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方案设计,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方案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

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方案设计

篇1: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方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方案设计

◎学习内容:教科书P67~P68

◎学习目标:

1.初步建立生活大数的直观概念,能大致估计1000以内物品的数量,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会数1000以内的数。

3.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深对北京奥运会的认识,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培养爱国情怀,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会数1000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数到接近整百十拐弯处的数如何准确数出来。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奥运会门票若干,游戏用具。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奥运福娃宣传短片,提出:一共几个福娃?你是怎样数的?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一个的数并板书:个)

2.播放鸟巢体育场并简单介绍,出示一席座位图问:一共几个座位?可以怎样数?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十个十个的数,会比较方便快捷。板书:十)

3.出示体育场大型座位图,观众图,提问:猜一猜,这里大约可以坐多少人?

(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畅所欲言,注意引导不是估计的数量越大越好,而是要接近实际数目。)

4.提出疑问:一个一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还是

5导入课题:生活中,需要更大的数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我们这节课主要认识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书P68例1。

2.媒体出现少量方块,提问:要知道有几个,可以怎样数?

3.生汇报: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板书:一个一个)

4.学生借助计数器数数,体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过程。(板书:10个一是一十)

5.媒体出现较多的方块,提问:要知道有几个,还是一个一个地数吗?可以怎样数?

6.学生汇报:可以十个十个地数。板书:十个十个

媒体演示十个十个地数。学生跟着数:一十,二十,三十

7.学生借助计数器数,体会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的过程。(板书:10个一十是一百)

8.媒体出示大量方块,思考明明提出的问题:怎样数更大的数?

9.生汇报: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板书:一百一百)

10.媒体演示一百一百地数,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11.学生借助记数器自己数,体会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的过程。(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教师强调,千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计数单位。出示观众千人图建立一千人大约有多少的直观概念,并提问:你见过哪里出现一千的数量?

12.把三句话重复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讨论聪聪提出的问题: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少数量可以一个或几个地数,数较大数量可以十个或几十地数,数很大的数量时可以一百或几百地数,体会数数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数法。)

13.借助计数器数一数:188~200

三、练习巩固

1.完成P68做一做,第一题用摘苹果的游戏进行,第二题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过后都要集体数一遍。

2.巧填数练习:500鼓励学生尽量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3.游戏:找座位,请根据提示帮福娃找到她们各自的位置。

4.安排奥运会门票编号,小组合作完成。

四、联系课本,回顾质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请收集有关2008奥运会的数据。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

千百十个

一百一百一十一十一个一个

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百10个一是一十

篇2:《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方案设计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方案设计

认识100以内的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31~3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数学教案-认识100以内的数。

2、能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3、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一套,双面胶。 礼品:60套包括: 小棒26袋(每袋100根,10根橡皮筋)、铅笔10袋(每袋100根,10根橡皮筋)、糖8袋(每袋100个,10个小口袋) 、方块和圆片14袋(每袋100个,10个小口袋)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组织教学(2`)

师:孩子们,今天有新朋友要和你们一起上课,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

生:想。

(教师拿出红星星,扮红星星说话)

师:我是聪明的红星星,今天我要在一一班找爱动脑经,爱回答问题的孩子做朋友。

生:

师:我是有礼貌的绿星星,我也来找朋友,最会倾听别人讲话的孩子就能做我的朋友。

生:

师:孩子们你们愿意和2个星娃娃做朋友吗?

生:愿意!

师:那我们四个组来比一比,谁表现的最好,得的星星最多,就能和他们交朋友,好吗?

生:好!

(教师将星星贴在黑板右上角)

二、课前谈话:(3`)

师:认识了新朋友,老师还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你们看这是哪儿?(课件出示草原)

师:春天的大草原长满了嫩绿的青草,瞧:小羊也来了,你们知道来了多少只小羊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嗯,真能干。

师:大草原真好玩,还有好多小羊也来了,你们看!

师:请孩子们看一看,想一想,你能估计一下现在一共有多少只羊吗?

(请4个孩子回答)

师:孩子们答案很多,那到底有多少只呢?咱们还得数一数,不过今天羊的只数比我们以前学的20要多得多,孩子有信心学会吗?

师:好!我相信你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三、数100以内的数

(一)初步整体感知100 (5`)

师:刚才你们赵老师说你们已经学过了0~20,谁能从0数到20

生:0、1--------20

师:很好,谁能接着往下数呢?

生:21--------56

生:57---------100

(师生一起拍手数)

师: 大家能数这么多数啊,真了不起!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数数呢?

