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成语和歇后语的区别,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成语和歇后语的区别,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成语和歇后语的区别

篇1:成语和歇后语的区别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简短精辟易用。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用逗号隔开。例如:有声有色、滴水石穿等都是四字成语;三个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等等;多于四个字的如:真金不怕火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词,说是成语,又像是俗语。那么,成语跟谚语、歇后语、专有名词、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从某些方面看,他们是有相似之处的。谚语和歇后语不仅是固定词或句子,而且也有些与成语相似;专有名词都是固定词组;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形式上跟绝大多数的成语一样的,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等,但是这些都不是成语。

(一)成语跟歇后语不同:

歇后语是一种固定的句子,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后一部分是从正面作说明。例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些都是“歇后语”,近些年,部分歇后语归入了成语范畴,例如:“狗拿耗子”也是成语了。

(二)成语跟谚语不同:

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经常用在老百姓的口语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较少。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象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因为谚语是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智慧,所以谚语的教育意义比较深。例如:“危难时刻见人心”、“家和万事兴”等。当然,也有一些谚语归为成语了。例如:“坐山观虎斗”、“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谚语。

(三)成语跟专有名词的不同:

专有名词和成语都是由几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但是专有名词是表示特定概念的,例如:“北京大学”只是一个学校的名称。成语是要表示一些引申意义的,例如:“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四)成语跟四个字的普通词不同:

成语大部分由四个字组成,所以很多人往往把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也当做成语。该怎么分辨呢?

一个词里的字可以用别的替换,大部分应当看做普通词。例如:“密切合作”这个词,可以改为“紧密合作”;“肆意挥霍”,可以改为“任意挥霍”或“随意挥霍”。这样的词改了以后,并不影响原意。象这样可以自由改动的词,大部分都是普通词组。

成语,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替换。例如:“虎口余生”这个成语,就不能改为“狼口余生”。

成语跟歇后语、专有名词的不同,分辨起来比较容易。成语跟谚语、普通词组不容易分辨。

一说到成语,有些人就爱纠结什么是什么不是!现在的成语没有明显界限,有一些词是介于成语与谚语、或普通词组之间,这类词组,也都算作成语。例如:“一文不值”,它可以改为“不值一文”、或”一钱不值“等,都毫不勉强。但是,这个词毕竟有相对的固定性,也算作成语。

最后,听姐的,别纠结是与非这种事,现今的中国文化每天都在变,不管愿不愿意接受,都不会以你我的意愿为转移。

1.和猪有关的成语

2.和生活相关的成语

3.和马相关的成语

4.和动物有关的成语

5.和树有关的成语

6.成语歇后语大全

7.成语歇后语有哪些

8.成语的歇后语内容

9.和出名相关的成语

10.赞美老师的成语和句子

篇2:谚语和歇后语区别

谚语和歇后语区别

谚语和歇后语都是中国文化,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请阅读谚语和歇后语区别!

谚语和歇后语区别【1】

谚语和歇后语都是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的,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

成语和歇后语的区别(通用3篇)

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共同点有:

1。结构上的稳定性,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

2。意义上的整体性,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

3。来源相同,都是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代语言,大多总结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经验和对自然的认识,往往诙谐生动,含蓄隽永,极具生活的情趣性。

它们有有着各自不同的地方。

谚语:

谚语也叫“俚语”“俗语”“俗话”“直言”,是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往往传达了人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言简意赅,简练通俗,意思完整,口耳相传,,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和经验。

谚语是口头语,有着完整的句子,较为灵活,容许某些改变,源于生活,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期受到生活的检验,许多优秀的.谚语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指导作用。

在修辞上,谚语简练明快,能增加语言的概括力,说理时恰当运用,能够增强说服力。

歇后语:

歇后语通常被称作“俏皮话”“巧语”“解后语”“诙谐语”等,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日常语言中创造的一种诙谐而形象的语言形式。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象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是“注释”,象谜底。

往往用谐音双关或词义双关的手法表达意义。

表义上“引子”起辅助作用,表示某种附加意义;“注释”部分是表义的重点所在,它表示整个歇后语的基本意义。

也就是说,歇后语是“由存在引注关系的前后两个部分组成”的熟语。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大类

1。会意型,如“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等,这类歇后语后一部分从意义上对前一部分进行解释说明;2。

谐音型,如“老虎驾车----难感(赶)”等,这类歇后语后一部分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达语义。

歇后语的艺术效果主要有两个:形象生动和风趣幽默。

关于生活常识谚语大全【2】

1、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2、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3、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4、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5、照塔层层,不如暗处一灯。

6、鼓打千槌,不如雷轰一声.

7、良田百亩,不如一技随身。

8、富厚福泽,不过厚吾之生.

9、贫贱忧戚,乃是玉汝于成。

10、命薄福浅,树大根深。

11、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12、护疾忌医,掩耳盗铃。

13、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

14、气是无名火,忍是敌灾星。

15、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

16、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17、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

18、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

19、贫贱骄人,虽涉虚矫,还有几分侠气.

20、奸雄欺世,纵似挥霍,全无半点真心。

21、扫地红尘飞,才著工夫便起障.

篇3:常用成语歇后语精选

1、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2、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3、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4、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5、孙悟空72变——神通广大

6、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

7、贾宝玉看西厢——戏中有戏

8、贾宝玉游魂——误入迷津

9、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10、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11、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

12、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13、沙僧挑胆子——忠心耿耿

14、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15、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16、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17、草船借箭——自有妙计

18、曹操杀吉平——恼羞成怒

19、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20、王熙凤的为人——两面三刀

21、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22、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

23、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24、石迁偷鸡——不打自招

25、孙悟空拜唐僧——改邪归正

26、吕布拜董卓——认贼作父

27、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28、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29、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30、刘备当皇叔——时来运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