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鸽子的鸽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圣诞节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圣诞节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圣诞节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篇1:圣诞节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圣诞节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圣诞节真正的意义:纪念道成肉身的耶稣:「耶稣」这名字在希伯来文中是「拯救者」或「神的帮助」之意。他的门徒称他为「弥赛亚」或「神的受膏者」。「基督」是「受膏的那一位」之意。早在耶稣降生之前七百多年,先知以赛亚已预言:「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赛七:14)「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之意,说明神临到人间。

由於耶稣的诞生是由圣灵降临在童贞女马利亚身上而怀胎,所以耶稣即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他的降生应验了旧约圣经中许多的预言。有关基督从童女而生,降生的时间地点,降生前的先锋预备和预取的名,降世后成人子所受的待遇,以及降生的目的,都不迟不早地按父神旨意成全,一一应验了众先知的预言。

一般以为「公元」是以耶稣降生那年为始计算的,公元本身是历史上记载耶稣降生的划时代标帜。「基督耶稣降世」应该是圣诞节的头条新闻,因为这是天使向惧怕的牧羊人所报的大喜消息,这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唯有耶稣基督才是唯一的「救主」,他是「神子」为把人类从罪恶里拯救出来,才降生成「人子」,这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稣。

纪念复活升天的基督:主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他甘心为罪人受死,并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复活之后曾先后十次显现给抹大拉的马利亚、十一个使徒和一些门徒看,甚至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复活后四十日之久,在使徒们众目睽睽之际,忽然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他升天了,他在天上为众圣徒代祷和预备将来的住处。主耶稣的降生既是一个神迹,主基督复活又是另个神迹,因他不但有复活事实的铁证,也应验了旧约圣经的预言,「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9-11)复活的基督,是我们信仰的中心,只有相信从死里复活的救主,才能得救。当我们庆祝圣婴之降生,更重要是相信他是复活之主,他也把复活的生命赏赐给属他的儿女。

纪念为人舍命的救主:「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若没有主耶稣的降生,也就没有舍命赎罪这回事了。救恩的中心是主在十字架上的流血救赎,而十字架的中心是神的爱。关於十字架的救恩,在圣经中有很多预言和预表,从亚伯献祭起,直到主耶稣和门徒最后一次晚餐,都直接或间接地预言和预表,一致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各各他的十字架。主耶稣的舍命救人,「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太廿六:56)。他虽是至高者,却为人类的罪,降生在最卑贱的马槽里,生长於平凡的木匠家,为传福音给心灵贫穷的人,谦卑顺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因他受的刑罚,使信他者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使凡接受者得医治,只有藉著神的羔羊——无罪的耶稣,才能除去世人罪孽,成全神的救恩,因此在纪念圣诞同时,切勿忘记他降世的目的。

纪念必定再来的君王:主耶稣再来是一个肯定的事实,这个真理是新约圣经的一个重要主题,平均新约圣经每二十五节就有一节论及主再来的事。主耶稣在他死前和复活后,曾超过二十次以上用预言、应许、比喻等不同方式宣告他还要再回来,这个真理可以说是他一切教训的骨和肉,也是所有_有福的盼望。

圣经说:「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廿二:12)他第一次降生,是义者代替不义者,无罪者代替有罪者,也就是替死换生,救人灵魂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但是救主降生到今日已快两千年,主再来的日子确实近了,审判的时候已经快到了,这对全世界应当敲起警钟。升天的时候,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麽样来,但这次降临的耶稣要做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他还要来接凡属於他的人到他现在预备的地方去。主耶稣亲自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约十四:2-3)同时基督再来还要审判罪人,他现在还没有回来,这并非耽延,乃是宽容,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悔改。