(学生举例后,教师小结)

师:是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数数,所以今天咱们就先练练数数的本领。

(二)数数量100的礼品(20`)

1 讨论数法(3`)

师:老师给每个孩子都带来一袋礼物,要请你数出100个来,数之前,先想一想你打算怎么数?

(学生思考后,教师请学生回答)

生1:我打算1个1个的数。

生2:我打算2个2个的数

生3:我打算5个5个的数

生4:我打算10个10个的数

(请4个孩子回答)

师:大家的方法这么多呀,那你最喜欢那一种,为什么?

生1:我觉得5个5个的数好。

生2:我喜欢10个10个的数好。

(根据学生争论的情况控制时间)(学生出现争论)

2 学生操作:数出100个物品(7`)

师:好,孩子们都很有主见,这样吧,一会就用你们最喜欢的方法数出100个礼品,如果你数的时候觉得自己的方法不够好,数不清楚,或者你看到别人的数法更好,你也可以换别的方法来数,明白吗?数出来就摆在桌子上,注意你怎么样数的就怎样摆,明白吗?黄星星还准备了音乐陪你们数,歌声响起来你们才能动手,歌声停下来,你们也要很快停下来,能做到吗?

(学生开始数,教师巡回查看,可以询问,你是用什么数法,为什么这样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呢?)

(音乐停,等学生全部停下以后教师简评学生数数和合作的情况)

师:音乐停了,孩子们也该怎样啊?黄星星看着你们呢,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认识100以内的数》。

3 汇报展示(10`)

师:好,孩子都用自己的.数法数了100个礼品,都数得很认真,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展示前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你们想知道他们的数法和你的有什么不同吗?那咱们就虚心的听一听、看一看,比一比谁听的最仔细。)

生:10 20 30 100

师:数的不错,老师还想知道你这一捆是怎么得来的?

(让学生展开一捆,让学生知道满了10个就捆成一个十)

师:下面还有哪些孩子也是10个10个数的,请你们站起来,看着你数的礼品,我们一起10个10个的数一次。

师:不是这样数的孩子看着黑板,和他一起数一次。

师:孩子们,咱们数了几个十?

生:10个10,

师:10个十就是多少?

生:100

师: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孩子们一起完整的说一次,10个十是100

(教师板书)

师:下面谁还愿意把你不同的数法展示给大家看?

生:1、2、3~~~~10、11、12······100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他的数法和前面两个孩子的数法有什么不同吗?

师:你们觉得这两种方法怎么样?

