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10以内比较大小练习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10以内比较大小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

10以内比较大小练习题

篇1:10以内比较大小练习题

10以内比较大小练习题

练习题的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练习题是以巩固学习效果为目的要求解答的问题;从广义上讲,练习题是指以反复学习、实践,以求熟练为目的的问题,包括生活中遇到的麻烦、难题等。下面是10以内比较大小练习题请参考!

10以内比较大小练习题

1. 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 能够把 “同样多”转换成 “=”运用,能解释 “=”的含义并会读写。

2. 会解释 “>”和 “<”的含义和并会读写。

3. 能运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夯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

1. 比一比,填一填。

(1)

(  )比(  )多

(2)

(  )和(  )同样多。

2. 自己先涂一涂,再比一比。

○比☆多

△比☆少

△△△△△△△

□和☆同样多

□□□□□□□

3. 在 里填上”>””<”或”=”。

9 10  8 6  10 1

7 9 5 4 2 3

1 0 5 6 8 9

4、多□√,少□○ (6分)

5. 数一数,比一比。

(1) 有(  )个, 有(  )个。

(2) 的个数比 (  )。 的个数比 (  )。

6. 一群大雁往南飞,请你来给它们排排队。

(1)

(  )>(  )>(  )>(  )

10以内比较大小练习题(2)

(  )<(  )<(  )<(  )

这是一座由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

7. 找规律画一画,填一填。

(1)

每次多(  )个。

(2)

每次少(  )个。

8. 小动物们搬新家了,每只动物住一间,够吗?在够或不够的 里画””。

够  不够

9. 饲养员分给花花和嘟嘟同样多的竹笋,看图想一想,谁吃掉的竹笋多?在下面的 里画””。

10. 3、4只青蛙都要找一个蛋。他们每次只能爬一格,不能对角爬。想一想,数一数,哪只青蛙最先找到蛋?

跃过去,你就是尖子生!

11. 数一数图中有西红柿的正方形有几个?

12. 小兔子采蘑菇。

妈妈给小兔子(  )个蘑菇,她俩的蘑菇就一样多。

13. 姐姐比妹妹多6本书,于是姐姐给妹妹6本书,这时姐姐和妹妹的书一样多,对吗?

14. 6月国际乒联男单排名:前10名中,王皓前面有3名,王皓排第( )名,王励勤后面有1人,王励勤排( )名,王励勤和王皓中间有( )名。

答案

1. (1)5 3 5>3或3<5 (2)3 3 3=3

2. 答案不唯一,略

3. < > > < > < > < <

4. 略

5. (1)4 5 4<5 (2)少 多 5>4

6. (1)10>8>6>5 (2)3<5<7<9

7.

(1)  2

(2)

2

8.    9.    10. 4号 11. 6

12. 2 13. 不对

14. 4 9 4

篇2:《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幼儿园已有初步的接触,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小。另外,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教学,便于学生记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

通过这次上课,发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结合教学设计进行总结:

首先,在组织课堂方面,必须要用学生们喜欢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要有序的组织教学,既要控制住学生,又能够使学生更大极限的参与到教学中。如果能够找到他们的平衡点,那将会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在教学设计方面,设计有点偏离了轨道,注重了教学环节的设计,希望可以更加出彩,却忘记了更重要的一面,所有的出彩设计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要点,并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因此针对这方面,我以后不仅在设计环节上加强逻辑性与灵活性,而且要深入理解教材、教参中的重点与难点。

然后,在教学环节上,这一节课的开篇,以学生们做游戏拔河比赛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引导学生去掌握两个大数更直观的比较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师摆,学生配合的方式,这样使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体会比较的过程,若采用先启发学生想一想,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通过展示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自己尝试找到最好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大数,也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一一对应的'好处。

其次,在引出大于号与小于号时,首先我采用介绍两位孪生兄弟的方法吸引学生,然后再引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这样不符合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的方式,应该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时提取出大于号与小于号。而且关于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区别介绍很少,应该加上儿歌,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形象的记忆。最后,我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来强调大于号、小于号的区别,应该是先学习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区别,再通过练习加强和巩固知识要点。