耶稣基督降生在这个世界,并非一乐园,当你鸟瞰这人世时,你会发现它充满著罪恶、黑暗、和痛苦的人间,这都是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犯罪所致。但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我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神差他的儿子第一次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叫人因他得救。所以耶稣降世的那夜晚,是神圣、至善、安详、喜乐、它蕴含著温暖和光明,为那些沉溺在黑暗、不幸中的人们带来了安适、慰藉及力量,也带来了永恒的祝福。未知你是否已经完全脱离了罪恶的捆绑?有否清扫你的心房迎接这位救主呢?只有耶稣基督的权力才能使人类的心灵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圣诞是一个自由的生日,也是奇妙伟大的诞生。

今天,只要你悔改自己的罪,相信他,接受他做你个人的救主,你的罪就被赦免了,你与上帝就恢复了那起初和睦的关系,你就得了永远的生命。今天你接受耶稣在你的心里,今天就是你的圣诞节,愿上帝今年赐给你一个特别的圣诞节!

圣诞节与中国的故事

圣诞节,英语称为Christmas,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具有较强的背景,所谓现代主要由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等组成,1583年意大利耶稣会士罗明建、利玛窦来华,开启近代天主教在中国内地的传播。1820_年,新教马礼逊也来华传教,伴随着的传播,圣诞节等带有宗教色彩的节日也开始进入中国。圣诞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百年故事,就此开始。

“圣诞节”在中国早已有之,并不是现代圣诞节的意思

与这种外来宗教不同,圣诞节其实是个中国传统名词。在的耶稣生日作为圣诞节传入中国之前,就已存在了上千年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提到过圣诞节,曾为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作序,内中有云:“采天长为名,将传之无穷,纪圣诞之节也。”

中国古代的圣诞节,实际指的就是“圣旦”,也就是皇帝的生日。从唐代开始,皇帝生日成为了正式的圣诞节。

到了宋朝,不仅中原汉王朝开始把圣诞节作为每年皇帝生日来纪念,北边的契丹辽王朝也开始了相应的节日纪念活动。等到了明代,不仅皇帝的生日是圣诞,皇帝媳妇皇后的生日、皇帝母亲皇太后的生日也都成了圣诞节的组成部分。到了清代,《大清会典》对皇帝皇后等人的圣诞日期和庆祝规格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在古代封建王朝的推动之下,圣诞节在民间也相应的实现了普及化——各种神、仙、佛、菩萨的生日都可以是“圣诞”,从如来佛到观世音,从吕洞宾到各色神仙,生日都算圣诞。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张道士也说过给大仙“遮天大王”做圣诞。即使在西方的圣诞节已经正式出现的中国近代,圣诞节在很多中国人眼里,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孔子生日。鲁迅在《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中写道:“今年圣诞,尤为热闹,文人雅士,则在陶园雅集,即席挥毫,表示国粹。”

篇2:圣诞节的由来及真正意义是什么

更多圣诞节相关内容推荐

圣诞节的由来

圣诞节(Christmas)一词,源于古英文的Cristes maesse,意思是基督弥撒。拉丁某宗教徒于AD 336年,开始在十二月二十五日记念耶稣的诞生;东正教则以一月六日为圣诞。圣诞节(christmas)是某宗教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定于每年12月25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同时也是普遍庆祝的世俗节日。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期与时值仲冬的农节和太阳节这两个非某宗教节日巧合,因此庆祝习俗来源不一。在罗马帝国范围之内,12月17日农神节是寻欢取乐、互相馈赠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人所崇奉的正义之神密特拉的生日。

古罗马人在元旦用青枝绿叶和灯火装饰房屋,并向儿童和穷人赠送礼物。条顿人各部族渗入高卢、不列颠和中欧等地,又带来日耳曼人和克尔特人的宗教仪式。于是,有了团聚欢宴、燃烧大块柴木、品尝大木形糕饼,张挂树枝、陈放枞树、访亲问友、来往馈赠等庆祝活动。象征温暖和长寿的火与灯光,一向是冬季节日庆祝活动中的内容,在某宗教和非某宗教习俗都是如此。常青树象征奋斗生存,自从中世纪以来就与耶稣圣诞节庆祝活动发生联系。由于历法不同,东正教及其他东欧教会的圣诞节日期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