师:谁还有和这两种方法都不一样的数法吗?

~~~~~~~

(展示多种数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自己比较各种数法的优劣)

师:(小结)孩子们都很勇敢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觉得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数出100个东西就非常了不起,不过我们在数数的时候要采用简便,快速又不容易出错的方法,不但要自己明白还要让别人很快看出你数的是多少。)

师:我们已经知道100根小棒是这么10捆,那其他东西呢,谁把你数的100个礼品展示给全班孩子看一看。(学生回答时,提醒学生完整的说,这是我数的100枝铅笔)

看来数东西已经难不到你们了,现在我们就把这些礼品收起来,请孩子们轻轻的把东西收到桌下去。

(三)接数和100以内数的组成(10`)

师:刚才老师也数了小棒,你们看这是多少?(贴出35)

生:35

师:对,下面老师要请一个听的最认真的孩子上来,接着数到42。

(生在上面数的时候老师帮助他粘,并让学生一起说出,35添上一根是36,再添上一根是37~~~~~39再添一根该数多少了?满了十咱们要把它捆起来,现在是几十了,数一数。10 20 30 40 接着,边拿边数,41 42

师:孩子们真能干,谁能象他这样从42接着数到53?

师:谁还能从88数到100,这么多孩子会数,那大家一起来数吧。

师:大家说他数的怎么样,赶快表扬他!

(四)100以内数的组成(5`)

师:下面咱们来玩一个猜数的游戏,请一个孩子上来,老师告诉他一个数,请他用小棒摆出来,比一比谁最先看出他摆的是多少。(35)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其他的孩子你们看出来了吗?这3捆就是3个十,这5根就是5个一,那孩子们一起说说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板书:)

师:孩子们真棒,聪明的红星星要出题考考你们,你们愿意吗?

师:红星星给你们出的题就在数学书的33页,请大家打开书,图上是什么呀?(汤圆)有多少个呢?(24)你怎么知道的?24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呢?请你填在书上。右边的空,孩子们能自己完成吗?谁把你做的给大家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练习(6`)

师:孩子们数的真热闹,小精灵聪聪说要考考你们,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小精灵给你们出的题就在数学书的33页,请大家打开书,图上是什么呀?(汤圆)有多少个呢?(24)你怎么知道的?24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呢?请你填在书上。右边的空,孩子们能自己完成吗?谁把你做的给大家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小羊的声音)

师:哟,你们听这是谁的声音?

生:小羊

师:对呀,小羊还在草原上呢,走,我们到草原上去

(课件出示草原羊图)

刚才咱们学习了数数的本领,现在你能数这么多小羊吗?想想怎样才能数的又快又对?

(学生回答后,就在书上的羊图上圈一圈数一数,然后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师:刚刚我们10个10个的数了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100里面有几个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

(五)师生共同小结(2`)

(音乐起)

师:哦!时间过的真快,这一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那我们都学了什么呀?

(教师请多名学生回答,并根据回答利用课件小结出:我们一起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不仅会数数,而且还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师:那你们觉得自己今天表现的怎么样啊?

师:你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让我们一起鼓掌表扬自己!

今天就上到这!

板书设计:

认识100以内的数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个十是100 星星

(小棒) 100里面有10个十 1 2 3 4

10 10 10 10 10 1 1 1

(小棒)

10 10 10 1 1 1 1 1 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

篇3: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一个一个的数,从20数到30;五个五个的数,从30数到50。

2、从50数到100你们想怎么数?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课本74页主题图。这是北京体育馆,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用我们以前学习的100以内的数够不够用?(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不够)

师: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学生讨论交流。

师:这个体育馆能坐好多好多的人,要用一个比100大的多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0以内的数

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方案设计三、探究新知

(一)、多媒体演示,进一步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

1、电脑演示。课件出示10个小正方体。问:我想知道小正方体的个数,怎样数?

生: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一个一个数

课件演示一个一个地数.问:我们数了几个一?是多少?

生:十个一,是十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

2、课件出示100个小正方体。问:我想知道小正方体的'个数,怎样数?

生:十个十个地数

师生一起数(课件演示十个十个地数,并得出10个十是一百。

板书: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问: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课件出示很多小正方体,(出现1000块方块),现在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怎样数得速度快、数得准?

让学生回答,了解掌握情况,数了几个百?3个百后面是几个百?5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谁能继续一百一百地数? 师: 9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然后思考:10个一百是( )。

板书: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

4、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

师: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

观察板书后小组讨论。 用计数器加以引导。

小结: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我知道了,当物体个数不太多时,可以一个一个或十个

十个地数;当数更大的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二)数数游戏:

1、在三百五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课件出示小正方体图(356个)学生边数课件边增加。

2、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你会吗?回顾计数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3、课本75页做一做。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1) 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

(2) 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3) 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学生自由数,再集体数。拍手数数,使数数抽象化 全班交流。

师小结:通过数数这个题我们发现,数的方法不同,数的顺序不同,数数找的规律不同,得到的结果呢?(也不一样),只要我们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你真棒,你们都是非常棒的。

四、知识应用

填一填

1. 10个一是( ),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

2. 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 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 )和( )。

4. 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

五、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十个一百是一千。

个 十 百 千都是计数单位。

