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e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普洱市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论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普洱市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论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普洱市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论文

篇1:普洱市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论文

普洱市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论文

摘要: 矿产资源经济在如今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有极大比重。

如何有效的存储矿产资源经济数据,如何对经济数据有效分析利用成为一项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内容。

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最新成果,以普洱市为例叙述了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的设计背景、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系统设计的软件和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块。

关键词: 矿产资源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0 引言

矿产资源是国家建设人民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资源经济也成为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对象是矿产资源和矿物原料的消耗过程以及该过程所伴随的制度演变[1]。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经济会产生大量的相关数据,所以矿产资源经济方面需要专门的管理系统支持。

那在已有的条件下,利用最新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空间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建立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地区概况

普洱市地处三江成矿带中南段,自东向西横跨哀牢山、云岭、兰坪-思茅、澜沧江和昌宁-澜沧五个二级成矿带(单元),是云南省内少有的多个二级成矿单元汇集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质成矿环境,截止底普洱市已经发现各类矿产资源40余种[2]。

20普洱市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180亿元,单矿业总产值就达30.51亿元,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95%,较增长38.4%。

由此可见矿产业已真正成为普洱市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

2 设计思路

本系统是在普洱市矿业发展公司等普洱市矿管部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调研,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政府部门相关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

充分吸取现今GIS的最新概念与理论,并紧密结合ESRI/ArcGIS软件的最新技术成果。

其设计思路:明确矿产资源管理各项业务、办事程序和系统需求,根据各项业务确定功能模块;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根据自身权限按业务需求选择功能模块,办理各项业务。

满足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需求,并保证矿产资源经济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与一致性。

根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合理建设以确保数据的规范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从而实现系统的有效利用。

3 技术路线

GIS是目前最优的地理信息数据解决方案。

自GIS引入中国以来,已经对当今的信息科学化管理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本系统也是在吸收最新的GIS技术成果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普洱市矿产资源经济空间数据库与普洱市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

其技术路线如下:①采用ESRI公司最新的数据模型-Geodatabase,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设计空间数据库模型,建立结构合理的矿产资源经济空间数据库。

②参考国际、国内的元数据相关标准,建立普洱市矿产资源经济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使元数据得到有效的存储管理。

③通过ArcObjects组建库、空间数据引擎ArcSDE和Oracle11g数据库,开发设计普洱市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

4 系统设计的软件构造

4.1 Geodatabase简介 Geodatabase数据模型是ESRI公司在ArcInfo中推出的一种新型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它是第三代数据模型[3]。

它是建立在DBMS之上的统一、智能化的空间数据库。

其目的是为了让用户能更加容易、更加自然的表示GIS数据特征和更易建立特征之间的各种关系。

Geodatabase是种全新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它包括了要素类、要素数据集、对象类、关系类等不同的结构,具体Geodatabase结构组织体系如图1所示。

4.2 Oracle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4]。

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美国ORACLE公司(甲骨文)提供的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的一组软件产品,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或B/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之一。

它具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完备的关系产品,分布式处理,能够轻松实现数据仓库的操作。

它在数据的可用性、可扩展性、数据安全性与稳定性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

4.3 ArcSDE空间数据引擎 空间数据引擎提供了空间数据管理及应用程序的接口,是客户端/服务器的两层架构软件,它可以快速地从商用数据库如Oracle和SQL Server中获取空间数据[5]。

ESRI公司在其代表性的'地理信息平台Arc/Info基础推出了针对国际上各大型数据库平台的空间数据引擎ArcSDE。

4.4 ArcObjects ArcObjects是ESRI公司开发面向对象的地理数据模型和高度集成的软件库,它完全符合COM标准的大型软件工具。

ArcObjects是ArcMap、ArcCatalog、等ArcGIS系列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6]。

ArcObjects是基于Microsoft的COM构架实现的,它总共提供了1200个独立的COM组件、几百个具有良好文档说明的接口和数千个方法,展现了ArcGIS可以利用的全部功能。

由于COM的语言无关性,ArcObjects可以通过任何一种支持COM的编程语言,如Visual Basic、Visual C++、C#等,使用ArcObjects中的任何组件对象进行二次开发。

5 系统功能

普洱市矿产资源空间数据库采用混合的数据模型,将空间图形数据与其相关的属性数据分开管理的模式,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通过关键字来连接,所以需要分别对空间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进行设计。

其中空间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基础地质数据、基础储量数据、基础规划数据、基础水文数据、基础电力数据等;属性数据包括:基础文档、矿产资源信息表、矿产资源经济统计表等。

最后合理布局为:元数据库、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专题地图库、经济统计数据库、文献资料数据库。

如图2所示。

在普洱市矿产资源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了普洱市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

普洱市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可以分为矿产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经济分析、矿产资源经济决策三大模块。

