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1000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激发兴趣学好外语(外研版高考复习11),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激发兴趣学好外语(外研版高考复习11),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激发兴趣学好外语(外研版高考复习11)

篇1:激发兴趣学好外语(外研版高考复习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日益加快,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日益的频繁,中国也不断的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为我所用,所以英语变得也就越来越重要了,社会也就越来越需要英语人才,这种严峻的形式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高中阶段是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决定学生能否继续到更高学府去学习,所以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是为了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准备的。从这一点来说,就更加突出了高中英语的重要性了。

在高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英语知识的难度和深度远远超过初中阶段的英语知识,而且在高中阶段,要使学生学好英语,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兴趣是很重要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那一门学科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果是那样的话,就会是教师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样的事当然任何教师都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在现在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的是非常的重要。但是如何才能够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想对于大部分的学生和老师而言,在开学初期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在那时,学生怀有一种新鲜感和求知感,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们由于刚刚升如高中,对高中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同时对任何的教师也充满了期待。通常在第一次上课之前学生们通常都会讨论,我们的英语老师如何?他或是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年轻还是年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他们的头脑中出现。所以对于教师而言第一印象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我们都是知道的,学生判断一位教师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对教师的第一印象。但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则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开学初,学生们都怀有好奇的心态,这样就很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们就会在课上出现交头接耳甚至打瞌睡的现象,有可能还会出现不及时完成作业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显示出学生对英语课失去了兴趣,当然,学生的英语成绩也就会下滑。所以说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能仅仅但凭一两节课,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长时间地,不间断地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才能受到好的效果。

如何做才能够长时间地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应该从富有激情、肢体语言、物质奖励和博学多才这几方面入手。

1、富有激情

可能有的英语教师认为,上课为什么要富有激情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要用不断变化的声音和节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身上。同时也是使学生缓解由于单调的学习而带来的疲倦感。而且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尤其适用于在课上让学生读单词或是读课文。例如教师检查学生单词读得如何,当然有的学生单词读得不太好,不过的确有的学生单词读得是相当的不错,在这中情况下,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当然,可以说 “Good”或者 “Excellent”。不过在说的时候,最好把嗓音提高一点同时在把声音稍微地拉长一点,这样的效果就会比简简单单说这两个单词的效果要好的多。就想这个样子:E↗----xcellent.这样做还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赞扬,对学生来说表扬要比批评的效果要好的多。另外如果是需要再进一步的话,还可以加上肢体语言。这样就涉及到了第二个方面了。

2、肢体语言

教师的肢体语言在课堂中应用的应该算是最多的了,比如:上课时学生起立,教师与学生相互问好,教师示意学生坐下,这就是肢体语言。还有在讲课的过程当中用手示意课上的重点内容,需要同学们重点记忆的知识点。这些都是肢体语言。但是教师要避免过多的使用一些没有必要的肢体语言,以免影响教学效果。不过一定的肢体语言还是有必要的。例如学生读单词读的好的时候,除了说:E↗----xcellent之外,教师再亢奋地蹦上一蹦,面部表情再增添几分喜悦之情,就能很好地缓和一下课上的紧张情绪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例如:学生对英语单词的重音总是掌握不好,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当然还是利用富有激情和肢体语言。这样做:教师在领读单词的时候或者是纠正学生读音的时候,在单词需要有重音的地方,着重地读,与此同时,伸出一只手的食指指尖朝下,随着重读音节狠狠地下落,这样既纠正了学生们的单词的重读问题,又使学生意识到读单词非常的有意思,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想继续读单词的兴趣。这启不是一举三得吗?教师有何乐而不为呢?