篇4: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100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并充分感受到一千有多大。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本节课开始,让学生估计一下瓶中的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数的估计能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知识的`基础,和认知起点。由此引出1000以内数的认识。

2、注重对1000以内数的理解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所以首先让学生明白数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可以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但是随着数量的增大,扩展到用更大的计数单位来数,一百一百地数。教学时利用小棒,让学生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一百一百地数,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及时进行强化,让学生头脑中准确、清晰地建立的1000这个概念。随后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数一数散乱的方块,“你打算怎么数?”学生很自然地便能够自主优化出最佳的数数方法,一百一百地数。通过这一活动,再一次强化了1000在学生脑中的印象以及对于1000的感受与认识。

3、培养学生的数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课始瓶中准备好的黄豆的多少,摸摸教师准备好的1000张纸的厚度,看看1000个牙签的多少,感受1000。再通过多媒体演示通过生活中的数,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密切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4、借助教具,突破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数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我借用计数器来突破难点,使学生直观的理解了数数的方法。在数的过程中结合对应操作来解释为什么199后边是200,359后边是360,使中下学生也能理解掌握接近整百数的数法。这样,一方面给了学生数数的拐棍,另一方面给了学生直观地解释。

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

1、在突破难点时,只是我一个人的操作。如果让学生上台来动手拨一拨或者边拨数、边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将数与计数器一一对应,那么难点的突破会更顺利,学生的理解会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2、在小组合作数黄豆时,组长分工不明确,课堂比较乱。组长及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篇5: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优秀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先观察网球馆的图,估计能坐多少人,建立数感。让学生回顾学习100以内数数时是怎样数数的,温故知新。从而引进新的更大的计数单位“千”。巩固一千就是10个百,10个百就是一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数一数,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100起数到114,,解决数数中的第一个难点接近整十的数的怎么数。接下来以小猴子的形式,让大家帮忙数一数197到201怎么数,克服数数中第二个难点,接近整百的数怎么数。然后是让学生试着从985数到1000,解决数数中的第三个难点。

接下来就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解决了1000以内数数的问题。接下来是本节课的第二个内容数的组成。出示散乱的小棒,提问,你能一眼看出这是多少根小棒吗?你能想想办法怎么样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出示图片10根10根的,学生还是不能。然后出示图片,100根一起的学生就能看出多少根了。说一说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然后再计数器上拨一拨,引出1000以内数的读写,接下来再出示小棒,写一写读一读。接下来就是练习,中间带零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写。最后是冲关练习,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奖励。

本节课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很好的突破了难点,教师语言需要简化提高。

篇6: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优秀教学反思

一、在活动中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要通过各种数的认识协助同学建立数感,课标上每一个学段都有这样的要求。认识比较小的数,容易协助同学建立数感,比如说:100以内的数,终究这些数同学在生活中可以充沛地感知到。而一些比较大的数,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将培养同学的数感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系列的活动,让同学感受到大数的存在,并能相应的感受到一些大数的相对数量。

二、初数1000以内的数

教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不同数量的种子,都在200粒左右,但每一组的具体数量又不是固定的,使猜一猜活动碰到了不少障碍,引起同学的数数欲望,怎么数呢?有一个一个数地,也有十个十个数地,最多的就是十个十个数地,因为数量比较多,如何处置这些数出来的种子,让他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大难题,处置好了,也就突破了难点。可真理终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但比较后,同学还是比较愿意接受这一真理,即100粒放一杯。

再数1000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是想突破重、难点,但由于有了基础,同学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也就易好反掌,同时,这里还渗透着一种数学思想。

三、数1000以内的数

数数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让同学知道十个一百是一千,还要让同学数出一些具体的数来,特别是一些转折点,尤其重要,处置不好,数数这一关可能同学就过不了,如何引出这一内容,假如随意让同学从多少数到多少,同学的数数兴趣可能不太高,巧妙的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数数接力,可以让同学体会到数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同学对数的认识,培养了同学的数感。

篇7: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优秀教学反思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因为1000或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在本课设计中,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感的建立。本节课出示千字文,从猜一猜数量入手,再用圈一圈等方法去验证到底多少个字。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的教学中,每次课件依次出示的10个、100个、1000个小正方体后,都要让学生来估一估,然后再数一数,通过数的结果来校正自己估数的能力,逐步建立起更强的数感。

2、通过形象操作来突破本课的难点。首先让学生通过数数,从一个一个的数小正方体,10个一是十,到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再一百一百的数,10个百是一千,让学生明白数数的规律,同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渗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制的关系。并且让学生体会到“数数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也可以一百一百地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能够掌握数数的方法,所以,当我接着问道“如果数更大的数呢?”学生就很快想到“一千一千地数”,这为后面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打下基础。

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本节课我注意了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先出示100粒黄豆,让孩子估一估1000粒会有多高,提高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意识。再估学校阶梯教室有多少个位子、估一估全校有多少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培养估算能力和数感。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感觉学习效果还可以,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表现得比较积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还是比较理想。

