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cld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天涯海角观海亭的优美散文,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天涯海角观海亭的优美散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天涯海角观海亭的优美散文

篇1:天涯海角观海亭的优美散文

天涯海角观海亭的优美散文

观海亨是天涯海角为数不多的亭阁之一,座落于下马岭一个小山顶上,三亚设市后始建,是游人登高眺远的最佳点。

沿石板路曲折而上,当你还在叹羡两旁山林灌木的繁茂,观海亨便已在眼前。亨是中国传统的那种:双顶层,八角形,金琉璃,突飞檐。四根亨柱挈起一顷碧波一湾沙岸半壁山岭以及新拓展的景区,让人抬头望眼之间便可抒发满腹情怀。

名日观海亭,其实观山观海皆可。东、北面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不高却有气势,白天山青碧目,晚间山岭潜形、凝重而苍茫。南面是海是岸是景区,四时不同,景色各异。

清晨,一抹瑰丽的朝霞似溶溶的水彩,在浩淼的海面上渗开,这时,平静的南海仿佛一幅宽阔无比的画卷,那画中的岛、帆以及鸥鸟,让人读出了一种心境,一种意满心足淡泊名利的心境。洁白细长的沙岸似刚刚才醒过来,掬一捧清凉的海水濯脸,决意要把夜的倦意冲掉;而棋布其上的奇异垒石却显出与世无争的样子,忱着柔柔的.浪声做甜甜的梦。景区在曙色中醒来了,像一个亭亨玉立的少女开启闺门着妆迎宾哩!

晌午,烈日当空,大海由近及远渐次呈灰蓝、深蓝和墨蓝,天光海色相溶相衬难分你我。但稍注意,便会发觉静的是天,动的是海,静的让人遐想飞驰,动的令人精神兴奋。那一排排白浪始于深蓝之中翻涌在灰蓝之间并不住地向岸边荡过来,海的不安和躁动被彻底曝光。岸边,严阵以待的垒石裸露着油亮的肌体,和狂奔无羁的排浪搏斗,拍岸的涛声仿佛古战场撕魂裂胆的鼙鼓号角,悲烈而苍凉。静与动,灵与力,勾勒生命的壮美。而在景区,游人或徜徉花间树下,或在名人雕像前拍照留念,却也别有一番情趣。

黄昏,晚霞满天。太阳像一轮圆圆的大火球挂在天际,把西边的海烧得沸腾起来。海水浮光跃金,帆影绰约,岸上垒石、建筑、树木受其感染而显得肃穆与庄严。当太阳拖着眷恋的脚步缓缓沉人海底,撼人心魄的落日景观还持续好长一段时间,让你情丝万种,荡气回肠。

月夜,如镜明月悬中天,似水月光泻千里,一切都是那样的圣洁飘摇,朦胧而诗意。天空牛乳洗过一般,澄明而高远;大海哲人般沉思,显得神秘而博大;景区失却了白日的喧闹和衣睡着了,它是要充沛精力等待明朝的降临。身处其境,思绪翩跹,古人一些诗句诸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油然忆起,家乡、亲人、故友,人生漫漫,真情可亲可贵可珍。如今,旅游部门又精心规划和开发了天涯海角灯光夜景,每个景点都缀上了五颜六色的灯,即便是无月之夜,千百盏彩灯齐齐放光,幻若仙宫的天涯海角更加美丽迷人。

篇2:后渚观海优美散文

后渚观海优美散文

关于这片海,我总是怀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愫。

那段在泉州后渚港的日子,至今挥之不去。

沿着海岸线观景,海的影子若即若离。仿佛面对的不是一片海,而是一片遥远的记忆。记忆的海洋里,那么多的波澜,我该选择哪一朵浪花来倾诉?有很多不必言说,有很多无从说起,那喋喋不休的涛声,是在表白什么呢?