3、物质奖励

一般说来,物质奖励多用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或者是小学生的身上,没错,小朋友们是需要物质奖励对他们的行为给予肯定,但是,这同样适用于高中生。可是,现在教师的想法是高中生应该有学习的目的了,既然有了目的,也就是有了动力了,也就无须什么物质来鼓励他们了。其实不然,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就更加需要这些物质奖励了。为什么呢?在高中所学习的知识要比初中的知识难度大,而且科目众多,即使在初中学习很优秀的学生,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出现不及格的现象,这无疑对这些在初中阶段的优秀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有些学生甚至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物质奖励无疑对他们来说是雪中送炭。现在,全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到全面的发展,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但是,由于学生长期以来一直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想要一下子改变这一个现状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那么这个物质奖励也就势在必行,因为物质奖励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的一种肯定,而且还激发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奖励一个或者是几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对其他的学生来说也起到一种激励和刺激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学习有信心。

4、博学多才

这一点是这四方面中最重要的。学生们到学校来是学习知识的,如果没有学到知识,其他方面教师做的再好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就要求教师博览群书,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的提高的自己的修养。这也正适应了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因为外语教育教学研究出版社的这一套教材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的到的。并且知识量大,内容新颖,所以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就那高一英语必修2来说吧!第一课是OUR BODY AND HEALTH HABITS谈论的是有关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的问题。当然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到处都接触有关的东西,而且现在也越来越受到光大人们群众的注意,多吃一些绿色食品。并且学生们对于课本当中出现的一些英语Proverbs例如:An apple a day keeps a doctor away. Habit is a second nature等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所以教师如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额外地在给学生多多补充一点有关身体健康和饮食习惯的知识。例如:中国有一个长寿村,它的长寿比例是百万人口当中超过100岁的人占到了35%,是世界上5大长寿村之首,根据记者了解这个村子里的人之所以长寿,除了饮食有规律和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事物之外,主要是有良好的心态,也就是相声当中所说的“笑一笑,少一少”,而且根据新闻报道,印度的一个医生发明了大笑了法,并且成立了大笑俱乐部,而且这个俱乐部在全世界都有分支。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教师应该与时惧进,说完之后,如果有激情的教师,会大声地笑几声,这样,缓解了上课的紧张情绪,而且还使学生们得到了放松,更加有利于学习,而且通过教师的行为,就会更加喜欢上英语课,对英语课也就会越来越赶兴趣。

以上所举的这个博学多才的例子,是教师应该多了解世界的时事,例外一方面英语教师还要懂得一些关于英美文化当中的一些个词语的由来,还有普通话,方言等一些文化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听力材料中出现了Valentine’s Day,也就是西方的情人节,那么中国的情人节是那一天呢?7月7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学生们

也许知道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但是不一定知道Valentine’s Day的由来,那么教师就应该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在古希腊,皇帝为了开疆破土,连年征战,造成了大量的死伤,而且大部分都是男人,而且都很年轻,没有成家立业,正好应了杜甫的一句诗“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有一个牧师名叫Valentine,他认为应该使年轻的士兵有权与女子结合,就私底下为许多士兵举行了婚礼,后来被皇帝知道,就把他给杀了。他被杀的时候正好是2月14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一天定为了情人节。这些个知识都是需要教师通过学习来获得的,所以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水平。

综上所述,教师要综合的运用这四方面的技巧,一定要注意,博学多才是这四项的重中之重,另外,对于学习英语来说,只是学习课上的知识还是不够的,应该利用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可以利用听英文歌曲,看英文原版电影等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与此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在现在的国际交流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了。使他们能够真正地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自己努力地、自主地去学习英语。以达到教育教学改革中要求的那样,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参考书目:

《中国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第4期

秦金环 王雁《教育心理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3月

高一新教材

摘要: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直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教师大部分都是在开学初的几节课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很难维持长久。本文就是针对如何能够长时间的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富有激情、肢体语言、物质奖励和博学多才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富有激情 肢体语言 物质奖励 博学多才

篇2: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面面观(外研版高考复习11)

这次课程改革意义重大深远,同时这次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方法上,比起以往都有着巨大的变化。对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在这里,我想谈一些个人的理解。

(一)、新课程目标的改革

课程由诸多要素构成,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也是课程设计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课程设计需要首先从确定课程目标开始,因为课程目标将明确课程设计的基本方向和具体任务。要明确课程目标,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1)、新旧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对比:

从历史上,课程目标基本上有三种价值取向:

①社会本位的课程目标。这种课程目标主要强调课程的社会价值,它规定了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的标准;但是具有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容易忽视课程对学生自我发展的价值。也就是忽略了学生个性塑造上的价值。

②学生本位的课程目标。这种课程目标主要强调课程的个性发展价值,它规定了人的发展标准,但是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容易忽视课程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也就是说,它忽视了课程在培养社会建设者上的价值。