篇8: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优秀教学反思

《1000以内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范畴,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要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规律,我认为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借助具体情境理解数的意义,加强数与生活的联系。

从数量抽象到数,离不开直观的现实情境。课堂伊始,运动会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还有比100大的数,激发学生认识1000以内数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

2、注重借助多种直观模型,又直观到抽象理解数的意义。

学生的认数离不开直观的模型,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认数、理解数的意义。让学生充分地数小正方体、数小棒、拨计数器,使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建立抽象的数与现实数量的联系,理解十进关系。

3、丰富的数数活动,使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

数来源于数。借助计数单位“一”“十”“百”地数数,突破数拐弯数的难点。既认识计数单位“千”,又体会十进制。

4、真实场景、真实问题的学习,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数出1000个小正方体,1000根小棒,使学生真实看到1000,再在推理中感知比1000更大的数,比较比1000小的数。

总之,借助精心设计的每个环节,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到数学的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用好数学的愿望,体现和落实了新课标对于发展小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

篇9: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习,也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因为1000或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而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又是本次教学的关键。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数千以内的数,理解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借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力求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认识1000以内的数,建立计数单位“千”的概念,认识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同时,注重数感的培养,结合现实,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游戏、猜想、探索、讨论,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首先,我以北京体育馆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猜猜一共能坐多少个人?大家猜过都发现这些数都比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要大,由此引出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接下来的任务是认识计数单位“千”、数位“千位”,数千以内的数。我出示了小正方体,在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基础上,得出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而且用一百一百的方法数比较大的数要简单快捷多了,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一百一百的数,来自行挖掘数,寻找数,体验数的规律,这样的设计,比老师直观的教授,学生要乐于接受的多。同时为数的读写做了铺垫。

数数的体验以后,读数写数就水到渠成,此环节教师通过数的构成,组成一个新数为例,板书,做好示范,通过学生上齤台板演加深印象,课件对比发现数的不同,并采取正确的方法读写,归纳、总结,读数写数的规律,进一步的巩固了本课新知,突出了重难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也要回归生活,这个地方我自己觉得不错,让生欣赏生活中的1000,体验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字有数学,同样的数字不同的物体给我们的视觉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让生产生兴趣,原来数学如此有趣。

不足之处:

一、在拐弯数的处理上,有些混乱。

二、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充裕,后来觉得应该给予学生再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空间,个人发表想法的机会再多一些会更好。

篇10:《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

教学

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数数,理解十进制关系。

教学难点:拐弯处的数的教学,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课件,提问: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位学生?

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师:图片中这个班级有多少位学生呢?

学生举手发言

师:你觉得这个学校有多少位学生呢?

学生举手发言

师:大家都觉得比100要多,其实生活中还有比10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引入课题,板书)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情境引入新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还有比100大的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10个小方块

师:谁来数数,有多少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全班一起数)

师:10个一是多少?(生:10个一是十)

师:10里面有几个一?(生:10个)

2、课件出示100个小方块

师:谁来数数,有多少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全班一起数)

师:10个十是多少?(生:10个十是一百)

师:100里面有几个十?(生:10个)

3、课件出示1000个小方块

师:请同学们估计下图片中有多少个方块?

学生估计

师:请同学们动手数一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数数,教师点名回答

师生交流得:一百一百地数

全班一起数数,数到九百时,教师提问:九百再添一百就是几个一百

生:10个一百

师:10个一百合起来就是多少?

学生一百一百地数,明确10个一百是一千。

师:一千里面有几个一百(10个)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千”。(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数数,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中,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数单位?

生:个、十、百

学生齐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

师:通过刚才数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师生小结: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都是满十进一的十进制关系。

4、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同学们还记得它吗?

生:计数器。

教师介绍计数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出示问题: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

数到一千。你会吗?

学生活动:数数

师: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

三、知识应用

男生女生来比赛

1、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3、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4、一个一个地数,从一百九十七数到二百零六

