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mo最可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人教版四年级品德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人教版四年级品德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篇1:人教版四年级品德知识点
1、我们的家乡在( 吉林 )省,简称(吉),面积有_ 万多平方千米,人口有 万,位于祖国的( ),省级行政中心在(长春)。
2、中国的地图像一只(雄鸡),中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的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车牌的第一个字代表(车辆所在省份的简称)。
3、看地图时,要先看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确定(方向),才能确定地图上某一点的方位;知道(比例尺),才能计算出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实地距离;了解(图例),才能读懂地图上的内容。
4、我国的五种地形是(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平原)。
5、(重庆市)的白帝城位于三峡的起点,有“(鱼腹城)”和“(诗城)”的称呼。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就是写这里的。白帝庙里有三国人物(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的塑像。
6、四川名人有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学家(苏轼)、现代国画家(张大千)、现代作家(巴金)、现代史学家(郭沫若)、革命烈士(赵一曼)。
7、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家乡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就是在这浓浓的(乡音)、(乡情)、(乡土文化)中成长起来。要学会展示家乡的手工艺品,说说家乡话,唱唱家乡的歌曲或戏曲。
8、虽然社会的进步已使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家乡的(老街)和(老屋),仍在静静地诉说着家乡人过去的生活,它们是家乡宝贵的(文化遗产)。
9、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被誉为(天下第一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上海的南浦大桥建成于1991年,是上海第一座横跨黄浦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桥。
10、中国的传统民居代表:陕西的窑洞、福建客家土楼、贵州苗家吊脚楼、北京的四合院、江南水乡的民居、云南的傣家竹楼都是有名的老街老屋。
11、地方特色小吃: 北京烤鸭、四川酸辣粉、南京盐水鸭、云南过桥米线、沿海地区海鲜、东北小鸡炖蘑菇。 重庆的麻辣火锅。本地的特色菜有(酸菜)(小鸡炖蘑菇)等。
12、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贵州苗家吊脚楼、福建的客家土楼和江南水乡民居都是有名的老街老屋。
13、胡同是北京人对小街小巷特有的一种称呼。
简答:1、家乡的美好是那些名人的事,与那些平凡的人无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我们的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离不开这些人的努力,他们也是我们家乡的骄傲。
2、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周围的名胜古迹,
答:我们不能去破坏它,游览时要遵守规定,若发现有人破坏应立即制止或向管理人员汇报。还可以向政府建议:(1)护旧如旧(2)修旧如旧(3)复旧如旧。
3、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一是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二是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三是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
4、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你能说出其中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吗,
答:白族,傣族,藏族,回族,纳西族,彝族等。白族有:三道茶,三月街,火把节。接本主老爷,崇尚白色等风俗习惯。
5、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有哪些著名的土特产,
答:吉林的风景名胜长白山风景区,长春伪满皇宫,净月潭,向海自然保护区等; 著名的土特产有:人参,鹿茸,貂皮等。
篇2:人教版四年级品德知识点
1、我们需要的所有物品,不论是农产品还是工业品都是生产出来的。
2、来自农村,通过(种植)(饲养)(捕捞)得来的是农产品;来自工厂,通过对(原材料)加工而成的是工业品。
3、农业生产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因此不同地区人们生产的农产品种类不同。生活中的农业生产多种多样,包括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业和副业。我们家乡常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蔬菜)水果有(梨、葡萄)。水稻的生产过程:育秧、犁地、插秧、田间管理、收割。
4、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的特点是: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方式不尽相同。
5、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依靠人力和畜力,使用手工工具,施用农家肥料,进行精耕细作;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机械和现代化科技成果,通过改良品种,施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种田和科学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6、农业为工业生产、商业、交通运输及建筑等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7、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发展,我国农民的劳动条件,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农业生产也向现代化迈进。机械装备、机械化水平和农业技术装备都是现代化农业的标志。 8、电视机的发展和生产工具改进源于科学技术水品的提高。
8、行业的分工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需求不断变化的。
9、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我们可以结合成小组,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出主意、想办法。
