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的世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家乡的杨树林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家乡的杨树林散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家乡的杨树林散文

篇1:家乡的杨树林作文

我的家乡——武穴,位于长江以北的中下游。这里的景色是特别迷人的,宽敞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也会被这迷人的景色所迷住,最令人难忘的是那杨树林,杨树林是长江边上的防护林。这个杨树林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老人小孩的天地,他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乐趣。春天,万物开始苏醒,春风唤醒了花儿,花儿展开了自己的笑脸,春风唤醒了小草,小草揉了揉才刚刚打开的眼睛,在微风的吹拂下,小草摇动着身躯,跳起了舞,这时候,有许多的小孩在这里放风筝,在这欢声笑语中,春天悄悄地走过去了。

夏天,天气太热,人们白天一般不出门,到了傍晚,老人们就在杨树林里乘凉,听蛐蛐鸣叫,看花儿跳舞,闻那草儿发出的淡淡清香,谈天说地。有的说新闻,有的说孙子孙女学习之类的家常事,还有的说什么买房子的`事呢!他们说着笑着,都忘记了回家喽。那些小孩呢,他们呀,都在玩游戏,有的跳皮筋,有的捉谜藏,还有的玩老鹰捉小鸡……夏天刚刚过去,秋妈妈忙着给树木披上了金装,登高望去,犹如一片茫茫的金海,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地旋转。地上满是落叶,像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毯。

冬天,那就更好玩了,下雪了,小孩有的打雪仗,有的推雪人……欢乐无比。我们家乡的这个杨树林,就像一个技术高超的魔术师,追随阗一年四季,变换着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时刻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篇2:家乡的杨树林作文

我家房后有一片杨树林。那里的一些树木不知长了多少年,有些粗的杨树我一个人都抱不过来。在盛夏时节,那片树林的树木的叶子长得十分茂密、旺盛。

清晨,树林里十分寂静。树林上笼罩着一层雾气,好像一位娇羞的仙女穿上了一件洁白的衣衫。一阵风吹过,树林像仙女下凡,披着白绸缎在翩翩起舞,偶尔飞来一两只小鸟落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或穿梭在林间追逐嬉戏。在这样的环境里令人陶醉,流连忘返,好像身临仙境一样。

慢慢地,太阳公公露出了红红的笑脸,徐徐上升,最后猛地跳了出来。雾气好像一条绸带飘向东方,慢慢地消失在晨光里了。太阳公公好像在笑着对杨树林说:“老朋友快起床,我的光芒都照到你身上了。”微风中,杨树林好像伸了一下懒腰,刚从美梦中醒来,微笑着对太阳公公说:“谢谢老朋友叫我。”

中午,太阳公公已经升到头顶了,十分炎热。杨树林用它那茂密的树叶为人遮阳。太阳的一道道光线从茂密的树叶的缝隙间直射下来,照在身上,十分舒服。

太阳公公走了一天,已累得腰酸腿疼了吧,渐渐向西落下去。小树林好像微笑着对太阳公公说:“老朋友再见了,明天再见!”太阳公公露着半个脸说:“老朋友,晚安,祝你做个好梦。

晚霞映照着树林和树林旁的小河,这时的小树林好像一个身穿红衣裙的害羞的小姑娘。太阳公公渐渐落下去了,天黑了,小树林也该睡觉了吧。

我爱家乡的小树林和那里的一草一木,更爱我的家乡。

篇3:家乡的杨树林作文

我的家乡有一片绿绿的杨树林,树林的旁边还有一条清澈的大河,那就是复州河。

春天到了,河里的冰全都融化了,小鱼在水里快活的游着,仿佛在喊:“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杨树开始发芽了,那小小的绿芽,多么像刚出生的宝宝啊。许多燕子都从南方飞回来了,在杨树上做窝,几乎每一棵树上面都有燕子们做的窝,每一个窝里又很快就会有一只只可爱的小燕子。

夏天,杨树林里树高林密、林荫蔽天。杨树底下十分凉快,一些老爷爷、老奶奶都拿着小凳子在树下乘凉。一见老爷爷、老奶奶来了,杨树们一个个昂首挺胸,就像军人似的。小河里,鱼儿们都把头露出来,想好好看看夏天的杨树林是啥样的。

秋天来了,只见杨树的叶子被染成了金黄色。一片片杨树叶飘落在地上,像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飞舞;飘落在水面上,像一条条金黄色的小船在水面上划行。河面上,好多好多的杨树叶都在划行,真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冬姑娘来接秋姑娘的班了,她送来一片洁白的世界,满天的雪花飞舞着,给大地、杨树哥哥们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它们正在沉睡着,好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小河里结上了一层层厚厚的冰,许多附近的小朋友们都来滑冰,在庆祝冬天的到来呢!