5、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八十五数到一千

6、十个十个地数,从四百八数到五百五十

7、一个一个地倒着,从五百零六数到四百九十八

8、抢答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目的是让学生在已有数数经验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用以突破学生数数时的难点。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举手发言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百是一千文

篇11:小学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新教材又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体设计上注意了以数数为主线,把数的组成、估计意识的培养及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等方面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

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我在课前活动中,先让学生估计一二年级的人数、全校的人数,再让学生说说对于刚才说到的这些数,你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懂了的,我们就不必再教了。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我们就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比如272的组成,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后,自然就知道了。还有在师生共同数出1000个字、1000根小棒后,我让学生说说你对1000了解了些什么?

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1、给学生提供小棒, 以小组为单位数。经历单根数的、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几的数数过程,使学生感知并体验1000以内数的形成。

2、师生共同数小棒,在数出272根小棒后,师生一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1000。

3、在计数器上拨入849,然后师拨学生数。这些数数的方法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感悟,自己总结出来的。

4、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先估数,再让学生数一数,学生充分感知1000以内各数的实际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数能力。

课尾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估计1000粒米有多少,1000张纸有多厚,再出示实物,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三、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的概念。

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在动手摆、动口数、说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起1000以内数的概念。例如: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动手摆过程中看着实物、《千字文》说出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脱离实物,看数说数的组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让学生获得扎实透彻的概念。

篇12: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新教材又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体设计上注意了以数数为主线,把数的组成、估计意识的培养及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等方面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

一、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所以我在课前活动中,先让学生估计一二年级的'人数、全校的人数,再让学生说说对于刚才说到的这些数,你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基(转自数 学吧 )础。学生已经懂了的,我们就不必再教了。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我们就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比如272的组成,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后,自然就知道了。还有在师生共同数出1000个字、1000根小棒后,我让学生说说你对1000了解了些什么?

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1、给学生提供小棒, 以小组为单位数。经历单根数的、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几的数数过程,使学生感知并体验1000以内数的形成。

2、师生共同数小棒,在数出272根小棒后,师生一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1000。

3、在计数器上拨入849,然后师拨学生数。这些数数的方法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感悟,自己总结出来的。

4、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先估数,再让学生数一数,学生充分感知1000以内各数的实际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数能力。

课尾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估计1000粒米有多少,1000张纸有多厚,再出示实物,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三、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的概念。

在整个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在动手摆、动口数、说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起1000以内数的概念。例如: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动手摆过程中看着实物、《千字文》说出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脱离实物,看数说数的组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让学生获得扎实透彻的概念。

篇13: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75页例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估一估、想一想、数一数、拨一拨、说一说的过程,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类推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学习难点:满十需要进一时的数数方法。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习过程:

课前三分钟:

同学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咱们班的的同学会数数吗?请你(1)一个一个的数,从18数到25 (2)十个十个的数,从10数到100(各找一名学生数)同学们数的真不错,又快又准!

正式上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分钟)

1、猜一猜

课件出示体育馆图片:

师引导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鸟巢)的奥运会就是在这里举办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奥运会的体育馆,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生猜的各不相同)

2、揭示课题

师:这个体育馆能坐好多好多的人, 看来这个数肯定比较100多得多呀,过去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现在用这些数还能表示出这个意思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些比100更大的数,我们先从1000以内的数开始学习好吗?(板书课题: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数数,认识1000以内的数,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共17分钟) 活动一:数一数(15分钟)

数正方体,建立1000个小正方体的直观感像。