③学科本位的课程目标。这种课程目标主要强调课程的学科发展价值,它规定了作为学科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但是这种目标只适用与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2)、新课程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其中影响较大的价值取向有三种:

①以经济发展为本;

②以社会发展为本;

③以人的发展为本。

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课程结构的改革:

激发兴趣学好外语(外研版高考复习11)

1、课程结构编排上的变化

(1)、旧教材采每单元的结构采用了九个部分:分别是

① Warming up (热身),

② Listening (听力)

③ Speaking (语言表达)

④ Pre-reading (读前)

⑤ Reading (阅读)

⑥ Post-reading (读后)

⑦ Language study (语言学习),其中包括Word study(词汇)和Grammar(语法学习)两部分。

⑧ Integrating skills (综合技能训练),其中包括Reading (阅读)和(写作)

⑨ Tips (技巧)

(2)、新教材对各单元的每个部分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顺序为

① Warming up (热身),

② Pre-reading (读前)

③ Reading (阅读)

④ Comprehending (理解练习)

⑤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语言学习);其中包括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发掘有用词汇和短语)和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发掘有用的语言结构)。

⑥ Using language (使用语言);其中包括 Listening and Speaking(听力和语言表达)和Reading and Writing (阅读和写作练习)。

⑦ Summing up ( 总结)

⑧ Learning tips(学习技巧)

2.课程结构功能的变化

新课程对每单元各部分的结构进行了重新整和与编排,使得英语学习和对英语知识的运用与掌握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从而更进一步的完善新课程目标的基本方向和具体任务。体现出新课程的价值取向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旧教材是采用热身部分导入单元框架,并在听力与语言表达这两部分使用与本单元阅读内容相关的知识和内容。通过读前导入课文和读后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对阅读部分的内容和知识熟练掌握。但这种结构很容易导致师生同时走入误区,认为只有阅读这一部分才是最重要的,从而导致教材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学生的教材的兴趣也会大大减小。在接下来的语言学习过程中采用的直接导入的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激发与发掘,同时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降低了学习气氛。而新教材将Post-reading (读后)改为Comprehending (理解练习),在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同时也开发了学生对篇章的理解的综合概括能力。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去发掘词汇知识和语言语法句型的运用能力,通过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心和兴趣爱好。也充分体现出新教材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三)、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高中英语新教材的产生和应用冲击了人们原有的传统观念,激活了人的思想,引发了教学的改革。新教材中的话题、结构、功能的结合,使学生能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既学到了语言文化知识又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更鼓励教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帮助搞好自己的教学。而这一切,并非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轻轻松松都能达到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的实践和努力,这无疑是对我们高中英语教师的一种鞭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积极配合教学改革,钻研教学方式和摸索对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1.探求英语教学新模式,拓宽学习英语渠道。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究英语新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拓宽学生学习英语渠道。

一要创新课堂设计。对不同的课程结构,进行专门的课堂设计,突出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二要创新课程训练。依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编写专门的英语学习辅导材料,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要创新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英语学习兴趣小组、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有所收获。

2. 充分运用英语课堂教学,激发学习英语潜能。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努力营造英语教学互动的教学氛围。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时,教师要耐心倾听,仔细分析,认真释疑,并及时鼓励,注重培养每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哪怕是一天学到一个单词,记上一个短语,能用英语说上一句话,从而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同时,对善于好学好问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以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表达和运用。

3. 积极营造情境氛围,掌握学习英语技巧。

在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多设置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渗透着浓浓的英语情境氛围。例如,利用录音机、多媒体等手段播放英文歌曲和英文影片,将英语语言通过音乐和动作情境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一种英语特有的学习氛围,从而逐渐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厌恶感。其次,要帮助学生培养听、说、写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多听一些英语听力方面的材料,尝试用英语进行会话交流,同时鼓励学生用英语去写日记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英语学习技巧训练,让他们能够快速的掌握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主动地走近英语知识的殿堂,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四)、新课程与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