这就是我家乡的杨树林,我喜欢它。

篇4:家乡的杨树林作文

家乡的杨树林散文(共11篇)

我的家乡在农村,哪里有茂密的树林,有清澈的小河,有新鲜的空气,有美丽的星空和皎洁的明月。我觉得我出生在哪里是我的荣幸。

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片很大的杨树林,那里是我们的天堂。在我还没学会走路的时候,爷爷没事就抱着我去那里玩。到我上学我也和我的伙伴去哪里写作业。玩耍和休息,去哪里的人都会爱上哪里,我真的很幸运!

一天黄昏我和我的同学们在那里玩,那些同学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他们玩上了瘾舍不得离开,我们就在那玩到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他们才想到爸爸妈妈还在家里等他们,然后他们就要回家了。就在快出树林时一声巨响传到我们的耳中,我们朝着声音传来的地方看了看,是一位叔叔把一棵大树砍掉了,我们上去阻拦,他却说:“这棵树再长就会挡住路,只能把他砍掉。”我们也没法再去阻拦他,就这样一棵大树被砍掉了。我们也只好伤心的回家了。

由于人类的砍伐这片树林

篇5:远去的杨树林散文

远去的杨树林散文

我家堂屋的西南角靠着两根长长的杨木椽,它们待在那里的时日已经很久很久了。我清晰地记得,它们被搁在那里之后,就再也没换过地方,木椽上沾满了厚厚的一层灰,椽身裂开许多长长短短的缝隙。每每看到那两根杨木椽,我都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它们来自于村南边公路旁的杨树林里。那片杨树林为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数神话般的传奇色彩,它也陪伴了我最快乐的小学生涯。

村南边公路旁那一大片杨树,据说是在“大锅饭”年代,村里统一栽的,只是还等到没有成材,大锅饭便解散了,那片杨树林也成了没人管的“孩子”,傻乎乎地跟着一年四季的自然更替,吮吸大自然的天地日月精华茁壮成长。一晃,约莫二十年过去了。到我上小学的时候,那片杨树已经长得很高、很粗了。树叶很茂密,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树下也是凉风习习。

夏天的杨树最活泼,满树翠绿的叶子随着风儿发生接连不断的“哗啦啦”的响声,那些风铃般的乐音吸引着每一个正在听课的学生的目光,他们不断向教室外望去,脑海里早被杨树林充满。正在讲课的老师面对早已走神的学生,也是无可奈何。对于老师来讲,他们尤其喜欢冬天。冬日里的孩子缺少灵活性,仿佛是被寒冷的空气冻住了一般,时常缩着脑袋,将身体缩成一团,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哪里也不去,课堂里也不说话,甚至是带给他们无限快乐的杨树林也被他们远远地抛在脑后。可一旦到了春天,冬雪融化之后,杨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和冬日里光秃秃的树干相比,显得灵活许多。那些孩子也随着暖春的到来,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全身上下的动作变得灵活了,喜欢到处跑了,课堂里的悄悄话也多了。时常是上课铃已经响了,那些在教室外玩耍的孩子恍若没听见似的,依然在尽情地玩耍,直到老师的身影走出办公室,即将出现在教室门口的时候,他们才装出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耷拉着脑袋走进教室。

不管顽皮的男娃娃还是恬静的女娃娃,他们都喜欢夏天,盛夏的杨树林里充满了欢乐的氛围,那是学校花园里那些粗苯的树木不能相媲美的。笔直粗大的杨树在夏日里很精神,枝叶繁密茂盛,树干粗壮有劲。满身的树枝好像伸直了臂膀,用茂密的叶子编织成一块巨大的遮阳网,将烈日完全遮挡起来。翠绿的叶子随着风儿发出风铃般动听的乐音,那些叶子很热情、很好客,在微风的吹拂下,恍若学校里的小学生正在欢喜地鼓掌一般。走在杨树林丛中,感受丛林带给内心的凉爽,体会夏日里的别样风情,吮吸着清新的清香。在绿色的气息里,杨树林里充满了朝气,它们伸直了坚挺的臂膀,如同守护神一般,守卫着身后的学校以及活泼可爱的新世纪花朵。