10、商品的变化不断满足着人们的需要。同时也会刺激人们不断产生新的欲望。因此,产品的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11、劳动工具的改进,使人们的劳动效率提高,劳动强度降低。
12、我们的社会就像一台大机器,每个行业就像机器上的一个部件,各有各的用处,各个部件组合在一起,相互配合,机器才能正常运转。
13、行业分工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需求不断变化的。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
14、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科技,它使农业的生产效益大大提高,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5、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
16、由于行业的不断变化,以及各种行业需求量的不断变化,人们从事的工作也会不断变化。
17、我们每日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活用品。因为我们每天的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简答:
1、现代机械化与过去手工劳动有什么不同,
答:现代机械化与过去手工劳动相比,省人、省力而且省时间,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特别高。
2、你觉得未来农业会是什么样子,
答:未来农业将会是一切实行机械化生产。并以生态农业为主,农产品的发展会是以无公害绿色食品为主,在用地方面应以节约用地为主。效率高、产量高。
3、从电视机的发展,你发现了什么,
答: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不仅是电视,包括各种用品和工业用品都有很大的发展。
4、你觉得人们为什么要不断改进生产工具,
答:由于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生产工具必须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工具也在不断更进。
5、过去劳动工具与现在有什么不同,劳动工具的改进,使人们劳动效率和强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试举例分析。
 答:过去劳动工具是手工工具,现在劳动工具是机械化、大型化。
答:过去劳动工具是手工工具,现在劳动工具是机械化、大型化。
劳动工具的改进,使人们劳动效率提高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像现代的通信,以前只能写信、发电报,传递速度慢,现在的电话、手机、E-mail和网上聊天几秒钟就可以和对方取得联系,方便且快捷。
6、列举不同种类的行业。
答:属于农业的有:养鸡、养鸭、养鱼、种果树、种植各种药材等;
属于工业的有:汽车、摩托车制造,以及电视机的制造等;
属于其他行业的有:理发、饭馆、洗浴、通讯等。
7、方便面的生产直接和间接地涉及了哪些行业,生产出来还要经过哪些行业,才能到我们手里,
答:方便面的生产直接和间接地涉及农业生产、服务业的销售和工业的加工生产和包装。 方便面生产出来还要经过服务业的销售才能到我们的手里。
篇3:人教版四年级品德知识点
1、交通运输一般是指用车、船、飞机等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
2、多种多样的交通工具有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铁路网、飞机航线、船运航线构成了现代交通体系。
3、交通运输不仅需要有交通线路,还需要有交通站点,如汽车站、火车站、机场、港口等。它们连接着不同的交通运输线,集散旅客和货物。
4、常见的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
5、我们可以从运费、(运送速度)、(运量)、运送物品的特点、运送的(距离)以及实际需要等方面来选择运输方式。
6、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用的运输方式还是公路运输。但是铁路运输也占有重要地位。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主要选择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但是,在一些地区,一些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东北的狗拉雪橇,江南水乡的摇橹船。云南山区的马驮和溜索。
7、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快捷与方便;它使我们生活的范围扩大了,拥有了更多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机会,促进了人们的交流,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交通不仅为我们生活带来所需的物品,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9、为了旅途安全、愉快,人们在乘坐车船时,要提前选择好(出行方式),购买(车船票)。记住(时间)和(班次),到(车站或港口)候车,不携带(化学制剂)、(易燃易爆物)等危险品,注意乘务员(提示),到站后带好自己的(行李),依次下车。
10、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的(畅通)为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
11、交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从事(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良好的交通秩序需要( 人们共同维护)。
12、(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让第一架动力飞机飞上了蓝天。
13、随着交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14、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交通既(方便)又( 快捷)。交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新生活。
15、( 汽车污染)是交通的一大问题,汽车污染主要是指(汽车尾气)的污染,其次是(噪声污染)。
16、汽车排放的污染物90%来自(汽车尾车排放),因此许多国家制订了控制(汽车污染排放)的标准。
17、年(1)月(1)日,我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在上海运行。它的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400)千米以上。
18、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是(磁悬浮列车)。它是一种在一条由磁力牵引的特殊轨道上滑行的列车。这种车无机械接触,噪声低,而且高速,安全,平稳,既环保又节能。
19、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交通。交通不仅方便了我们出行,而且它的发展也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着世界。