圣诞,英文是CHRISTMAS,美国韦氏辞典,认为这个字是由CHRIST+MASS合成的,其意义是“基督祭典”,而英国牛津辞典亦做相同解释。央格鲁撒克逊语“圣诞”一句,也一样是基督祭典之意。其它非英语系统国家,如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 圣诞”则有“生日”的意思。至于德国人,称圣诞节为“圣诞季”,但其原文则含有“圣夜”之意。圣诞节是一个普天同庆,人人皆欢乐的日子。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或民族因为传统习惯的不同,其圣诞节习俗也各有差异。

圣诞节的意义

圣诞节的意义是纪念耶稣。每年的12月25日,是某宗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某宗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某宗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 是西方似我国过春节。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字。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耶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我们把它当作耶苏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

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某宗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但是有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圣诞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圣诞节的复真正含义是为了纪念制耶稣诞生。12月24日平安夜、12月25日圣诞节的主要纪念活动都与耶稣降生的传说有关 。

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

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意味着万物复苏的开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

圣诞节是某宗教世界最大的节日。一般认为12月25日作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

因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

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

篇3:考试的真正意义

考试是每一个人最头疼的问题,可是你认识考试了吗?

当你在哈哈大笑赞扬自己那100分的试卷时,有几位同学却在那里全身关注的看着他那惨不忍睹的错题,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那是一种智慧,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种总结,一种对错题的重新认识,他们或许并不是多么优秀但他们经历过这一次的失败后,会清楚的认识那方面还有不足,这就是考试的意义,是测量自己的不足,加深自己的基础,并且能够活学活用。回过头再看看那些自豪的同学,他们是会了知识,可是有认真的去更深一层的理解吗?

其实在现在就知道,试卷的背后是什么?每一道试题是一个大类的版块,我们知道了其中一道题,可是你能确保你每道题都能顺利过关吗?如果给你一道不属于你这个年级的题,但属于这一类,你做不出来,你还能哈哈大笑吗?所以,请珍惜你现在的宝贵时间,赶紧去看看试卷的背后,去寻找那似曾相识的错题。

现在你还在因为曾经的辉煌说说笑笑吗?你还在不珍惜你的宝贵时间了吗?如果你还在这样,那结果只是一个长大了后悔都来不及了!

五年级:刘玮琳

下一篇:一次考试 相关推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400字 詹天佑,我想对你说作文450字 同学对我的关爱作文600字 摸同桌 我的家乡——中山作文500字 热爱家乡,放飞梦想作文800字 我的座右铭——失败乃成功之母 不一样的周末 记一次辩论会作文450字 看图写话:文明只差一步 与法治同行演讲稿 我的新家在月球作文400字 圣诞节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篇4:“雅”的真正意义

“雅”的真正意义

“雅”一个千古流传的话题,“雅”她究竟是什么呢?

“雅”它的意义很大,不仅是一个字,而且蕴涵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礼仪传统呢!世界都充满“雅”。这其中也有更深刻的美德意义。正如于谦之吟诵“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何等高尚!又如文天祥之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要留清白在人间。”――何等忠诚!更如李清照之绝唱“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何等豪放! 作文网

老子曾说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导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中,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这样才不会留下终生的悔恨。除此之外,我们华夏儿女素来就以温文尔雅的仪态、宽宏大量的胸怀、和谐友善的境、平等尊重的原则、致公正义的气概与世界各族人民友好交往。从古至今,人们都以“雅”为核心标准,为浩如烟海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积累着文化瑰宝。所以,我们不要做那些后悔的事情,雅,就从现在开始吧! 作文网

说起雅,这是一件需要人们刻苦耐劳的事情。你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怕吃苦,然后还要多学习一下怎样才雅,使自己变得成为一个雅人,最后多做一些有关雅的事情。虽然这说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爸爸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前面有人,就要退回去给让路。爸爸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雅的体现么?

