厚斯为美,切戒逢人恃己长。(元)曾世荣《活幼心书》
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元)王好古《此事难知》
医之为道,若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与吾不合之人求治,予以活人之心,不记宿怨。(明)万全《幼科发挥》
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世,道则流芳千古。(明)赵献可《医贯》
吾尽吾心,菲不好生,然势有不由我者,不得不见机进止。(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至重惟人命,最难却是医。病源须洞察,药饵要详实。当奏万全效,莫趁十年时。死生关系大,惟有上天知。叮咛同志者,济世务加思。(明)龚信《古今医鉴》
不炫虚名,惟其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明)龚信《古今医鉴》
一言失当,则遗祸无穷;一剂妄投,则害人不浅。(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为医者,无一病不穷究其因,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一药不精通其性。(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清)同仁堂
医虽小道,非真能格致诚正者不能。(清)吴瑭《医医病书》
不学无术,急于求售,医之过也。(清)喻昌《医门法律》
医之为道,秉天地造化之权,掌疾病生死之柄。(清)张秉成《成方便读自序》
[中医医德医风名言]
篇4:中医饮食健康名言名句
1) 所食愈少,心开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寒,年愈损焉。——(中国古代学者)张华
2) 饱食之后所生的憎恶是消灭不了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
3) 要少吃,要常吃。——(法国作家)雨果
4) 你把消化弄得失常了,就是自己毒化自己的血液。(德国思想家)恩格斯
5) 一个人不先感到饥渴,便享受不到饮食的乐趣。——(古罗马哲学家)奥古斯丁
6) 一味追求食物精美是生活奢侈的标志,不愿再吃家常便饭是精神病症的预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
7) 人之养老之道,虽有水陆百品珍锤,每食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邀
8) 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9)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10) 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印度作家)泰戈尔
11) 不要忽略你的身体的健康;饮食,动作,均须有节。——(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12) 美食珍锺可以充实肌肤,却会闭塞心窍。——(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13) 整天赴宴的人没有一顿饭能吃得香。——(英国词典编辑家)福勒
14) 如果你是富翁,那么应该在高兴的时候多吃;反之,你若贫穷,那么就在能吃的时候多吃。——(德国哲学家)第欧根尼
15) 如果需要改变一种饮食习惯,那么最好对饮食全面重新调整一下。——(英国哲学家)培根
16) 我为生存,为服务于人而食,有时也为快乐而食,但并不为享受才进食。——(印度政治家)甘地
17) 你应该为生存而食,不应为食而生存。——(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18) 从来没有一个例子能证明好话能安慰饥饿的胃。——(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19) 人应当善于鉴别哪些物品食用有益,哪些物品食用有害。这种智慧,是一味最好的保健药。——(英国哲学家)培根
20) 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古希腊哲学家)德溪克利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