盛夏的杨树林里很热闹。中午时分,当金色的太阳升到人们的头顶时,到了每天最热的时候,人们纷纷来到杨树林里乘凉、歇息。有搬着长板凳来的,有扛着竹席来的,也有撘座窝棚准备在这里过完夏天的。前来乘凉的人越来越多,杨树林里如同赶集一般。同处一块黄土地里,因而总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话匣子一旦打开,便有连绵不断的话题延续。说到高兴处,一阵阵的笑声顿时响起,如同一曲悠扬的儿歌吸引着那些正在听课的孩子。

孩子们渴望听到下课铃响的声音,杨树林里的欢乐气氛早已将他们的心牢牢吸住。正在听课的孩子装作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只是心神早已不在课堂,直接飞到杨树林里。看那些端坐听课的孩子不时斜眼瞅瞅教室外面;或者借着回答问题的空隙里,站起身来偷偷看几眼教室的四周;还有那些早已集中不了精神的,眼神里已经充满了杨树的样子。老师面对讲台下的这一切,只能无奈地装作生气的样子,或者用犀利的眼神试图制止。只可惜,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终于等到下课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奔跑出去,如同打仗时听到冲锋号的全体进攻命令一般。郁郁葱葱的杨树林就在眼前,那些树叶随着微风不断摇晃着,好像欢迎孩子们前来尽情地玩耍似的。面对杨树的如此热情,孩子们脚下的速度加快了许多,天真无邪的笑声响彻在校园的上空。校园里顿时变得安静下来,只留下刚刚上完课手拿教案的老师待在原地,望着立刻消失在眼前的孩子们的背影。

杨树林是孩子们课间活动的天堂。男娃娃喜欢比赛爬树,一个个男孩子如同敏捷的猴子一般,噌噌噌地爬到树中央,蹲坐在高高的树杈上,对着底下正在爬树的伙伴大喊。不一会儿,男娃娃都爬到了树杈上,他们还摆出各种姿态的造型。有的扮成猴子倒挂树上的模样,将双腿挂在树枝上,身体垂下来;有的扮成鲁智深倒拔垂柳的模样,挽起袖子,鼓起腮帮子使劲拔树;有的则一直站在树杈上摇树枝,惹得那些知了不断飞来飞去的;还有那些最胆大的,双手紧握树枝,在空中晃动身体一摇一摆的,如同悬空打秋千。女娃娃看着男孩们开心玩乐的样子,也不甘落后。她们的.游戏显得文雅许多,通常玩跳皮筋。先要通过“弯头剪刀布”决出两个女孩拉皮筋,不管是谁,都不喜欢拉皮筋。角逐的时候,场面很激烈,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男娃娃趴在树上,笑眯眯地看着树底下的女娃娃愈演愈烈的皮筋大战。拉皮筋的两位女孩站得远远的,将皮筋撑得高高的。女孩们两两一组,分别上阵。跳皮筋的口诀都是儿歌,悦耳动听的歌声与婀娜多姿的动作搭配在一起,构成了炎炎夏日杨树林里的一道最美的风景。只见那皮筋越升越高,女孩们却毫不怯场,脚上的动作依然优雅,惊得树上正在摆造型的男孩也停了下来,仔细欣赏眼前的盛世剧目。

