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云贵高原的特点,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云贵高原的特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云贵高原的特点

篇1:云贵高原的特点

东面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脉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称为“山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

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相连在一起,分界不明,所以合称为“云贵高原”。云南高原位于哀牢山以东的'云南省东部地区,因其在云岭以南,故称为云南高原,高原面保存良好。

云南高原上的山地顶部多呈宽广平坦地面,或呈和缓起伏地面,有“高山顶上路宽大”的说法。连绵起伏的山岭间,有许多湖盆和坝子。云南有1200多个坝子,占全省耕地1/3,低陷的成为盆地,有的积水成湖。

篇2:赞美云贵高原的诗句

想望穿远山的幽静和悠长

轻轻地,

把心贴近原野,

芳草拔节的声音,

让你想起我们呢喃的情话,

走出繁华的都市,

追随鹰的足迹,

天变得那么蓝,

心那么蓝,

你突然发现,

爱比被爱幸福——

阳光寻找鱼的化石,在冰川上跳跃,

白云躲闪北风的追逐,

在天上悠然奔跑,

胡杨树下疯长的根须,

竟是为了树冠的辉煌,

你那过于细腻的天性,

从雏鹰的身后绕过,

此刻,

和一群牦牛贴得,

多么近,

多么美,

云贵高原的特点(精选6篇)春暖,花开了,

草尖挂满了露水,

润湿了一些干涸诗词,

宁静的河畔,

荡漾起轻柔的恋歌,

鱼儿们坚持逆流而上,

一些遗失的往事沦为涟漪,

你身边经过的牧羊人,

隔河饮马,

无数的白色羊群,

像一些幸福的向往,

缓缓地,

沉入河底的夕阳,

候鸟的足迹,

隐入远方的地域,

你含笑着,

梦回天涯,

自由,真实,

和善良,

你一直这样活着,

多么像高原上,

自燃的篝火

点着星光,

照亮别人,

红柳萦绕的炊烟,

霞光照进你心的屋脊,

昨夜的你,

留下那么多幸福的泪花,

此刻的高原,

恬静得像你,

梦中的情郎,

而我,

正在用文字,

耕耘的心灵,

嫁接灵魂中,

最亲切的幸福,

把一颗颗充满,

苦难的胚芽,

育成茁壮的参天大树。

篇3:云贵高原湖泊沉积物中的色氨酸及其地球化学行为

云贵高原湖泊沉积物中的色氨酸及其地球化学行为

利用碱性水解-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了云贵高原四个湖泊沉积物中色氨酸的含量.讨论了色氨酸的早期成岩作用并与其它氨基酸进行比较.利用优化的碱性水解条件(120℃、4.2 M NaOH溶液中水解20 h)分析沉积物中的色氨酸含量,回收率达93%.实验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四个湖泊沉积物中,色氨酸只是一种微量氨基酸组分,浓度为0.15~2.66 μmol/g,占总可水解态氨基酸的`0.17%~9.18%.色氨酸的相对摩尔百分含量随沉积深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其它两种芳香性氨基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变化趋势相反,揭示了芳香性氨基酸在早期成岩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还表明,色氨酸在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被硅藻细胞壁选择性保存.

作 者:吴丰昌 傅平青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刊 名: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年,卷(期): 24(1) 分类号:X142 P593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   色氨酸   总可水解态氨基酸   碱性水解   高效液相色谱  

篇4:日记特点

关于日记特点

(1)持续性。写日记贵在持之以恒,贵在连续性。中途因故中断,都应补写,否则达不到写作目的。除日期外,有的还写明天气、地点等。

(2)真实性。日记是自我服务性质的,必须记录亲身经历中的所遇、所思、所想、所感,无须编造,这是日记价值之所在。

(3)灵活性。日记作为一种日常个人写作体,本无定式,应根据内容表达需要和自己的`习惯,灵活运用,切忌生搬硬套某些体式,常是先写日期,再写正文。

(4)典型性。日记不是简单生活现象的罗列,必须以有一定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作为写作内容,挂流水帐写法不可取。

篇5:蒙古包特点

我们常见的蒙古包,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蒙古包的最大优点是易拆易装,便于搬迁,符合游牧经济生活。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再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就地制造,民间手工艺人就能制作。还有,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很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2、蒙古包是东南向而设的'。这与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崇尚太阳,有朝日之俗有关。但这种东南向习惯不仅是一种信仰,更多的是为抵御严寒和风雪,包含着草原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和创造,因为他们居住在高寒地带,冬季又多西北风。

3、蒙古包通常通体呈现白色,或者米白色,特殊蒙古包,装饰有其他颜色或花纹。

4、蒙古包是完全生态和环保的居室,对环境没有一点污染和永久性破坏。

篇6:季风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的形成:

关于季风的成因问题,有认为是海陆间热力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季节变化造成的;有则认为是由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所致。我国的一些气候工作者认为,季风现象是海陆分布的热力作用、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和具体地形等三因子共同影响下的综合现象。

季风气候的分类:

1.东亚季风区:东亚季风系统的主要成员有低层的季风槽,即热带辐合带、锋面、低空西南风和东南风急流(也包括低层越赤道气流一西南季风)以及澳大利亚冷高压,中层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高层则有南亚高压——青藏高压等。

东亚季风系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和行星风带的季节性移动造成的.风系的季节变化.

2.南亚季风区:南亚印度季风是全球最强的季风系统,位于南半球的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随季节变化向北移近赤道,其低层气流以逆时针方向流出,与南印度洋东南信风汇合后穿越赤道,形成越赤道气流,该越赤道气流受到东非地形的影响,形成索马里急流.索马里急流在科氏力作用下形成西南气流,由于西南季风来自索马里急流,因此南亚的夏季季风相当强盛。该季风区的气候特征表现为冬季干燥、少雨,以东北风为主而夏季潮湿、多雨,以西南气流为主,其总体特征是冬季季风弱,夏季季风强。

3.其它季风区:澳大利亚也属于季风区,并与亚洲季风是一个整体,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冬季季风弱、夏季季风强.非洲东岸属于印度季风范畴,10~5月为东北季风,7~8月转为西南季风,西非地区也表现为西南季风与东北季风的交替,夏季四个月为西南季风,为越赤道流所致,湿润多雨其余时间为东北季风,气候干燥.北美地区季风现象相对较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