1.新课程与英语教师之间的关系:新课程对全体英语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重视英语新课改中的误区:强调听说教学,忽视读写训练

a)教师对“新大纲”的理解不全面。部分教师认为只需要学生听懂英语,能说出来就体现了“为交际”的思想。诚然,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是第二性的。但针对外语教学而言,只强调听说,忽视读写,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难以真正培养起来。

b)对一些新课程培训、“示范课”的误解。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前,都参加了各级各类的培训班,观摩了一些“示范课”。参加培训能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新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对教师的教学无疑会起促进作用。但也有一些教师错误的理解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强调听说训练和表演,未体现“读写”。认为这就是“新教材”教学的模式,结果,走入了教学误区。

c)教师对新教材编排体系把握不准。新教材最大特点是系列配套,以必修课程为核心,配有选修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等。教师每个单元的重、难点内容把握不准,对有关“读写”的要求不够明确,导致上完一节课或一单元后,学生不能系统的概括语言知识体系。

2.新课程的指导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a)、勤于学习和反思

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增强自己的业务技能。同时进行相应的教学反思。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探索;教学中,反思使教学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b)、处理好教师的角色和师生关系。教师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c)、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际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对于教师来说即是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新的机遇。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认真钻研新课程的目标和把握新教材,创新英语教学和英语课堂。借助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掀起的英语热潮,开发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开创新世纪的全新英语。

抚顺市第五中学

燕 旭 颖

12月25日

篇3:以母语为基础进行定语从句的教学(外研版高考复习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日益加快,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日益的频繁,中国也不断的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为我所用,所以英语变得也就越来越重要了,社会也就越来越需要英语人才,这种严峻的形式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高中阶段是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决定学生能否继续到更高学府去学习,所以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是为了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准备的。从这一点来说,就更加突出了高中英语的重要性了。

在高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英语知识的难度和深度远远超过初中阶段的英语知识,而且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将会学到从句--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并且在这三大类从句当中,定语从句是最难的而且也是用的最多的一种从句,在课文当中和试卷中的阅读部分都会出现定语从句的身影,不但如此,在单项选择题和短文该错当中也会出现定语从句的题。高中阶段,定语从句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点而且也是一个难点,并且定语从句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以后其他从句的学习,所以在学习定语从句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调动起来,并且必须要把定语从句的基础打牢固,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学习其他的从句。

学生们对于学习英语语法会感到非常的枯燥,因为英语语法只能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而学生们也只能是在课堂上听教师讲,学生们很容易感到困倦,并且有时的效果也不是很好,要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母语(mother tongue)--普通话或者是汉语,无论如何,学生的母语水平肯定是要比他们的英语水平高,所以利用这一点会使学生对定语从句有一个更加透彻的了解。

首先,从字面意思上来说明定语从句。“定语”修饰名词的叫做定语,“从”伴随,跟从这说明定语从句只能附属其他的词或句子,“句”说明定语从句是一句完整的句子,也会出现主语和谓语或者是其他的成分。

定语这个概念学生们肯定是不会陌生的,因为他们在初中学过,让他们解释,学生也是能够说明白的。现在让我们从语法角度来说明定语的概念。在语法关系上修饰、限制主语和宾语的句子成分,就是定语。我们知道,主语、宾语都具有事物性,所以定语所修饰、限制的对象都是名词性的,即事物性的概念。正因为如此,“定语”这个术语就是从逻辑学上“概念的限定”借用来的,“定”是限定的意思。另一方面,从定语的性质来说,它是表示特征的,主语、宾语的特征就依靠定语来表示。英语句子的定语(attribute)也是修饰、限制主语、宾语的句子成分,作用、性质都和汉语相同。

从上面这一段的叙述来看,定语是修饰和限制的对象都是名词性的,即事物性的。学生们也是很容易的举出例子来,例如:

这是一本好小说. 那么英语也可以这样说:This‖is a good book.。

汉语定语的形态标志是“-的”。一般来说,在汉语当中除少数定语不带“-的”以外,其他都应带“-的”。至于该带而没有带,那是省略,是汉语简练、不拘泥形式的一种表现。英语的定语除一部分形容词充当的以外,很多都没有形态标志,至于这些定语,辨认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辨认出担任主语或宾语的名词,肯定了这一点,定语就好辨认了。例如:

The retired worker often tells the Young Pioneers revolutionary stories.