后渚观海,并非流连于它的景致,而是因为它的空旷贴近我内心的空旷。缘于空旷,可以消融太多的情绪,可以消弭心中的压抑。这时,只觉得空旷里积攒着迸发的能量——那从心底里潜滋暗长的能量,会以一种无法抑制的方式,长成万紫千红的希望。

驱车,一路穿越,不想停留,只怕空虚席卷而来。可是心里依然空荡荡、轻飘飘的。只有看到海,心里才会踏实一些。仿佛这貌似平静的`海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会把我拽离万劫不复的境地。

后渚,我一次次地来,以吃海鲜的名义。后渚这片海,成全了我的胃,填补我心里那段杂草丛生的日子。也渲染出一片深广而模糊的记忆。是的,这段记忆不好剥夺。它仿佛是为了完成一种阶段性的跳跃而存在。

天涯海角观海亭的优美散文

临窗,用一整个下午,像完成一个宗教仪式似的,与海相望,听它呢喃,品尝着它的馈赠。海的味道氤氲四周。唇齿、肠胃、话语、呼吸,都沾染上海的气息。

临窗,望海。海的故事就纷至沓来。传说里凝望成一座永恒雕塑的石塔,还有慈航普度的妈祖娘娘,古老石头街上的海印寺,清源山上的摩崖石刻……每一个故事里,无论咸涩,抑或甘甜,都有浪涛的声音。

天蓝海阔,云淡风轻,心也豁然开朗。自己不复是自己,时间也不复是时间,一切仿佛进入空蒙的状态。

沉溺于不可自拔的情绪中,眼前的风景总是漫不经心地滑过。可是后渚的海似乎不计较我对它的怠慢,依然用最平和的心绪,装点着自己:该涂脂就涂脂,该抹粉就抹粉。使得我每一次来,都有一种新鲜的欢娱,又有一种跟上它的步伐的念想。

这片宏阔的海,仿佛是一场戏的布景。它蒸腾着、喷涌着、变幻着,什么时候滩涂上姹紫嫣红起来了?什么时候道路旁高大的紫荆花树、窈窕的南洋杉风姿绰约起来了?又是什么时候,火红的刺桐花在海岸线上丽影婆娑了?每一次,在眼睛错开的一刹那,新的一幕就徐徐拉开了。心,也渐渐地暖起来。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的气息终于和海的气息融汇贯通了。我也说不清:是滨海楼宇的如花容颜温暖了我的面孔,还是我的笑容映红了城市的面容。

我突然明白:在这里,我完成了自我蜕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无言的海无声的渗透。

今天的后渚港——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更加繁华热闹起来,我去看它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了。或许,海安然踏实了,我的心也安定下来。彼此安好,岂不更好?

后渚的海,用它曾经的空旷,陪伴我走过一段空旷的人生之旅。而它的日渐繁盛,也宛如我的笑颜上绽放出的点点心花。

篇3:观海的优美散文

观海的优美散文

蹒跚于三亚湾夜的静谧,一个脚窝又一个脚窝,沙滩上撒下一串冷静的思索。冷光如水,水如月华,“椰梦长廊”在梦的意境里,排列一段长长的假设。

大海不再澎湃,只有细浪,一声轻柔的呢喃,都是动听的歌唱。有一只海鸟,从夜空掠过,划出一道流光,照亮了我的思考。渔火星星点点,点燃起我心中理性的想象。

观望沧海,沧海茫茫。大海,以其宽大博厚的胸膛,承载起帆的向往。信念决不会因为重重浪涛而退却,希望决不会因为一网捞空而熄灭。没有艰难的跋涉,就没有豪迈的跨越;没有巨浪险阻,就没有到达彼岸的喜悦,也不会有艄公雄浑的号子,伴着海鸥的翅膀高歌。

大海,潮涨潮落,跟随着日月沉浮,用亘古不变的重复,演绎千年不朽的哲学。一切对立统一,因果轮回,都离不开大海的'演示与陈说。

啊!大海,我读懂了你的宽容,也读懂了你的苛刻;我读懂了你的丰富,也读懂了你的吝啬;我读懂了你的启迪,也读懂了你的深不可测。

徜徉在三亚湾夜的寂静里,一个脚窝又一个脚窝,脚窝里斟满了我的感悟,斟满了我的收获。

篇4:天涯海角的爱优美散文

天涯海角的爱优美散文

我总是这样,在这世间沉沉浮浮了二十三年。我原本以为无忧无虑是一种奢望,可是我无忧无虑过,只是当时的我不晓得。我原本以为和一个爱的人,幸福地生活是一种遥想,可是我拥有着真挚无私的爱,只是现在的我努力地珍惜着。我原本以为我具备了超强的工作能力,无论面对什么都可以愈战愈勇,可是我退宿过,只是那时的也曾脆弱。