师:我这里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里有多少个这样的(举起一个小正方体)小正方体?估一估!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怎么办?(数一数)你打算怎么数?

汇报: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一百个一百个的数。。。

师:那我们就小组合作,数一数它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想一想,怎样数能很快的'数完?完成后要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出示合作要求) 小组合作数正方体。

汇报: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一千。(“你是怎么数出来的?”找两个小组汇报,小组汇报后追问:这两组同学他们都是怎么数的?一个一个的数,正好数了几个一?10个一是几?十个十个的数,正好数了几个十?10个十是几?一百一百的数,正好数了几个一百?10个一百是几?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你们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个疑问:数许多个物体时是一个一个的数这种方法与一百一百的数这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好? 那我们就用同学们总结的方法一起来数数。老师播放课件,师:一百为一层,2层是几个百?3个百后面是几个百?继续一百一百地数(课件再从上一层一层

地拉出数一次)重点强调9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然后思考:10个一百是( )。 正好数了几个一百?一百一百的数,十个一百是?

活动二:学生总结:(2分钟)

通过数数,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师:A、当物体个数较少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 师:B、当物体个数较多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10个十是一百。 师:C、当物体个数更多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一千。

(二)认识计数单位:(5分钟)

师:想一想,我们刚才数数的时候,当物体个数较少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以个做计数单位,(板书:个)当物体个数再多一些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以十做计数单位,(板书:十)当物体个数更多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以百做计数单位。(板书:百)那数更多的物体时呢?“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它应该写在哪儿呢?板书:千。请你在你的计数器上找到千,并用手指出千的位置。请你拨出一千,千位上的这一颗珠子就可以表示一千。

通过观察这些计数单位,思考:你发现了什么?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多少?(小组讨论)板书:进率10

师小结: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三)拨一拨,拨1000以内的数:(10分钟)

关于数数,同学们有这么多发现,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做一个数数比赛。

1、在三百五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2、教师用课件演示计数器拨珠学生齐数,学习数数。

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你会吗?

3、游戏:我拨你数,使用自己手里的计数器,学生边拨边数

从100,一个一个的数到120

从198,一个一个数到203

从220,一十一十数到310

三、巩固提高:

不使用任何工具数数。

①从198数到206,大声数,开始!数后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199到200的转变)

②从985数到1000,同桌你数一个我数一个,开始。

③从890数到1000,学生齐数。数后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999到1000的转变)

④数出496后面连续的五个数。

⑤数出890前面连续的五个数

发散题:

师:大家数的真不错,速度也很快,让喜羊羊出马,给大家出更难的题目。 ______ 800 ______(答案不唯一)

师:通过数数这个题我们发现,数的方法不同,数的顺序不同,得到的结果呢?(也不一样),只要我们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你们都是非常棒的。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今天的学习你通过什么的方法,学会了什么?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到处可见。(播放课件)

2、出示天山实验小学的图片,师介绍:天山实验小学已经建校78了,多年来,学校的校园校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在天山实验小学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共有48个班级,146名教师,2940名学生,其中我们二年级有学生533人,天山实验小学是我旗多所小学中,师生人数最多的一所优秀院校。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数?这里的数有100以内的数,也有比一百大的数。明天的数学课我们继续来读写这些大数。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十 千 百十 个 10个十是一百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百是一千

篇14: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作用。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够恰当地描述1000以内的数的大小。

3.能在实际数数的过程中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能说出千以内的数位名称。知道各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一、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是数出来的

1.为学生提供数量为100多的学具实物──小棒,以小组为单位数。

2.师生共同数小棒,经历单根数的、整十、整百和几百几十几的数数过程,使学生感知并体验1000以内数的形成。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1)先估数,再让学生数一数,学生充分感知1000以内各数的实际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数能力。

(2)课尾时估会场人数的环节,向学生渗透估数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数与生活实际相连,进一步感知1000以内数的大小。

二、让学生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设计3个形象直观的、颜色不同的数位盒。“每个小组都数出了小棒的根数,这儿有3个盒子,怎样放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是多少根呢?”使学生自然将已有的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迁移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来,从而获得一个三位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百”的理解。

2.创设数数的情境。“能数出全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在数学过程中,学生会自然产生“要把1000根捆起来……”“因为够10个百了就要捆起来”“10个百是一千”“还要再加上一个盒子”等,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千”以及“千位”的产生,同时又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三、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概念

在整个教学中,力求突出一个原则: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动口数数、摆、说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起1000以内数的概念。如数的组成,让学生在动手摆过程中看着实物说出一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脱离实物,看数说数的组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每一步都是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基础的,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得扎实透彻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课前同学们数数数得很好,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出示课件:小棒一根一根地出现,10根被丝带捆成一捆;一捆一捆地出现,10捆又捆成一大捆。)