还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见一位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吃饭前要洗手……”我们的雅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雅的好习惯,使雅的观念从意识得进入最高层次,使雅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也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雅,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篇5:元宵节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元宵节的意义

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国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每到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舟山锣鼓……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同庆佳节,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的审美记忆。

其实,元宵节不是一个孤立的节日,它是春节的一部分。要理解元宵节的意义,不能不把它放在春节之中来考察。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狂欢节”,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了。当然,个别礼法之士反对这个习俗,比如宋代的司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准备出门赏灯。司马光问:“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我)是鬼耶?!”这就太不讲理了,总不能只让夫人终年只看他一个人一张脸吧?好在社会不买这些礼法之士的账,大多数妇女照样游乐。元宵节允许民众自由娱乐,这是古代社会针对过分严格的礼法制度而设计的一个发泄渠道。一些年轻人乘机会见意中人。正如辛弃疾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类命运。祭祀他,可以获得丰收和平安。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蚕事丰收。

元宵节也是一个求子的节日。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这里“灯”谐音“丁”,就是男丁。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涵义。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一直到民国时代,各地多有送灯给那些无子家庭的习俗,祝愿他们添子孙。清代有摸城门门钉的活动。钉,也谐音“丁”。人们希望通过摸门钉而祈求生育儿子。有些地区的人们还赋予汤圆以象征意义。

当然,在人口压力巨大的今天,元宵求子活动已经很少看到。现代人又赋予汤圆以新的解释,那就是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象征一家团圆,幸福美满。它很符合人们的内心希望。元宵节因此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元宵节习俗

吃元宵

吃汤圆,有的地方叫吃元宵,两者的差别其实不大,但是南北方的称呼有所差异。正月十五吃汤圆,是传统的元宵节习俗,寓意着团团圆圆,老辈人们以和为贵,总希望咱们每个家庭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够和和美美,万事团团圆圆,陪在老人身边吃一碗汤圆,图一年的好兆头

送花灯

送花灯也叫送孩儿灯,古时候,元宵节节前,新成亲的夫妻总会收到娘家送来的花灯,因为灯与丁同音,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女儿一家能够添丁进口,人丁兴旺,现在好多影视剧里面也有很多这种镜头,女子在在河里放花灯。

耍龙灯

咱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龙的传人自居,因为龙象征着吉祥富贵,在元宵节的节日里,一起舞龙灯更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现在元宵节好多公园举办等会,估计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

迎紫姑

故老相传,紫姑是一个善良漂亮的女子,为生活所迫,做了富人的小妾,却被别人所妒,冤死在厕所中,后来被封为厕神,在元宵节的夜里,人们会用稻草扎成紫姑的模型来祭祀她,祈求她保佑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踩高跷

踩高跷是汉族的传统活动之一,每逢节日,人们就会搬出家伙事,在一起踩踩高跷,热热闹闹的庆贺一下,同时踩高跷也是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多变,多种多样,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走百病

古时北方地区正月十五或十六,妇女们会成群结队的出去走走,或到桥边走走,或到城门墙处摸钉求子,到了晚上在返回家中。走百病也叫走老貌,经历寒冬之后,老人们也会出去走走,舒展舒展筋骨,越活越年轻。

元宵节由来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称夜为“宵”,而正月按照农历纪法则是元月,所以也就把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之为“元宵节”。元宵节作为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重要的节日,不仅是全球华人都过的节日,而且也有着较为悠久的由来历史。

其实民间从古至今就有着“开灯祈福”的习俗,即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把已经试过的灯盏放入河水中,向神灵祭拜祈福。

随着东汉时期“开灯祈福”这一传统习俗,则又带有了“燃灯表佛”的意味。等到唐朝的时候,中西方文化进一步密切交流接触,佛教已成为主流文化,上到朝中仕官大臣,下到集市万家百姓,都会在正月十五“燃灯拜佛”,由此,元宵节张灯结彩就成为法定的事情。不过,正式的“元宵”之名,还是在唐末得以形成,在宋代称其为“灯夕”,清朝则是“灯节”。