最后,在讲课的语言方面,应该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与语言,不应该用成人化得语言与他们沟通,这样会适得其反,要引导、启发他们,与他们沟通,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而不是教师在给他们上课,要做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

篇3:10以内连加连减练习题

10以内连加连减练习题

1、5-3-1=2、6+2+2=()3、2+3+3=()4、7-2-4=()5、6+1+2=()

6、2+5+3=()7、5-2-3=()8、8-3-5=()9、4+5+1=()10、4+4+1=()

11、1+5+2=()12、9-7-1=()13、5+1+2=()14、9-3-5=()15、1+1+8=()

16、4+1+2=()17、10-4-6=()18、3+4+2=()19、1+1+3=()20、1+4+5=()

21、7-3-2=()22、5+1+3=()23、4+1+4=()24、2+4+1=()25、7-1-1=()

26、5-3-2=()27、10-3-7=()28、4+4+2=()29、9-5-4=()30、10-4-2=()

31、10-1-5=()32、1+4+3=()33、2+1+5=()34、3-1-1=()35、9-8-1=()

36、10-1-8=()37、1+2+6=()38、3+1+4=()39、2+1+4=()40、8-5-3=()

41、1+1+2=()42、5+2+1=()43、9-2-3=()44、1+8+1=()45、1+1+5=()

46、9-5-2=()47、8+1+1=()48、7-3-4=()49、7-4-3=()50、7-2-3=()

51、8-3-2=()52、5+3+2=()53、3+1+6=()54、5+4+1=()55、10-6-1=()

56、2+6+1=()57、2+4+4=()58、6-2-1=()59、7-3-1=()60、8-1-6=()

61、5-2-2=()62、10-5-3=()63、3+2+1=()64、1+6+1=()65、9-4-4=()

66、4-2-2=()67、6-1-2=()68、10-2-6=()69、4-1-2=()70、6-3-2=()

71、9-4-2=()72、10-8-2=()73、6+2+1=()74、8-2-5=()75、7+1+2=()

76、2+1+7=()77、8-3-3=()78、1+5+4=()79、1+4+2=()80、8-1-1=()

81、3+2+5=()82、7-4-1=()83、4+2+4=()84、6+3+1=()85、10-3-1=()

86、7+1+1=()87、8-1-3=()88、6-1-5=()89、10-1-6=()90、9-4-4=()

91、3+1+5=()92、8-2-6=()93、2+1+3=()94、10-7-1=()95、10-3-2=()

96、2+1+2=()97、5-1-1=()98、9-1-8=()99、2+2+2=()100、10-3-5=()

篇4:《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初建教学反思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幼儿园已有初步的接触,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小。另外,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教学,便于学生记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

通过这次上课,发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结合教学设计进行总结:

首先,在组织课堂方面,必须要用学生们喜欢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要有序的组织教学,既要控制住学生,又能够使学生更大极限的参与到教学中。如果能够找到他们的平衡点,那将会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在教学设计方面,设计有点偏离了轨道,注重了教学环节的设计,希望可以更加出彩,却忘记了更重要的一面,所有的出彩设计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要点,并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因此针对这方面,我以后不仅在设计环节上加强逻辑性与灵活性,而且要深入理解教材、教参中的重点与难点。

然后,在教学环节上,这一节课的开篇,以学生们做游戏拔河比赛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引导学生去掌握两个大数更直观的比较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师摆,学生配合的方式,这样使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体会比较的过程,若采用先启发学生想一想,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通过展示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自己尝试找到最好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大数,也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一一对应的好处。

其次,在引出大于号与小于号时,首先我采用介绍两位孪生兄弟的方法吸引学生,然后再引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这样不符合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的方式,应该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时提取出大于号与小于号。而且关于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区别介绍很少,应该加上儿歌,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形象的记忆。最后,我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来强调大于号、小于号的区别,应该是先学习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区别,再通过练习加强和巩固知识要点。

最后,在讲课的语言方面,应该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与语言,不应该用成人化得语言与他们沟通,这样会适得其反,要引导、启发他们,与他们沟通,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而不是教师在给他们上课,要做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