十几分钟的课余时间对于玩性十足的孩童来说,是非常短暂的,也是不足的。孩子们玩的尽兴,往往忘乎所有。上课铃响的时候,他们依然在杨树林里玩耍。直到老师来到喧闹的杨树林外,使劲用戒尺敲打杨树,清脆的响声将孩子们的玩性立刻唤醒,大多数小孩纷纷停止了玩耍,恋恋不舍地边回头看杨树,边向教室走去。只有最顽皮的那几个小孩依然趴在树上不愿下来,待老师三番五次劝说依然趴在原地,如同树懒一般,直到老师吓唬说再不下来叫你爸来,他们才从树上慢慢溜了下来。不听老师的话,遭来一顿责罚,这是难免的事。其他孩子都坐在教室里听课,而那几位顽皮的家伙则被罚站在教室外面听课。罚站是小学里最常见的体罚方式,站在教室外面听课是很丢脸的,但是遇到在茂密的杨树林里玩的季节,孩子们都愿意站在外面听课。看着茂密的杨树林,听着哗啦啦的叶子响声,心里顿时一阵阵的甜,如同吃了一颗蜜糖似的。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老师也有孩子,他们怎么可能不懂呢?师生也时常在杨树林里玩跳绳的集体游戏,而且是全校师生总动员。每年的夏末,学校都会举行集体跳绳比赛。每每快到跳绳比赛的时候,杨树林里处处都是练习跳绳的师生,男孩不爬树了,女孩也不跳皮筋了,他们都在一起跳绳。两位老师站得远远的,各拉一端绳头,轮起臂膀,绳子便化作一道精美的弧线在空中不停地转圈。孩子们陆续上阵,他们站在不断转圈的绳前,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身体前后一晃一晃的,瞅准时机,直接快步上前,飞跳入正在转圈的绳影里。孩子们如法炮制陆续跳入绳影中,绳子越来越快,一排正在随着绳子不断蹦跳的孩子的身影也渐渐变得模糊起来,看不清楚谁是谁,只听到一阵阵整齐的口号声。绳子急速转圈,孩子们的精神越来越集中,口号声也渐渐小了起来,只能听到一阵阵绳子击打地面的响声以及头顶的白杨树叶子随着微风发出的沙沙声。突然,空中的绳影消失了,原来不知是哪位同学犯了错误,待大家仔细瞧瞧,发现绳子拌在某位小孩的双脚中央,那位犯了错的孩子立即红了脸,乐得大家哈哈直笑。玩跳绳游戏,最累的就是轮绳的,谁犯了错误,便被罚连续摇三轮绳。如果遇到整体水平较高的情况,轮绳子的便遭了秧,玩完游戏,那胳膊肘的酸痛简直是难以言喻的;而且接连好几天,都是浑身酸痛无力的感觉。

跳绳比赛是集体团结的象征,天真的孩童对于集体的荣誉是非常在乎的,谁也不愿意犯错,但这世上总有出现错误的时候。跳绳比赛开始了,在杨树林里,同学们分班级陆续上阵。整齐的口号、整齐的步伐、整齐的跳跃、整齐的服装,绳子越来越快,孩子们的步伐也渐渐快了,直到眼前成了一团团模糊的影子。响亮的口号声、哗啦啦的树叶声以及师生们的鼓励声汇集在一起,那场面真的是万人瞩目,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来观看孩子们的激情表演。绳子停了,热烈的掌声响起,那位犯错的孩子却哭了,他的哭声迅速被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遮盖起来,只有老师注意到他,细心软语安慰。

快乐的童年生活一闪而过,那片杨树林终因公路的扩宽而被集体砍伐。由于那些树是早年栽的,年代久远,根本说不清谁是主人,村里决定给每户分两棵,剩下的全部送给学校做桌椅。新的桌椅展现在眼前,杨树林消失了,那些快乐的瞬间依然存在。修路的时候,孩子们时常过去细细抚摸那些留在地面的树桩。一圈圈清晰的年轮如同岁月流逝的痕迹,记载着我们的快乐童年,也记下了曾经的难忘和感动。

分给我家的那两根杨木,父亲一直没舍得用,暂时搁在了墙角,令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它们永远待在了那里。在钢混结构的当代建筑理念里,即使昔日名贵的杨木也早已退出建筑舞台。那两根杨木孤零零地躺在墙角,不知它们有没有伤心呢?我想:不会的。我不敢肯定那两根杨木上有没有我孩提时代的手印,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们肯定记着曾经那些快乐难忘的每一个瞬间。这是一份永不磨灭的岁月印记,它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淡化,只会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如同孩提时代的那些儿歌永远印在我的心里,回荡在我的梦里。

盛夏的夕阳洒下一抹嫣红的光芒,将炎热的夏日烘托得有了几分情调,那份情带来了往昔的甜蜜和温暖。心房深处,瞬间多了一片宁静,多了一缕淡雅。在这个梦幻般的夏日,美了流年,醉了心田……