篇6:七夕节的真正意义

七夕节的真正意义

七夕节,主要是庆贺天上牛郎与织女的一年一会。来源于神话故事,民间习惯称为天河配。

依照七夕节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情节,山西民间有扎像庆贺之俗,就是在街头巷口用树枝等物扎成一对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织女相会。在像前敬献瓜果桃李以示祝贺。星汉灿烂之际范文搜版权所有,如果看到天河中有奕奕正白气,闪耀着五色的光芒,就被认为是牛郎织女相见的征兆。旧时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织女恩赐。据说牛郎织女是勤劳的化身,所以跪拜者求农求织求婚均可。求金求银求暴利则要适得其反。一人只能乞求一事,求多则不灵。在吉祥征兆面前,连续三年诚心诚意乞求一事,则必然应验。山西气候,七夕前后多降雨,能够连续三年乞求一事当属不易。民间传说,七夕节如果天上降雨,就是牛郎织女哭诉衷肠,预兆着夫妻和睦,家庭兴旺。

如何打造现代“七夕文化”

“七夕”需要与时俱进。七夕节尽管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缺乏适合年轻人的活动载体。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表示,中国的传统节日留有独特的文化记忆,人们应着重挖掘其文化内涵,提供让现代人乐意接受的特色民俗和形式。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书画院副院长金中浩认为,在这一天,除了商场进行促销外,时下举办的一系列有关促进情感交流的活动,也是“七夕文化”的发展,是对“七夕”内涵的弘扬。

“七夕”需要嫁接外来文化。曹保明认为,西方情人节操作性强,有着时尚载体,如玫瑰、巧克力、鲜花等,吸引着大批年轻人的心;而我们的七夕节却没有具体适合年轻人的节日内容,传统的祈祷祭拜、穿针引线之类的活动过于强调形式,而不被当下追求自我意识的年轻人所接受。

我们要把东西方文化很好地融合起来,让传统的民族文化在新时代发挥它独有的魅力,使七夕节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七夕文化”。

七夕风俗最早始于东汉吗

关于“七夕节”的最早记载来源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上面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说明,七夕“穿针乞巧”的风俗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至魏晋南北朝时,开始涌现出许多描写七夕风俗的诗歌。其中最多的是描写七夕穿针的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七夕穿针诗》)

“乞巧”活动在古代皇宫中非常盛行。这天晚上,宫内众嫔妃宫女都会以各种方式来乞求美妙的手艺。据说,唐玄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宫中夜宴,宫女们每个人都将小蜘蛛放在盒中,等到第二天,看看是否结网,如果网形圆满、美观,那就说明得“巧”了呢!

到了宋元之际,七夕节变得更加隆重了。开封、大都等地都设有“乞巧市”,从七月初一开始,人们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更是人山人海,巍巍壮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这是对当时乞巧节盛况的真实写照,也说明了“七夕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这个时期的民间活动也是丰富多彩。

元、明时还有穿“鹊桥补子”的时尚。“七夕节”这一天,宫眷内臣们都纷纷穿以穿鹊桥作为图案的衣赏,期望自己有好运。

篇7: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颜元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认为“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反义词

1、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2、囫囵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3、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篇8:圣诞节的意义是什么

圣诞节的意义是什么

圣诞节的意义

纪念道成肉身的耶稣:「耶稣」这名字在希伯来文中是「拯救者」或「神的帮助」之意。他的门徒称他为「弥赛亚」或「神的受膏者」。「基督」是「受膏的那一位」之意。早在耶稣降生之前七百多年,先知以赛亚已预言:「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赛七:14)「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之意,说明神临到人间。

由於耶稣的诞生是由圣灵降临在童贞女马利亚身上而怀胎,所以耶稣即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他的降生应验了旧约圣经中许多的预言。有关基督从童女而生,降生的时间地点,降生前的先锋预备和预取的名,降世后成人子所受的待遇,以及降生的目的,都不迟不早地按父神旨意成全,一一应验了众先知的预言。