然后呢?我还继续走着,病着,复原了,又软弱地依靠着,像寄生虫。我不愿意出门,不想运动,甚至排斥所有不熟悉的人与事,包括我曾经引以为豪的文字,却终于成了我的遗憾与畏惧。

我不知道这样的路通往哪里,可是我害怕死亡,害怕带着那么多的愧疚与遗憾离去。你知道吗?我努力的时候,总是挫折,然后骗自己说,适当的挫折有助于成长。骗着骗着,终于不晓得哪个更真实些。我爱的东西,什么时候来救活我?

逃避,面对,逃避,周而复始,度过年轻又柔软的二十三岁,可在我身边的你不离不弃,可我却再无颜面去承诺。然而,我仍旧秉持着一种虚弱而骄傲的信念,我相信我终究能够要到我想要的,只是时间未到。然后,我不住地恐慌,怕这一辈子太短,来不及兑现我们的.约定,来不及去实现我的梦想。可是想起你,燃烧起我微弱的生命力,我不愿失去你,即使是梦里。

梦境一般,毫无方向。也不需要方向,我爱上那种虚无感,以为今天就是昨天,昨天就是明天。可是梦总会醒,当孤枕难眠,当泪水淋漓,当现实残忍,我也会灰心,失落。绝望是无边的漆黑,将艳丽的色泽都吞没,我努力逃亡。在呼吸停止前,在心跳停住前能不能给我一点勇气,让我翻越,看见你清晰而亲近的脸庞。

你会不会知晓,即使只是一瞬间,我也愿意展现我的美丽,因为要理直气壮地填满你的记忆,我不想让你忘记,就算有伤心,我也不会选择放弃。从爱上你的那一刻起,我没有估量过有多艰辛,我也不会在意明天是放晴或者阴雨连绵,因为我相信,你的掌心握着春天的气息。当你的手掌抚上我的眉间,忧伤都会停止,不再记起。

爱一个人从来不容易,然而不爱一个人又谈何容易。我不仅仅只是要活在你的记忆里,而是狠狠地钻进你的心底。如果你在天涯,我在海角,让月光为我寄去这份爱意,永恒不息。

篇5:优美散文《观海听涛》

优美散文《观海听涛》

谁会去海边目踏海的风光,听波涛拂海的音韵?是侠客,隐士,游人,诗人、画家、摄影师吗!侠客,都是传说中的人物,像《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药师,独自幽坐岸礁,听波涛复笛啸,让心有悠然得意。隐士,当今有否?隔绝功利尘世,远离世俗生活,背走天伦之乐,独悠悠而归我思,去濡墨一抹自作的书画,幽写一本看破红尘的卷书,净化尘心,让心有静养自乐。游人,那是落闲观光的人,观一次海景,听一次涛音,让心有松懈情怀。诗人、画家、摄影师,那可是他们的爱好,一种喜欢欣赏的习惯,用自己常用的手法,捕捉深挖海的灵魂,让海魂赤裸裸地抖落在人间,以欲与己与人的满足。我属何人?不得而知,只是出于对海的好奇,而随心随愿罢了。

海是天落下的碧蓝之水,有些也有红、橙、黄色,如黄海;波涛之声,那是海唱出来的歌,自然而然。居住在海边的人们,也许看惯了海的面容,听惯了海的歌声,有着“海蓝如常、涛声依旧”的麻木,而习以为常,又不作为奇了。我且不然,虽然住在海的不远处,但海的.样子不常见,更谈不上常受涛声的熏陶。正因为如此,总有人在我的耳边低语,说着大海的宽广无边,有“远看天低海”的瞻观,然而你若去寻找那天与海的接壤处,可你且永远也找不到它的边际。海有多深?能完全淹没你山的高度。这海的宽广与深邃,犹如人生的境界,致深致远,无法所能触及。海总是把灵魂藏在深处,把心迹显露在脸上,有时潮起潮落,有是汹涌澎湃,有是平静无声,有时一片光烟氤氲,再加上击岸拍礁淘沙的溅声浪响,让波涛有了起伏转折、抑扬顿挫的音节和旋律,激昂、奋进与谐和。