篇6:家乡的树林散文

家乡的树林散文

不知为什么,我常常想起家乡那一片片树林。那一片片树林有给我留下很深印记的过去的老树林,有近年来所熟悉的新树林,就像老朋友、新朋友一样缠绕在我心中,进行心灵对话,我的心中便回荡起“沙沙”的树叶声响,我满怀激情打开心扉,让彼此深情的话语凝聚成文字,记录我与家乡那一片片树林的故事。

给我留下很深印记的是家乡那一片片老树林,有村北头那一片柿树林,还有长岭坡、老龙湾、老驴崖、八路崖的苹果树林,还有那一片片的葡萄树林。那一片片的树林,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产物,那时,我年轻的大舅就担任了村支书,带领家乡人民在一片片山岗薄地种植上果树,让荒山秃岭变为花果山,小小的树苗在家乡“安家”后,一年年疯长,渐渐长成参天大树,硕果压满了枝头,一片片像红灯笼一样的柿子,一个个红艳艳的红香蕉、金灿灿的黄金帅苹果,一嘟噜、一嘟噜像珍珠似玛瑙的葡萄,特别招人喜爱,让大人们高兴,让孩子们眼馋,也令周遭村庄百姓的艳羡,正是那一片片树林让家乡摘掉了贫穷的帽子,在改革开放前,年收入就达到了13.5万元,也让乡村百姓鼓起了腰包,挺起了胸膛。

就是那一片片神奇的果树林与我很有缘,当年我姥爷看管着村里的一片苹果园,时间长了,也轮换着到不同的苹果园,还常常带上我,记得他弓着腰,在前面用木棍撅着个篓子,我就小步快赶地在后面跟着,往往也感到累了,也就快到果园了,姥爷就会催促着:“快走,给你捉鸟捉蚂蚱了。”我一听就来劲了,小跑着就到了姥爷的前面。及至到了果园,姥爷哪有那么多的工夫去捉蚂蚱,他就忙他的去了,我就玩我的去了,顺着小屋、苹果园里乱跑,玩的痛快,只有在果树林里玩耍才有这种感受,儿时也着实比其他小伙伴多见了些果树,多闻了些苹果的清香,多听了些鸟叫,多捉了些蚂蚱,现在想来,最最重要的是,留下了那段对果树林的美好记忆。

在我上初一的时候,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大队把林业队的一片果树给了学校,作为果树修剪培训管理基地,校农基老师就让我担任农基组长,带领全班同学到果树修剪培训基地,拿起课本讲理论,拿起剪子讲实践,我就一一给同学们讲,我至今还记得果树有三大主枝,什么是主枝、侧枝?什么是里芽外登?什么是外芽里登?果树怎样通风透光,等等。这是那个时代的特殊历史背景,却使我与那片果树林有了一段亲密接触,使我至今仍深深记着那片树林。

在老家村北头就有一片柿子树林,并排地栽着,大约有几十棵吧,棵棵长得粗壮,红艳艳的柿子挂满了枝头,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儿时常见有人在柿子树下乘凉,有人在柿子树下抬头观赏。我爷爷每次回来探家,常常到柿子树林附近溜达,我就跟在他后面玩耍,我那时一点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后来随着渐渐长大,我也慢慢悟出了一点道理,爷爷抗战时期曾是平度一区区委书记,带领他的战友们曾在柿子树林附近战斗过,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几十名战友,就掩埋在柿子树林北面一个叫“八路崖”的地方,原来,爷爷常到那里是有原因的。还有一次,我正在柿子树附近玩耍的时候,突然,一个小伙伴对我说:“你看,你大舅在这里。”我一听,往小伙伴指的方向一看,可不是,我大舅在一片柿子树下站着讲话,旁边坐着第一生产队的全体社员,都在好好地听,我那时只知道是在开会,可又怀疑一个大队书记怎么会给生产队开会?开会的内容听不懂,也听不懂,可我却一直在那里听,直到大舅讲完了话我才离开,我那时就很佩服大舅,怎么说了那么久,心里装着多少东西?我也有过感慨,这片柿子树带来的不只是收入,还带来了其它方便和福祉。后来,那片柿树林不知什么原因被砍杀了,我对它的印象却更深了。