一般以为「公元」是以耶稣降生那年为始计算的,公元本身是历史上记载耶稣降生的划时代标帜。「基督耶稣降世」应该是圣诞节的头条新闻,因为这是天使向惧怕的牧羊人所报的大喜消息,这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唯有耶稣基督才是唯一的「救主」,他是「神子」为把人类从罪恶里拯救出来,才降生成「人子」,这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稣。

纪念复活升天的基督:主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他甘心为罪人受死,并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复活之后曾先后十次显现给抹大拉的马利亚、十一个使徒和一些门徒看,甚至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复活后四十日之久,在使徒们众目睽睽之际,忽然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他升天了,他在天上为众圣徒代祷和预备将来的住处。主耶稣的降生既是一个神迹,主基督复活又是另个神迹,因他不但有复活事实的铁证,也应验了旧约圣经的预言,「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9-11)复活的基督,是我们信仰的中心,只有相信从死里复活的救主,才能得救。当我们庆祝圣婴之降生,更重要是相信他是复活之主,他也把复活的生命赏赐给属他的儿女。

纪念为人舍命的救主:「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若没有主耶稣的降生,也就没有舍命赎罪这回事了。救恩的中心是主在十字架上的流血救赎,而十字架的中心是神的爱。关於十字架的救恩,在圣经中有很多预言和预表,从亚伯献祭起,直到主耶稣和门徒最后一次晚餐,都直接或间接地预言和预表,一致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各各他的十字架。主耶稣的舍命救人,「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太廿六:56)。他虽是至高者,却为人类的罪,降生在最卑贱的马槽里,生长於平凡的木匠家,为传福音给心灵贫穷的人,谦卑顺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因他受的刑罚,使信他者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使凡接受者得医治,只有藉著神的羔羊——无罪的耶稣,才能除去世人罪孽,成全神的救恩,因此在纪念圣诞同时,切勿忘记他降世的目的,

纪念必定再来的君王:主耶稣再来是一个肯定的事实,这个真理是新约圣经的一个重要主题,平均新约圣经每二十五节就有一节论及主再来的事。主耶稣在他死前和复活后,曾超过二十次以上用预言、应许、比喻等不同方式宣告他还要再回来,这个真理可以说是他一切教训的骨和肉,也是所有基督徒有福的盼望。

圣经说:「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廿二:12)他第一次降生,是义者代替不义者,无罪者代替有罪者,也就是替死换生,救人灵魂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但是救主降生到今日已快两千年,主再来的日子确实近了,审判的时候已经快到了,这对全世界应当敲起警钟。升天的时候,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麽样来,但这次降临的耶稣要做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他还要来接凡属於他的人到他现在预备的地方去。主耶稣亲自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约十四:2-3)同时基督再来还要审判罪人,他现在还没有回来,这并非耽延,乃是宽容,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悔改。

耶稣基督降生在这个世界,并非一乐园,当你鸟瞰这人世时,你会发现它充满著罪恶、黑暗、和痛苦的人间,这都是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犯罪所致。但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我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神差他的儿子第一次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叫人因他得救。所以耶稣降世的那夜晚,是神圣、至善、安详、喜乐、它蕴含著温暖和光明,为那些沉溺在黑暗、不幸中的人们带来了安适、慰藉及力量,也带来了永恒的祝福。未知你是否已经完全脱离了罪恶的捆绑?有否清扫你的心房迎接这位救主呢?只有耶稣基督的权力才能使人类的心灵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圣诞是一个自由的生日,也是奇妙伟大的诞生。

今天,只要你悔改自己的罪,相信他,接受他做你个人的救主,你的罪就被赦免了,你与上帝就恢复了那起初和睦的关系,你就得了永远的生命。今天你接受耶稣在你的心里,今天就是你的圣诞节,愿上帝今年赐给你一个特别的圣诞节!

1.圣诞节的传统习俗

2.中国春节与圣诞节的差异

3.圣诞节的来历

4.圣诞节送什么礼物给男朋友

5.圣诞节送男朋友什么礼物好

6.圣诞节吃什么好

7.圣诞节来源

8.圣诞节送什么礼物

9.圣诞节送给男朋友的礼物推荐

10.圣诞节送女朋友什么礼物好?