矿产资源管理模块包括基础的矿产资源信息查询、分析、输入与输出等功能,它能满足普通的矿产资源信息管理功能。

矿产资源经济分析模块主要根据相关的经济模型调用矿产资源经济数据对普洱市矿产资源经济进行统计分析。

矿产资源经济决策模块主要指根据矿产资源经济分析结果提供进一步的决策数据,并指导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是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其系统结构如图3。

6 结论

矿产资源经济已经成为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矿产资源经济数据的有效存储、分析使用是各级政府与矿管部门应该开始注意的一个问题。

本文对普洱市矿产资源经济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为矿产资源经济有效管理与分析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最新理论与技术手段为矿产资源经济数据的有效存储与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这将会对未来的矿产资源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陈建宏.矿产资源经济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06.

[2]普洱市人民政府.普洱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009-02.

[3]Michael Zeiler. Modeling our world [M]. ESRI Press, -01-01.

[4]Oracle 数据库.

[5]吴信才.空间数据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

[6]邵亚.基于GEODATABASE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建库研究――以潜江市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6-1.

[7]王雷.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地理信息系统框架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06).

[8]田建军,李天智,尹大路.矿产资源动态监督管理系统的开发[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9(03).

[9]葛文生.基于ArcGIS的安庆生态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

[10]温聪源.基于ArcGIS的邮政地理信息系统设计[J].今日科苑,2007(06).

篇2:农业经济转型期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模式论文

我国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方向的转型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随着“三农”问题被重视力度的不断升级,以加快农业经济的现代化管理为目标,在农业经济管理规范化运行的要求下,我国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发展则成为目前拟催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一、信息化系统构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大众生活中的不断渗入,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当前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改革标准。经济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应用优势的逐步凸显,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提供了无限可能。正如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有效融入可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成功实施同样也是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辅助。

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而农业的信息化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强化,对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新农村繁荣和经济发展、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等均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借助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运作需要和优势,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从信息化辅助下的市场拓展、信息化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信息化科教等多方面逐步推进农业各个生产、销售要素的整合和管理,进而达成农业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要求。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的切入点

考虑到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大多数为培训转岗,农业信息化方面技能和知识相对匮乏,只能参与信息采集、储存、整理、发布等简单工作,采集到的农业信息得不到深入开发,势必造成农业管理工作信息应用的大量浪费,因此农业管理人员现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基础学习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极为重要。

在具体运作中,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提升农业经济收入,以信息化手段辅助农民增产增收,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以创新的科技和催动利润升值的科研成果来催发农民农业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升农业领域的经济收入。其二是需要辅助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方向的转型。信息网络的庞大覆盖能力、强大的互动功能、随时信息传递的优势等,可作为农业传统形式进行发展模式改革的技术辅助,并推动其迅速向知识型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方向进行转变。其三,提出农业科研发展及农业实践性改革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并运用各类标准化条件对人才的`培养进行辅助。信息化的存在和信息化系统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显著加快农业科研、知识传播的速度,进而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模式

(一)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子系统内容

与农业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源势必需要进行科学整合、合理规划后,才能作为农业管理的信息服务系统、农业管理的监测预警系统、农村管理的信息市场服务系统“三项合一”发展的基础。具体则需要不断进行信息的采集和交换,制定统一化信息标准,为国外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信息信息源进行拓展,使用国际化的数据库对信息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检测,构建起较为稳定的农业信息现代化采、收、传一体化系统。在上述条件满足的基础上,联系农业管理的监测预警系统、农村管理的信息市场服务系统,为农业经济管理现代信息化管理方向的正确性提供依据。

(二)融入现代管理理念,强化系统操作型人才培训

在“三农”问题被重视力度的不断升级的前提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构建的过程中,是必须要不断进行新的管理理念的强化。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和转型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标志,就是必须要保障农业经济管理现代信息化建设与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同步进行。由此,在农业经济转型期间,不断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现代化服务意识的构建和强化,使用积极主动、强有力的方式来保障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型构建,是培育农业经济管理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信息人才、技术管理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等的重要基础。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管理理念的强化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需要,鼓励推动优秀大学毕业生返乡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信息爱管理的现代综合平台构建中来,倡导个人、企业、集体在此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意和优势,坚持以综合平台为构建准则,着力打造出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国家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

(三)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健全系统所需基础设施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的完善,则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的重点工作所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及政府引入有效政策和启动专项资金,来保障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此过程中可结合市场竞争机制的变化,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以敦促国内外企业积极主动地引入先进技术,以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提升。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只有确保资金到位、指导到位、配合到位、措施到位,才能真正充分发挥企业和各级政府应该承担的权责。因此在进行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健全的过程中,政府可尝试统一调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专业人才,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以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各行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优势。

【参考文献】

[1]马维东.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3(11).

[2]孙海平.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2(07).

[3]张秋霞.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状与发展举措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0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