历史进入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的春风传遍了神州大地,更吹绿了乡村。这时候,接替大舅的是新领航人乔洪业,他从县里开会回来,果断地对那一片片果树进行联户承包,承包户当年就暴发出来3个“万元户”,曾轰动了十里八乡,村民们都眼红了,纷纷要求实行全村承包,接着就进行了全村承包,每家每户都分到了果树,每家每户都尝到了甜头,虽说没有了“万元户”,但大伙腰包都鼓起来了。尝到了承包甜头的村民并不满足于此,都想着在自己口粮地里发展果树,特别是原来在林业队里干过技术员的,更是心里着急手痒痒,很快就引进、培育出了黄金帅树苗,栽到了口粮地里,又发展起了一片片新果树林,可这一片刚长了一年,又引进了“红富士”果树苗,这下可好了,又“一窝蜂”地栽上了“红富士”树苗,把原来的黄金帅又改成了“红富士”,在广阔的田野里种植了数千亩果树,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回老家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片枝繁叶茂的果树,红艳艳的苹果,还有果农的笑脸。家乡这一片片树林造福于当地百姓,也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回忆。

篇7:杨树林作文

我一直神往自由,不愿被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我喜欢自然,喜欢自然的驰骋,自然的妩媚,自然的豪放。在我体验自然的过程中,尤其偏爱那片真真切切,拥抱自然的地方——杨树林。

这片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都是清一色的杨树,但这些杨树都十分高大、挺拔。那凉伞般的杨树,好像把它的全身本领展示给人们看。那么多绿叶,密密麻麻地堆成一片,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使人一见就喜欢。鸟儿们在树上树下,还有些开着白色的、红色的、黄色的小菊花,正散发着阵阵清香;碧绿的小草,正甜甜地享受着从林的罅隙射进来的一屡屡淡淡的阳光。一片湖依偎着这个杨树林,好似一位慈善的母亲怀抱着她的孩子,湖中有芦苇,还有荷叶和荷花,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地上长满了一丛丛、一簇族的野花,好看极了!

花的颜色各不相同,有黄的、白的、红的、蓝的,五颜六色,色色俱全,引得蝴蝶和蜜蜂围着它们又是跳,又是唱,真开心呀!

坐在一块儿石头上,凉风习习,树叶“沙沙”的响,这种天籁也许是世上最美的音乐了吧!

那隐藏在深草中的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远方,顺着小路望去,就可以看见远处的山,那有点儿棱角的山顶在云雾的掩盖下若隐若现。小路两旁的庄稼地里,玉米才刚拔起苗儿,好像春天刚钻破土层的嫩草儿。整个田野,虽然一览无余,但是感觉只剩下杨树林和林中的我。

那荷塘充满了一片蛙儿的`合唱,绿和粉红交织成一片,几乎看不见水面。靠近荷塘时,蛙儿们仿佛在欢迎我,唱得更响了:“快来唱吧!快来唱吧!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唱吧!”我不禁迎着我的杨树林唱起了即兴想起的《林之赞》:“啊,自然之韵;啊,自然之情。我愿投身自然,投身我的杨树林,投身属于我自己的梦幻地带!”不管唱得好不好听,但我发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充斥着我的爱——对杨树林的爱,对自然的爱!

在婆娑的树影下,我常常望着远处发呆。在这里,我正在蛰伏的身心被唤醒,心中杂念一忘皆空,只想着这里有山,有水,有杨树林……

篇8:杨树林作文

杨树林作文

在我家房后的杨树林,那里种植这许多杨树,在盛夏时节,片树林的树木的叶子长得十分茂密、旺盛。

清晨,树林里十分寂静。树林上笼罩着一层雾气,好像一位娇羞的'仙女穿上了一件洁白的衣衫。一阵风吹过,树林像仙女下凡,披着白绸缎在翩翩起舞,偶尔飞来一两只小鸟落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或穿梭在林间追逐嬉戏。在这样的环境里令人陶醉,流连忘返,好像身临仙境一样。

慢慢地,太阳公公露出了红红的笑脸,徐徐上升,最后猛地跳了出来。雾气好像一条绸带飘向东方,慢慢地消失在晨光里了。太阳公公好像在笑着对杨树林说:“老朋友快起床,我的光芒都照到你身上了。”微风中,杨树林好像伸了一下懒腰,刚从美梦中醒来,微笑着对太阳公公说:“谢谢老朋友叫我。”