篇9:过圣诞节意义是什么

过圣诞节意义是什么

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圣母玛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

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使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

十九世纪发展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节。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改革开放后,圣诞节在中国传播地尤为突出,至二十一世纪初,圣诞节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当地习俗,发展日趋成熟。吃苹果、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参加圣诞派对,圣诞购物等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圣诞节、圣诞老人和圣诞树的.形象在世界各地都深入了孩子们的内心。圣诞节到来之际,许多家长会给孩子们讲圣诞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孩子们体会到圣诞节背后的意义,懂得爱,懂得分享,懂得感恩和回报。

篇10:圣诞节由来和意义是什么

目录

圣诞节的由来

圣诞节真正意义

圣诞节的习俗

圣诞节的由来

纪念耶稣出生

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于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出世。

罗马教会设立

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Epiphany),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那路拉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后历史学家在罗马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经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伴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那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12月25日本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基于此原因,罗马教会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随着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甚至广大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

圣诞老人

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尼古拉斯出生在小亚细亚巴大拉城,家庭富有,父母亲是非常热心的天主教友,不幸他的父母早逝。尼古拉斯长大以后,便把丰富的财产,全部捐送给贫苦可怜的人,自己则出家修道,献身教会,终生为社会服务。尼古拉斯后来作了神父,而且还升为主教。他一生当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尼古拉斯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返回目录

圣诞节真正意义

从神为他的儿子所取的名字我们也能看见圣诞节的真实意义:

一、基督:

太一章1节,应验了旧约圣经的话,证明他是神,他的旨意永远立定。基督是希腊文,意为受膏者,希伯来文翻为弥赛亚,与基督同义。

二、耶稣:

太一章21节「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神的儿子降生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将人从罪恶的权势与绝望中拯救出来。

三、以马内利:

太一章23节「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神儿子降生的意义不仅是要降生在马槽里,降生在十字架上,更重要的是他要降生在你、我的生命中,你、我的生活里,他要与人同在。

圣诞节不仅只是卡片、圣诞树及一些宗教活动而已,今年的圣诞节让我们再次思想,神的儿子是否已经诞生在你的生命中,你是否在他的里面得著罪的赦免,有赦罪的平安和喜乐,你是否真实相信神的话必成就呢?

在今天的社会。圣诞节已经是一个世俗化、全民性、世界性的节日。馈赠圣诞卡和圣诞礼物虽没有圣经根据,但也没有违背真理,且带有关怀的善意,不失为优良的传统。至於圣诞树虽有异教的根源,但现代人摆设圣诞树已没有异教徒原先的意义。意义是由人去赋与和解释的,当圣诞树不再有异教意义,正如12月25日这日子不再有异教意义之时,保留圣诞树也无可厚非。

至于圣诞老人,俨然已成为了圣诞节的主角,很多人忘记了欢迎救主降生,对这虚构人物反而趋之若鹜说∶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记住,我的弟兄姐妹们。耶稣基督才是圣诞节的主角,正如美国常说∶jesus is the reason for the season(耶稣是庆祝这时节的缘由)

记住:圣诞不是吃吃喝喝高兴,而是恭迎救主伟大赎情。圣诞不是自我享受之际,而是委身传福音之时。而且是最佳向大众传福音的时机,可要把握哦!

<<<返回目录

圣诞节的习俗

圣诞节这一天,大多数家庭都会之作贺卡,发给亲属,朋友,邻居,亦表示对他们的祝福,而小孩子最喜欢吧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因为礼物会放在袜子里面。他们都会期待第二天袜子里面会出现什么,而带圣诞帽就是为了让自己下一年睡觉睡的安稳。圣诞树则是一种装饰,有着点缀圣诞节的作用。

圣诞节是西方的一个传统节日,圣诞节有着很特殊的意义,因为他即是一个传统节日,而且还是一个宗教重要节日,圣诞节也随着全球往来加重开始传播到了全世界,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

<<<返回目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