出现在海空云间的佛光与海市蜃楼,那是海赐予人间最美丽的奇观。你说,祥云照头,仙境入目,会是怎样的感觉,又会有如何的遐想?这不说,也能自悟其明。倘若你能亲眼目睹,身临其境,还有涛声伴奏,那肯定会让你的心灵超越人间凡世,如入天宫般的飘然。据说,能见到如此奇观的人,是非常有幸的人,从此会得到海的指引,逢凶化吉,时来运转。虽然,我没有见到过,也没有这种彻悟,不过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奇遇,不得不让人产生超出自然的思维和想象。人若心顺气畅,又能有这种神秘落怀,想事必定美好,做事亦必然随心所致,而多能得到好的结果,这虽然是一种常理,但也不得不让人说是一种神奇。

船是海的一道风景。远行的船,航行在海的中央,如叶一样的漂流,听不到船的声音,只有远去而渐渐缩小的背景。归来的船,总是鸣着得意的叫声,吐露出我满载而归、安全返航,那种不得了的自傲!停泊在码头上的船,船杆上随风飘着彩旗,像是给观海的人打着招呼,我暂息,我将要远行。挂在船头或船杆最高处的国旗,展示出自己国家的强大与人民的勇敢。海,真的是宽以待人,深以养人。海用自己的浮力支撑,乘载着船的沉重负荷,从此岸到彼岸,随由你来来回回的航行,不与世计较,不与人为难,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是福音与财富。偶尔,也会听到一些翻船、沉船的坏消息,但这不能怪海,只能怪我们自己,没有听从波涛的规劝。若真要怪,那就去怪风的疯狂,雨的猛烈,或者去怪地壳的任性,都是因为它们的突然而来,才使得措手不及。

海鱼虾蟹和海生植物,是海的宝藏,为人类可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众多无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我们老祖宗发明的诀巧。近海的人们,多是以海为家,捕捞为生,一年大多的时间都在海上漂泊,海上作息。渔村,平常人烟稀寥,生息萧寂,多是妇孺和老人。不过,近年来也有一些人不出海的,或者不出远海去捕捞的,依靠科学,进行近岸箱养,或者海边围塘养殖,这给观海的人倒是增添了一个新的观赏景点。记得小的时候,有几次和大人一起去海滩捉捕沙蟹、小鱼,一边听着海涛涌动和拍岸的声音,一边踩着滩涂的稀泥,寻找蟹的藏洞,一经发现,童心喜洋洋,立马掏洞捕捉,有时也会被蟹钳夹住手指,而疼痛而哭,给童年的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海的灵魂和富有,通过波涛,谱写出了最优美的音乐。观海听涛,那是最能打动心的大场面、大风景,有海的深沉画面,有涛的悠扬动听,有心的互动默契。动感和着声感,触动着心的激荡,犹如一幅最完美的诗画,在海风的吹拂下,飘向天地之间,如同高山、草原、沙漠、平川一样,让人神往。

篇6:夕影亭上的幽思优美散文

夕影亭上的幽思优美散文

也许是饮了半瓶黄酒的缘故,出门的时候脚底下便有些飘飘然了,走在湖滨路上,凉风拂面,浑身懒洋洋的,入夜,情人们漫步在柳荫下,说着悄悄话儿,草丛,树枝,湖畔,投射出五颜六色的灯光,夜被渲染得分外美丽。好一个秀色柔曼的江南,处处散发着含蓄的淡雅。湖边泊着画舫,因嫌其喧闹,就要了一艘小船,趁着朦胧的夜随风浮于水面,水波便在耳边哗哗地荡开了。