中午,太阳公公已经升到头顶了,十分炎热。杨树林用它那茂密的树叶为人遮阳。太阳的一道道光线从茂密的树叶的缝隙间直射下来,照在身上,十分舒服。

太阳公公走了一天,已累得腰酸腿疼了吧,渐渐向西落下去。小树林好像微笑着对太阳公公说:“老朋友再见了,明天再见!”太阳公公露着半个脸说:“老朋友,晚安,祝你做个好梦。

晚霞映照着树林和树林旁的小河,这时的小树林好像一个身穿红衣裙的害羞的小姑娘。阳公公渐渐落下去了,天黑了,小树林也该睡觉了吧。

篇9:杨树林作文

在儿时的记忆中,我的学校里有一片白杨树,它们很随意的耸立在学校中,很威风的样子。绿杨荫下是两间草屋,泥巴墙,矮矮的门,灰灰的窗子。屋里有几排高矮不齐的木桌子,丑丑的小凳子。对于这所学校,杨树林是唯一的点缀。杨树林,是我们那些灰头土脸的孩子们真正的乐园。

春风吹,杨花落。孩子们一大早便到这里捡杨花。杨花俗称“雾实忙”,捡回家用开水一焯,放上蒜泥和芝麻一拌,那清新爽口的味儿甭提多好吃了!或许想得到大人的夸奖吧?也或许是想到杨花的美味了吧?反正孩子们谁也不说话,只顾一个劲儿得捡,想多捡些吃,也能少买菜为父母省下点钱。

杨花似乎还没捡完,春风就已经把杨树芽吹绿了,杨叶长大了。

蝉儿鸣,天燥热。那一棵棵的杨树,枝繁叶茂,巍然挺立,如同一把大伞,遮住了炙热的太阳,洒下片片清凉。课后,孩子们都在树阴下玩耍,寻蝉蜕。夏雨说来就来,屋内的孩子们正在上课,雨儿顽皮的戏弄着杨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伴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汇成夏日里特有的乐音。

天高爽,叶枯黄。绿绿的杨叶变成片片黄金,风轻轻一吹,便慢慢地飘落,宛如飞舞的蝴蝶。叶上的茎秆被孩子们摘了去,用来比比谁的力气大,这已经是最平常的游戏了。在这个密密的杨树林里,孩子会想出数也数不过来的游戏。

雪花飘,冬来到。冬天的杨树林是最寂寞的了。它们伸着光光的手臂,努力指向天空,是不是想抓住溜得过快的太阳呢?我常抱住杨树仰脸问它冷不冷,杨树总是摇头。杨树不会说谎吧?

不知道过了多少个春秋,不知何时,矮矮的小草屋不见了,在原地盖起了水泥楼房。那排杨树也被砍掉了。孩子们都有点失落,不知该玩些什么。高高的杨树知道他们的快乐与忧伤,但此时,它们哪里去了呢?

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傲然挺立,这就是记忆中的杨树林。孩子们不会忘记。

篇10:家乡的杨树林小学作文

家乡的杨树林小学作文

我的家乡-武穴,位于长江以北的中下游。这里的景色是特别迷人的,宽敞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也会被这迷人的景色所迷住,最令人难忘的是那杨树林,杨树林是长江边上的防护林。这个杨树林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老人小孩的天地,他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乐趣。

春天,万物开始苏醒,春风唤醒了花儿,花儿展开了自己的笑脸,春风唤醒了小草,小草揉了揉才刚刚打开的眼睛,在微风的吹拂下,小草摇动着身躯,跳起了舞,这时,有许多的.小孩在这里放风筝,在这欢声笑语中,春天悄悄地走过去了。

夏天,天气太热,人们白天一般不出门,到了傍晚,老人们就在杨树林里乘凉,听蛐蛐鸣叫,看花儿跳舞,闻那草儿发出的淡淡清香,谈天说地。有的说新闻,有的说孙子孙女学习之类的家常事,还有的说什么买房子的事呢!他们说着笑着,都忘记了回家喽。那些小孩呢,他们呀,都在玩游戏,有的跳皮筋,有的捉谜藏,还有的玩老鹰捉小鸡……

夏天刚刚过去,秋妈妈忙着给树木披上了金装,登高望去,犹如一片茫茫的金海,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地旋转。地上满是落叶,像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毯。

冬天,那就更好玩了,下雪了,小孩有的打雪仗,有的推雪人……欢乐无比。

我们家乡的这个杨树林,就像一个技术高超的魔术师,追随阗一年四季,变换着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时刻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篇11:家乡的杨树林小学作文

家乡的杨树林小学作文

1家乡的杨树林

我家住在一个胡同里,胡同口有一片杨树林,在这片树林里,似乎有着一种魔力,每一季的景色都不同,让你看完春天的树林的样子,然后再看夏季的样子,景色差别很大,说不定你会分不出它们是同一个地方呢!