20、车的发展演变过程:六千多年前有了滚木托运;5000多年前先后有了独轮车和马车;500多年前有了四轮马车;一百多年前先后有了蒸汽机和汽车。
21、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是独木舟。
22、人力车是最早出现的运输车辆。为了加快运送速度和运输量,人们产生了修筑道路的要求。
23、目前,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占全国事故死亡人数的80,以上,其中公路交通事故尤为突出,每天可达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简答:1、谈谈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答:陆上的汽车灵活机动,运送速度快,适合运输量不大的短距离运输;火车运输量大,速度较快,适合较长距离大宗货物的运输;水上的船舶运量最大、运费最低,但速度较慢,适合大宗货物运输;空中的飞机运输速度最快,但运量小,运费高,适合较长距离的客运和昂贵、鲜活品的运输。
2、结合我们的生活体验,说说交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答: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促进了我们的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了我们节假日出行,丰富了我们日常生活,提高了我们生活节奏。
3、路修好以后,山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有道理吗,
答:路修好以后,方便了山区与城市的交流,是山区的物品可以到城市卖,而城里得得商品也可以方便快捷地运到山区,提高了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有道理交通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加强当地与外地的信息交流。
4、你能举例说说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吗,
答:能。例如飞机的演变过程:古代人们看到天上的飞鸟就设想有一天自己飞上天。到18世纪出现了飞艇,到后来的滑翔机;到19的美国莱特兄弟的动力飞机的出现,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到二十世纪代的活塞式飞机,到40年代的喷气式飞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飞行质量和速度,到现在的各式战斗机,超音速、隐形飞机和航天飞机。
5、汽车污染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面对这一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答:汽车污染带来了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汽车排出的尾气致使空气中有毒气体增加甚至出现“酸雨”现象;汽车的发动机声音和鸣笛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我们可以不使用含铅汽油,尽量使用气体燃料车和电动车,在市区内禁止鸣笛,错时作息,避开高峰等。
篇4: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的整体素质较高,绝大部分学生遵纪守规,学习认真、自觉,作业能按时完成,且书写工整,劳动观念较强,讲究卫生,拾物不昧,助人为乐。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爱相处。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6个主题,各主题下分设三级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
(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
2、注意整体把握
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
四、教学理念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原来的学科教学模式,突破各学科教学之间的界限,在主题中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进入多学科背景的人文学习领域,进行体验和探究性学习。
2、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多渠道的搜集知识的信息,不局限在课本。让学生懂得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查询等途径找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学会学习;
3、教学中还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的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的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工作计划
篇5:人教版四年级英语知识点
一、知识点
1.同义词:Howabout ?? ===What about ?? 怎么样?
2、表示天气的几个形容词都是同是由相应的名词变化而来的,它们的对应形式是:
名词形式 形容词形式
rain 雨 rainy 下雨的
snow雪 snowy 下雪的
wind 风 windy 有风的
cloud 云 cloudy 有云的
sun 阳光 sunny 晴朗的
3、一般疑问句Canyou??的回答形式有两种
肯定回答是:Yes, I can. 否定回答是: No, I can’t.
一般疑问句Can I ?? 的回答形式也有两种
肯定回答是:Yes, you can. 否定回答是: No, you can’t.
4、当问某个地方的天气如何时,要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地名?
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北京的天气怎么样?
二、单词
cold cool warm hot sunny windy cloudy snowy rainy outside be careful weather New York degree world London Moscow Singapore Sydney fly love
篇6: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人教版
正方形
面积=边长的平方
周长=4.边长
边长=面积开方(现在出现的平方数一般小,可用乘法口诀表算出)
边长=周长/4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KM=1000M
1M=10DM=100CM
1DM=10CM
1CM=10MM
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两数之和一定的时候,相差最小或者相等的时候,积。
也就是说,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两数积一定时,相差的时候,和。
也就是说,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长和宽相差越大,周长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