有形容词充当定语的句子学生们是非常容易掌握的,通过以上简单的介绍,学生们就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英语当中的定语原来也是非常的简单。学生们对定语有了一个透彻的了解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的学习定语从句这个概念了。

我们所说的“从句”限于主谓结构或复句结构做句子成分的语言单位,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从”是限于主句,并且是根据主句的变化而变化的,“句”说明这个定语部分也是有主语和谓语的。定语从句和定语是一样的,修饰主语、宾语的句子就叫做定语从句。引导定语从句的连词有:关系代词:who, whom, whose, which, that; 关系副词:when, where, why…。但是在英语当中定语从句一定放在被修饰成分的后面,而汉语却正好相反,一定要放在被修饰成分的前面。例如:

The few points which the president said in his report are very important indeed.

校长在报告里谈的几点确实很重要。

从以上这两个中英文对比的例子来看,很明显就能够看出区别,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区别是学习定语从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学生们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就已经学习了如何分析句子结构,在学习定语从句的时候,这个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也就是说,在这句话当中找到句子的主干,主干找到了,再看枝叶-修饰语,这样定语从句就非常的容易接受了。例如:这句话的主干是:The few points…are very important. 那么由which所引导的句子就是修饰points的定语从句了。有时候英语的主语和谓语被定语从句隔开,但是只要找到句子的主干就很容易找到句子的定语从句。例如:

The peasant who is talking with a group of women is our director.

正在和一群妇女谈话的 那个农民是我们的主任。

这句话的句子的主干是The peasant…is our director. 其他的部分是修饰农民的,所以那一部分为定语从句。

以上只是从整个句子结构方面来分析英语当中的定语从句,也就是抓住句子的主干,这样就能找到定语从句了。下面我们来从定语从句的角度再来分析一下定语从句。上面已经提到,定语从句也是一句话,所以也有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的主体,是全句起主导作用的成分,整个句子都是为着说明主语而发的。而在定语从句中能够在定语从句当中做主语的引导词为who, which, that,也就是说它们所修饰的先行词-定语从句所修饰的那一个词-在定语从句当中做主语,主语就是发出动作的人或者是物;例如:

This is the man who/that helped me.

The building which/that stands near the river is our school.

这两句话的句子主干分别为:This is the man… The building …is our school. 那好,既然定语从句本身也是一句话,那么它就肯定也有主语,man为先行词,所以用who/that来引导,做定语从句的主语(注意:这个主语是定语从句当中的而不是整个句子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容易和句子主干当中的主语相混淆)

谓语是主语发出的动作,叙述主语的句子成分,对主语有所谓,所以叫谓语。简单一点说就是主语所发出的动作。例如:

This is the man who helped me.

The building which/that stands near the river is our school.

这两个黑体字部分都是由定语从句的主语所发出的动作,是定语从句当中的谓语。而句子主干当中的谓语为 is

宾语是动词谓语直接涉及的对象,是受谓语动词支配的句子成分。为什么叫做宾语?它是和主语相对待的,主语是句子的主体,宾语是句子的客体,“宾”就是客的意思。简单一点说就是动作的承受者。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定语从句当中的宾语应该是在一个动作之后,而不能是系动词之后,这一点必须要让学生弄清楚,否则在定语从句当中就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例如:

I still remember the day which/that we spent together.

I still remember the day when we are together.

从以上这两个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spend是个动词,其后需要有个宾语,就用which/that 来引导;而在第二句话中是are是个系动词,所以第二句话中就不缺少宾语,直接用关系副词when来引导。

关系代词who, whom, whose, which, that引导定语从句外,关系副词where, when, why也引导定语从句。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比较简单,先行词一般都是时间、地点、原因等。比较难的是由who, which, 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以上所阐述的就是从主语、宾语这两个方面来阐述的,主要是由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以上是从整个句子-即抓住句子的主干和从定语从句本身两个方面来对定语从句进行了阐述。学习定语从句要以母语为基础,要找到句子的主干,要确定先行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定语从句当中的动词来判断和学习定语从句。要结合汉语的语法特征使学生对英语中的句子结构不再陌生,使他们意识到,原来英语的语法和汉语的语法是基本一致的。使之更加有效的学习英语。

参考书目:

《语法应用指南》 李应兰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3年

《英汉比较语法》 任学良 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5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