春天

阳光帮树林脱去了白外套,换上了绿上衣。许多小鸟也来和树林聊天,叽叽喳喳啾啾,各种鸟的叫声不绝于耳,奏成了悦耳的交响乐。每天早晨都有老人在树林里散布,在这里晨练。站在树林中间,看着一排排高大的树林,心中一种舒服感油然而生。

夏天

树林有一天说他的上衣颜色有些淡了,请人来上色吧。于是,春姑娘请来了她的哥哥——夏先生。夏先生的画画得很好,他帮树林把衣服染成了翠绿色,并带了歌唱家——蝉,蝉每天都为树林唱歌,人们常常来树林里欣赏这歌声,到了夜里,蟋蟀又把蝉换下来,为树林唱起了摇篮曲,树林便甜甜的睡去了。

秋天

树林还在梦里玩呢,谁也不去打扰他,所以衣服的颜色就越来越淡了,到后来,秋风发起脾气来,拼命地摇动树木,树叶纷纷掉在地上,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踩在上面沙沙做响,好玩极了。小伙伴在上面打闹,大人们也来这里散步。

冬天

天气慢慢冷了,冬妈妈便将白外套又给树林穿上了,人们也把厚衣服拿出来,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暖暖和和的。雪花也来赶热闹,像漫天飞舞的白蝴蝶,逗树林开心。雪花落在人们的脖子里,冰凉冰凉的,可想而知当时有多冷。可一棵棵杨树全不当回事,依然挺立在风雪中,像一个个士兵一样挺立着。

故乡的树林,记录着我的成长,我和我的.伙伴,永远也不会忘记这里。

2家乡的杨树林

我的家乡——武穴,位于长江以北的中下游。这里的景色是特别迷人的,宽敞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也会被这迷人的景色所迷住,最令人难忘的是那杨树林,杨树林是长江边上的防护林。这个杨树林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老人小孩的天地,他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乐趣。

春天,万物开始苏醒,春风唤醒了花儿,花儿展开了自己的笑脸,春风唤醒了小草,小草揉了揉才刚刚打开的眼睛,在微风的吹拂下,小草摇动着身躯,跳起了舞,这时,有许多的小孩在这里放风筝,在这欢声笑语中,春天悄悄地走过去了。

夏天,天气太热,人们白天一般不出门,到了傍晚,老人们就在杨树林里乘凉,听蛐蛐鸣叫,看花儿跳舞,闻那草儿发出的淡淡清香,谈天说地。有的说新闻,有的说孙子孙女学习之类的家常事,还有的说什么买房子的事呢!他们说着笑着,都忘记了回家喽。那些小孩呢,他们呀,都在玩游戏,有的跳皮筋,有的捉谜藏,还有的玩老鹰捉小鸡……

夏天刚刚过去,秋妈妈忙着给树木披上了金装,登高望去,犹如一片茫茫的金海,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地旋转。地上满是落叶,像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毯。

冬天,那就更好玩了,下雪了,小孩有的打雪仗,有的推雪人……欢乐无比。

我们家乡的这个杨树林,就像一个技术高超的魔术师,追随阗一年四季,变换着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时刻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3家乡的杨树林

我的家乡在东阿县黄河大坝边上的一个小村庄。我们村的东边就是黄河大坝,站在大坝上放眼望去,沿着大坝的内侧是一望无际的杨树林。树栽的密密麻麻,每棵树都有5、6米高,像电线杆那么粗,树干挺拔,枝叶茂盛,像一排排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黄河。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色的叶子,绿油油的,像一片片亮晶晶的宝石,真是惹人喜爱。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把地面封得严严实实,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这时你走进树林,就好像走进一个天然的空调房,感到非常凉爽。

秋天,树叶变黄了,秋风吹来,树叶随风飘落,像金黄色的蝴蝶漫天飞舞。

冬天,树叶落了一地,地上厚厚的、软软的,好像是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这片杨树林不仅长年守护着黄河,还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环境。

我爱人的家乡,我爱家乡的杨树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