所谓西湖,被人含在嘴里呻吟涌了千年,不过一泓清水而已。

而在夜晚,西湖的水,少了一些历史的凝重感,多了几分闲适和风雅。就像一位典型的江南女子,把温柔和秀丽完美的融为一体,更像当年的西施,清丽脱俗。微风轻漾,略有几分醉意,远处雷锋塔流光溢彩,近处湖水寂寂,闪着幽暗的影子,轻晕着夜的神秘。划桨的艄公,四十多岁,绍兴人氏,操着浓浓的吴语,唱着民歌,讲述着西湖的传说,给游湖添了几分兴致。想起了苏东坡在这里写下的千古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雨中的西湖是淡妆的'西子,美得自然。夜晚的的西湖又像裹着面纱的少女,她带着几分羞涩和神秘,更显得可爱。小船滑进西湖深处,夜已经深了,泛舟波心荡漾的湖面,一切都入了空蒙,空蒙得山色景物都入梦了。微风吹皱了一泓清水,犹如吹皱了西子的裙装。迷蒙的西湖,真如披着轻纱的西子,朦胧而又令人浮想连翩。眺望对岸,雷锋塔隐隐约约,似有仙子在对雨而舞。一切也都投了缥缈,缥缈得亭台楼阁都从睫毛里舞动起来了。

西湖里的船虽不比北京万生园和颐和园的船精致,却别有一番情韵,大船远着象湖上亭台楼阁,乘客置身其间,如在画中畅游一般。船舱内陈设着红木家俱,雕刻精细。小船白布蓝边,船舱略显简陋,可容纳三四人,空敞的舱,便于赏湖,也足以撩人情思。在这烟雨朦胧之中,坐在船头,任船随水流荡漾,沏一壶清茶。不要撑伞,就享受着细雨融入身体的感觉。耳边再响着江南的传统乐器,让自己的身心从内而外的完全安静下来。

若在清晨,湖面上一片清寂,游船缓移,天空中水鸟翩翩飞翔,碧波微漾,鱼儿游出水湎呼吸;若在夏季上午,水波泛起清色,荷香阵阵,水鸟时而盘旋,掠着水面,低低地飞;若在傍晚十分,雾霭轻起,余霞散绮,水面上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泛起幽幽的光泽;到了晚上,若在中秋季节,水面上一片寥阔,一轮朗月夜幕上正挂,冷月高悬,寂寞的秋湖上俏无声息,气氛凄冷,一切的喧嚣都远去,一切人世的苦恼都在冷夜的屏障抵制下退出。听着悠然的间歇的橹声在耳边响着,躺在船舱的凉椅上,回味着神话传说中白娘娘与许仙相会的片断,模模糊糊记忆起久远朝代的故事,仰望星空,觉人之渺小;至于苏东坡、林和靖、葛洪、岳飞、苏轼、白居易、文天祥、于谦、郁达夫、弘一法师、苏曼殊等人,更让我觉得人生如梦一样空幻,许多时候,人生的奋斗换来的只是对坎坷命运的嗟叹,不如化成一缕轻风,随风漾于水面,融化一轮明月,逍遥此生。夏秋季节的晚上,凉风吹来,一眼望去,荷丛里如象笼起薄薄的的白纱,莲叶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柔细的腰肢浴着月光,在水里摇曳着。人生实在太短暂了,感伤是对人生的最大浪费,何不珍惜这秋月夏荷呢?

西湖的美景无数,有苏堤春哓的柳绿桃红,有曲院风荷的摇曳多姿,有平湖秋月的桂花飘香,有断桥残雪的清冷纯净,但是由于来去匆匆,竟然无暇消受。漫步在湖畔,一路看过去,在婆娑的柳荫下,看雨丝落在湖面,扩散成几圈涟漪,在清冷的空气里想一回自己的事。想想“梅妻鹤子”林和靖的清冷孤寂,体会一下弘一法师圆寂时留下的“悲欣交集”,不觉几分渺茫。西湖的美,合在春秋之秀,春季则无朗气清惠风和畅,塔影参差,有画船来来去去,在夕影桥的凉亭里面朝雷锋塔而坐,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秋季来临,昼则斜阳一抹,暝色入林,夜则皓月当空,烟波浩渺。夏季在微风细雨中步入“曲院风荷”,随着曲曲折折的石径或回廊,看水中满池摇曳的绿翠红粉,听雨润荷叶的沙沙声,在某一处小桥下,你或许还能看见红鱼三三两两地优游。这里隐隐约约地让你想起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但仔细体会,你会感到这里雨中的荷花凄美、婉约,更象是某段似曾相识的小令,浪漫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