2.谁能完整地说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

(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3.小结:这是我们原来学习的知识,大家掌握得真好!

[意图:通过亲切自然的课前交流和课件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发现,重温旧知──100以内数的数数方法: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了解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认知基础,渗透数数方法,掌握学生学习本课的起点。]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一)数小组的小棒

1.师:大家都有小棒,试试你的眼力,估一估自己小组的小棒有多少根?

2.师:大部分同学估计的在100根左右。到底有多少根呢?怎么办呢?

(小组合作数数)

3.交流汇报。

4.对学生能数出比100大的数给予鼓励评价。

[意图: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和理解比100大的数的意义,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小组为单位数小棒,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摆小棒

1.师:老师这儿有三个颜色不同的盒子,你们组数出的小棒怎么往里一放,就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有多少根?小组商量一下。

2.师:谁有好办法?(生上台操作)

3.师:谁看出来是多少根?你怎么看出来的?有不同的想法吗?

4.师:满10个十是100,捆成一大捆,大家同意吗?

观察一下,是不是很清楚地看出有多少根?

5.师:多少根小棒?我们把这个数写下来,好吗?(板书)

×××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6.大家都这样来捆一捆、摆一摆自己组的小棒,然后把小棒的根数写下来,说说组成。(生活动,指名说。)

[意图:将抽象的计数单位以形象直观的三个颜色不同的盒子代替,使数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问题“怎样摆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是多少根小棒”的提出,请学生把小棒摆在盒子里,使学生自然将已有的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迁移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来,从而获得一个三位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百”的理解。]

(三)数全班的小棒

1.师:大家数出了小组的小棒,想不想数数全班有多少根小棒?

2.师生共同数:(整百整百地数、整十整十地数、单根单根地数……)

(1)数到×××(例如501)时,师问:

多少根了?这个数怎么写?(生写在练习纸上。一个学生板演)5是什么意思?哪个盒子里的?1呢?0是怎么回事?一个十也没有,不写0不行吗?

小结:1个十也没有,就要写0占位。

(2)师:我们接着数……

这个数你会写吗?写写看。(生写在练习纸上。一个学生板演。)

你写得这么好,能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吗?

我们都数到×××了,接着数!(数完所有小组的小棒)

我们一共数出了多少根小棒?赶快记下来吧!

(生写在练习纸上。一个学生板演。)

(3)感知1000。

师:我们齐心协力数出了983根小棒,真不简单!

如果我继续往里添,你还会数吗?

现在是多少个百了?怎么办?

1000了,该放哪?

这是1000根小棒,比一比,多大一捆啊?(生动手体验)

(4)师:1000里面有多少个百?多少个百是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意图:千以内的读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教学的重点。本环节设计用多种形式数:整百整百地数、整十整十地数、单根单根地数全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使学生自主构建起满十打捆、满百再打捆、满千打一大捆的知识体系,体会到10个一百是一千、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并能正确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四)用计数器表示1000

1.师:我们用这么多根小棒表示出了一千,你能在自己的计数器上表示出一千吗?

(出示计数器,学生上台操作。)

2.师:一个珠子就表示出一千,这么简单啊!你为什么不在这几位拨?为什么在这里拨?

3.师:这一个珠子就表示多少?

4.师:你会写一千吗?(生板演)(有什么问题要问吗?)1000为什么要写3个0呢?

5.师生交流小结:(对照计数器:这个0是哪一位上的?这个呢?)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的就是1000以内的数(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

[意图:由多根小棒到计数器的转换,使学生体会到计数器的便捷性,学会读写1000,加深对1000的认识。]

三、联系生活,感知1000以内的数

1.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1000以内的数。我们济南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有许多著名的景点,我们一起来看看。(演示课件)

2.师:这节课你们学得很好,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三排大约可以座100人,你们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位老师呀?

[意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借用“趵突泉复涌的天数”“动物园动物的种类”和“植物园植物的种类”等现实问题,使学生更进一步学会用千以内的数表达具体的事物和交流信息,把握事物与数的相对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篇15:以内数认识数学课件

以内数认识数学课件

以内数认识数学课件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单数和双数的意义,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复习巩固对1-10序数的认识。

3、培养小朋友的判断、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1-10面小红旗、数字卡片各一套,1-10的圆点卡片一套(圆点均匀两两排列)。

2、学具:1-10的数字卡片各一套,小事子各10颗。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小红旗任意几面,小朋友很快说出其数量。

2、教师出示任意数字卡片,小朋友能击出相应次数的掌声。

3、教师出示任意一圆点卡片,教师能踏出相应次数的脚步声。

二、学习区分单、双数。

1、用磁性小棋子在黑板上贴出六行棋子,分别贴出1个、2个、3个、4个、5个、6个,启发小朋友说出各行棋子的数量,并请一名小朋友在各行的下面写出相应的数字。

2、(1)师问:“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把各行的棋子两两排队?谁能上来演示一下?”(2)引导小朋友观察并说出:“哪些数两两排队后剩下一个?哪些数两两排队后没有剩余?”小结:两两排队后,有一个单独的,表示这些棋子数量的数叫单数。两两排队后,没有剩下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双数。

3、全体小朋友操作小石子。

教师分别报出7、8、9、10这几个数,小朋友按每次所报的数取出相应数量的小石子,然后进行两两排队。引导小朋友说出7、8、9、10是单数还是双数。

4、出示1-10的圆点卡片,按顺序排列。

引导小朋友观察、分析、讨论说说10以内数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三、练习区分单、双数。

1、小朋友操作1-10的.数字卡,按单数、双数分成两组,比比看谁分得快。

2、教师指出(或说出)任一数,小朋友口头回答是单数还是双数。

3、教师报单、双数,小朋友举出任一单(双)数的数字卡。

4、玩“抱单躲双”的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小朋友判断该数为单数或双数。是单数则双手遮住脸部,头自然下垂作躲避状;是双数则双手在胸前抱住。

四、指导小朋友做教材第一页练习。

1、先数一数每幅图中的物体由多少个,然后在空格里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

2、观察图形的数量,是单数的画上“ⅹ”,是双数的画上“√”。

五、欣赏数字歌。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游。

“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

“5”像称钩称东西,“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

“9”像勺子能盛饭,“10”像鸡蛋做蛋糕。

活动延伸:

玩“翻纸牌”游戏。将1--10的数字卡片和圆点卡片扣在桌子上,两个小朋友玩,开始各自分别认清单数一方或双数一方,然后轮流翻牌,翻出的数字或圆点数量为单(双)数的,牌为主方,牌多一方为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